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另類文史

    庾翼作為東晉統治集團內部的主戰派,能有收復失地的想法,固然是好事,他厲兵秣馬,籌謀北伐中原,雖然得到了一些士族官僚的支援,但由於東晉高層態度消極,在他準備了不到五年的時間後,由於庾翼本人病故,領頭羊沒了,此事不了了之。

    不過由於庾翼的提倡和運作,東晉統治集團內部形成了北伐的動議,而且由於他的提拔,大將恆溫出場。

    恆溫可是個實幹家。他三次北伐,將前秦、羌、前燕打的落花流水,也算是告慰了九泉之下壯志未酬的庾翼了。

  • 2 # 楓丹白露211735932

    公元325年,晉太寧三年。閏七月,明帝死。太子衍即位為成帝,年五歲。庾太后臨朝,兄庾亮等輔政,朝中以他為決斷。

    庾亮死後,弟庾翼代之守武昌。343年,庾冀遣使約燕王皝、涼州張駿,準備大舉進攻後趙、成漢,並在所統六州中廣徵士兵與車牛驢馬,發兵北上。帝封庾翼為征討大都督,命庾冰守武昌,作為庾翼後援。後庾冰亡,庾翼退還夏口,令長子方之守襄陽,參軍毛穆之輔之。

    庾翼作為主戰派,力主北上收復疆土的主張是正確的,雖出師未捷身先死,但其精神可敬。

  • 3 # 東方評史

    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的民族英雄並不為人所知。

    東晉時期似乎是一個被歷史遺忘的時代,人們大體知道謝安、謝石和謝玄,但即便是知道也遠沒有引起後輩們的足夠重視,這一方面是沒有像《三國演義》、《水滸傳》那樣有人為它寫傳記,而歷史教科書的宣傳力度也太小。

    冉閔、祖狄、庾翼這些真正意義上的民族英雄,在現今的人們看來又有誰知道?

    我們整天的、不厭其煩的宣傳和追捧那些小鮮肉、影星,乃至於把我們民族歷史上的一些英雄人物都在淡忘了。

    我們忘記的不是這些民族英雄,而是在忘記我們自己的民族魂魄。

    在中國歷史上的東晉時期,華夏民族是一個差點被滅族滅種的時代,所幸的是此時的華夏民族還是一個有血性的、殺氣十足的民族、。

    也正因為如此才沒有招致最後的滅族滅種。

    由於司馬氏所執掌的晉朝從上到下都荒唐透頂,從而激起了內部的叛亂,在這種情況之下外部的少數民族得以乘機作亂。

    在華夏民族政權南遷至江南的健康之後,才總算是有了扎穩腳跟的機會。

    再後來北方的胡人政權企圖南下發起一舉蕩平華夏民族的最後一戰,但此時的華夏民族不僅有高強的戰鬥意志,而且還有高超的戰鬥智慧。

    淝水一戰,真正的體現了華夏民族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戰鬥民族,僅用八萬軍隊的規模便將來自於北方的胡人七八十萬軍隊打的一敗塗地。

    自淝水之戰以後,華夏民族也曾有過數次的北伐,但都以失利而告終。

    東晉時代是華夏民族一個比較危險的時代,除了前面所提到的謝安祖孫、祖狄之外,還有不少立志收復失地的民族英雄,庾翼便是這其中的一個。

    有關庾翼的來歷史書上是這樣介紹的,外表鳳儀秀偉,年輕時便有經世大略。後歷任參軍、中侍郎、後任鎮威將軍、鄱陽太守、轉任建威將軍等職。

    在接受庾亮鎮守武昌之後,意圖北伐。但壯志未酬,便在永和元年去世。

    庾翼雖有北伐收復領土之志,但並未來得及實施自己的抱負便遺恨終生的去世,雖說如此但是仍值得作為後代的我們的尊重,他同那些被我們忽視和遺忘的祖狄、冉閔一樣,都是我們這個民族的英雄。

  • 4 # 弈海飄流

    庾翼,河南穎川人。東晉權臣庾亮之弟。東晉有四大家族“王,謝,庾,恆",庾翼就是庾家一小鮮肉,史載:“外表風儀秀偉″。年輕時就很有才幹,曾在蘇峻之亂中,守備石頭城展露出才華。事後,太尉陶侃徵辟他出任參軍。歷任從事中郎,振威將軍,鄱陽太守,建威將軍和西陽太守等職。

    庾亮為了準備北伐,派庾翼鎮守江陵。庾亮死後,庾翼接任安西將軍,荊州刺史,都督六州諸軍事。他鎮守在武昌,積極準備北伐。可東晉的朝廷大權主要由世族掌握,中央朝廷皇權衰弱,曾有“王與馬,共天下"之說。由於國家軍權多由外面方鎮掌握,不少方鎮都野心勃勃想取而代之,先後爆發了王敦之亂和蘇峻,祖約之亂。在這種背景下,東晉朝廷擔心庾翼尾大不掉,對庾翼的北伐就不大熱心。南方當地的豪族和北方來的世族也都安於江南的富足,對北伐中原,收復失地也並不熱衷。這樣,庾翼的北伐籌備了幾年也毫無進展,不久庾翼也病故了。

