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春曉老師520
-
2 # 揹包包大人
跟孩子年齡有關係。小時是教育重於懲罰,大時是懲罰重於教育。
小時講誠信有獎勵,以獎勵為主;大時不講誠信要受罰,以懲罰為主。
對孩子來說,獎勵和懲罰都要選擇適合他們的方式,獎他們所愛,罰他們所恨,才能起到作用。不像對成人,獎勵和懲罰都集中在名譽、金錢、自由3方面。
小的時候,教育以正面引導為主,更有利於塑造孩子的行為習慣,而且也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對小孩子進行過多的懲罰,會影響他們對世界的看法,形成過多的負面印象,十有八九都會有心理陰影,這當然對孩子的成長不利。你看那些成天怨天尤人見誰噴誰的人,小時候常受懲罰的居多,使他們對人和事都沒有形成正面的看法。
隨著年齡的增長,大了之後就要更多的明白,不誠信要付出代價,這時就要有一定的懲罰。要注意,懲罰絕不是體罰,體罰是連監獄都不允許乾的,何況是父母對孩子!最好跟孩子商量好守約的條件,一切按照約定來,培養他們逐漸遵守規則的習慣。
-
3 # 物理課堂一點通
教育是個熱門話題,經久不衰,亙古長遠。在古代人們重視教育,故而有《三字經》等著作萬世流芳,在當下人們更加重視教育,因此有《九年義務教育》政策的推行實施。
在目前有人提倡誠信教育。對於教育和懲戒的尺度與側重不明所以,作為一個一線奮戰的老師,我談一談我個人對誠信教育的看法。
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被教育者接受更多的知識,見識和更好的發展品德。誠信的目的是為了讓教育能夠更好更順利的發展下去。懲戒是一種手段,但是在實行的時候更注重其尺度的把握,輕則無效,重則過激。適度的懲戒會刺激教育效果提升。但是對於懲戒到底如何才謂之輕,如何才謂之重,現在還沒有任何一個科學的權威的定論,因此很難去權衡。
“紙上來得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專家還沒有定論的時候,我們也只能摸著石頭過河了,總而言之,誠信教育是良心教育,而不是豆腐渣工程!
你的支援是我堅持不懈的動力!! -
4 # 羊毛來過
建設誠信教育,教育與懲戒必不可少,需要二者結合施行。但就目前的社會現狀來說,個人覺得現階段應重在懲戒。歐美髮達國家誠信度相對更高,個人認為跟懲處力度大有重要關係。你敢造假售價,政府就敢罰得你傾家蕩產,讓你永不翻身。如此高的造假成本,當然有強大的威懾力。
反觀國內,雖然打假力度越來越大,但很多造假被抓,還是罰點款交點錢就可以擺平。如此低的造假代價,相比巨大的利潤而言,當然有很多人會肆無忌憚。所以個人認為,目前階段,政府在大力倡導誠信文化,進行誠信教育的同時,還要嚴懲不誠信的行為,提高不誠信的代價。如此一來,才更利於促進誠信社會的建設。
-
5 # 老春開聊
教育+懲戒才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教育是明確誠信的價值和意義,而懲戒是明確失信的後果和失信後應當承擔的責任。
只有如此,才能夠讓人明確邊界,懂得如何維護誠信而不失信。否則,光是教育,光靠個人的自覺,是很難達到預期成效的。
而懲戒既是對那些投機鑽營者的處罰,又是對誠信者利益的維護,更是對誠信體制的捍衛。
-
6 # 其葉Z
誠信教育,我的觀點是重在教育,懲戒必要時輔助。首先,要明確教育的概念,我在這裡想說的是言行身教,對孩子的教育越早越好,並不是要等到去了幼兒園,學校才給孩子立規矩。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都是可以成為教育的素材,家長用自身的行為立榜樣,孩子看在眼裡,潛移默化為自己的規矩,這就是一種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首學校。
