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本正經局
-
2 # 雲舒上
蓬萊是指山東蓬萊市;方丈是崑崙山,又稱崑崙虛,在中國境內地跨青海、四川、新疆和西藏四省;瀛洲是指上海崇明島。
-
3 # 本昌談歷史
一, 據《史記·封禪書》記載:傳說,在渤海中的不遠處蓬萊、方丈、瀛洲三座神山,那上面住著仙人,還有長生不老藥。戰國時期的齊威王、齊宣王、燕昭王都先後派人到渤海中尋找過。《史記·秦始皇本紀》載,"齊人徐巿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結果秦始皇“耗以巨資”,讓齊人徐巿帶領三千童男童女、百穀百工去尋找也無下文。後來,漢武帝不死心,多次派方士入海求蓬萊,並幾次“東巡海上”、“冀遇蓬萊焉”。但“終無有驗”。最後只得在長安建章臺宮,挖太液池,在池中修蓬萊、方丈、瀛洲、壺梁四島,以此來圓皇帝的求仙夢。
二, 那麼這三座神山到哪裡呢?
(1)日本富山說
據《義楚六帖》記載,:"日本國亦名倭國,東海中。秦時,徐福將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國也。今人物一如長安。……又東北千餘里有山,名富山,亦名蓬萊,其山峻,三面是海,一朵上聳,頂有火煙,日中上有諸寶流下,夜則卻上,常聞音樂。徐福止此,謂蓬萊,至今子孫皆曰秦氏。"
(2)中國蓬萊山說
即在中國山東的蓬萊海域內。
(3)瀛州山即日本濟州島
在日本濟州島正房瀑布陡峭的崖壁上,刻有齊國刀文「齊臣徐巿 遷王過之」疑似古篆字樣。當地傳說遊徐福第一次渡海尋找海外神山去的就是濟州島(古名瀛洲)。
(4)方丈山沒查到在何處。
三,筆者認為,三神山是山東蓬萊海域經常出現海市蜃樓的聯想和附會
《 史記》記載;“此三神山者,其傳在渤海中,去人不遠。”“望之如雲,及至,三神山反居水下,臨之則風輒引去,終莫能至雲。”這段話,可算是現在所見到的正史對三神山的較明確的記載了。這段神秘的描述,其實就是海市蜃樓。
-
4 # 一都雲
蓬萊、方丈、瀛洲皆在渤海之東,為傳說中的仙山,具體位置今已不可考。
據《史記》之前的《列子》記載,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原有五座仙山,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其上臺觀皆金玉,其上禽獸皆純縞。珠玕於之樹皆叢生,華實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聖之種。其中的方壺後來稱之為方丈。
《史記·封禪書》:“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
現在的蓬萊市得名於公元前133年。漢元光二年(前133),漢武帝東巡,“於此望海中蓬萊山,因築城以為名”。就是漢武帝在此眺望蓬萊仙山而得名。並不是《列子》、《史記》中的蓬萊仙山。
西漢東方朔《海內十洲記》記載,方丈洲在東海中心,西南東北岸正等,方丈方面各五千裡。《水經注》中記載,至如東海方丈,亦有崑崙之稱。
瀛洲是崇明島的舊稱。明朝朱元璋將“東海瀛洲”四個字賜給崇明島。也並非《列子》、《史記》中記載的仙山。
-
5 # 歷史天下
這個是徐福為了自己的利益,迎合秦始皇的喜好,一句歷史傳說,說的三個地方。
此謂史傳之三山,是傳說中的仙島。
在中國古代園林的造林藝術中常用《山海經》記載,海上有三座仙山,蓬萊、瀛洲、方丈,山上是仙境,有長生不老藥。
而蓬萊海域常出現的海市蜃樓奇觀,更激發了人們尋仙求藥的熱情,秦皇漢武等古代帝王紛紛到蓬萊開始了尋仙活動。現實中,依據記載傳說,蓬萊應在今天的浙江沿海,方丈應在今天的山東青島、煙臺,瀛洲應是古代傳說中的日本一個地方。
-
6 # 麒麟閣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了解一個成語“三山五嶽”,其中五嶽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北嶽恆山,南嶽衡山”,而三山指的便是傳說中的蓬萊(蓬壺)、方丈山(方壺)、瀛洲(瀛壺)。
據晉·王嘉《拾遺記·高辛》記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 ,則方丈也;二曰蓬壺 ,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神話說東海幾億萬里原有五座神山,這五座神山就像葫蘆一樣漂浮在海中,行蹤縹緲難以覓蹤。天帝怕它們漂浮到西極世界打破宇宙平衡,於是派北海之神禹強帶十五頭鼇魚固定五座神山。但是龍伯之國有個巨人,抬起腳幾步就到了這五座神山所在的地方,一鉤就釣上了六隻巨鰲,由於被釣走了六鰲,致使"岱輿"、"員嶠"失去了負山的巨鼇,各自飄流到北極,沉入了汪洋大海,從此神山也只剩三座。
