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劉的水煮魚

    是生活的壓力?

    還是感情的負擔?

    我沒有那種出遠門後打個平安電話的習慣。

    也沒有和朋友親戚常聯絡的衝動!

    讓我感到自己是不是沒有了感情?

    好難過,真的!

  • 2 # 小娟娟520

    隨著年齡不斷增長,發現心中對待父母的思念之情以及對其他親人美好的回憶總是迴盪在心中。因為不管你在外面工作如何,婚姻如何。那裡都是你永遠的家,唯一把自己還能當個孩子的地方,也是心靈最後的歸宿。

    很多年過去了,在外面拼搏到最後一事無成。明明離家之前對著親人和父母信誓旦旦說過我一定會掙好多好多錢回來孝敬你們的。但最後呢,生活的壓力讓我低下了頭,我想念遠方的父母,又害怕他們擔心我。

    工作中領導和同事的白眼,家裡妻子孩子對我的抱怨,唯獨回到父母身邊才感受真正的溫暖,彷彿自己還是那個長不大的孩子,做錯事父母也不會怪我,也會幫我承擔。

    那些小時候一直照顧我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還是一如既往熱情對待我,還記得我小時候的事情。

    陌生人,如果你在外面漂泊累了。那就回家看看吧,他們一直等你回家。

  • 3 # 自然風57778401306

    親情是生命早期存在的一種生理表現,就動物界來說,它們的親情在哺育期,幼仔斷奶能獨自覓食,動物們便不再管它們,纏著不想離開便遭到嘶咬排擠。終身呵護幼崽,這種情況只有群居獵食動物除外,其它獨立生存的動物都不再認它們長大的孩子,都沒有保持長遠的親情關係。

    人畢竟是有大智慧的物種,跟動物們相比較,人的親情可以保持到終生,從戀愛結婚到生子,然後是對孩子們獻出無盡的愛。孩子們長大成人,少了許多對父母的依賴,能夠獨立生存並擁有自己的事業和他們自己的家庭,他們對長輩的愛雖然變換了一種方式,但是孝敬老人則是保持著一種長遠的親情關係。而老人對第三代子孫們的愛,也是盡職盡責的,孫子親爺爺奶奶是隔代親情的回報。所以說啊,人生在世應該有一個家,對家庭的負出,親情將幸福地伴隨你一生。

  • 4 # 魯雷

    1、小的時候,對待父母總是對著幹。因為總是受到父母的強制管制。

    記得8歲那年我沒有做作業,父母追著我打,然後我絕食來反抗,兩頓沒吃了,最後還是死撐到父母服軟才肯吃飯。

    2、長大了,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學,總是很聽父母的話,因為沒錢,沒有獨立經濟能力,好多事自己做不了主。

    3、有工作後,開始獨立,不在把父母當回事,什麼都自己拿主意。父母幫我找物件,讓我相親,拒絕,拒絕,總之只要父母建議的都拒絕。父母此時也無奈,也開始改變太多,只是好聲好氣的勸,不在吵罵。

    4、年齡30歲後,開始意識到父母蒼老,憔悴。親戚相應得癌症離世,我開始顧及父母了,每週打一次電話關心一下,給父母偷偷買保險,充話費。

    總結,父母的愛和辛苦,年少的時候看不到,只知道抵抗,稍微大又因為錢妥協,到有能力後,又變本加厲來反抗之前的委屈,到逐漸明事理,領悟死亡後才知道親情的珍貴。希望所有人都能好好對待自己的父母。

  • 5 # 天涯海角007

    小時候,是父母、親戚等長輩們用愛把我餵養大的,親情就是我的一切。那種暖烘烘的愛滋養著我、陪伴著我茁壯成長。我從小就默默地發誓要感恩親人,甚至天真地想這麼多親人老了都由我來撫養、照顧,表弟、表妹上學學費不夠的話,我來供......這些感恩的念頭驅動著我成長。

    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對親情的看法也發生了一些改變。

    首先,隨著年齡的增長,對親情疏遠了很多。我自己從單身到結婚、從兩口之家到四口之家,我把自己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自己的家庭上,對親情疏遠了很多。偶爾回老家一趟探親,給親人們買些禮品。如果不回老家,就在過節時打個電話問候他們,僅此而已。甚至有些親人的生活還是那麼艱難,我想幫助他們,可無能為力呀。每每想起來也深感無奈、愧疚,親情太偉大了,我能回報他們的太少了。

    我曾經把我的愧疚感告訴親人們,他們聽後激動地說:“你要照顧好家人,過好日子,別讓我們惦記,就是對我們最大的回報。”聽完後我流淚了。親情是人成長和發展的基本盤,支撐我登高望遠的基本盤,跳起來後我卻再也無法著陸,無法再陪伴在親人們身邊。向為我成長傾注了大量心血的親人們致敬!永遠愛你們!

