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行在路上8
-
2 # 清川流夢
《和答弟志和漁歌子》是張松齡與張志和的和詩。“樂是風波釣是閒,草堂松徑己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詩意明白如話:樂在風拂水面波紋,閒在水面垂釣,家中小路兩旁長滿了松樹,遠比攀爬輕鬆多了。太湖水洞庭山這些美景雖好,可狂風大浪來了你應該回家了。其意思就是:此時不回,更待何時!
《漁歌子》是張志和對兄長規勸的回答:“西塞山前白露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其意境更超逸灑脫:西塞山前白露自由飛翔,兩岸桃花嬌豔開放,春江水漲,鱖魚肥美。戴著青色箬笠,身披綠色蓑衣,更何況在微風細雨中樂然垂釣,根本用不著回家。用意直白得很:在這樣好的春光美景中,寄情山水,還用得著回家嗎?
這兩首詞共同點就是:以景寫意。前者直接表達勸弟歸家;後者則明確表示身處這風景如畫的境地,何必要回去?“狂風浪起且須歸”和“斜風細雨不須歸”就是這兩首詞不同的落腳點罷!
-
3 # 書海夜航
就本人的淺見,把《漁歌子》和《和答弟志和漁父歌》兩首詞的異同作一個比較賞析。
相同點:1.兩首詞有相互關聯的寫作背景。
張志和,初名龜齡,唐代著名詞人、詩人、畫家,精通音律。十六歲時,張志和寫摺子給皇帝,內容是治國良方,皇帝很喜歡,賜名“志和”。後來因事被貶官,隱居在太湖一帶,扁舟垂釣,自稱“煙波釣徒”。張志和在五首《漁歌子》均抒發了嘯歌山水不知憂,樂在江湖不嘆窮,樂在風波不用仙,醉宿漁舟不覺寒的心志。最有名的就是“西塞山前白鷺飛”一首。
西塞山前白鷺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張松齡是張志和的哥哥,他懼怕志和久遊江湖,放浪不返,所以安排好住處,在越州東郭築室,寫詩唱和,勸弟回家。這首詩就是《和答弟志和漁父歌》。
樂是風波釣是閒,草堂松徑已勝攀。太湖水,洞庭湖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2.兩首詞都運用了相同詞牌。
兩首詞有唱和的關係。在傳統詩歌學裡,和詩是由兩首以上的詩組成,第一首是原唱,接下去的是附和。平仄的運用以及節奏的安排上,不同的體裁有不同的要求。這兩首詞詞牌相同,用韻相同。
漁歌子,唐教坊曲,後用作詞調。張志和的《漁歌子》詞流播不久,即遠傳到了東瀛,日本嵯峨天皇激賞之下,也仿寫了五首《漁歌子》。宋代的蘇軾也很鍾愛這個詞牌。
3.兩首詞都充分地運用了寫景的表達方式,有很強的畫面感。
張志和詞的前兩句“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描繪了一幅江南山水畫:白鷺展翅,桃花映紅,鱖魚泛麟,漁父垂釣,風雨縹緲,讓人浮想聯翩,完全是一幅幽美典雅的江南山水畫。後兩句由景到人,簡練的勾勒了江湖漁家在煙雨迷濛之中的詩性棲居生活,“青箬笠,綠蓑衣”點染出了江南特有的別緻風景。
張松齡的和答詞也有很濃的畫面感。第一句“樂是風波釣是閒”寫出了在煙波浩渺中悠然垂釣、怡然自得的畫面;第二句描繪了越州東郭草堂周圍寧靜閒適的環境,一條幽徑伸向遠方,兩旁松樹成行;第三句畫風突變,洞庭湖上,風狂浪大。三種畫面各具特色,相映成趣。
不同點:1.寫作目的、表達的情感不同。
張志和的詞表達了對官場的厭倦,對山野林泉的留戀。據他的好朋友顏真卿記載,張志和的魚鉤是沒有魚餌的。沒有魚餌,釣得到魚嗎?張志和卻說,他釣到了很多很多。他釣到了什麼?張志和垂釣,釣來清閒,釣來飄逸。朝廷裡充滿了爾虞我詐,哪有這裡清淨悠閒?詞人只有從樂而忘返的美麗景色,感受寧靜和閒適的心境。