蓬萊蓬萊山是先秦傳說神話中東海東北邊上的一個海島,四周包圍著黑色的冥海,在沒有風的情況下可以掀起百餘丈高的巨浪,讓人不能接近。蓬萊山上宮殿皆為金玉建造,島上動物植物都是純白色的。仙人在島上種了許許多多仙草,人吃了能夠長生不老。
方丈西漢東方朔的《海內十洲記》記載方丈洲在東海中心,是一個四岸各長五千裡的正方島,上空有群龍聚集,建造有金碧輝煌的宮殿,當中還說不欲昇天的仙人會到方丈洲居住,仙人在洲上像種稻谷一樣耕種芝草,所以洲上仙家達數十萬,而宮殿的主人為九源丈人,他是天下水神和各種水獸的首領。
瀛洲瀛洲在東海中心,東西地方長四千裡,大抵正對會稽,距離西岸七十萬裡。洲上長有神芝仙草。又有高數千丈的玉石。石頭上流出的泉水像酒一樣甘甜,叫做玉醴泉。喝上數杯輒醉,令人長生。洲上有很多仙家,他們的風俗類似吳人,山川也和中原一樣。
神仙概念起源於西周,那時候的古人崇拜各種仙術神話,蓬萊、方丈山、瀛洲就是他們腦海中仙人居住的地方,是他們嚮往的仙境。
-
7 # 老鴉說歷史
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三山”即海上的“三神山”,因為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格外受到古人的神往。在《史記·秦始皇本紀》載:“齊人徐福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東晉王嘉《拾遺記·高辛》: “三壺 ,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 ,則蓬萊也;三曰瀛壺 ,則瀛洲也”。從此以後海中三神山的名字,便在古代小說、戲曲、筆記中經常出現。
那麼三神山位於何處呢?在《史記·封禪書》中記載:“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傳在渤海中,去人不遠。患且至則船風引而去。蓋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意思就是說,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在渤海中,離人間並不遠,上面有仙人和不老藥。
有人認為三神山是日本的富士山或者北韓的某些風景旅遊區,鴉叔認為並不是。因為北韓與中國來往密切,北韓地區的風景不可能被中國先祖神話,日本在秦始皇時期還存在新石器時代,處於落後狀態,我們對照古籍對三神山的描述,會發現與日本、北韓明顯不符。
實際上,三神山是古代人看到海市蜃樓之後引發的對美好世界的幻想,蓬萊,方丈,瀛洲皆為仙山,豈是我們凡夫俗子所能看到的,現在我們只有將某處比作仙山,藉以慰聊,當做仙境罷了。
-
8 # 一本正經局
“蓬萊、方丈、瀛洲”就是拿專案資金的願景規劃
首先要清楚的是:“蓬萊、方丈、瀛洲”是不存在的。
當時,中國逐步走向一統,文化也逐漸走向融合。
西部的神話,南方的神話,東部的神話逐漸開始融合。
而“蓬萊、方丈、瀛洲”三個地方就是東部東夷神話體系的產物。估計是海市蜃樓在人們心目中的投射。
所以,蓬萊、方丈、瀛洲是虛構的地名,並不存在的,沒有任何史料能夠佐證其真實存在,山東的蓬萊並非傳說中的三山之一的蓬萊。
三山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晉王嘉《拾遺記·高辛》: 三壺 ,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 ,則蓬萊也;三曰瀛壺 ,則瀛洲也。
所以,徐市上書尋神山,從正面意義上看是勇敢的探索精神;從陰暗點的角度來看,其實就是騙取航海專案資金的標的物。
-
9 # 雲舒上
蓬萊是指山東蓬萊市;方丈是崑崙山,又稱崑崙虛,在中國境內地跨青海、四川、新疆和西藏四省;瀛洲是指上海崇明島。
-
10 # 本昌談歷史
一, 據《史記·封禪書》記載:傳說,在渤海中的不遠處蓬萊、方丈、瀛洲三座神山,那上面住著仙人,還有長生不老藥。戰國時期的齊威王、齊宣王、燕昭王都先後派人到渤海中尋找過。《史記·秦始皇本紀》載,"齊人徐巿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結果秦始皇“耗以巨資”,讓齊人徐巿帶領三千童男童女、百穀百工去尋找也無下文。後來,漢武帝不死心,多次派方士入海求蓬萊,並幾次“東巡海上”、“冀遇蓬萊焉”。但“終無有驗”。最後只得在長安建章臺宮,挖太液池,在池中修蓬萊、方丈、瀛洲、壺梁四島,以此來圓皇帝的求仙夢。
二, 那麼這三座神山到哪裡呢?
