扁桃體因所在部位不同有顎扁桃體、咽扁桃體之分。急性扁桃體炎通常指的是顎扁桃體的急性炎症,通常簡稱扁桃體炎,往往同時伴有輕重程度不等的急性咽炎,是一種極為常見的咽部疾病。
小兒扁桃體炎,以春、秋兩季氣溫變化時最多見。引起急性扁桃體炎的病原體可透過飛沫,食物或直接接觸而傳染,因此有傳染性。
與成人相比嬰兒鼻咽及咽部相對狹小,而且位置較垂直,鼻咽部有豐富的淋巴組織,其發育因年齡有所不同。咽部左右兩側各有一個扁桃體,在新生兒時期多藏於咽部的顎弓之間,腺窩及血管均不發達,到1歲末,隨著全身淋巴組織的發育而逐漸長大,4-10歲時發育達最高峰,14-15歲時又逐漸退化。
由此可以說明,為什麼扁桃體炎常見於學齡兒童,而1歲以下嬰兒則很少見。
扁桃體炎的病因:乙型鏈球菌為主要致病菌。非溶血性鏈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流感桿菌及腺病毒等也可以引起本病。細菌和病毒混合感染者也較多見。近年來,還發現有厭氧菌感染的病例。
上述病原體通常存在於正常人的口腔及扁桃體內而不會致病,當某些因素使全身或區域性的抵抗力降低時,病原體則“乘虛而入”侵入體內,或於此時因原有細菌大量繁殖也可致病。而受涼、潮溼、疲勞過度、吸入有毒氣體如一氧化碳(CO)等均可為誘因。
營養不良、佝僂病、消化不良、平時缺乏鍛鍊,以及有過敏體質的小兒,因身體防禦能力減低,容易發生扁桃體炎,特別是有原發性免疫缺陷病或後天獲得性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兒,抵禦病原微生物的能力低下,就更容易患急性扁桃體炎。
由於扁桃體屬於人體周圍免疫器官,有一定的免疫功能,對防禦病原微生物侵入有重要作用;同時也有反覆發生炎症的可能,如果小兒急性扁桃體炎沒及時治療或治療不徹底就可能導致反覆發作,在這種情況下就可能嚴重影響兒童的健康,不得以時就須手術切除。
病毒感染與細菌感染的鑑別
兩者鑑別依靠現有的科技水平和醫院的裝置條件,並沒有絕對的分界線。基層醫院因為裝置條件差的原因,兩者概念更為模糊,所以基層處方常是抗生素和抗病毒藥物一起用。所謂兩者兼顧,保險而已。
久之,則醫生也不敢單用抗病毒藥物治療病毒性感染。總要使用些抗生素,心裡才有些安穩。
兩者的鑑別靠的是經驗,臨床症狀和體徵,結合輔助檢查。這樣做,鑑別率可達60%--70%左右。?輔助檢查:血常規,血CRP,PCR,培養是金標準。
病毒感染血常規常無明顯改變,有的會出現白細胞減少、粒細胞減少。血CRP增高多見於細菌感染和免疫損害。培養出細菌、病毒、支衣原體是金標準。但限於條件,病毒和支衣原體培養較困難。PCR常用於病毒和支衣原體的檢測,實驗室要求高,易出現假陽性。
症狀:小兒感冒發熱,一般情況良好,多屬病毒感染。咳嗽咯黃膿痰伴發熱,細菌感染居多。鼻炎初期清水樣鼻涕,多為病毒感染。後期轉為膿鼻涕,則繼發細菌感染。
支氣管肺炎,胸片表現間質性肺炎,則考慮病毒性肺炎。
毛細支氣管炎,以RSV感染為主,屬病毒感染,但對於這樣的重症,抗生素仍需使用。
急性感染性喉炎,病毒感染為主,但仍要使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因為病情兇險,又需要使用激素,合併或繼發細菌感染這樣的問題是對於這樣的疾病是要重視的。
秋季腹瀉,以輪狀病毒感染為主。裡急後重,膿血便是侵襲性腸炎的表現,肯定是細菌感染。其他如TORCH感染是明確的病毒感染。
支氣管哮喘常因病毒或支原體感染誘發。中耳炎是明確的細菌感染。
體徵:鼻腔粘膜充血鮮紅狀,有膿性分泌物,細菌感染。
鼻腔粘膜充血,清稀分泌物,病毒性感染為主。鼻腔粘膜呈蒼白色,過敏性鼻炎。
咽部充血鮮紅狀,一般認為鏈球菌感染。
扁桃體有膿苔,膿性分泌物,細菌感染。扁桃體充血,有清亮分泌物,病毒感染。
面板有膿皰瘡,金葡菌感染為主
腹瀉蛋花湯樣大便,病毒感染。
膿血便以細菌感染為主。
經驗:一般病毒性上感,發熱超過三天,可以考慮使用抗生素。
病毒性上感過程中有明顯的咽痛,考慮有鏈球菌感染的存在。
秋季腹瀉,使用抗生素特別是三代頭孢。往往適得其反。
對於侵襲性腸炎、化膿性扁桃體炎等明確的細菌感染,抗生素使用一定要足量。不要不痛不癢的用。
對於病毒性感染不要濫用抗生素,對於細菌性的感染,不要手軟。對於一般情況差的小兒,要當心重症感染。
總結:對於兩者鑑別,血常規可作初步篩選,有條件的可做血CRP,疑難的培養是關鍵(培養前抗生素要使用規範,能不用盡量不用,不然會影響培養結果)。
