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明朝太廟制度是怎麼樣的?最鈍供奉幾人?請詳細說說!
9
回覆列表
  • 1 # 一點點歷史

    先回答的你主題,我認為整個明朝,除了嘉靖皇帝朱厚熜敢在太廟問題上動手腳,其他人是沒有這個膽量的,所以說如果嘉靖不改,我們現在就只能說明太宗朱棣,而不能說明成祖朱棣了。

    下面再說說太廟中的皇帝是如何供奉的。

    按照宗廟制度“天子立七廟,諸侯立五廟,大夫立三廟,士立一廟,庶人無廟”,其中“昭穆制度”規定了神主的具體擺放“始祖居中,左昭右穆。父居左為昭,子居右為穆”。

    所以說太廟中應該擺放“太祖廟”及“三昭廟”﹑“三穆廟”共七位神主。王莽時期又增“祖廟五”﹑“親廟四”,共為九廟。

    在明代正德朝以前是七廟,正德以後為九廟,也就是說太廟能夠供奉九位皇帝,而朱厚熜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在他前面共有十位皇帝,除去建文帝和景泰帝,太廟實際已經供奉了八位神主。

    按照“九廟”原則太廟實際上還有位置,興獻王入太廟也不存在將誰“祧出”一說,我之前也錯誤的認為將朱棣廟號由“太宗”改為“成祖”,是為了防止興獻王入廟而將朱棣祧出。

    實際上將朱棣的法統升級,以成“萬世不祧”確實是為了防止朱棣被祧出,但是有可能導致朱棣被祧出的並不是興獻王附廟,而是朱厚熜本人。

    朱厚熜死後附廟,必會導致一人被“祧出”,而朱棣法統升級後,自己附廟後被祧出只能是明仁宗朱高熾,朱棣則安全了。

    如有解釋不當還請高人不吝賜教。

  • 2 # 向敬之

    嘉靖十七年(1538)九月,明世宗朱厚熜將其生父朱祐杬追尊為睿宗獻皇帝,並將其神主升祔太廟,排序在明武宗之上。

    嘉靖帝能夠登基,是因武宗無子嗣,而作為孝宗的嗣皇帝承襲大統的。按理,孝宗為嘉靖帝宗法意義上的父親,但是,嘉靖帝即位不久,就忙著為其生父、興獻王朱祐杬謀求皇帝的追尊:先尊為興獻帝,再加封獻皇帝,進而加諡“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淵仁寬穆純聖恭簡敬文獻皇帝”,如此一來,他仍為睿宗之子,而孝宗變成了皇伯考。一場持續了十七年的大禮議,最終以朱祐杬成功升祔太廟,而實現了嘉靖帝的陰謀。

    在明朝已有七廟(太宗、仁宗、宣宗、英宗、憲宗、孝宗和武宗)的情勢下,嘉靖帝為了將假皇帝生父擠進太廟,不做配享,而做升祔,擁有一個固定的專廟。於是,他將太宗朱棣改宗為祖,上尊為成祖,和太祖一同作為“萬世不祧之君”,供奉於太廟正中,正好為興獻帝讓出了一個空位。

    如果嘉靖帝不力排眾議地鬧騰,不惜將政見不合的首輔楊廷和、禮部尚書毛澄排擠出朝堂,興獻帝的神主是不可能在明朝太廟中擁有獨立一廟的,頂多處於一個配享的位置。

    倘其不強勢為之,後繼之君未必會將朱棣改宗為祖。畢竟,按“祖功宗德”的說法,太宗是對守成之君至高無上的尊諡,但,將其改為成祖,無疑是拿他發動靖難一役、奪取皇位做文章。

    所謂靖難,就是篡位。朱棣是頂著“燕賊篡位”的罵名上位的,然而正是因為他的篡位成功,而成就了他的子孫(包括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熜堂兄弟)的後繼皇位。

    這不是光彩的事件。嘉靖帝崇隆成祖功業,為的就是給沒有做過一天皇帝的父親爭取長久的升祔。如此一定,後繼皇帝也不敢將血緣關係更近的興獻帝的神主祧出。

  • 3 # 小艾談歷史

    嘉靖帝是一個天生的政客 自私自利,對政治有著敏銳的嗅覺。大禮議其實並不是什麼多大的矛盾,看看議的這些問題吧。

    首先,興獻王入太廟。這個前朝是有舊例的,而且嘉靖高舉著“孝”這個道義大旗,群臣也就嚷嚷幾句,其實一點毛病也挑不出來。

    其次,祧出朱棣令立成祖,其實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祖有功而宗有德”,朱棣功是有的,而且一般斷代再造的皇帝稱“世祖”的也有,比如劉秀跟忽必烈。朱棣變成成祖就不是什麼事,本身就挺合理,起碼比滿清那個“聖祖”合理的多。

    最後,祧出仁宗朱高熾,一個十月天子,現在不祧,也是遲早的事。

    大禮議這些問題其實看起來關乎禮法,其實說到底就是皇帝家事,跟朝臣沒有什麼直接的利益關。

    那麼朝臣為啥意見這麼大呢,這其實跟孝宗與武宗都有關係。

    從明孝宗到明武宗,大明的大臣們經歷了一個從天堂到地獄的情況,弘治帝待人寬和,尊重大臣,大臣們也紛紛表示“仁君典範”,君臣相處的很好。然而到了正德時期,小皇帝寵信宦官各種壓制文臣,這是妥妥的“昏君”啊,群臣苦不堪言!

