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徐豔的健康運動

    我當然害怕正常死亡,誰喜歡死亡呢?

    因為我怕我走了之後,再也沒有人像我一樣來照顧我的孩子。

    所以我生活非常自律,好好學習,好好吃飯,好好運動,好好睡覺,因為愛孩子所以我愛我自己。

    意外和明天我們不知道哪一個先來,所以從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就教他們獨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把每一天都當成最後一天,每一天都認真精彩的過!

  • 2 # 就是我張小楓

    華人極少討論死亡,死亡教育在中國更不多見,其實大家很清楚,我們現在絕大多數疾病是治癒不了的。上個世紀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抗菌藥幾乎是藥到病除,現在呢?那個時候四十萬單位差不多了,現在過千萬也沒有作用了。50年代美國的食藥監局一年出臺的新抗生素是十幾個,新世紀頭十年是兩個。細菌早已經在抗菌藥的作戰當中進化得非常強。死亡是一個必然會達到的終點。

    如果沒有死亡的到來,生命將變得非常低質量。宋美齡過了一百歲的時候,在美國曾經發過這樣的感慨:上帝為什麼對我如此糟糕,還讓我繼續活下去,我已經沒有認識的人了!

    我不是在歌頌死亡,相反,我唾棄死亡,人都有慾望,因為慾望,你才會有不甘心,你才會恐懼時間越來越短,未竟之事有太多。所以,我害怕死亡,因為我是未超脫俗人。

  • 3 # 唯有棗與美食

    大多數人都說“人最大的恐懼就是死亡”,客觀上的確如此。

    對正常人來說,死亡總是一件令人恐懼的事情。不知你在年少時有沒有在夜裡想到此就惶恐不安,在我十歲左右就常常在夜裡攜此入睡,獨立思考死亡的問題。

    死亡最讓人恐懼的不是肉體上的痛苦,而是精神上的消失。“你”不再存在了,這個世界沒有“你”了。就像是被拋棄的孩子,感到恐懼和無助,而且沒有意外,死亡總要來的,在一個合適的時間。

    好像很多年輕人也存在對死亡的恐懼,簡單說幾點如何緩解這種恐懼。

    1、我們本來就從虛無中來,死亡也不過是回到虛無,所以死亡不是離開而是歸去。

    2、死亡是必然而來的,與其花時間畏懼它,不若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享受生命。

    3、生命是什麼?思維是什麼?宇宙是什麼?我們於此的瞭解近乎於無,死亡是終點嗎?也許只是下一階段狀態的開始,誰又說得清呢?

  • 4 # 美華情感夜話

    不恐懼。

    問題中的正常死亡是病死還是老死呢?有病就得治,人都會變老,所以要趁年輕乾點正事。

  • 5 # 小濤

    恐懼!

    面對死亡無論是正常死忙還是非正常死亡覺得都挺恐懼的!不是恐懼結束生命的那一刻而是恐懼離開家人的悲傷,自己結束了生命沒什麼感覺了可是家人們因為你的離去會陷入到深深的悲傷!

  • 6 # 簡一心理

    前兩天剛回答過一個類似的問題。今天再根據題主的問題重述一遍,希望對題主有幫助。

    我馬上就35歲了,對於死亡我實在想不到需要恐懼的原因,至少目前沒有。為什麼呢?因為在我看來,恐懼死亡的人大多是因為放不下對三維空間世界的認知,簡單總結為三個方面:

    1.放不下牽掛的人

    2.放不下已經獲得的名利和地位

    3.放不下已經獲得的物質財富和對它的享受

    怎樣才能放下對死亡的恐懼呢?

    如果我們瞭解生命的本質,或許就會放下對死亡的恐懼。問題是生命的本質是什麼呢?

    在心靈學上,我們講每個人生來就是本自具足,生而圓滿的。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實證到的生命真諦便是: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福相。也就是說,我們生而為人,每個人的內在智慧都是具足圓滿的。而我們從出生開始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著獨立的思想和認知。我們在三維的空間看到的一切事物,包括人,其實都是由四維空間投影到三維所形成的像。也就是說,我們在三維世界看到的所有的人、事、物不過是來自高維投影而成的像,我們把這個投影來源的高維空間稱為投影源。換而言之,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開始,我們在三維空間的生命軌跡就註定了。

    因此,從更高的維度(比如四維)看我們三維的生命過程,我們在什麼時候會遇到什麼人,在什麼時間會經歷什麼事,甚至什麼時間會得什麼病……所有這一切都是註定的,包括疾病和生死。既然如此,我們又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了凡四訓》中講到,命是註定的,但也是可以靠我們自身去修改的。如何修改?厚德載物!通俗的說,就是積德行善。所以,即便知道有一天會死,又有什麼值得恐懼的呢?因為人的出生就是我們所說的“從哪裡來”,而死亡恰恰是“又回到哪裡去”。

    因此,活在當下,無需杞人憂天。在有限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做到無愧於心,其它就交給上天吧!

