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嘉嘉和小熙玩具嚴選

    每個時期孩子的心理狀態是不同的,家長的教育方式也需要做一些調整,這樣才能促使孩子健康成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隨著自我意識的逐漸增強,喜歡錶現自我,想擺脫對家長的依賴。而此時家長的批評和控制行為就會讓孩子產生很強烈的逆反心理。那麼,當孩子喜歡跟家長對著幹,叛逆,做家長的該怎樣來應對呢?兒童心理諮詢專家告訴您如何是好。

    孩子叛逆跟家長對著幹,怎麼辦?

    一、家長需要控制好情緒,尊重孩子,定下規矩,表達期望。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有些孩子喜歡和大人們爭論、頂嘴,當大人也用同樣的方式迴應時,孩子會鬧得更兇,而且,慢慢會把這些行為變成一種溝通習慣,並且越來越惡劣。

    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們表現出來一些逆反行為是很正常的。家長首先需要認識到孩子這個時期的心理發展規律和常見的行為反應。當孩子不聽話時,家長一定要保持冷靜,控制情緒,不要一味地批評孩子,也不要與孩子陷入無休止的爭論當中去。而要制定一些規則,用簡單而明確的語言冷靜而有威嚴地告訴他,什麼是可以爭論的,什麼時候爭論,以什麼樣的方式爭論,什麼樣的問題是不可以爭論的,如果違反規則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家長要尊重孩子,但不是遷就孩子,對他們寬鬆一些,但不是放任他們。在培養孩子習慣的過程中,家長可能會碰到一些反抗。這個時候,家長不要動怒,那樣於事無補,反而會使矛盾激化。但家長一定要堅定地闡明自己的立場,制定相關的規則和懲罰措施,說出自己的期望,然後要嚴格地執行規則。當孩子再犯時,他可能會受到很大的損失,一般的孩子都懂得趨利避害,不願意去冒這個風險。

    二、給孩子一定的自由,讓孩子覺得有自己的權力和自由。

    有些家長很喜歡控制孩子,幫孩子做好所有的決定,幫孩子鋪好以後的路。而這個時候孩子便會覺得自己的一切不由自己來決定,自己是被控制的,這會讓孩子感到強大的無力感和窒息感。哪裡有控制,哪裡就有反抗。

    這時候,家長可以為孩子提供多個可行性比較高的選項,讓孩子在這些選項中自己做決定,這樣家長既能為孩子前路有所考慮,也讓孩子覺得自己有一種決定自己的權力。例如,如果孩子放學回來不想做作業,作為家長的你就可以讓孩子進行選擇,是先完成作業再接著玩吃完晚飯後再看最愛的動畫片,還是現在先看不太好看的電視然後吃完晚飯後繼續做作業,給出一些有利害關係的選項,孩子自己也會懂得趨利避害,做出判斷。

    三、根據行為主義原理使用冷處理或消退法。

    有的孩子平常得不到家長們的關注,唯有和家長頂頂嘴、跳跳皮、打打架來引起家長的注意,對孩子而言,即使父母打他罵他,都比不管他要好。生活中很多孩子會用逆反行為來吸引家長的注意。但也有一些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力量,表現自己能夠獨立,希望脫離控制。如果孩子的叛逆是為了吸引家長的關注,家長對孩子的逆反行為可不予注意,裝做沒看見。孩子的逆反行為達不到預期的結果,自然消失。

    但是,做家長的也應該注意,孩子發生這種行為,也有可能是因為家長的忽視,他們情感上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心理上缺乏安全感。若僅僅只對孩子的逆反行為採取冷處理方法,則會使孩子覺得可能是自己做錯了事情,父母不愛自己,不關心自己,不理自己了,心理上更加缺乏安全感,感到更加無助和沮喪,這對兒童健康心理的培養是極為不利的。因此家長在採用消退法來矯正兒童的逆反行為時,還要從正面表達對孩子的關注,滿足孩子對愛的渴望,在孩子表現好的時候及時的給予讚美、鼓勵,多與孩子進行情感的交流,增加孩子心理上的安全感。這樣一來,兒童的好行為得到了正強化,自然就會增多。

