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姐要俗的很徹底
-
2 # 談笑閣
國企的輕鬆不是指工作強度的輕鬆,而是指穩定的輕鬆,只要不犯錯誤,不會因為得罪領導就被炒了魷魚。安貧樂道也能過得很好。
其實國企是不輕鬆的。
國企講的是效益,沒有效益沒有現金流,誰給你發工資?政府是不會輕易去補貼一個國企的,所以效益永遠是第一位的。要效益就要賺錢啊,賺錢怎麼會輕鬆。
其次,國企還有各種各樣的檢查
一般私企怕各種各樣的檢查,其實國企也怕。除了工商稅務這類的,還有上級檢查,比如黨建團青工會等等,這些國企特色的工作,都要檢查。還有就是安全環保這類的,國企也跑不了。而且國企一般都很規範化去做,要規範肯定就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和錢財,所以很多人覺得國企很花錢,其實不太對,這些錢是必須花的。
第三,國企工作人員也是有業績考核的
不要覺得國企沒有考核,雖然不怕丟工作,但是也有業績考核。
現在很多國企都非常正規,正規到你請他吃飯他都不一定去,因為現在紀檢監察都非常到位,如果在工作上有閃失,還可能被問責。所以國企真沒說的那麼輕鬆。
-
3 # 閒來無事的老趙
在很多人心裡能進入國企工作就有了“鐵飯碗。” 我在國字頭下屬企業裡面工作了10年了,先說下國企輕鬆的地方:
(1)工作穩定,進入國企雖不能讓你大富大貴,但是維持生活還是可以的。如果不是自己作死一般國企也不會開除你!
(2)福利待遇,國家規定的各項福利待遇基本都有,五險一金,各種補助,獎金,節假日有相應的福利,有比較完善的學習資源。
(3)工作壓力,國企上班時間比較寬鬆,一般為朝九晚五,週末還有雙休,節假日正常休息。時間長了你就知道了,11點去有的科室找不到人屬於正常!基本不會加班,偶爾有特殊情況下加班也不是特別繁忙。沒有嚴格的績效考核政策,即使你能力達不到,大不了年終考核給個D,也不會辭退!
(1)人才流失嚴重,就我所在的單位來說,一線工人與行政機關人員比例基本相同,但總工資額度是固定的,所以大部分養了閒人,給除此之外的人的晉升空間很小,偷懶的和幹了好幾個人活的人拿一樣的工資,自然有能力的人才不甘於混下去繼而跳槽,混吃等死的越來越多!
(2)領導層外行短視,國企領導選拔往往注重政治上是否過硬,而且時不時的會空降領導,不管你懂不懂專業技能!像我們單位也屬於生產單位了,領導以前是子弟學校的老師,不懂生產的情況下就是抓紀律,抓衛生!
(3)門頭主義,在國企除非你有無可取代的技能或者極其會來事,否則升遷是很難。論資排輩,同鄉,同學都是升遷的砝碼!
總之國企資源優勢明顯,沒關係難提拔,但是有能力者除外!
