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陌上花開且緩歸

    春節的氣氛還沒散盡,馬上元宵佳節又要來臨了!在陌上花這一帶,元宵佳節做湯圓、吃湯圓,祝願花好月圓,家家團圓,事事圓滿,那是必不可少的。再有是猜燈謎、賞花燈那也是一直以來的傳統。這些傳統習俗,估計全國各地也都差不多。

    不過,除此之外,元宵佳節,陌上花這一帶還有一項與眾不同的地方風俗,那就是舞龍燈。也許有朋友會說,舞龍燈在全國各地很多地方都有,算不上稀奇。話雖如此,但陌上花這裡的龍燈可是有它的獨特之處的。

    一是稻草龍巡遊獻瑞

    稻草龍有上百年的歷史,據傳早年間在安徽一帶“六畜”瘟疫嚴重,當地的老百姓為保五穀豐登、庶民平安、六畜興旺,於是就用稻草紮了龍燈,巡遊祈福!後來這一民間藝術就被傳承了下來,並流傳到了陌上花這一帶的村落。每年的元宵,當地村民就會舞起象徵祥瑞的稻草龍,祈求接下來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二是獅毛龍霸氣巡遊 

    說到這條獅毛龍,它可不一般哦!它的頭是龍王頭,尾是鳳凰尾,還有龍爪,整條龍都是純手工打造,全部用竹篾和桃花紙糊成。龍頭高達兩到三米,整條龍燈兼有板龍的威武壯觀和布龍的靈活輕便,整個舞龍過程由180餘人共同參與完成,非常的威武霸氣。這條獅毛龍還被列入了陌上花當地的省級非遺專案。

    三是板凳龍巡遊祈福

    相傳板凳龍始於北宋大觀年初,它由龍頭、龍身和龍尾三部分組合,龍頭下託木板,以竹篾為骨架造型,外面表上棉紙,再配上色彩鮮豔的龍鱗,在龍眼上再配以現代光電照明技術,紮成龍頭。龍身由木板連線而成,板與板之間用一木棍插接,從頭到尾用了88條板凳,其中44節為花式燈板,44節為故事燈板。燈綵有十二生肖、唐僧取經及當地的風景名勝。每年正月十五,村民們都會舞龍乞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可別以為元宵佳節當日的龍燈只有這三隻隊伍,除了這些,還有竹馬、雙獅、騰龍等各色龍燈二十餘種,各村都有各村的特色,全都熱熱鬧鬧的,開開心心的鬧元宵!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陌上花這裡還有一隻女子板龍隊,整個舞龍隊伍的成員全是清一色的娘子軍。這些看似柔弱的女人們,舞起板龍來,那可是虎虎生風,氣勢完全不輸男子。而且,由娘子軍們操作的板龍,威武中帶著柔美,渾厚中帶著飄逸,真是別有一番韻味!

  • 2 # 大通遼人

    我的家鄉是內蒙古通遼市,地處遼寧吉林交界處,是中國蒙古族人民第一大的聚集地,由於蒙漢群居的關係,本地元宵節的習俗,有著獨有的地域文化特色。

    蒙古族在正月十五的時候,要舉行祭月的儀式,這源於蒙古族先前信奉的薩滿教,薩滿教在忽必烈時期,被藏傳佛教所取代,但這個祭月的習俗卻流傳下來。

    一到晚上,無論男女老少都會聚集在火堆旁,在長老的訴說中,默默的祈禱,在祈禱結束後,大家載歌載舞,將快樂的舞蹈傳染每個人的情緒,大家會高聲合唱,滿滿的幸福快樂。

    祭月的儀式成為蒙古族人重要的儀式,他們希望來年風調雨順,水草豐美,牛羊無病無害,虔誠的像月亮獻上最好的美食。

    能歌善舞的蒙古族少女,在馬頭琴悠揚的聲音中翩翩起舞,場邊的蒙古族大叔,唱起了悠揚的的牧歌。生活在蒙古高原的人們,經過幾百年的改變,但古老的民俗依然照舊。

    正月十五的當晚,除去重要的祭月儀式外,蒙古族各家各戶,都要點燃大型酥油燈,有條件的要到寺廟觀燈節會。燈節會上點上許多擺成各種圖案的酥油燈,還要陳列各種酥油花。所謂酥油花是用酥油摻羊油塑成佛經中的各種神仙和傳說故事中的各種人物及獸類,按故事情節擺放。各種塑像均為彩色,在眾多酥油燈的照耀下,絢麗壯觀。

    酥油燈和我們漢族的花燈相似,由於是蒙漢混居地區,蒙古人民的習俗,也時常融合了一些漢族的文化,拿每年元宵節裡的“走百病”來說,這是蒙漢人民都很喜歡的運動,這不僅是一種類似健身的活動,也是傳統的元宵節習俗之一。

