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連城珏玉公子

    項羽死於愛面子

    西楚霸王項羽的失敗是必然的,沒有哪個領導人剛愎自用,小心眼,殘暴,胸無大志,小孩子心性還能夠安穩終其一生的。打仗可不是玩兒鬧,是要流血犧牲的,打仗只有一個目的,從軍事角度說就是為了贏。

    一個個體可以影響戰局的形式,但是絕不可能因為一個個體而決定勝負。英雄主義是浪漫主義,可以被傳頌被渲染,但是真正的政治是要計算成本,考慮效益,是韜光養晦的事情。

    漢高祖劉邦是個流氓地痞,殺伐果斷,善於納諫,為之奈何?清楚自己的缺點短板,並且大方的承認、負責,這難道不是帝王之相麼?劉邦打仗輸多勝少,從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202年,彭城之戰,滎陽之戰,固陵大敗,集團戰爭到最後就是十面埋伏,垓下之戰。

    項羽輸了一次,劉邦贏了一次,但項羽是貴族,他需要的是體面,綜上所述項羽死於愛面子。

    作為農民起義,第一我佩服漢高祖劉邦,第二我佩服明太祖朱元璋,皆是愛民如子,能容天下之人,這樣豁達的品質不正是項羽缺少的麼?

  • 2 # 寂寂無人

    唐代詩人杜牧在他的《題烏江亭》中寫到:“ 勝敗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 捲土重來未可知。”這首詩的意思是說項羽胸襟不夠寬廣,如果項羽能夠再回江東重整旗鼓的話,說不定還可以捲土重來。但此刻被兵困垓下的楚霸王項羽已無顏再見江東父老了,現在他已經是英雄未路了,在歷史上楚霸王並不是為了救虞姬而落得兵困垓下,烏江自刎的,他的失敗另有原因。

    項羽 (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泗水下相(今江蘇宿遷市區)人。秦末農民起義領袖,傑出軍事家,楚國名將項燕之孫。

    虞姬在史書中記載的較少,甚至連本名、生卒時間、與項羽相識的時間、與項羽相識的過程最終結局全都沒有記載,據西漢歷史學家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裡記載:“有美人名虞。”因此後來就出現了兩種說法:一是有人推測“虞”是美人的名;二則推測“虞”是美人的姓,,關於“姬”這個字,也有一定的說法,體上有兩個含義:一是“姬”就是她的姓;二則是“姬”是古代婦女的美稱。虞姬的姬可以歸為第二義,即美稱,她的真實姓名也成為了一個謎團。

    秦滅亡後,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他分封各路有功的人,或為王,或為侯,虞姬也被封為美人。當時皇帝的內宮分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八等,項羽自封為西楚霸王,名位上自然是低於皇帝,以“美人”封虞薇已經是比較高的名號了。自此又稱虞姬為虞美人,而項羽最終兵敗,我認為至少他犯了四個錯誤:

    第一個錯誤沒有聽范增的話,殺死劉邦

    楚霸王的轉折點在“鴻門宴”上,當時項羽軍四十萬,漢高祖軍不足十萬,雙方力量懸殊。漢高祖自度力量不敵項羽,便採納張良計策,拉攏項羽叔父項伯,親自到鴻門請罪。鴻門宴上,項羽的謀士范增幾次舉起所帶玉塊,暗示項羽殺死漢高祖,項羽卻優柔寡斷,被漢高祖藉故逃脫,沒能殺成劉邦。

    第二個錯誤行為殘暴,失卻人心

    項羽所犯的第二個錯誤是行為殘暴,在鉅鹿之戰後,將章邯及二十萬秦軍在新安城(今河南繩池東)將這二十萬降卒全部坑殺,入關後,又火燒秦宮,其殺虜搶掠的暴行讓他人心盡失,也是他戰敗的根本原因。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

    第三個錯誤缺少戰略家的眼光,剛愎自用

    項羽自認武力過人,缺乏遠見,又妒賢嫉能,不能用人,招致眾叛親離,軍心渙散。在軍事上,他缺少戰略家的眼光,剛愎自用,不納賢良。以致屢失戰機,沒有鞏固的後方基地,沒有充足的糧餉和兵源,雖然屢戰屢勝,反而由盛而衰。同時又割地封王,分封了十八個諸侯。封漢高祖為漢王,王漢中、巴蜀,企圖限制漢高祖勢力的發展,使其不得東進。結果養虎貽患,導致漢軍勢力日後捲土重來。所以,雖然項羽具有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最終也難以避免失敗。

    第四個錯誤機械遵守鴻溝和議

    據《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這時候,漢軍士卒氣盛,糧草充足,項羽士卒疲憊,糧食告絕。劉邦派陸賈去勸說項羽,要求放回太公,項羽不答應。劉邦又派侯公去勸說項羽,項羽才跟劉邦定約,平分天下,鴻溝以西的地方劃歸漢,鴻溝以東的地方劃歸楚。項羽同意了這個條件之後,立即放回了劉邦的家屬。與劉邦簽署了《鴻溝和議》後,項羽引兵東歸,本想可以與虞姬平淡地了卻餘生。未曾想,前腳剛走,劉邦就撕毀協議。最後在韓信的幫助下,將項羽圍困垓下。虞姬為避免拖累項羽,自刎殉情,項羽看到愛人死在面前卻無能為力,後在烏江邊上自刎而死。.