    四、反其道而行之。

    有些時候,孩子會對長輩特別是父母的建議產生牴觸情緒,即使他們也明白父母的建議是好的,但是就想逆反一下。這種牴觸情緒所代表的含義是:我是一個有用的人,我知道怎樣做更好。而家長要明白這個道理,要把握好時機,利用孩子潛意識裡面的牴觸心理,才能夠達到好的效果。這和存在主義裡面的矛盾取向技術是同樣的原理,利用孩子們的逆反心理和牴觸情緒,反其道而行之,讓孩子去做他們很想做的事,那麼他們可能就會放棄去做了。例如,孩子回到家顧著看動畫不去上書法課,如果家長這時候只是對著孩子咆哮讓他們去上書法課的話,肯定得不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家長跟他們說:“今天我們就不去上書法課了,就看電視吧。”這時候孩子或者會立馬就拿起書包去上書法課了呢。

    孩子的這種逆反心理,是孩子成長中的必經階段。家長要體諒孩子的這種心理發展需要,尊重孩子,和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這樣才會有和諧的親子關係。如果在這方面感到疑惑,可以尋求專業的心理機構的幫助。

  • 2 # 飛揚心理王老師

    首先要意識到,父母和孩子對打包含幾個問題:

    一是父母可能喜歡打孩子,如果你不打孩子,孩子不可能無緣無故打父母吧。二是父母可能沒滿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動手打父母,說明孩子不是第一次動手,那麼在第一次動手的時候,就沒有管好,到了現在發展為對打的程度。三是如果是沒滿足孩子的要求,要看看孩子提出的要求是不是合理,如果合理,為什麼不滿足;如果不合理,孩子還動手,可見動手的壞習慣已經到了比較嚴重的程度,這是要引起高度重視的問題。

    千言萬語說明一句話,父母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不只是眼前的對打問題,而是整個教育孩子的失當,需要全面來調整。

    調整孩子和父母關係的入手是,對這次對打過程做深刻反思,孩子錯在哪裡,父母錯在哪裡,認真坦誠地說出來,今後怎麼做,都要立下新的規則,如果違反怎麼辦?要制定相應的獎勵和懲罰措施。在學習、生活、遊戲等各方面都要有規則,並有效實施。

    我個人認為樓主可以自我調整,但這種可能性已經非常小,樓主難以自己去調整這個問題,需要接受專業心理老師的詳細分析和指導,告訴你每一步需要怎麼做,然後你帶著指導方案去實施。

  • 3 # 野火知事

    俗話說:百因必有果!

    孩子剛出生來到人世間時,都是一張白紙你想在上面畫什麼,他最後就會呈現給你什麼;也是一汪山間清泉,雖然活潑清澈,但是隻要你稍加引導,他就會順著那個方向流淌變化。

    所以,孩子是最具有可塑性的,尤其是六七歲以前,你想他成為什麼樣的,你就去引導,去教育,去以身作則,去做榜樣,去跟他平等地溝通,這些都不是簡簡單單的照顧好他吃喝拉撒就完事,是實實在在需要父母付出心血和精力。很多時候,我們作為父母,極大程度地忽視了對孩子的真正教育,自己經常去做的其實是偽教育。比如:

    平時不花時間跟孩子溝通,等到哪天發現問題了,不是打就是罵,根本沒有正確的方式方法,導致孩子跟父母疏遠並且變得很叛逆。

    不沒有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榜樣。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有其父必有其子,父母是怎樣的人,那孩子大抵也差不離。父母在孩子面前粗鄙滿口髒話,經常發脾氣,動不動就出手打人,那孩子也會有樣學樣,這一點都不奇怪。

    所以,今天,你的孩子叛逆,還跟你對打,這都是你長期對他的偽教育做造成的後果。孩子都有青春期,都會出現叛逆,但是叛逆的程度不同,你孩子現在的表現,已經是嚴重叛逆,跟父母對打,更是行為不當,請好好反思你對孩子的教育!

    針對目前已經出現的這種情況,要及時採取措施去糾正和彌補。建議你不要在孩子情緒激動的時候跟他講道理,因為這時候他什麼都不會聽你的。你要做的是怎麼重新走進孩子的心裡。怎麼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真正的愛,而不是你自以為很愛他,但其實並不是。

    建議:等孩子情緒穩定後,或者某一天他心情不錯的時候,坐下來平等地跟他交流,真誠地溝通,鼓勵他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然後努力在日常生活中,堅持長時間的關愛和付出,日積月累,孩子會感受到你的改變,然後慢慢接納你,到那時候,你就成功了。

    記住:教育孩子,一定要把孩子當做自己的朋友,尊重他,平等地交流溝通。否則,孩子就很容易走向叛逆。只有當你和孩子成為朋友後,一切才會良性地發展,任何事情都不是事情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刺梨的藥用作用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