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喻敏828

    岳飛的軍事能力很厲害,但是情商很低,第一,贏回二聖,那皇帝幹嘛→_→第二,岳飛自稱他可以跟太祖比,錯,第三,他的手下兵變要求恢復岳飛兵權,而關鍵時期岳飛也上書要求恢復兵權,而且岳飛太完美,不喜歡錢又不好色也不談錢,這樣就很容易讓皇帝猜疑,所以啊,只能說岳飛生不逢時,要是他生在武帝,唐太宗時期那才是完美

  • 2 # Try丶青空

    何為岳家軍,那是因為他們的軍魂就是岳飛!有岳飛在當然就會無往不利,讓金人留下一句“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岳飛一死這十萬大軍沒有了統一的指揮者,就好像是狼群沒有了頭狼。更糟糕的是同時被處死的還有在岳家軍中極富有威望跟能力的岳家軍最精銳的部隊“背嵬軍”的統帥更是岳家軍第一順位人岳飛長子“岳雲”以及岳家軍的大管家同時也是岳飛最重用最信任的心腹愛將“張憲”其餘岳飛眾子要麼年紀太小要麼威望不夠,他的家裡盡剩些老弱婦孺。倘若岳雲,張憲此二人有一人不被捉住,在岳家軍中振臂一呼,打出“清君側,誅秦檜”的旗幟,逼趙構釋放岳飛,以岳飛的個人人格魅力,響應者必將雲集,就算趙構不放岳飛,但是也絕對不敢動他。可惜岳家軍沒有了統一的指揮者,各部都不敢私自妄動,錯過了最佳救援時機,使得嶽武穆被“莫須有的罪名”冤殺於風波亭。此後岳家軍便沒有實際的統一指揮,在小人王貴等人率先率眾投靠秦檜,舉報岳飛謀反之後,其餘的岳家軍各部隊在岳飛死後或遣散歸鄉或打散編入其他軍隊,至此岳家軍成為歷史不復存在。

  • 3 # 湖邊蕭讓

    南宋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即公元1142年1月27日,這天正好是臘月二十九,即除夕。就在萬家團聚、其樂融融之際,著名的南宋抗金英雄岳飛卻被冠以“莫須有”的罪名,被宋高宗、秦檜殺害於大理寺獄中。岳飛被害時時年39歲。岳飛的供狀上只留下八個絕筆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岳飛的死訊傳出,百姓們都為之哭泣。訊息傳到金國,金國大臣們為此酌酒慶賀,可想而知,當時岳飛死得有多冤!

    岳飛究竟所犯何事,難道非死不可嗎?顯然不是,當時的南宋王朝正面臨北方金朝強大的軍事威脅,不僅喪失去了中原大片國土,還隨時有可能面臨金軍鐵蹄再次南下燒殺搶掠;無論是抵抗金軍南侵還是恢復中原國土,南宋王朝對軍事人才的需求是可想而知的。然而正是這樣急需軍事人才的情況下,南宋朝廷卻以“莫須有”的罪名把自己不可多得的軍事將領岳飛殺了,做出這種寧“親者痛,仇者快”不義之舉,這著實令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

    首先,我們先聊聊岳飛其人,岳飛作為南宋一名卓越的軍事家。他一手帶出的“岳家軍”,本是河北一帶的農民,加上各路潰散部隊而成。在岳飛嚴厲紀律的約束下,這支“烏合之眾”變成“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的精銳軍隊。金人不由感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岳飛的文才同樣卓越,其代表詞作《滿江紅•寫懷》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後人輯有文集傳世。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第一種觀點也是正統的觀點,認為是主戰派和主和派鬥爭的結果,主和派的秦檜在鬥爭中佔了上風,把主戰派岳飛殺了。

    第二種觀點是秦檜,因為他是金國的間諜,“挾強虜以要君”逼迫宋高宗賜死岳飛。

    第三種觀點是宋高宗,他害怕岳飛滅掉金國,迎宋徽宗和欽宗回來,威脅到自己的皇位,所以殺岳飛。

    我覺得以上多種觀點根本不能成為岳飛被殺的真正原因。

    其一,當時南宋佔據軍事主動,金國上下期待議和條約達成,無力要求宋廷處死岳飛。

    其二,秦檜是金朝間諜純屬虛構沒有任何依據。他兩度掛相,把持南宋的朝政大權多年,深得宋高宗信任,權勢熏天,完全沒有必要成為他國間諜。

    其三,宋高宗執政多年,根基穩固,假如南宋無論哪個將領能夠滅掉金朝,迎回二帝,那麼宋高宗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何其之高,兩個亡國之君怎麼能夠威脅到他的地位呢?況且宋徽宗早已死於1135年,此時宋欽宗經靖康之變早已沒有再當皇帝念頭,曾託高宗之母韋氏祈求高宗贖他回宋出家去道觀做個道士。