張松齡的和詞,表達了對弟弟的規勸、擔憂和期盼。他用語委婉真誠。首先設身處地站在對方角度說,我理解你樂情山水的心境,也同樣感受到風波的可親可喜以及悠閒的樂趣,然後筆鋒一轉,說已經在清淨幽靜的松徑旁築好了草堂等你歸來。最後三句,借太湖上風浪的巨大來襯托內心的擔憂,也表達了希望弟弟適時歸家的誠摯願望。作為兄長,箇中感情可謂情深意長。
2.表現手法有所不同
張志和的詞重在觸景生情。前面的寫景使我們看到了壯美的西塞山的另一面貌:柔美、靜謐、自在、隨意。山水來把詞人襯托成青色和綠色,張志和就是這樣和大自然融為一體了。舴艋舟上坐著碧蓑青笠的漁夫,悠然自得地垂釣著。如此清遠秀逸的景緻,如此空靈微妙的詩心,怎能不令人陶然物外,深契真意而忘卻了風雨,忘卻了回家?詞的末尾卒章顯志,“不須歸”三字將作者真率灑脫的心境表現得既含蓄又深情。
張松齡的和答詞景中含情,情景交融。風拂水面波紋,樂在其中;水面獨自垂釣,悠閒自在;草堂旁邊的松下小路,漫步其上遠比攀高輕鬆多了。太湖水洞庭山這些美景雖好,可狂風大浪來了也應該遠離風險歸根故土。這首詞邊寫景邊抒情,自然而暢達。
-
4 # 南郭行吟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關鍵要弄清幾下幾點。
張志和及他的詞《漁歌子》,知名度很高,不須贅述,錄其詞如下: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張松齡一一張志和的哥哥,也曾為官。他的《和答弟志和漁父歌》如下:
樂是風波釣是閒,草堂松徑已勝攀。
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現在清楚了:
(1)唐代人張志和與張松齡為親兄弟,松齡為兄,志和為弟,且同朝為官。
(2)張志和的《漁歌子》與其兄的《漁父歌》只是叫法不同。
(3)張志和的《漁歌子》先寫,其兄張松齡隨後寫了一首和志和弟的詞,為便於理解,可將其詞的標題寫為:漁父歌·和答弟志和漁歌子。
為什麼哥哥張松齡寫了這首和詞呢?這還得從弟弟張志和的經歷說起。
張志私自幼能文、過目成湧,被唐玄宗賞識,二十一歲時即被留在翰林院,供奉東宮。後因力諫肅宗,坐事被貶。接著張志和父母相繼去世,張志和借守孝,主動脫離官場,告別親友歸隱山水去了。他的這首《漁歌子》就是這一背景下寫的,意思很明白"斜風細雨不須歸",這裡如此愜意,還須迴歸仕途嗎。
在此情行下,其兄張松齡以唱和的形式,寫下了他的這首《漁父歌》,意思也很直白"狂風浪起且須還",勸弟回還朝廷。
請注意:"不須歸"的"歸"、"且須還"的"還"
均是回還朝廷的意思,而不是回家之意。
說到這,兩首詞的異同就完全清楚了。
回覆列表
《漁歌子》、《和答弟志和漁父歌》有何異同?答:《漁歌子》是個詞牌名,是唐代詩人張志和一首詞,全名是《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首詞透過對自然風光和漁人垂釣的讚美,表現了詩人對春光的無限嚮往和自由追求幸福生活的快樂態度。
《和答弟志和漁父歌》是詩人張志和的哥哥張松齡,和弟弟的這首詞。全名應該是寫為:巜漁歌子·和答弟志和漁父歌》:“樂是風波釣是閒,草堂松徑已勝攀。太湖水,洞庭湖山,狂風浪起且須還。”因為哥倆,都明白,所以就沒標漁歌子,看似不同實相同。張志和三歲能讀書,六歲做文章,十六歲明經及第,先後任翰林待詔、左金吾衛錄事參軍、南浦縣尉等職。後有感於宦海風波和人生無常,在母親和妻子相繼去世的情況下,棄官棄家,浪跡江湖隱居山林。其哥哥張松齡深知弟弟的苦衷,作有《和漁父》詞,以招其歸,志和以《漁歌子》迴應之,以明其心志。行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