    一到元宵佳節的夜晚,大量的人們開始陸續出門,開始了這項活動。“走百病”的意思是:走出家門,將陳年老病都帶出家外,經過月亮的照射下,這些毛病就會丟到家外,回家後就會健康開始新一年。

    原本寬敞的街道,在“走百病”大軍的出動後,馬上變得擁堵異常。每年這時,都成了交警部門最緊張的時刻,規劃好路線,來迎接相繼出現的人們,在第一支菸花升空後,城市的上空開始了煙火的盛會,在地上觀看的人們,不斷會發出驚歎與尖叫。

    直到深夜,人群慢慢退去,正月十五的節目才漸漸結束。回到家中的人們,吃著軟糯的湯圓,看著圓圓的月亮,在甜蜜與美滿中,過完了這個傳統的節日。

  • 3 # 稻穀18

    這個不一定是全部,不排除有個別民俗不一樣的,但是應該有百分之九十左右的地方應該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吃元宵團團圓圓,是一直傳下來的一個寓意。花燈嗎,這個我覺得應該是都有的,至少北方是這樣,南方應該也是,但是南方賞花應該多一點吧,畢竟國土之大,北方這個季節還不適合,但是南方不一樣,有氣候、溫度等先決條件。

  • 4 # 龍鄉雪韻

    春節的鞭炮還在斷斷續續的響個不停,秧歌鑼鼓的又敲的震天響了!街道兩旁的樹上還在閃爍著彩色的霓虹!商家們的廣告招牌恭賀新禧的廣告牌換成了元宵節快樂!城市的中心廣場,和公園又重新佈置了鬧元宵的燈籠和橫幅!這一切都告訴人們華人又一個盛節日,元宵佳節馬上就要到了!

    在北方給我感覺是元宵節要比春節來的熱鬧!因為春節人們都忙著採購春節用品,打掃衛生就顯得格外忙碌!元宵節則不然,人們可以湧上街頭,公園盡情的欣賞,秧歌,花燈,猜燈謎了!這時的天氣也緩和許多,拖老攜幼的都能出來走一走享受一下節日的歡樂!

    元宵節這天家家都吃元宵的,寓意團團圓圓,幸福美滿之意!這天的宴席更加豐盛,大家都要小酌一杯。一家人都打扮漂亮的隨著人流湧上街頭,猜中燈謎的有獎,東西不在多少,人們就圖個喜慶樂呵!個個踴躍參加!擠的不亦樂乎!老人和孩子喜歡看扭秧歌,所以就一路跟著秧歌隊,在鏗鏘有力的鑼鼓聲中,笑的前仰後合!這些年沒有了,舞獅子和劃旱船了,成了人們的一大憾事!但是新春佳節的人們就圖個吉利喜慶!總是一會看這,一會看那目不暇接!

    到晚上才是元宵節的重頭戲!年年市政府出資放焰火!在政府門前,廣場中央等幾個寬敞的地方燃放煙花!到晚飯後人們都到離家近的燃放點觀看,那還擠的人山人海的呢!每年都是晚八點整,萬炮齊鳴!驚天動地!夜空中五彩繽紛,照的大地就像人間仙境一樣!煞是美觀極了!焰火持續一個小時,人們才心滿意足的回家了,這個年就算真的結束了!該回到各自崗位安心工作,為了下一個喜慶的年,團圓的年而努力!

  • 5 # 小黑小黑Luo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中國春節年俗中一個重要節令,我的家鄉將其稱為小年。

    元宵節從漢魏作為民俗節日以來,其持續時間從一天到十天長短不等,活動也是豐富多彩。給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賞花燈、猜燈謎和鬧元宵。

    1.賞花燈

    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宋朝的元宵賞燈持續五天,燈的樣式繁複多樣,逛燈市更是一件十分賞心悅目的事情。詩人辛棄疾寫道:“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說的就是宋朝燈節花燈無數,煙花如星雨。

    現在的元宵節雖然沒有假期,但是花燈更是持續時間長達月餘,每天都是人山人海。月色燈光滿帝城,香車寶輦溢通衢。

    2.猜燈謎

    除了賞花燈,元宵節猜燈謎也是一個重要活動。各種燈謎寫在紙條上,貼在花燈上,猜中的人還能得到小小的獎勵。記得小時候,有一次老爸猜了很多燈謎,結果獎品大多被人領走,最後得了好多爆米花!

    3.鬧元宵、逛廟會

    元宵節還是一個狂歡節,特點是鬧。活動有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一般活動會持續兩天,所以我們那裡把過元宵節還稱為過十五十六。但是,這種盛況我已經多年未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國展上很少有唐楷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