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高地38

    觀二郎握筆,斜45度筆管落入虎口,母丶食二指呈`6‘字形,標準的京胡持虧執法,難看而不雅觀!噗嗤!如此註定舒展受限,但此人卻能因陋就簡,把枕十字腕寫的字發揮到5寸大,不可謂不奇葩。小楷枕腕天經地義,5寸大的就呵呵鳥!若說為何?卻是………

  • 2 # 手機使用者3661058893

    不管什麼方法,看是看人家的作品好壞,而不是看人家寫字執勢好壞。這簡直是要汙衊一個人何患無辭。有本事你寫幾個出來看看,我看你的執勢再好一輩子也寫不出好的楷書來。

  • 3 # 驚龍軒

    一直不明白,為什麼總是有人糾結于田英章先生的枕腕書寫習慣?其實不僅僅是這小楷時大多需要枕腕,寫中楷和一些小行書作品時都可以採用枕腕書寫。這與書寫者的習慣相關,與書法功力並無直接關係。

    在田英章先生的很多教學影片中,的確偏愛用枕腕的方式書寫。我想更多的原因是出於教學的需要,這樣可以最大可能地保證書寫示範時的穩定性。

    大家都知道,雖然田楷的藝術水準如何定位一直存在很大爭議,田英章先生在當代書法教育領域的影響力卻是毋庸置疑的。數十年的歐楷研習經歷,田英章先生的楷書功底已經相當成熟。至於連幼兒園的小朋友都可以掌握的提腕和懸肘書寫姿勢,對田英章先生來說無疑是小兒科罷了。

    事實上,田英章先生站著懸肘寫楷書的影片隨處可見,照樣是駕輕就熟,發揮相當穩定。那些質疑田英章先生只能枕腕寫楷書的說法,顯得太不專業,更有吹毛求疵之嫌。

    有意思的是,不僅是田英章先生,就連引領當代書壇的啟功先生也面臨著相同的爭議。我們現在看到的很多啟功先生的創作影片中,時常看到啟功先生伏案枕腕而書的情景,顯得相當拘謹。若是與現在流行的那些所謂書法“大師”極度誇張的動作比起來,倒顯得啟功先生尚停留在未入門的書法愛好者階段了。

    田蘊章先生曾說過,啟功先生不擅長寫大字,很多題字都是寫完後經過了放大處理的。這種說法還是比較可信的,我們的確很難看到啟功先生的大字作品。但是,就算是小字作品,經過數倍放大處理後,仍然是結構嚴謹,不失神采,這便是書法功力紮實的體現。如果我們因此就懷疑從小就接受傳統書畫學習的啟功先生到底能不能懸肘書寫,實在是太過幼稚的想法。

    就資歷而言,當今書壇能超過田英章先生的人屈指可數。就算田楷的藝術水準爭議頗大,也不至於總是糾結於他習慣採用的枕腕書寫姿勢。

    從魏晉以來,席地而坐也好,伏案而書也罷,時代的進步也改變了人們的書寫姿勢。但是從衛夫人、鍾繇到王羲之,再到楊凝式、歐陽詢……那些閃耀於書法史的名字,何曾因為書寫姿勢的不同而影響到書法水準的高低?

    因此,總是糾結于田英章先生枕腕書寫的習慣,完全沒有必要,甚至有些好笑。

  • 4 #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書寫姿勢、執筆方法,與書寫什麼書體,寫多大字必須是配套的!這是書法專業化的標誌。當今,有些偽大師自以為是,用個人的不良書寫習慣和歪理邪說在誤導初學者。

    書法界是不是也該提倡打假? 有人打著弘揚傳統書法的幌子,大肆傳播現代書寫技法……這樣的行為和兜售假冒偽劣產品有什麼區別?

    枕腕,多用於寫小楷。並不是死死的貼住紙面,或放在左手上固定在那裡紋絲不動,而是附著之力,依據指法動作幅度大小隨機而動的,也就是虛枕。如圖:

    寫中楷,應當懸腕枕肘,寫大楷懸臂書寫,這是操作規程。不然的話,揮灑自如,八面出鋒,人書一體……何以見得? 如圖:

    仔細觀察田英章的書寫姿勢,尤其是枕腕法,還是有點問題的。他寫的是大楷,字型至少8釐米左右,此時應該懸腕枕肘比較合適,更便於靈活運筆,可是,他卻不那麼做。

    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沒有,田英章使勁兒抓著筆寫字。指法彈撥的動作幾乎沒有,主要用腕力完成書寫過程。根本看不出來“五字法"運用在哪裡。△圖為本人晨練地書

    田英章的執筆法具有獨創性,與傳統執筆法相比較,可謂別出心裁,沒有正規出處,屬於無法歸類確名的執筆法。關鍵是,手型與指法分佈缺乏科學性、合理性和實用性。不符合傳統書寫技法專業化、規範化要求。特別是指實、掌豎,“鳳眼”緊閉,不符合人手肌能自然運動規律,好似機器手,功能性極差,侷限性特大,難以做到揮灑自如、八面出鋒。