  • 3 # 用心去感受YY

    我認為這個問題提法欠妥。項羽兵敗乃至身亡有深層次各方面的原因,怎麼能歸罪於一個弱女子身上呢?

    史記中記載:楚漢相爭後期,項羽自知大勢已去,在突圍前夕,不得不和虞姬訣別。後來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因這段記載引發聯想,創下了《霸王別姬》這一經典名劇,由此虞姬這個人物才濃妝豔抹進入大家的視野。其實關於虞姬,史料非常有限,生辰籍貫更無從考究,和項羽如何相識更是毫無記載,只能任文學家自由發揮了。能明確的就是她常年隨項羽軍營,項羽垓下陷入十面埋伏,兵敗在即,傳說劉邦是混混出身,要是楚霸王的美人落入他手,那還得了。虞姬於是當場自刎,項羽沒了後慮,反倒激起鬥志突出重圍,後又多次中伏,艱苦撐到烏江邊絕望自殺。

    可以明確虞姬不僅沒有在項羽兵敗中有負能量的作用,而且還以忠烈女子的壯舉激發了項羽的豪情,值得肯定。

    其實,項羽兵敗身亡,有深層次的原因,具體如下:

    1,未得天下,先失民心。項羽打仗勇冠三軍,但脾氣火爆,動不動屠城,濫殺無辜。鉅鹿一戰,他竟然活埋了20萬秦軍!這樣的人你說老百姓哪裡敢擁戴?面對項羽這樣的勝利者,老百姓覺得比秦朝暴政過之而無不及啊!民心向背是革命成功的關鍵,所以關中百姓紛紛倒向支援劉邦。

    2,錯誤地分封諸侯,恢復封建統治。項羽佔領秦都咸陽,大搞分封諸侯,把原來統一的秦國又分成勢力割據,這是歷史的倒退。敢情他推翻秦朝,是為了登上王位過癮啊,為了享受啊,足見他目光短淺,格局小,怎麼可能成大事,是吧。

    3,無識人之明,更無用人之能。項羽能在各路諸候中成霸主,主要和他個人的威猛分不開的,可惜的是他只是匹夫之勇,剛愎自用,聽不進不同意見,先開始帳下良將謀士雲集,後來紛紛失望舍他而去。比如在楚漢相爭中起了關鍵作用的韓信,在項羽處得不到重用,投劉邦後競被拜將,帶領漢軍打敗了項羽。

    ......

    當然了,還有其他戰略戰術上失誤,比如沒有建立後方啦,賞罰不明啦,任人唯親啊,等等失誤。

    總之,項羽兵困垓下,自刎烏江不是為救虞姬才導致這結果的。

  • 4 # 長島男爵

    漢五年十月,項籍利用劉邦家屬逼迫劉邦簽訂鴻溝和約,劉邦家屬到手後追擊項籍,擊破項籍夏陽的留守軍隊,西楚令尹常靈投降,漢軍追擊至固陵,並派劉賈攻擊壽春截斷項籍南方的退路,漢軍破固陵楚將鍾離昧兵敗逃亡。

    後,漢將灌嬰佔領彭城從東邊圍堵項籍,劉賈勸降西楚大司馬周殷連同英布一道從南邊圍堵項籍,項籍向東南逃竄,漢軍在陳大破項籍。

    項籍兵敗向垓下逃竄,劉邦召集諸侯共圍項籍於垓下。

    韓信率前軍,孔聚率左軍,陳賀率右軍,漢王坐鎮中央,周勃、陳武率後軍共圍項籍10萬軍於垓下。韓信首先會戰,沒有取勝,向後退卻。孔聚、陳賀縱兵出擊,楚軍不利,韓信又乘勢反攻,包圍項籍於垓下。項籍率軍突圍繼續逃竄,楚兵全線潰敗。漢王派騎兵將領灌嬰追擊項羽,在東城斬殺項籍,斬首8萬,楚地遂平。

    整個過程只有金戈鐵馬,跟兒女情長沒太大關係,某些人居然甩鍋給一個女子,真是太搞笑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讓自己的語言變的豐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