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林歌作品
-
2 # 碗中食苑嘉勇
王闢之《澠水燕談錄·才識》記載,“蘇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蘇。蓋洵為老蘇、軾為大蘇、轍為小蘇也。”父親蘇洵為老蘇,哥哥蘇軾為大蘇,而弟弟蘇轍就是小蘇。父子三人在唐宋八大家中佔了三席,可謂極負盛名,兼之有歐陽修的獎掖賞識與大力推譽,士大夫們對他們的文章爭相傳誦。蘇洵,自號老泉,他這個人就跟他的號一樣,屬於大器晚成之人。在少年時期,蘇洵因反感當時華麗空洞的文風,所以非常抗拒讀書。親戚對此感到很擔憂,紛紛勸說其父對他嚴加管教,蘇洵的父親卻笑著搖搖頭,說道:“你們不瞭解他,我是不發愁的。”果然知子莫若父,雖然這一天等得比較久,蘇洵的變化終於還是來臨。
在他27歲那年,蘇洵的長子蘇軾出生了,他忽然意識到自己身為一個父親,應該為兒子做出榜樣,看到身邊的哥哥、表兄都已科考成功,進入仕途,蘇洵更加堅定了自己發奮讀書的決心。為了學習古文章法,他甚至燒燬了自己的習作數百篇。功夫不負有心人,蘇詢的散文作品議論明暢,筆勢雄健,頗有古風,深得歐陽修等人的稱讚。蘇洵早年廢學,因之成名很晚,心中頗有遺憾,為此他把成就功業的希望寄託在兩個兒子身上。蘇軾10歲時,蘇詢便讓他模仿歐陽修的文章寫了一篇《謝賜對衣金帶及馬錶》,蘇軾很快成篇,蘇詢看後非常滿意,高興地說: “這個兒子以後一定有出息。”蘇詢果然沒有說錯,蘇軾後來多次出入學士院,得到皇帝賞賜的對衣、金帶和馬,成為宋朝文章之冠。
嘉祐元年(1056年),蘇詢帶兩個兒子進京應試。當時蘇軾21歲,蘇轍18歲,而蘇洵早已將近半百。兄弟二人順利地通過了舉人考試、禮部考試和殿試,獲得進士及第。蘇詢自然是喜不自勝,但是眼看兩個兒子年紀輕輕便功成名就,也就引發了他自己的身世之感。蘇洵聽說自己一向仰慕的歐陽修最重視文才,他就把自己幾年來所寫的20多篇文章託人送去請歐陽修指教。經歐陽修向韓琦推薦,蘇詢被破格任命為秘書省校書郎。這樣,蘇家父子三人當時均以文才出眾聞名京都,時人稱為“三蘇”。“三蘇”中,文學成就最高的蘇軾, 他也是北宋一朝最為優秀的文學家。人們對於蘇軾的文才,無不歎服,就連宋神宗都很欣賞蘇軾的才華,喜歡邊吃飯邊看蘇軾的詩文。每當他拿著筷子卻長時間不放下時,旁邊伺候的太監官女們就知道皇上是看蘇軾的文字人了迷。
歐陽修不僅提拔與培養蘇軾,而且曾對兒子預言:“你記著我的話,30年後,無人再談論老夫。”這句話在蘇軾去世10年之後果然應驗,大家都以談論蘇軾文采為尚,而很少有人再去關心歐陽修的文章。即便是蘇軾著作被朝廷禁閱時,也有很多人在暗中偷偷閱讀。蘇軾貶官黃州期間,宋神宗因對其文采十分喜愛,曾多次想再次起用他。有一次宋神宗對宰相王珪說:“國史很重要, 可以讓蘇軾來撰寫。”但王珪是烏臺詩案中極力迫害蘇軾的人,他害怕蘇軾回朝會對自己造成威脅,於是口稱唯唯,面有難色。神宗看到他這個樣子,只好長嘆一聲,國史終由曾鞏撰寫。可神宗終究還是放不下蘇軾,在元豐七年(1084年),他將蘇軾從黃州調到離京城較近的汝州。
蘇軾的弟弟蘇轍也很有才華,他寫的文章內容充實,很有深度,堪稱大家。宋仁宗還曾高興地對皇后說:“我為子孫找到兩個宰相之才了。”蘇轍的性格更加適合在仕途中生存,他的命運也比哥哥要平穩得多,其官位真如宋仁宗所說,做到宰相一職。蘇軾蘇轍兩兄弟感情非常深厚,他們自小一起讀書,一起考中進士。憂傷時互相安慰,患難時也互相扶助,而蘇轍對哥哥的照顧明顯更多也更周到。烏臺詩案中,蘇軾被捕人獄,處境非常險惡。蘇轍為了營救兄長,不僅四處奔走,更上表神宗自己願意辭去一切官職,只求能赦免兄長,他願意為兄長贖罪。 後來他也因這一點,受到較重處罰,被調到高安任筠州酒監。蘇轍在人情世故方面確實高出哥哥一籌,當蘇軾尚在獄中,以為命不久矣時,曾寫給他兩首訣別詩。詩中既表達了兄弟間深厚的情誼,又表示皇恩浩蕩,自己卻無法圖報之情。蘇轍讀後,竟伏在監獄的案頭痛哭起來,後來宋神宗看到這兩首詩,將蘇軾判得很輕。