    那麼岳飛為什麼被殺呢?原因再簡單不過了,就是題中所道一個名詞——岳家軍。

    在中國幾千年歷史中,軍隊只能由朝廷掌控,也就是說,在宋朝的軍隊只能有趙家軍,而不能有隻聽從其他人而不服從皇帝的軍隊。在北宋與金朝的交戰中,宋朝的軍隊遭到毀滅性的打擊,當宋高宗趙構逃到江南時,宋朝基本上已經沒有一支像樣的軍隊來支撐了,不得不依靠一些民間組織起來的武裝力量,於是岳飛的岳家軍,王彥--劉琦的八字軍,韓世忠的韓家軍等,張俊的張家軍等。這些軍隊在南宋初年對穩定南宋朝廷起到過非常重要的作用。當南宋朝廷逐漸穩定下來後,皇帝宋高宗卻看到了他所面臨的巨大危機,那就是主宰國家命運的軍隊基本上都掌握在幾個軍事將領手中,這些軍隊只聽從他們的主帥,作為皇帝的宋高宗基本上無法調動和指揮這些軍隊;中國歷史上不管任何時代,只要掌握了軍隊,就意味著控制了國家,漢朝末年的曹操就是例子。

    當時幾支軍隊相互約制,沒有一家獨大的情況,暫時還維持著平衡;當岳飛的岳家軍不斷擴大,實力不斷上升時,宋高宗坐不住了,他建立了一支由親信楊沂中統領,聽命於自己的軍隊,企圖對其他幾支軍隊有牽制作用,並不斷擴大這支軍隊,削弱其他軍隊,由此可見高宗對岳飛的“忠心”並不認可。但他的願望卻在後來的淮西之戰落空,這支御林軍在拓皋打敗了金朝名將完顏宗弼,然而在追擊時中了金軍的埋伏,全軍覆沒。在這次戰役中,岳家軍沒有按照聖旨前往堵截金軍退路,使金軍得以逃脫,並在路上設伏殲滅了前來追擊的楊沂中餘部。這次戰役促使宋高宗下定了解決軍隊控制權問題的決心。

    宋高宗開始還是上演老祖宗趙匡胤“想杯酒釋兵權”那一套,他先派秦檜代表朝廷與金朝談判,達成和平協議,然後把原來各軍隊的將領韓世忠、張俊等提升職位調到朝廷當官,讓他們離開軍隊,然後用自己的人來掌控軍隊。然而這一行動受到幾位將領的抵制,其中以岳飛的抵制最為強烈,他經常以帶兵北伐迎二聖還朝為藉口抓住軍隊不放。俗話說:槍打出頭鳥,岳飛被拿來開刀,以震懾其他軍事將領,就變成順理成章的事了。秦檜作為一條特別聽話的哈巴狗也是這樣心領神會的去執行殺害岳飛的旨意。

    那麼問題又來了,既然明知岳飛被冤死,當時岳家軍何為沒有采取任何行動呢?

    其一,岳飛本人極具忠義之心,士兵深受感召。雖出身農民,但是其父嶽和為人非常淳樸善良、講義氣,常常縮減自己的飲食,去救濟他人;其母親,不用說大家也知道,那個岳飛背上刺字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可見其母也是深明大義之人。而岳飛從小就受到這種生活氛圍的影響,忠君報國的思想早已深入骨髓,必然不同意岳家軍有任何造反的舉動。

    其二,岳家軍內部分散,無岳飛不能形成合力。雖然都是由岳飛帶領出來的,但是岳家軍的組成是由12支大軍組成的,也是有好多分派的,同時在其內部也是有著了親疏貴賤之分的,對於個別分派,也是各自都有著算盤和小主兒的。所以,可見岳家軍並非萬眾一心的,不都是同屬於一個鐵板塊的。像岳飛大將王貴就接受了前軍副統制王俊的誣告狀,對岳飛落井下石,還有背嵬軍統制傅選,他在岳飛落難後參與構陷。

    其三,殺岳飛前,朝廷也是有所準備的。在殺害岳飛之前宋高宗早已做足了準備,他將“背崽”“踏白”等所有重要部隊將其全部防守起來,然後將岳飛府上的所有幕僚全部遣散,導致整個岳飛府上根本就沒有任何一個能站出來發號施令,就算有部分為岳飛求情的基層將領也被朝廷全部屠殺,最後剩下的一些底層士兵根本就無力反抗,因為他們已經沒有任何的話語權。僅有像韓世忠這樣忠心之士願意幫助岳飛,但早已被罷免官職,根本不足為懼。一代傑出的將領沒戰死沙場,卻被秦檜這樣的奸人陷害致死。實在是可悲可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朝名字及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