(1)日本富山說
據《義楚六帖》記載,:"日本國亦名倭國,東海中。秦時,徐福將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國也。今人物一如長安。……又東北千餘里有山,名富山,亦名蓬萊,其山峻,三面是海,一朵上聳,頂有火煙,日中上有諸寶流下,夜則卻上,常聞音樂。徐福止此,謂蓬萊,至今子孫皆曰秦氏。"
(2)中國蓬萊山說
即在中國山東的蓬萊海域內。
(3)瀛州山即日本濟州島
在日本濟州島正房瀑布陡峭的崖壁上,刻有齊國刀文「齊臣徐巿 遷王過之」疑似古篆字樣。當地傳說遊徐福第一次渡海尋找海外神山去的就是濟州島(古名瀛洲)。
(4)方丈山沒查到在何處。
三,筆者認為,三神山是山東蓬萊海域經常出現海市蜃樓的聯想和附會
《 史記》記載;“此三神山者,其傳在渤海中,去人不遠。”“望之如雲,及至,三神山反居水下,臨之則風輒引去,終莫能至雲。”這段話,可算是現在所見到的正史對三神山的較明確的記載了。這段神秘的描述,其實就是海市蜃樓。
-
11 # 一都雲
蓬萊、方丈、瀛洲皆在渤海之東,為傳說中的仙山,具體位置今已不可考。
據《史記》之前的《列子》記載,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原有五座仙山,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其上臺觀皆金玉,其上禽獸皆純縞。珠玕於之樹皆叢生,華實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聖之種。其中的方壺後來稱之為方丈。
《史記·封禪書》:“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
現在的蓬萊市得名於公元前133年。漢元光二年(前133),漢武帝東巡,“於此望海中蓬萊山,因築城以為名”。就是漢武帝在此眺望蓬萊仙山而得名。並不是《列子》、《史記》中的蓬萊仙山。
西漢東方朔《海內十洲記》記載,方丈洲在東海中心,西南東北岸正等,方丈方面各五千裡。《水經注》中記載,至如東海方丈,亦有崑崙之稱。
瀛洲是崇明島的舊稱。明朝朱元璋將“東海瀛洲”四個字賜給崇明島。也並非《列子》、《史記》中記載的仙山。
-
12 # 歷史天下
這個是徐福為了自己的利益,迎合秦始皇的喜好,一句歷史傳說,說的三個地方。
此謂史傳之三山,是傳說中的仙島。
在中國古代園林的造林藝術中常用《山海經》記載,海上有三座仙山,蓬萊、瀛洲、方丈,山上是仙境,有長生不老藥。
而蓬萊海域常出現的海市蜃樓奇觀,更激發了人們尋仙求藥的熱情,秦皇漢武等古代帝王紛紛到蓬萊開始了尋仙活動。現實中,依據記載傳說,蓬萊應在今天的浙江沿海,方丈應在今天的山東青島、煙臺,瀛洲應是古代傳說中的日本一個地方。
-
13 # 麒麟閣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了解一個成語“三山五嶽”,其中五嶽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北嶽恆山,南嶽衡山”,而三山指的便是傳說中的蓬萊(蓬壺)、方丈山(方壺)、瀛洲(瀛壺)。
據晉·王嘉《拾遺記·高辛》記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 ,則方丈也;二曰蓬壺 ,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神話說東海幾億萬里原有五座神山,這五座神山就像葫蘆一樣漂浮在海中,行蹤縹緲難以覓蹤。天帝怕它們漂浮到西極世界打破宇宙平衡,於是派北海之神禹強帶十五頭鼇魚固定五座神山。但是龍伯之國有個巨人,抬起腳幾步就到了這五座神山所在的地方,一鉤就釣上了六隻巨鰲,由於被釣走了六鰲,致使"岱輿"、"員嶠"失去了負山的巨鼇,各自飄流到北極,沉入了汪洋大海,從此神山也只剩三座。