    其次,據說,再好的親情也要談錢。我總覺得自己稀裡糊塗地走進了金錢社會。各種服務、產品都要談價格,各種關係都要談錢。這是一個很現實的社會。大環境是這樣,人是環境的產物,當然也會拼命掙錢適應環境。記得有一次,一位親人應急需要6萬元錢,因為太著急用了,怕我不借,跟我通電話的時候,說借用一個月,給我算利息。聽後,我直接懵住了,談錢太傷感情,更不要談利息,那才傷感情呢。後來有位朋友提醒我:感情債太難還,算了利息就不覺得欠人情債了。這話有一定的道理,於我,像陣陣列寒意來襲。在如今現實的社會,我不想因為一點利益就失去對親情的敬畏心。比起金錢,我更愛我的親人們。

    最後,我想說的是,小時候我把一切想的太美好,有可能是因為我當初不懂事,沒有想那麼多。長大後我發現親人們之間的利益糾分也很多,無論是雞毛蒜皮的小事,還是大事大非,都有人計較。每當我聽到這些的時候,我就盡力解勸,希望大家都不要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傷了和氣。我愛我的親人們,我不忍心看他們生氣;我愛我的親人們,希望大家永遠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無論時光怎樣流逝,我對親人們的感恩之心不變;無論何時何地,願親情永遠在。祝願我愛的人們平安、健康、幸福!

     

  • 6 # 715457390177張建軍

    小時候,覺得父母是這個世界上最厲害最強大的人,遇到別人欺侮,總會說:我給我爸爸(媽媽)說哩!

    慢慢地,自己長大了,經歷的事多了,認識的人也多了,遇到困難,不再想著第一時間告訴父母,因為自己明明清楚,既使父母知道了,除了擔心之外,別的什麼作用也起不了。

    小時候,跟著媽媽去姥姥家,看見了舅舅、姨姨,以及和他們家的孩子們在一起玩耍,哪是多麼幸福的事啊!感覺著比自己家強多了,包括叔、伯、姑姑也一樣。而現在,彼此見了面,也知道是至親,有時也還親熱,但總感覺到心中有秘密甚至難言之隱不想讓他們知道。

    小時候,總和父母頂嘴,嫌父母偏心,害怕有朝一日父母會不要自己,而現在,不管遭受多大磨難,也不管混得多麼的差,感覺到也只有父母會不停地安慰、鼓勁你,永遠不會嫌棄你。

    兄弟姊妹,是多麼的親密無間!而今,雖然也有牽掛,也有祝福,然而一旦看見或聽說他們中任何一個比自己強的時候,總是酸酸的,相反,看見(聽說)任何一個有重大不幸或遇到大難時,也會陣陳心痛、不平。

  • 7 # 我是徐陶吖

    隨著年齡的增長,踏入社會後會有很多的不如意,會感覺到很多東西都變得很現實,愛情,友情,親情!會清楚的理解一句話:小時候詞不達意,長大後言不由衷,給到你感動最多的是陌生人,往往讓你傷心流淚的卻是親人!

  • 8 # 木子龍Q

    親情,我們一生都離不開的情感,也是我們人與人之間日常生活的維繫………

    這它會淡,也會濃,至於想要變成什麼樣的結果,這就在於各自的修練………

    它也有遠有近。遠的維繫,就在於兩者之間相互的付出能不能達到一個平衡點。如果,一但過於傾斜的話,那就會隨著歲月之流土塴瓦解,直至消失不見………

    近的話,就不管經歷過什麼,幾乎都還是斷不了的。比如兄弟姐妹之間,父母與子女之,畢竟血濃於水嘛………

  • 9 # 圈T社群

    小時候,父母管的特別嚴,不讓出去玩,不讓晚睡,不讓打架,不讓逃課.....那會兒一心只想逃離父母,總想著離開家多好啊,有時候還會惡毒的想趕緊長大,跑到一個他們見不到的地方就好了。

    現在長大了,每週必須給家人打電話,稍微晚一點接都會生氣,因為害怕他們出了什麼事。有時候會莫名其妙的哭,因為一想到父母有一天會死,就害怕的不行。

  • 10 # dangwenli198377

    小時候,覺得父母對我好是理所應當的,長大後的一段時間對父母是心存抱怨的,現在36歲了,看著父親蒼老的樣子,更多的是包容,父母在,多珍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子宮次切除後白帶像豆腐渣是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