扁桃體因所在部位不同有顎扁桃體、咽扁桃體之分。急性扁桃體炎通常指的是顎扁桃體的急性炎症,通常簡稱扁桃體炎,往往同時伴有輕重程度不等的急性咽炎,是一種極為常見的咽部疾病。
小兒扁桃體炎,以春、秋兩季氣溫變化時最多見。引起急性扁桃體炎的病原體可透過飛沫,食物或直接接觸而傳染,因此有傳染性。
與成人相比嬰兒鼻咽及咽部相對狹小,而且位置較垂直,鼻咽部有豐富的淋巴組織,其發育因年齡有所不同。咽部左右兩側各有一個扁桃體,在新生兒時期多藏於咽部的顎弓之間,腺窩及血管均不發達,到1歲末,隨著全身淋巴組織的發育而逐漸長大,4-10歲時發育達最高峰,14-15歲時又逐漸退化。
由此可以說明,為什麼扁桃體炎常見於學齡兒童,而1歲以下嬰兒則很少見。
扁桃體炎的病因:乙型鏈球菌為主要致病菌。非溶血性鏈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流感桿菌及腺病毒等也可以引起本病。細菌和病毒混合感染者也較多見。近年來,還發現有厭氧菌感染的病例。
上述病原體通常存在於正常人的口腔及扁桃體內而不會致病,當某些因素使全身或區域性的抵抗力降低時,病原體則“乘虛而入”侵入體內,或於此時因原有細菌大量繁殖也可致病。而受涼、潮溼、疲勞過度、吸入有毒氣體如一氧化碳(CO)等均可為誘因。
營養不良、佝僂病、消化不良、平時缺乏鍛鍊,以及有過敏體質的小兒,因身體防禦能力減低,容易發生扁桃體炎,特別是有原發性免疫缺陷病或後天獲得性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兒,抵禦病原微生物的能力低下,就更容易患急性扁桃體炎。
由於扁桃體屬於人體周圍免疫器官,有一定的免疫功能,對防禦病原微生物侵入有重要作用;同時也有反覆發生炎症的可能,如果小兒急性扁桃體炎沒及時治療或治療不徹底就可能導致反覆發作,在這種情況下就可能嚴重影響兒童的健康,不得以時就須手術切除。
病毒感染與細菌感染的鑑別
兩者鑑別依靠現有的科技水平和醫院的裝置條件,並沒有絕對的分界線。基層醫院因為裝置條件差的原因,兩者概念更為模糊,所以基層處方常是抗生素和抗病毒藥物一起用。所謂兩者兼顧,保險而已。
久之,則醫生也不敢單用抗病毒藥物治療病毒性感染。總要使用些抗生素,心裡才有些安穩。
兩者的鑑別靠的是經驗,臨床症狀和體徵,結合輔助檢查。這樣做,鑑別率可達60%--70%左右。?輔助檢查:血常規,血CRP,PCR,培養是金標準。
病毒感染血常規常無明顯改變,有的會出現白細胞減少、粒細胞減少。血CRP增高多見於細菌感染和免疫損害。培養出細菌、病毒、支衣原體是金標準。但限於條件,病毒和支衣原體培養較困難。PCR常用於病毒和支衣原體的檢測,實驗室要求高,易出現假陽性。
症狀:小兒感冒發熱,一般情況良好,多屬病毒感染。咳嗽咯黃膿痰伴發熱,細菌感染居多。鼻炎初期清水樣鼻涕,多為病毒感染。後期轉為膿鼻涕,則繼發細菌感染。
支氣管肺炎,胸片表現間質性肺炎,則考慮病毒性肺炎。
毛細支氣管炎,以RSV感染為主,屬病毒感染,但對於這樣的重症,抗生素仍需使用。
急性感染性喉炎,病毒感染為主,但仍要使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因為病情兇險,又需要使用激素,合併或繼發細菌感染這樣的問題是對於這樣的疾病是要重視的。
秋季腹瀉,以輪狀病毒感染為主。裡急後重,膿血便是侵襲性腸炎的表現,肯定是細菌感染。其他如TORCH感染是明確的病毒感染。
支氣管哮喘常因病毒或支原體感染誘發。中耳炎是明確的細菌感染。
體徵:鼻腔粘膜充血鮮紅狀,有膿性分泌物,細菌感染。
鼻腔粘膜充血,清稀分泌物,病毒性感染為主。鼻腔粘膜呈蒼白色,過敏性鼻炎。
咽部充血鮮紅狀,一般認為鏈球菌感染。
扁桃體有膿苔,膿性分泌物,細菌感染。扁桃體充血,有清亮分泌物,病毒感染。
面板有膿皰瘡,金葡菌感染為主
腹瀉蛋花湯樣大便,病毒感染。
膿血便以細菌感染為主。
經驗:一般病毒性上感,發熱超過三天,可以考慮使用抗生素。
病毒性上感過程中有明顯的咽痛,考慮有鏈球菌感染的存在。
秋季腹瀉,使用抗生素特別是三代頭孢。往往適得其反。
對於侵襲性腸炎、化膿性扁桃體炎等明確的細菌感染,抗生素使用一定要足量。不要不痛不癢的用。
對於病毒性感染不要濫用抗生素,對於細菌性的感染,不要手軟。對於一般情況差的小兒,要當心重症感染。
總結:對於兩者鑑別,血常規可作初步篩選,有條件的可做血CRP,疑難的培養是關鍵(培養前抗生素要使用規範,能不用盡量不用,不然會影響培養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