蓬萊蓬萊山是先秦傳說神話中東海東北邊上的一個海島,四周包圍著黑色的冥海,在沒有風的情況下可以掀起百餘丈高的巨浪,讓人不能接近。蓬萊山上宮殿皆為金玉建造,島上動物植物都是純白色的。仙人在島上種了許許多多仙草,人吃了能夠長生不老。
方丈西漢東方朔的《海內十洲記》記載方丈洲在東海中心,是一個四岸各長五千裡的正方島,上空有群龍聚集,建造有金碧輝煌的宮殿,當中還說不欲昇天的仙人會到方丈洲居住,仙人在洲上像種稻谷一樣耕種芝草,所以洲上仙家達數十萬,而宮殿的主人為九源丈人,他是天下水神和各種水獸的首領。
瀛洲瀛洲在東海中心,東西地方長四千裡,大抵正對會稽,距離西岸七十萬裡。洲上長有神芝仙草。又有高數千丈的玉石。石頭上流出的泉水像酒一樣甘甜,叫做玉醴泉。喝上數杯輒醉,令人長生。洲上有很多仙家,他們的風俗類似吳人,山川也和中原一樣。
神仙概念起源於西周,那時候的古人崇拜各種仙術神話,蓬萊、方丈山、瀛洲就是他們腦海中仙人居住的地方,是他們嚮往的仙境。
-
14 # 老鴉說歷史
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三山”即海上的“三神山”,因為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格外受到古人的神往。在《史記·秦始皇本紀》載:“齊人徐福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東晉王嘉《拾遺記·高辛》: “三壺 ,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 ,則蓬萊也;三曰瀛壺 ,則瀛洲也”。從此以後海中三神山的名字,便在古代小說、戲曲、筆記中經常出現。
那麼三神山位於何處呢?在《史記·封禪書》中記載:“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傳在渤海中,去人不遠。患且至則船風引而去。蓋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意思就是說,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在渤海中,離人間並不遠,上面有仙人和不老藥。
有人認為三神山是日本的富士山或者北韓的某些風景旅遊區,鴉叔認為並不是。因為北韓與中國來往密切,北韓地區的風景不可能被中國先祖神話,日本在秦始皇時期還存在新石器時代,處於落後狀態,我們對照古籍對三神山的描述,會發現與日本、北韓明顯不符。
實際上,三神山是古代人看到海市蜃樓之後引發的對美好世界的幻想,蓬萊,方丈,瀛洲皆為仙山,豈是我們凡夫俗子所能看到的,現在我們只有將某處比作仙山,藉以慰聊,當做仙境罷了。
-
15 # 小敏敏說歷史
蓬萊、方丈、瀛洲是虛構的地名,並不存在的,沒有任何史料能夠佐證其真實存在,山東的蓬萊並非傳說中的三山之一的蓬萊。
三山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晉王嘉《拾遺記·高辛》: 三壺 ,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 ,則蓬萊也;三曰瀛壺 ,則瀛洲也。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三山”即海上的“三神山”,因為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格外受到古人的神往。《史記·秦始皇本紀》載:齊人徐福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從此以後海中三神山的名字,便在古代小說、戲曲、筆記中經常出現,然而它是傳說,不存在的。