  • 7 # 宣明使

    當然,人人都怕死,沒有不怕死的人,不管年老的人還是年輕的人,因為棺材裡不是單裝老人,棺材裡只會裝死人,不管你年輕或者不年輕。怕死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正常心理。

    死亡令人害怕,因為他無法改變。 今天科學已經充分發達,教育很普及,醫學更加的先進,法律也更加完善,但是人們始終無法解決死亡的問題。因為無法解決,所以眾人就更加擔心。

    客觀的說沒有人不怕死,俗話說好死不如賴活著 ,螻蟻尚且貪生,為活著的狗比死了的獅子還要強。死亡猶如一把達摩克利斯劍,懸在每個人的頭上,死亡的意思如同一個陰影籠罩著那些人生旅途中的過客。

    當然也有的人聲稱自己不怕死,說不怕死的人有幾種情況。

    1、自我安慰型。因為死亡還沒有臨到,所以抱著一種過一天算一天的心理,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裡算哪裡。我們每天聽到別人死亡的新聞,從來沒有聽過自己死亡的新聞。因為我們沒有辦法聽到自己死亡的訊息。所以我們總覺得自己不會死。所以就開始說大話,說自己不怕死,其實是沒有做好死的準備。

    2、自吹自擂型。這種人從來沒有認真面對過死亡,也沒有仔細思想過死亡的意義,他們為著要在人面前活得有尊嚴,也要讓別人覺得他很偉大,所以故意把自己偽裝起來,把自己偽裝的很偉大。偉大到看淡生死,裝出一種視死如歸的,大義凜然的樣子。做這種人活在面子和虛榮的理念,為此,他忽略了生命真正需要的關懷。直到臨終,死在眼前,後悔晚矣。

    3、隨波逐流型。這種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在重要的真理方面,沒有自己的定見,也沒有自己的揀選,他的生活標準是隨從大流,隨波而逐流。這種人對死的態度就是:別人能死,我也可以死,偉人都可以死,我憑什麼怕死?全世界的人都會死,又不是死我一個,我擔心這些事幹嘛?這種人的人生彷彿如一艘船,沒有船舵,不去分辨人生的方向,更沒有能力把握人生的方向。他生活中的一切不如意和一切的消極,歸結到命運兩個字上面。嗯,這種人在世界中佔主流。

    4、宗教信仰型。幾乎世上所有的宗教都是為了解決死亡和死亡的痛苦來設計的。哲學思考死亡不能解決死亡,宗教解釋死亡,並且為死亡提供一個解決的方向和途徑。幾乎所有的宗教都承認是不是人生的結束。並且他們都堅信,上天有好生之德,天無絕人之路,天堂有路,需要人去尋找。按照他們宗教經典書籍的指引,他們認為已經找到了解決死亡的辦法,所以他們認為死亡只是從這個世界離開,而去到另外一個世界。因為這個原因,幾乎所有的宗教徒對死亡抱有一種樂觀的態度。

  • 8 # 老妖姐姐

    我這個年紀不大不小,用我們這裡老人家的話講黃土已經埋到半身啦。

    死亡這個字眼對我來說已經不是很重要了,也談不上什麼恐懼不恐懼,該來的總會來,人自從從孃胎落地就已經註定是該怎麼離世。

    放寬自己的心態,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死亡是必經之路,誰也逃避不了,有錢的無線的到了人生最後都將是一捧灰土。所以活著的時候不要計較太多,珍惜每一天的Sunny。

  • 9 # 帽梓哥哥

    我覺得每個人應該都挺恐懼死亡的,也曾有過像你說的那樣的情況,想到自己有一天會老去,內心就會感到很害怕。其實,我覺得我們害怕的不是死去,而是自己漸漸老去的那種狀態(想到自己有一天滿頭白髮、滿臉皺紋、老眼昏花、是不是很恐懼呀 )

    好啦,死亡其實也沒有那麼的令人恐懼,這樣想來無病無痛的老去貌似也是一件幸運的事情。

    所以,趁現在自己還年輕,還有大大的精力,所以要充實的度過每一天,活在當下吧,加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齊人徐巿上書秦始皇,所提到的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位於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