    天憐大明,把這個混蛋皇帝弄死了,大臣們自然不希望再出現一個正德了,他們需要權力,他們需要皇帝的尊重。所以,對皇帝,他們寸步不讓!

    嘉靖其實也是這個意思,正德皇帝死的不明不白,他當然也忌憚這幫大臣,所以就提出了大禮議這種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事。成了,給父親弄一個廟號臉上有光,也狠狠地教訓了一幫大臣;不成,也沒關係,至少可以試探一下文臣的底線。

    天生就有這麼成熟的政治手腕也是令人佩服了,所以,終及整個嘉靖年間,他雖然沒幹出什麼成績來,但是把群臣一直壓制的死死的!

    這是我的一些個人觀點,我就這麼一說,你們也就這麼一聽。不要較真

  • 4 # aTalks

    一、嘉靖皇帝改明太宗朱棣的廟號為明成祖,既是為了讓他老爹入太廟,也不願意當背鍋俠

    “親盡則祧”原則

    中國曆代王朝,在宗法制度上皆依據周禮而成。

    《禮記·王制》:“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大祖之廟而七。”也就是說,太廟正殿中只能供奉七個皇帝。

    “父為昭,子為穆”,如果死去的皇帝,出了這三昭三穆的關係了,就要被“祧”,也就是“親盡則祧”,就是把超出了與現任皇帝的親緣關係的牌位從正殿中挪出來,放到太廟後面的偏殿(“祧廟”)中單獨供奉。

    而一般開國之君遵循“萬世不祧”,也就是說,不管與現任皇帝關係多遠,都要穩居太廟正中。

    故而,除開國皇帝外,後代皇帝,超過七位,便要選擇關係遠的祧出去,這樣推下去,一般來說,最先祧出去的應該是第二任皇帝。

    明朝九廟制,嘉靖皇帝時,只供奉了八位神主

    王莽時期又增“祖廟五”﹑“親廟四”,共為九廟,在明代正德(第十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以前是七廟,正德以後為九廟,也就是說明代太廟能夠供奉九位皇帝,而嘉靖皇帝朱厚熜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

    在他前面共有十位皇帝,除去建文帝(被朱棣奪位)和景泰帝(被明英宗奪位復辟,未入太廟),太廟已經供奉了八位神主。

    此時,若按照“九廟”原則,太廟應該還有一個位置,即使興獻王(嘉靖老爹)入太廟也不會涉及將誰“祧出”。

    嘉靖老爹要入太廟,嘉靖死後,明太宗朱棣必然被“祧出”

    靖如果沒有讓他老爹入太廟,那嘉靖死後,就是第九個入太廟的皇帝,此時,太廟滿員,嘉靖後繼皇帝入太廟,就必須移除一位皇帝的牌位。到底該移除誰呢?朱元璋不能動,那必然就是朱棣了。此時,若是將明太宗朱棣“祧出”,也對嘉靖構不成影響。

    但是事情就出在嘉靖身上,他想讓自己老爹入太廟,就是第九位了,自己死後再入太廟,按照後繼之君“親盡則祧”的原則,必然將明太宗朱棣祧出。

    嘉靖既想要老爹入太廟,又不想當背鍋俠,只能改明太宗朱棣的廟號為明成祖

    嘉靖登上皇位後,馬上就他老爹興獻王封為了興獻帝,大臣們本來就不滿,他還要讓他老爹的牌位進太廟,大臣們必然反對。再者,明代後世子孫都是朱棣這一支,朱棣功勞巨大,明朝英明神武的皇帝朱棣,不好動啊,誰將朱棣祧出,就得當背鍋俠。

    朱棣之後,關係最遠的是朱棣的兒子朱高熾,朱高熾在位僅僅10個月,可以得罪,於是嘉靖就想了一個損招。

    嘉靖既想要老爹入太廟,又不想當背鍋俠,既然朱棣的牌位不能動,那麼把朱棣廟號改為成祖,這樣朱元璋和朱棣的牌位都可以擺在太廟大殿正中間了。

    二、如果嘉靖不改明太宗朱棣的廟號為明成祖,後繼皇帝就沒機會改了,也沒有膽量去改

    如果朱棣不改廟號,嘉靖死後,朱棣就會被“祧出”,這個鍋嘉靖必然背上,當然,朱棣既然被祧出去了,後繼皇帝就沒機會再改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樣的人適合做外匯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