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代小說時,感覺“少年老成”是對小孩子的讚美,說他成熟穩重有主見。如今說誰“少年老成”確實感覺怪怪的,有一種缺乏朝氣,失去了孩子該有的簡單純真,思想被過早社會化的意思。
那麼是什麼造成現在孩子出現這種狀況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首先,社會大環境改變了,人的思想心靈難免受到影響。過去那種純樸不再,急功近利的心態,一切向錢看的社會風氣,讓人變得浮躁。大人的浮躁不安,直接影響的就是孩子。
其次,過重的學業壓力下,孩子們不堪重負。升學率,上名校,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家長學校社會多管齊下,剝奪了孩子幾乎所有的業餘時間,孩子們不再有童年,心智的成熟被拔苗助長。如此,哪裡還能有純真簡單的快樂。
另外,資訊科技的發展,讓手機網路遊戲佔據了大多數孩子的心思。而這些資訊的良莠不齊對孩子造成了許多負面影響,孩子的身心受到的傷害不可估量。
當然,原因應該不止這些,還有個體差異,家庭變故等都是造成孩子“少年老成”的因素。那麼,這樣的孩子我們喜歡嗎?
我的感覺是痛心憂慮。因為這樣的孩子,今後的路真的不讓人樂觀。
第一,他們不會快樂,幸福值低。早早地成人化,對一切都似乎瞭然於胸,也便失去了好奇心求知慾,當然也會很快對什麼都失去興趣,往後人生,意義何在呢?
第二,他們外表溫順,內心壓抑,叛逆是遲早的事。許多問題孩子,讓家長學校頭疼的做法,究其原因,都是小時候過分壓抑本心所致。小時候讓父母頭疼,長大了也不見得轉性成為孝子,甚至可能成為對社會有害的人也不一定。
那麼,作為家長,我們怎麼才能避免孩子過早陷入畸形發展,讓孩子擁有健康童年,為這一生打下好的基礎呢?可以從以下三點做起:
1、用心陪伴,傾聽孩子心聲,懂得孩子的需求,引導孩子快樂本真的活著。
2、學習上遵循孩子身心成長的規律,有要求有目標,但不逼迫,不強制。不跟風讓孩子上各種培訓班輔導班,讓孩子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3、營造和諧家庭氛圍,建立良好家庭關係,讓孩子感受到溫暖和愛護,激發孩子性格中美好良善的一面,讓孩子成為有教養,有高尚情趣的人。
又是一年六一臨近,希望我們的孩子多一份純真快樂,少一份所謂的“成熟穩重”!
讀古代小說時,感覺“少年老成”是對小孩子的讚美,說他成熟穩重有主見。如今說誰“少年老成”確實感覺怪怪的,有一種缺乏朝氣,失去了孩子該有的簡單純真,思想被過早社會化的意思。
那麼是什麼造成現在孩子出現這種狀況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首先,社會大環境改變了,人的思想心靈難免受到影響。過去那種純樸不再,急功近利的心態,一切向錢看的社會風氣,讓人變得浮躁。大人的浮躁不安,直接影響的就是孩子。
其次,過重的學業壓力下,孩子們不堪重負。升學率,上名校,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家長學校社會多管齊下,剝奪了孩子幾乎所有的業餘時間,孩子們不再有童年,心智的成熟被拔苗助長。如此,哪裡還能有純真簡單的快樂。
另外,資訊科技的發展,讓手機網路遊戲佔據了大多數孩子的心思。而這些資訊的良莠不齊對孩子造成了許多負面影響,孩子的身心受到的傷害不可估量。
當然,原因應該不止這些,還有個體差異,家庭變故等都是造成孩子“少年老成”的因素。那麼,這樣的孩子我們喜歡嗎?
我的感覺是痛心憂慮。因為這樣的孩子,今後的路真的不讓人樂觀。
第一,他們不會快樂,幸福值低。早早地成人化,對一切都似乎瞭然於胸,也便失去了好奇心求知慾,當然也會很快對什麼都失去興趣,往後人生,意義何在呢?
第二,他們外表溫順,內心壓抑,叛逆是遲早的事。許多問題孩子,讓家長學校頭疼的做法,究其原因,都是小時候過分壓抑本心所致。小時候讓父母頭疼,長大了也不見得轉性成為孝子,甚至可能成為對社會有害的人也不一定。
那麼,作為家長,我們怎麼才能避免孩子過早陷入畸形發展,讓孩子擁有健康童年,為這一生打下好的基礎呢?可以從以下三點做起:
1、用心陪伴,傾聽孩子心聲,懂得孩子的需求,引導孩子快樂本真的活著。
2、學習上遵循孩子身心成長的規律,有要求有目標,但不逼迫,不強制。不跟風讓孩子上各種培訓班輔導班,讓孩子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3、營造和諧家庭氛圍,建立良好家庭關係,讓孩子感受到溫暖和愛護,激發孩子性格中美好良善的一面,讓孩子成為有教養,有高尚情趣的人。
又是一年六一臨近,希望我們的孩子多一份純真快樂,少一份所謂的“成熟穩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