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項羽劉邦所帶領的義軍與之交戰的秦軍大多數是僱傭雜牌軍,如果西北三十萬秦軍以及南越五十萬秦軍及時回援,歷史會不會就此改寫呢?
8
回覆列表
  • 1 # 千古嬴政71

    很難說,因為大家都知道項羽打仗是實打實的厲害,項羽成名之戰以三百人奪取一座城池,別人要幾萬人他用三百人,還有就是鉅鹿之戰,項羽破釜沉舟以一敵百的存在,五萬人員戰勝十倍於他的秦軍,而且項羽作戰勇猛謀略也行,他在北上去齊國的時候彭城沒什麼兵力,劉邦趁他不在率領56萬大軍把彭城給拿下了,項羽得知後就兵分兩路,一路繼續北上,而項羽自己則帶領3萬輕騎南下趕回彭城,準備給劉邦來個甕中捉鱉,項羽把彭城四周都圍了,趁著劉邦喝慶功宴打了劉邦個措手不及,劉邦只有逃命的份兒,而且途中把自己一雙兒女全送給了項羽,56萬大軍卻被項羽追著打可見項羽謀略了得,如果蒙恬和趙佗回兵援救也要手上有極好的武器,比如殺傷力巨大的床弩,這種弩專門對付騎兵,而項羽的坐騎烏騅並不是普通的戰馬,所以對付項羽就必須先把烏騅幹掉,幹掉烏騅後再用兵力消耗項羽的體力,在他體力快透支的那一剎那立馬命令弩手們向項羽發射出箭雨,箭上必須塗有毒(最好是狼毒)那是當時天下第一毒,沒有人能治,項羽一旦失敗,劉邦就不可能會繼續反抗秦朝,以劉邦得性格,他怕死,而且他也不會那麼傻,項羽都失敗了他繼續跟蒙恬他們死磕那就是傻子了,但是現實是蒙恬被逼服毒自殺,趙佗背叛秦朝自立為王,然後就是農民起義秦滅亡

  • 2 # 125878215蜂獾

    謝謝邀請,蒙恬率領三十萬秦軍主力部隊,奉命駐守北部邊防修長城,如果公子扶蘇不奉假詔自殺,命蒙恬率領三十大軍火速回咸陽,殺掉趙高和李斯歷史將改寫,扶蘇死後蒙恬也被罷官,王剪率六十萬大軍滅楚國後繼續征服南越,其主力部隊也留在當地駐守,趙佗為征服南越又率五十萬大軍繼續征服南越並留守當地,並開荒種地和當地人結婚生子,首都咸陽並沒有秦軍主力部隊,所以陳勝吳廣起義,留守當地秦軍主力部隊也以分散到南越大地,並不能組織有效抵抗,秦始皇並沒有命令王剪趙佗完成任務後其主力部隊回撤咸陽,其實天下並不鞏固,還十分不穩定,其殘餘反抗勢力還比較強大,秦始皇過於自信,應讓其主力部隊回師咸陽保衛首都安全,上天註定秦無二世,雖然打下天下,確沒有接班人掌控天下,扶蘇要是接班即皇帝位,歷史將改寫,讓蒙恬三十大軍火速回撤保衛咸陽安全。

  • 3 # 手機使用者50709043279

    謝謝邀請,這個設想不成立因為當時起義軍造反各地瞞報,所以等到中央震動的時候已經控制不了了全國烽煙遍地,之前六國的殘餘勢力趁機發難殺死地方長官回覆當地統治雖然有兩個軍團但是軍隊集結是需要時間的還要籌備糧草物資,交通不便這麼遠等大軍集結完畢到達秦早滅了,時間不等人在就是把軍隊從駐防地抽走以後防區空白如果救援不力回來老窩都丟了,或者救援成功但是老窩也丟了那罪過太大了所以只能等

  • 4 # 阿岔視角

    一、“蒙恬三十萬精銳秦軍”到哪兒去了?被在鉅鹿之戰中打死或坑殺了。

    在對付秦末農民起義軍時,秦王朝事實上動用了所謂的蒙恬三十萬精銳秦軍。當時因為蒙恬兄弟已死(蒙恬蒙毅兩兄弟死於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後不久),這三十萬軍隊由名將之後王離做統帥。公元前208年9月,也就是在章邯打敗並殺死項梁之後,王離除留下十萬人防止匈奴進犯之外,帶領其餘二十萬從河套與章邯會和進攻並打敗趙國包圍鉅鹿城。前208年10月到207年9月,鉅鹿之戰歷時近一年結束,王離被俘,章邯等投降,二十萬秦軍在新安被坑殺。

    二、關於趙佗的南越五十萬秦軍以及能不能回援的問題。回不了也不願意回。

    首先,趙佗至少在公元前208年的時候還不是那號稱五十萬的秦軍的統帥。這支軍隊號稱五十萬,是公元前219年由秦始皇派出的,當時趙佗為這支軍隊的副將,其主將是屠睢。後來屠睢死(被當地人殺死),秦始皇任命的新主將還不是趙佗,而是任囂。直到前208年趙佗還都是任囂的副手。所以說趙佗的五十萬秦軍是不對的。