蘇軾對這個弟弟也有很深厚的感情,甚至可以說頗為依賴。他杭州任滿時曾請求要調到密州,就是為了能夠與弟弟蘇轍常常見面。可是他的願望並沒有實現,在密州期間,他一直沒有機會見到蘇轍。懷著對弟弟的無限思念,寫下了眾多精彩詞章,《水調歌頭》即是最為人所稱道的一首。照寧九年(1076年),蘇軾與蘇轍已有5年沒有見面。中秋之夜,他孤單的在超然臺飲酒賞月,看著天上圓圓的月亮,想著自己唯一的弟弟蘇轍,情不自禁地吟出一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全詞揮灑自如,一氣呵成,是一首膾炙人口的佳作。有人曾說,蘇軾這首詞寫出後,所有以中秋為題的詞都可以棄之不看了,此言實在非虛。蘇家父子三人同時以文章為人稱道,且其盛名至今不輟,這種事情在中國文學史上頗為少見,可說是獨蘇門一家。
回覆列表
要說到蘇軾“一門三傑”,必須說到歐陽修;說到唐宋八大家,又不能不說唐宋的古人運動。古文運動是文學上的一個體裁改革運動,因為自六朝以來,文學提倡駢文,駢文聲律優美,辭藻華麗,對偶工整,產生過大量優美作品,一些還成了流傳千古的經典,如李密的《陳情表》、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孔稚珪的《北山移文》、王勃的《滕王閣序》、杜牧的《阿房宮賦》等等。
但是,任何一種文體,時間長了,便會出現過分的表現,那些追風者只顧辭藻聲律對仗優美,不顧內容的虛空,往往詞不達意、言過其實,寫下了很多空洞而低俗的駢文,所以,唐朝的韓愈、柳宗元就大力排斥駢文,而推崇大家去寫如漢朝時期流行的古文,韓、柳搖旗於前,歐陽修、曾鞏、蘇洵、王安石等緊隨其後,形成了一種改革的風潮和運動,這就是古文運動,而在這個前後達三百餘年甚至更長時間的運動中,湧現了很多優秀的古文家,或者說卓越的散文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這八位,謂之“唐宋八大家”。
而之所以出現蘇門三傑,則與歐陽修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我們先從他們彼此的年齡差異上去觀察,歐陽修生於1007年,蘇洵生於1009年,蘇軾生於1037年,蘇轍生於1039年,歐陽修比蘇洵大2歲,比蘇軾大30歲,比蘇轍大32歲。蘇洵開始不發奮,到27歲的時候,突然腦洞大開,猛然意識到要讀書,才開始埋頭苦讀,“三字經”遂有“蘇老泉,二十七,始發奮,讀書籍”之說。
生次子蘇軾這年,蘇洵去汴京參加禮部會試,不第。之後,蘇洵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去參加科舉考試,而是在家教蘇軾、蘇轍二子讀書,自己同時也在繼續苦讀,並創作了一系列的策論文章。
1056年,48歲的蘇洵以文章敲開了益州知州張方平的門,張方平很欣賞蘇洵,但他自己名聲沒有時任翰林學士的歐陽修大,便寫了一封信給歐陽修,將蘇洵推薦給了歐陽修。於是,蘇洵攜子蘇軾、蘇轍,帶著張方平的引薦信,到汴京拜訪了歐陽修。
歐陽修讀了蘇洵的文章後,擊節驚歎道:“後來文章當在此!”馬上向皇帝宋仁宗上書《薦布衣蘇洵狀》,向皇帝推薦,蘇洵因此名動京師。後來,歐陽修又讀了蘇軾的文章,更是在給梅堯臣的信中大讚蘇軾說:“讀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
1057年,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同時參加了歐陽修主持的科舉考試,最後,蘇洵落第,蘇軾、蘇轍兄弟雙雙高舉進士。歐陽修不但主持了當年的科舉考試,最重要的,他還是當時的文壇領袖,由於他的極力延譽,父子三人名聲大振,士大夫爭相搶讀他們的文章。
王闢之《澠水燕談錄》對此事有專門記載,說:“眉山蘇洵……嘉佑初,與二子軾、轍至京師。歐陽文忠公獻其書於朝,士大夫爭持其文,二子舉進士,亦皆在高第。於是,父子名動京師。而蘇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蘇’,蓋洵為老蘇、軾為大蘇、轍為小蘇。”蘇氏“一門三傑”如日中天的名聲,就在歐陽修的讚歎聲中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