其次,要如何定義懲戒,最近我在學習的教育心理學中有關這個話題的一些定義。懲戒並不能根除壞的行為,只能暫時抑制行為的發生,並不能使行為發生永久性的改變。懲戒的使用必須慎重,懲罰不良行為應與強化某種良好行為結合起來,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就是說懲罰以後要指出正確的行為,在孩子做出正確的行為後給予一定的獎勵,或者表揚。因為一個經常打罵孩子的父母,本身就給孩子做了錯誤的示範,到頭來,教育的目的沒達到,反而讓孩子學會了粗暴的不顧別人自尊的教育方式。我覺得我們要做的並不是很難,因為我覺得如果一個人可以嚴格要求自己,把對孩子的要求自己付諸行動,如果你能做到,孩子一定也能做到。
教育本來就是一個很複雜的話題,不管你是打罵,批評,表揚,獎勵,都是教育。獎懲兩者也是相輔相成的,具體要看你怎麼運用,效果肯定也會不一樣的。我認為,這對於家長或者教師來說,也是一種自我教育的過程,你在教育別人的時候,也要以同樣的辦法要求自己,等孩子長大了,你也變成了一個你曾經期盼的樣子,當然,這並不容易,因為需要教育的不是隻有孩子,還有成人。活到老,學到老。
-
7 # 孟珍
謝謝邀請。建設誠信教育,空泛的教育和嚴酷的懲罰都不是重中之重,空泛的教育沒有威懾力,觸及不到人的內心,嚴酷的懲罰又有點仗勢欺人,讓人心中不服。建設誠信教育的關鍵在於建設者自身的誠信,施教者本身就沒有誠信,你想讓被教育者接受誠信的思想,只能讓一些傻子認同。讓人看出了不講誠信能夠獲得豐厚的利益,你硬讓人去保持誠信,不聽話就打壓,這都屬於不講道理。效果不會好的。你只有讓他生存在誠信的環境中,使不講誠信者沒有半點好處可得,甚至可能失去些什麼。到那時候你就是讓他們不講誠信他們都不會的。我們現在的施教者,對於孩子們來說就是家長和老師,首先以身做則你們能做得到嗎?或許對自己的孩子和學生來說,做過的承諾下點狠心能夠做個差不多。可是對外面你們能夠做的到嗎?恐怕在你們的心裡也還有誠信吃虧的觀念吧?是否還有讓自己的孩子和學生別太老實,以防吃虧的念頭啊?是不是也會時不時流露出防人之心不可無的意思呢?既然還有不誠之人可防,就證明社會上還有不誠的現象存在,既然有這等現象存在,就證明那是有利的,為什麼不讓孩子們做有利的事呢?讓孩子們當傻子嗎?關鍵是孩子們也不幹呀?嘴裡不說,心裡不也服呀,硬讓人家吃虧,他們怎麼想呢?你想那種教育法效果能好嗎?做為施教者的老師和家長們,又有多少不得已的苦衷呢?他們一邊教著孩子們要誠信,一方面是否還要時不時地不誠信一下呢?畢竟在這個社會中,太實誠的人是吃虧的。自己都不怎麼想吃虧,說教著讓別人吃虧,虧心嗎?說起來有底氣嗎?再說那是自己的孩子們哪,捨得嗎?要懲罰,下得去手嗎?對孩子們的教育尚且如此,對大人是否就更難了。
回覆列表
做為一名教師,就誠信教育方面,我有我的體會,我覺得,教育和懲戒同等重要,理由如下:
顧名思義,教育,就是以理服人,用言語打動學生,而懲戒,就是懲罰,警告,其實兩者都是讓學生認識到錯誤並清楚犯錯誤的後果,度是為了學生更好的成長。
在誠信教育方面,說服教育也不是萬能的,它是以說理為主,它與愉快教育,成功教育本質上度一樣,很多人認為學生犯了錯誤,只要老師和學生和風細雨講事實擺道理,犯錯誤的學生就能認識錯誤並改正錯誤,但是做老師的都知道,這個其實是很難的,甚至是一個美好的願望。如果給予這種教育於過高的期望值是有害的,因為它無形中淡化了對學生的紀律約束,如果一個學生頑劣到連正常的教學秩序度難以維持了,他就侵害了其他同學的受教育的權利。那麼讓他受到適當的懲罰乃至開除都是很必要的,也是於情於理度是可以理解的。我在2010年做班主任的時候,有個學生就是經常作弊,只要是考試,無論是大考還是小考,都要作弊,我作為班主任,找他談過無數次,他表面上承認錯誤,但每次考試還是照樣作弊,說服教育效果效果相當小。後來我在監考的時候當初抓住他又在作弊,我就當初把他作弊的手機摔了,在考試結束後,馬上讓學校對他的行為進行全校的處分通報。後來那個學生再也沒有做過弊。
在誠信教育方面,不能單憑教育,更不能誇大說服教育,要是教育是萬能的,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的監獄?總之,要想實現誠信教育,說服教育和懲罰都是同等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