    其次,那隻軍隊不可能回援。這理由是——1、路途遙遠。2、說是五十萬,其實不可能有那麼多,而且在平定百越之地之後,已經融入當地。3、已經不可能聽從朝廷的命令,公元前208年主將任囂病重,要求趙佗在當地建國以抵抗內地起義軍侵犯。

    這也就是說,他們這支軍隊應該實際上不聽秦王朝的指揮了,他們自己已經籌劃建立一個獨立的國家。“抵抗中原起義軍的侵犯”表明他們只有自保之力,而無還手之能。讓他們回援打起義軍,只能是秦二世趙高以及後來的幻想家們的一廂情願。

    三、“精銳之師”的說法。在對付外敵是這樣說是對的,對付農民起義軍,他們精銳不起來。

    在對付農民起義軍的時候,秦國當初的“精銳”應該已經不是精銳,也不可能是精銳。因為當初這些軍隊的敵人是別國的,將士們是為國而戰。而當面對起義軍時,他們計程車氣、目的等都發生了本質的變化——其中一部分肯定要跟自己的親人作戰。這個時候,原來的“精銳”就不復存在。反倒是起義軍,為了正義而戰,士氣高昂—— 鉅鹿之戰就是例子。

    不足之處,請大家批評。

  • 5 # 阿慶還是阿慶

    首先,不論是蒙恬的三十萬大軍,還是趙佗的五十萬南越軍,其實都不是秦朝的主力軍隊。當時秦朝建立之後,秦國的軍隊中活著的都成將官了。這些人在幹什麼呢?他們唄分封到秦朝剛剛成立得各個郡縣中了。一部分擔任了官吏,另一部分統帥軍隊,負責穩定當地的安定。

    而蒙恬的軍隊,最初是發動的罪民組成的,他們因為秦朝的制度優勢二組織起來,負責在北方地區屯田戍邊,防守匈奴。囚徒理論看來是相當管用的即便是罪民,也有著很強的戰鬥力,最終幫助秦朝收腹河套地區。之後很長時間,其實這些人已經形成了對匈奴的威懾,更多時間是在屯田,尤其蒙恬死後。

    再看看趙佗的所謂南越五十萬大軍,最開始的統帥以及第二任統帥都不是趙佗,趙佗是在任囂死後成為的統帥,實際上則只負責三個郡之一。而且這些軍隊的構成,是秦始皇用行政命令的形式,遷徙了七國五十萬的人口過去的,其中相當多數不是戰鬥部隊。而且還有秦國負責大陸的“吏”負責管理。任囂死前封鎖了南郡和北方地區的聯絡,使得南郡不能及時收到秦始皇死,而陳勝吳廣起義的訊息。然後才有趙佗帶領南嶺一個郡兵力,逐步收服南嶺三郡,並在漢初形成百越國的局面。

    所以不論是蒙恬的三十萬戍邊軍,還是趙佗的五十萬南越軍,此時實際上也不可能進入中原參與消滅起義軍的行動了。更何況秦國軍令很嚴格,如果沒有中央的軍符,那就是犯罪,使可以把主帥處死的。而此時的秦二世政府也並沒有說到要調動這兩支軍隊,也可見一斑了。

  • 6 # 1759682

    首先,蒙恬的三十萬精銳大軍還在麼,到底參戰了木有。蒙恬和蒙毅死之後,蒙家作為當時秦國關中顯赫的軍門世家,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後來人去哪了,正史沒記載,有人說,蒙氏族人害怕被害,舉族遷移,有的去了北方草原,也有說投奔了南越的大軍,反正基本離開了中原主戰場。在當時的社會,士族很重要,任何一族的離開,都會動搖國家統治,尤其是蒙家這樣的將門,對軍隊的影響很大,蒙家離開後,北方三十萬大軍還是不是精銳,不好說。

    王翦的孫子王離接替了蒙恬的位置,後來鉅鹿之戰,王離帶領北方的騎兵南下作戰,與項羽對峙,雙方交戰多次,不分勝負,一方面,項羽號稱帶兵有方,部隊訓練的好,戰鬥力強,另一方面,經蒙氏離開,現存九原軍的戰力,和當年卻匈奴七百里的精銳相比,戰力肯定不可同日而語,再加上糧道被項羽斷絕,後方支援不給力,最終被項羽所敗。王離被殺,王翦殺了項燕,項羽殺了王離,因果報應,迴圈往復。這裡插播個體外話,項羽鉅鹿之戰,破釜沉舟,只帶三天口糧純屬扯淡,難道王離的軍隊沒隨身帶乾糧,最終糧道被斷才大敗,要是項羽軍只帶了三天口糧,那估計誰先餓死還不好說。

    所以王離軍不是敗在戰力不行,而是後援不行,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當時的情況是,劉邦已進逼關中,關中空虛,趙高殺胡亥,暗地裡和劉邦聯絡要獻關中,子嬰又密謀殺了趙高,內部一團亂,沒有穩定的後方,再多的精銳大軍也挽救不了秦國。不管是參戰的九原軍,還是路途遙遠的南越軍,都挽救不了秦國。

    從胡亥和趙高屠殺功臣開始,秦國就已萬劫不復,滅亡只是時間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柔比舒尿褲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