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電影鯊

    文化類綜藝,做的其實是一種文化普及的工作,透過綜藝的手段,一些平時看似艱深難懂的知識能比較輕鬆地被大眾所接受。文化類綜藝大多以談話或脫口秀的形式呈現,主講人或參與的嘉賓很關鍵。高曉松的《曉說》、竇文濤的《圓桌派》、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還有馬未都的《觀復嘟嘟》等等,這些人個個都是大IP,同時選題足夠引起好奇,談話足夠引起興趣,這才造就了這些節目的紅火。

    今天鯊君要安利的是最近剛看的一部文化類綜藝,也許從中我們也能看到這類節目如何做到深入人心。

    《鄰家詩話》是今年暑假在騰訊影片和河北衛視推出的詩詞文化節目,共12集。由著名演員王勁松主持,每期邀請文學教授、國樂大師及知名演員、歌手等嘉賓閒坐喝茶、聊古詩詞、看歌唱、朗誦、舞蹈、樂器等表演。該綜藝是國內首檔“詩歌庭院雅集”綜藝,每期選取一首古詩詞,以華人美好的內心情感為引線,貫以詩、歌、樂、舞、書、畫、茶等傳統文化內容,喜聞樂見地向大家講述詩詞背後的故事,探討相應時代下的古人情感、哲學、教育、生活觀念等。

    在如今喧鬧浮華的速食社會,鯊君也很久沒有靜下心來讀一首古詩詞、畫一幅圖景、彈唱一首曲子了,看《鄰家詩話》這節目,我內心確實是安靜和放鬆下來的,腦海裡感受著某種慢生活、慢節奏的美好,也恍若回到古韻古香的詩詞年代了。每每酈波老師(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和蔡丹君老師(華人民大學文學院講師)為大家講述某首古詩詞背後的文化故事時,我都有一種重回初高中語文課堂的感覺。不過這樣知識點滿滿又如此生動有趣的語文課堂,鯊君也是直呼愛了愛了,瞬間也覺得當年被“背誦全文”支配的恐懼感早已煙消雲散。

    佈景用心,詩情畫意

    《鄰家詩話》這檔綜藝有著精良的服化道佈景,足見劇組的誠意。倒是關於這檔節目的宣髮帶動方面顯然是比較透明弱勢的,畢竟沒有如今娛樂圈炙手可熱的流量鮮肉或小花站臺,也沒什麼大咖來打call,全靠看過這綜藝的自來水們自誇一波了。雖說主持人王勁松確實是實力派的硬氣演員,但顯然他的宣發號召力跟流量還是不太搭邊。就連鯊君瞭解到這綜藝名字,也是無意間電視換臺跳到的,然後就被這節目給深深吸引了。眼看著這檔好節目豆瓣評分也從8.8升到了現在的8.9,目測還有上升空間,畢竟這樣的良心綜藝,國內並不多。

    近年來文化類節目也確實小火了一把,比如《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一本好書》等,不過這些綜藝節目顯然在咖位和宣發方面都比《鄰家詩話》要穩得多了。相比之下,《鄰家詩話》還頗有幾分佛系的意味:並不是在成熟大氣的演播室錄製,而是隨性地建了一座雅緻的庭院,主持人和嘉賓在院中圍著茶桌而坐隨性聊天,猶如閒話家常般,也有幾分烹茶論道的意味。看起來便如同我們平常的三五好友聚在一塊,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

    而且這院落還有著陶淵明田園詩的感覺,一下子這“鄰家詩話”的主題感也上來了。每一期庭院的佈景跟著所聊詩詞的主題來變化,如《蒹葭》這一期就在庭院種上了蘆葦,這蘆葦隨風搖曳,旁邊庭院主人和嘉賓在吟詩歌唱,後邊畫師在不緊不慢地揮筆畫著蒹葭圖景,觀眾也很自然地被帶入到了這詩情畫意之中,感受著這秦風雅韻的千古絕音。

    寓教於樂,文化傳承

    說寓教於樂,未免嚴肅官方了一點。但是,這檔節目,雅俗共賞,卻也的確蘊含著太多文化精髓,主持人和嘉賓會很有感情地吟誦每一句詩詞,我們亦能感受到到這詩詞飽含的作者的思緒。文學老師會幫我們剖析這些詩詞背後的歷史故事,即使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靜夜思》,卻也遠不是我們小時候讀起來的那般簡單。通常,鯊君以往讀古詩詞的時候差不多就是小和尚唸經的感覺——有口無心:只知道有這麼一首詩,只知道這詩,寫得真好,而且朗朗上口,確實好讀又好記,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此刻鯊君覺得自己小時候背的那些詩是差不多白背了。但是看這節目,伴著閒適悠哉的節奏,鯊君卻獲益匪淺。