-
4 # 小邁來了
這個要看公司和崗位,像我們的工作壓力就很大。下面這張圖是我師傅,一個53歲老人5,6月的加班狀態,這還是裝置執行較好的時候。
像這種加班,晚上來給15元一次,凌晨來給30元一次。週末白天加班不給錢,以前節假日加班會給加班費,但現在節假日加班也不給加班費了。很多人已經開始一週上6天班了。
-
5 # 工程人胡女士
國企比私企輕鬆是自由無壓力,國企是吃大鍋飯沒能力的職員也養起,不會被辭退,私企就不一樣,混日子的立馬裁掉,這就是區別。
-
6 # 逃避總是最次的選擇
分單位和崗位,之前我是在市供水公司,確實很輕鬆,工作無壓力,就是待遇少了點,但是年底獎能在兩萬左右,各種節假日福利。之後考入市屬某一建設單位,吃住工地,全年無休,節假日沒有任何福利,年底四五千獎金,最慘的是,工資還不如供水公司工資高,另外我在供水公司雙休節假日
-
7 # 思想的蘆葦724
同等勞動強度下,國企相對執行國家規定和政策比較規範,比如節假日,另有額外的福利待遇,當然,相對於私企,也有各種行政性任務和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
-
8 # 鍾林毓秀
國企工作不是輕鬆,是有保障。
節假日會嚴格按照勞動法執行。
民企,大部分做不到,這才是區別。
-
9 # 酒神辦公技巧
1、 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和認知偏差
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於1974年由諾貝爾經濟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提出。所謂錨定效應,是指人們在做出判斷時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資訊即初始錨的支配。通常來講,人們在做決策時,思維往往會被獲取的第一資訊左右,就像沉入海底的錨一樣,把你的思維固定在某處。
認知偏差是指人們根據一定表現的現象或虛假的資訊而對他人作出判斷,從而出現判斷失誤或判斷本身與判斷物件的真實情況不相符合。
如果家中長輩、父母以前在國企中,相對而言,國企的確穩定有保障。或者目前身邊的人有在工作相對輕鬆的國企中,受身邊人的影響和接觸到有關國企的資訊,很可能因錨定效應存在認知偏差。
國企有不同的行業和崗位,各個的行業和崗位有時候差別很大,有些行業和崗位還是非常忙,只是自己沒關注、沒經過。
現階段,很多國企都在推行改革,國企職工也不會再有過去大鍋飯時的“輕鬆”了。國企也有目標管理、績效管理,有些國企已經效益不再,國企裁員也不少見。
進國企,還是去私企。
消磨時間,還是努力工作。
還得看個人選擇。
回覆列表
為什麼很多人都覺得國企很輕鬆?
因為都是主觀推斷呀,所以,都是用很多人覺得,我覺得,他覺得來去陳述,其實就是圍城外看圍城內。
輕鬆如何定義呢?上班一杯茶一張報的年代已經過去了吧。如今社會高速發展,各行各業競爭都很大,都在努力爭創產值最大化。各種考核指標層出不窮,月度,季度,年度資料報表由上而下傳達,落實到崗。基層為完成指標加班加點,領導怕基層完不成指標焦灼忐忑,定任務擴思路想對策出方案。這種現象並不是僅存在於個別國企或個別部門,已然成為時代發展的一種常態化。
那為什麼很多人覺得好呢?
一方面,來自於人們的傳統固化思維,覺得國企穩定,旱澇保收。這種穩定是相對而言的,國企也不會平白無故的養閒人。工作量絕對是飽和的,領導不是傻子,誰多做誰少做心裡都是有數的,KPI往往和你的系統提取工作量直接掛鉤,避免了有人累死有人閒死,那種倚仗關係混吃養閒的幾乎很少。也存在一些快退休帶病的員工,的確因為身體不適,無法適應強度太大的工作,也會安排閒差,但是薪水可就不能保障了,每月領著低保一樣的基本工資。當然,完全無法勝任這份工作或身體原因長期不能保證正常到崗也會被辭退的。
另一方面,國企相對一些小型私企會好一些,比較注重合規合法經營,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執行。比如,不拖欠薪酬,甚至提前發放薪酬,五險一金,甚至好些的企業還有企業年金。過節福利,響應國家規定發放助農扶貧攻堅產品,高溫補貼,年假補貼,車補,單位食堂等一些小恩小惠的員工關愛。
事實上,國企呆著的人也有自己的無奈。很多國企員工都有一種溫水煮青蛙的感覺,薪酬撐不死餓不著,晉升通道有限狹窄,大部分只能一輩子做個普通人普通崗位,做不了領導。即便走技術路線,崗位聘任制越往上走越難,往往各種考核都過,就是不給你聘崗或好多年聘一崗停滯不前,乾的沒有激情沒有動力的。
所以,別人口中的覺得並不是自己親身經歷,只是猜測,凡事都是相對而言,看自己的能力和選擇的人生規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