《山海經》記載,海上有三座仙山,蓬萊、瀛洲、方丈,山上是仙境,有長生不老藥。而蓬萊海域常出現的海市蜃樓奇觀,更激發了人們尋仙求藥的熱情,秦皇漢武等古代帝王紛紛到蓬萊開始了尋仙活動。後人為了延續三山五嶽的美麗神話,就在五嶽之外的名山中間選擇新的三山,三山是: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浙江雁蕩山。另有一說為:安徽黃山、江西廬山、四川峨嵋山。
-
16 # 一帆風666
瀛洲是連雲港花果山,秦始皇時期花果山還是海里的島嶼,秦始皇東巡時方士徐福陪同安營在今贛榆區夏家溝(下駕溝)村,次日登秦山島,眺望東南海上煙波渺茫中忽隱忽現的仙境般的山巒,問徐福此為何處,徐福答曰瀛洲,這就是花果山(雲臺山)。第二日秦始皇準備登瀛洲,命人準備渡海船隻。徐福懂天象,秦始皇此次東巡正值夏秋只交,恰逢颱風路過,徐福就說,瀛洲乃仙人居住的地方,登山須得仙人同意,否則則會船毀人亡,秦始皇認為其乃一國之君,天下都是他的,哪兒不能去?船隻準備好後在徐福的要求下先派一隊士兵乘船渡海,結果恰好颱風登陸,船毀人亡。由此秦始皇相信了海里有仙人,於是派徐福出海求仙人賜長生不老之藥,這才有了以後徐福摔三千童男童女渡海求仙藥的傳說。蓬萊和方丈是現在渤海蓬萊處幾個群島。
-
17 # gcujho
渤海以東不知幾億萬里的地方,有一片大海深溝,真是無底的深谷,它下面沒有底,叫做‘歸墟’。八方、九天的水流,天際銀河的巨流,無不灌注於此,但它的水位永遠不增不減。大海深溝上有五座神山:一叫岱輿,二叫員嶠,三叫方壺,四叫瀛洲,五叫蓬萊。
‘龍伯之國’巨人將承載岱輿、員嶠二山的神龜釣走了,岱輿和員嶠漂向了北極海,襄陽赤松子將之移到了峴山化為扁山和尖山,所以扁山也稱為岱輿山,尖山稱為員嶠山。方壺、瀛洲、蓬萊還是留在了渤海歸墟被神龜馱著,岱輿和員嶠則留在了襄陽峴山中。
-
18 # 醉解雲裳一春秋
古人認為這三座大山是仙山,上面住著神仙,如果有福氣的人能夠登上仙山的話,指不定就能得到仙人所賜的長生不老藥。當年的徐市,後人也叫他徐福,就靠著這個忽悠勁兒,騙取了秦始皇的信任,然後帶著許多盤纏和三千童男童女出門,但是再也沒有回來。雖然關於徐福和這三千人的傳說很多,但是大多都沒有得到證實。
其實關於這三座仙山目前也是有兩種說法:一是說這三座仙山其實並不是真實存在的,只不過是古代術士為了忽悠人,再加上各類志怪小說的普及,然後被人杜撰出來的。二是說蓬萊其實就是指山東蓬萊市;方丈則是崑崙山,又稱崑崙虛,在中國境內地跨青海、四川、新疆和西藏四省;瀛洲是指上海崇明島。
這三座仙山其實一直是小說裡神仙的聚集地,就算是現在好多仙俠劇裡面,蓬萊和崑崙虛也都是榜上有名。當年的徐福就是抓住了秦始皇想長生不老的心態,才忽悠的秦始皇相信了他一套說辭,要說徐福為啥下落不明,我覺得很好解釋:秦朝刑罰殘酷是世人皆知的事情,徐福眼看著自己完成不了任務但是自己有錢又有人,這樣的好日子不過,難道要回去住監獄麼?
要說現在社會是有一些延長壽命的方法,經過飲食和運動互相配合,可以使人長壽,但要說是讓人長生不老的話,目前還達不到的水平,古代的醫學水平就更不行了。所以儘管那麼多皇上都曾派人前往這三座仙山尋求過長生藥,但是無一人成功過。
回覆列表
“蓬萊、方丈、瀛洲”就是拿專案資金的願景規劃
首先要清楚的是:“蓬萊、方丈、瀛洲”是不存在的。
當時,中國逐步走向一統,文化也逐漸走向融合。
西部的神話,南方的神話,東部的神話逐漸開始融合。
而“蓬萊、方丈、瀛洲”三個地方就是東部東夷神話體系的產物。估計是海市蜃樓在人們心目中的投射。
所以,蓬萊、方丈、瀛洲是虛構的地名,並不存在的,沒有任何史料能夠佐證其真實存在,山東的蓬萊並非傳說中的三山之一的蓬萊。
三山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晉王嘉《拾遺記·高辛》: 三壺 ,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 ,則蓬萊也;三曰瀛壺 ,則瀛洲也。
所以,徐市上書尋神山,從正面意義上看是勇敢的探索精神;從陰暗點的角度來看,其實就是騙取航海專案資金的標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