    正因如此,導致很多運筆法動作不能正常有效施展。比如,在寫橫、豎、鉤等筆畫的時候,收筆處,無法一筆完寫,於是,無奈之下,只好使用“上提下按再回描”和“跪筆彈鋒”等笨招法,實際上是畫出來。△圖為本人習字稿

    綜合分折,此法幾乎沒有什麼優點可言,而且潛在著很大的副作用和隱形的後遺症,對日後學習其他書體、字型會產生嚴重障礙,對書寫技藝水平提高與發展十分不利。

    有人說:不管怎麼樣,把字寫漂亮就行。確實,字型挺好看,可惜不是真正的書法,那是美術字的寫法。

    難道不是嗎?寫一筆停一下,再重新起筆寫下一個筆畫,一個字不一氣呵成,像擺積木拼圖似的……試問,筆斷意連沒有了,氣韻通達看不到了,節奏感、韻律感不見蹤影……△上圖,田英章書寫姿勢(源於網路)

    可能是他多年從事書寫職業養成的習慣吧。但是,作為書法專業教學工作者,怎麼能把個人不科學、不合理的習慣當作規範化技法教授學生呢?是不是應該讓學生找到更合適的書寫姿勢與執筆法呢?△圖為本人毛筆小楷

    真是什麼師父帶咋徒弟。田門弟子和田粉們,不單單是字型一個味道,就連姿勢基本上都是一樣的。如果把左手撤出來,還能寫好不? 這樣的姿勢出了寫田楷,還能寫其他書體嗎?

    很多人學歐楷,是否可曾想過: 歐陽詢是這樣執筆的嗎?原帖是小字(中楷),放大寫就可以把筆法動作改了? 那什麼叫忠實原作?

    學習田英章的字型可以,但是,書寫姿勢和執筆法不可取,有些描畫性的筆法動作不可取。

    以上是我的見解,純屬學術觀點。

  • 5 # 孫金庫書畫

    枕腕懸腕和書寫字型有關,還有個人習慣身體狀況有關,枕腕可以有效提高執筆穩定度,筆畫行進圓潤穩健,缺點是限制了運筆活動範圍和靈活性,枕腕自古有之不是田氏發明專利,據我體會,枕腕適合寫棗子到手掌那麼大範圍的楷書隸書篆書,再小的字要貼腕更好以求精確毫髮到位,如果寫超過手掌的大字非懸腕懸肘甚至要全身聯動不可為之。行草書需要婉轉靈活也不適合枕腕,枕腕不是笨拙,懸腕也不需賣弄,寫字不是雜技,書法不是表演藝術,注重結果而不在乎過程,誰能雙手執筆只要寫得好也算本事,包子有餡不在褶上,書法美醜不論姿勢,誰能懸肘寫(寫好才算)蠅頭小楷,見面我先給您叩首大禮參拜!尊為祖師!這樣的大溼我聞所未聞!繼承發揚民族傳統文化要有一顆敬畏之心,不要文人相輕互相詆譭,走正道,不忽悠,無論寫字好不好都值得尊重,書法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標籤,文化繁榮則民族復興有望,阿彌陀佛善哉。。。。

  • 6 # 剖析與建構

    我覺得,這個問題不要太糾結,可以看看書法史。

    不說遠的,清代的何紹基,他用迴腕法執筆,有問題嗎?

    唐代張旭每大醉,以頭濡墨而書,既醒自視,以為神品,不可復得。

    想來也覺得好玩,沒錢喝酒,跑去喝完了給店家寫壁書,觀賞者扔錢,酒錢扔夠了也就不寫了,宋代的李西臺還有詩云:“我亦平生有書癖,一回入寺一回看”。

    張旭更有趣的地方,還是乾脆來個“行為藝術――用頭髮蘸墨”表演節目,也是為了賺取酒錢而已。

    如果說都在噴枕腕,那麼張旭這,又算什麼?

    當然,唐代自詡“斯翁之後,直至小生”的李陽冰,相傳曾剪去筆鋒,禿筆做篆。

    再往前了說,初唐以前,還沒有胡床傳入中土,人們跂地而坐,寫字的狀態別說坐著了,跪著,屁股坐在腳跟上,一手拿紙片或竹簡木牘,一手執筆。和現在的坐姿完全不同,那麼,按理說也是寫不好字的,然而呢?

    蘇軾呢?想想他是怎麼書寫的!三指執筆,作字扁如石壓的蛤蟆,不一樣很好嗎?

    他的學生黃庭堅呢?和蘇軾的作字方式又不一樣了。

    所以,田老師把枕腕發揮到極致,那是庖丁解牛,技近於道的緣故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佳能mp236印表機在列印時為什麼旁邊的三角形燈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