    鯊君還很喜歡節目中對“樂”這一塊的發散。雖說一期節目短短40分鐘,卻是囊括萬千的,從詩詞歌賦到琴棋書畫,古色古味,使人彷彿身臨其境,融入到了詩詞作者所處的境地與所感的思緒當中。鯊君印象深刻的是國樂大師方錦龍老師的樂器演奏技藝,確實能完全帶動我整個的情感與思緒。在《垓下歌》那一期中,方老師現場的琵琶演奏,手法精妙,蕩氣迴腸。連對琵琶半字不識的鯊君也感慨這得多深的道行呀,簡直驚為天人。看那一期的評論,也有很多網友都紛紛表示要去學琵琶了,鯊君也是蠢蠢欲動。除了琵琶,這檔綜藝還帶我們見識了羌笛、缶、鼓等古代樂器,特別有意義。

    而《鄰家詩話》這檔節目,其融會貫通性也很強,從詩詞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以及聯絡古今,融入作者的人生經歷、感情故事,觀眾也自然而然地瞭解到了詩詞背後作者的創作深意。古今人們的情感是相通的,我們現在所經歷的苦悶不順,其實早在幾千年前,古人就已經將他們所遭遇的同樣的情感逆境化作了流傳千古的詩詞佳句。這大概就是我們所說的傳承吧,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其內裡的文化命脈、情感聲音都是能引起今人的無限共鳴的。

    鬧中取靜,典韻悠長

    詩詞文化對人的影響,往往在於言傳身教,也是潛移默化的,如同杜甫《春夜喜雨》中所說“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而在當下這個網路發達的速食年代,一切都很快、很鬧。我們每一天中與手機、電腦為伴的時間太多了,你又多久沒有靜下心來讀一首詩詞了?古人有太多的智慧與哲理都蘊藏在他們創作的詩詞中了,汲取古人的經驗,定能讓我們有更多的收穫。我們學習語文、學習藝術,並不是一定要讓自己變得文藝、變得看起來高大上,而是可以讓我們思想變得通透、人格變得獨立,在遇人遇事時,都可以保持自己理性的思考與認真的態度。

    我們一直在趕路,卻忘了要感受路。在這個節奏快的時代,我們如果可以讓自己慢下來,何嘗不是一件美事。有的詩詞也許年少時候初讀不解其中味,待到我們有了一定的人生閱歷後,興許,我們的情感會變得更豐富,領悟能力也會更上一層樓,對今人古人的生活與情感也會有更多貼切的理解。記得節目中說:“古人的生活半徑小,情感半徑大,現代人的生活半徑大,情感半徑卻小。”古人的世界沒有網路、手機,通訊和交通都不發達,生活的圈子比較有限,但他們情懷遠大、感情也足夠充沛。范仲淹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杜甫說“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而我們現代人即使日行千里,但每日記掛的也只是自己的迷茫思惑,為生活奔波,無暇其他。

    也不得不說,這是怎樣的一種諷刺。我們或許也想要古人的情懷與曠達,即使深居一隅,也心憂天下。只是現代社會與古時確實大不一樣,這個世界飛速發展、日新月異,我們也很難靜下心來思考太多大問題了。往往都是瑣碎的現實問題找上門來,才尋思著如何去高效解決。我們整日地被流量、被娛樂、被輿論、被網路節奏帶著走,留給我們自己獨立思考的時間並不多,在這娛樂至死的當代社會,我們很難有人格與心智的獨立通達吧。

    那就更加要讓自己靜下心來了。在這熱鬧的世界安靜地活著,讀一首詩詞,品其中韻味,感受那典韻的悠長。然後再去前行,去感受路,而不是趕路。

    現實太無趣

    電影有意思

  • 2 # 樂巴樂巴1688

    文化綜藝能不能深入人心,最重要

    的一點是能不能給人們帶來價值性的東西

    。而價值對不同層次、不同性別、不同年

    齡的人群的定位不同。所以綜藝一定引起

    人們內心深處的共鳴;比如:笑點、淚

    點、新奇點等等。得到人們的認可,比如

    作品能讓人看後哈哈大笑,頓時忘了所有

    的不快樂,心情一下子好起來。比如情感

    青年男女看了你的作品頓時恍然大悟、創

    作人群看到你的作品茅廬頓開、總之就是

    給不同層次、不同性別、不同年齡段的人

    群的生活帶來變化的藝術作品,只要大眾

    化接地氣,都會深入人心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在30秒內取得顧客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