    庾翼的北伐雖然沒有成功,但是庾家和王家一樣,都是東晉著名的書法之家,出了許多著名的書法家。庾翼“善草隸,與王羲之並馳爭先。"有草書《步徵帖》,行書《盛事帖》問世。

  • 5 # 素顏歷史

    中國歷史上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南方政權特別熱衷於北伐,甚至喊出了“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政治口號。但是那麼多次北伐卻鮮有成功者,失敗並沒有打擊他們的積極性,反而是前仆後繼,越挫越勇。

    北伐難以成功與地形有關,從北往南打,過了長江就無險可守,而從南往北則越打越艱難。與氣候有關,越往北越是苦寒之地,糧草物資很難跟上。與戰鬥力也有關,北方遊牧民族,英勇善戰,單兵作戰能力很強。

    但是南方政權卻對北伐樂此不彼,這與文化基因有關。南方政權以正統自居,把儒家奉為正塑。而儒家追求的就是大一統,國家的統一和意識形態的統一。為了這一夢想,有多少英雄名揚天下,就有多少英雄功敗垂成。

    東晉是中國內亂不斷地一個朝代,統治者崇尚清談,軍力孱弱,雖然如此依然沒有忘記北伐大業。其中,很著名的一個北伐將領就是庾翼。

    對庾翼來說,北伐不是一個人的事業,而是整個家族的事業。庾翼出生於一個世家大族,哥哥庾亮是東晉重臣,姐姐庾文君是當朝皇后。庾翼風儀秀偉,擅長書法,與王羲之齊名,是出了名的帥哥加才子。

    與其他公子哥不同,庾翼年輕時就有經世大略,立志北伐建功立業。鹹康五年(339年),庾亮北伐失敗,導致重鎮邾城失陷。從此東晉群臣不敢再談及北伐之事。

    收復中原的夢想一直難以實現,但庾翼一直都在準備著。哥哥去世後,庾翼繼承兄志,盡心治理軍務和政務,被朝廷任命為為都督,統領江、荊、司、雍、梁、益六州諸軍事。到了建元元年(343年)事情終於出現了轉機,後趙汝南太守戴開率數千人向東晉投降。庾翼認為北伐的時機來了。

    為了這次北伐庾翼進行了精心的謀劃,先是聯絡東邊的前燕慕容皝和西邊的前涼張駿,約定共同出擊後趙石虎。然後親赴襄陽前線,鼓舞士氣。經過一年的準備,第二年七月,庾翼決定正式北伐。

    看似萬事俱備。但是在戰略上,庾翼與襄陽的前太守桓宣意見不和。桓宣認為後趙軍力強盛,應該憑藉地利,以守代攻。而庾翼認為應該主動出擊,並批評桓宣鎮守襄陽十餘年,寸功未立,不思進取。

    當時,後趙騎兵恰好出樊城,庾翼率軍追擊,大獲全勝。庾翼禮賢下士,盡力安撫戰區的人民,北伐形勢一片大好。但庾翼卻令積極性不高的桓宣去迎戰後趙悍將李羆,桓宣本就有畏敵之意,部眾也無心作戰,很快就敗下陣來。

    這一敗帶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庾翼不得不退回襄陽。而此時晉康帝去世,庾翼擁立的會稽王司馬昱被司馬聃奪了皇位,庾翼不得不班師回朝,轟轟烈烈的北伐除了截獲一些戰利品,並無實質性的進展。

    庾翼的北伐雖然準備充足,但在戰術指揮,人員任命上存在失誤。並且他的對手後趙皇帝石虎雖然殘暴,但也是雄才大略之主。後趙並沒出現衰亡之象,相反東晉卻因為皇位之爭出現了內亂。庾翼北伐失敗後第二年,就憂鬱而死。北伐事業終成了庾氏兄弟的一場夢。

    庾翼提拔了一位很出名的將領恆溫,恆溫不僅將庾翼的北伐事業進行到底,而且將東晉取而代之,建立了短暫的恆楚政權。

    東晉雖然頻頻北伐,也不缺少以收復中原為己任的名將,但是卻從未取得過大的成就。從內部來說,東晉始終解決不了士族把持朝政的問題,缺乏皇室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時局動盪,國力都用在了內耗上面。外部少數民族政權,實力強大,如石虎、苻堅,慕容家族等,給北伐事業帶了極大的阻礙。

    雖然北伐最終未能成功,但是他抵擋了北方少數民族對南方的侵擾,保證了江南一帶的穩定與繁榮,為魏晉風骨提供了發展空間。庾翼的北伐還是有一定意義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馬上就要種地了,化肥種類繁多,你是如何選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