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L世界觀

    要說古代武狀元的實戰能力,也跟朝代科舉選取有關係。

    唐代武舉

    自從隋朝正式開始科舉考試後,這項制度影響了中國一千三百多年,為寒門士子開闢了晉升通道,實現了階層流動,到了武則天時期,這位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也成了第一位開創了武舉考試的人。

    公元702年,武則天開創了武舉考試,到清末永久廢除武舉,這項制度存在了1200年,然而有名可查的武狀元不過280人左右,真可謂鳳毛麟角,這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難考,還有一個原因是文人輕武,修史的人對於武狀元也是惜墨如金,很多沒有記載下來。

    唐朝的武舉制是百分百的純武舉,主要考核體能和作戰技術,只考武不考文,科目大致分為三類:一是考射箭,分為長垛、馬射、步射、平射等,二是考體力,分為翹關和負重,三是考身材和語言。翹關是考生單手握著城門長栓的一端,用力把門栓挑直,負重則是考生背起約600斤的大米,往前走的步數越多越好。前面兩項是實打實的,後面考身材和語言主要是要“軀幹雄偉,應對詳明”,就是要身材高大、頭腦清楚、口齒伶俐。

    中國歷史上的名將郭子儀就是武狀元出身,唐朝經歷“安史之亂”,差點亡了國,正所謂亂世出英雄,武舉出身的郭子儀此前並沒有得到重用,安史之亂爆發後郭子儀橫空出世,與李光弼等平定了叛亂,對大唐有再造之功,而且兩退吐蕃,兩復長安,說服回紇,威服叛將,郭子儀不僅武功厥偉,而且忠智俱備,能在複雜的戰場上立不世之功,在險惡的官場也能全功保身。史書評價他:“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侈窮人慾而議者不之貶。”

    唐朝還有一個牛人叫鄭冠,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文武雙科狀元,不過對於鄭冠的記載卻沒有多少,只知道他做了戶部郎中,長於書法,連生卒年、字號籍貫都沒記載。唐代武狀元含武進士現在能知道的只有41人。

    宋代武舉

    宋代重文輕武也影響到了武舉,考試科目既考武藝也考程文,武舉制度得到進一步完善,武藝科目包括弓步射、弓馬射、弩踏、掄使刀槍等器械,而力量考試則以透過拉弓弩的幅度來衡量。

    宋代的武舉考試增加的程文,包括策問和兵書墨義,也就是說你光懂得武藝還不行,要懂得時務兵防和兵書的閱讀及理解。而且這個文化課佔比還挺大,對武藝一般但是知陣法、懂謀略的考生會格開恩,在宋朝這個重文輕武的風氣下,考武狀元韜略放在首位,其次才是體能和技藝。

    考中武舉的,一般都是被差遣去幹一些“京東捉賊”“教習騎軍”的事情,還有的會被派往邊疆一線,充當士卒。因為考試跟實戰脫了鉤,宋朝的武狀元到了實戰就懵圈了,難堪重用。宋朝最有名的武狀元是九歲的朱虎臣,南宋孝宗時代人,射十箭能中九箭,精通《孫子兵法》等兵書戰策,可謂神童,不過這個神童也只是當了武臣官第五十二階的承信郎,可見並未受到重用。

    明朝武舉

    元朝最重軍事卻未實行武舉,明朝剛建立的時候,有大臣提議恢復武舉,被朱元璋駁斥說:“析文武為二途,自輕天下無全才…是無謂也。”提議被駁回,武舉沒有得以繼續。

    到了明英宗時期,武舉才被重新啟用,不過明代的武舉考試,幾乎就是宋代的翻版,也是分為武藝和文考,考試分為三場,分別為騎射、步射、筆試。筆試考古兵法或者問時務,文化課仍然佔的比重大。

    明朝最出名的武狀元叫許泰,是弘治十七年的武狀元,被明孝宗朱佑樘收為義子,並賜國姓朱,封安邊伯。只是許泰為人心胸狹窄,嫉妒王陽明,想要奪取王陽明的戰功,被彈劾,最後死在發配戍所。

    清朝武舉

    武舉在清代比以前的時代重視多了,武狀元授官也比以前優厚,一旦被點為武狀元,就成為正三品武將,不是授予參將,就是紫禁城中的頭等侍衛。

    清代武舉一改宋明兩代重文輕武,將武舉又恢復注重武藝上。所以清朝的武舉慢慢的發展到能武不能文,到了嘉慶時,考生只要能默寫《武經》一百字不出錯就可以。

    清朝最後一位武狀元張三甲,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武狀元,出身武術之家,自小習武,拜在武林名師楊國昌門下,不管是槍、刀、劍、戟還是軟鞭都有獨到之處,百八十斤的練武刀耍起來如盤龍翻舞。

    張三甲被參加武舉的一眾豪門子弟視為“窮猴”,卻能夠考得武狀元,靠的是真本事,只可惜考得武狀元后,回鄉省親,前來登門拜訪祝賀的人絡繹不絕,張三甲天天忙於應酬,回鄉十幾天就病倒了,未來的及報效國家就因病而亡,年僅22歲。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武舉制度被宣佈廢除。

    武舉考試主要是考射箭和力量,古代作戰,弓箭最具殺傷力,所以歷代考試都是以弓箭為主,至於徒手搏擊之類的傳統武術卻沒有列入考試重點,武狀元的實戰能力,也確實存疑,所以一千多年的武舉制度,能真正成名的也是曲指可數。

  • 2 # 西府趙王爺

    古代科舉一般指文試,所謂“武狀元”,地位不高。即使中舉,也要從底層軍官做起。

    自唐代開設武舉以來,一千年多時間裡,真正聞名於歷史的武狀元不過十多位,相比較於“文科”,可見武舉的前景並不是特別好。

    至於所謂的實戰能力,咱們應該分兩種來看,一個是個人武藝,一個是軍事指揮能力。

    首先個人武藝方面應該是沒問題的,在考試的過程中,一般情況下要考察騎馬用槍、射箭、舉重等方面,從這些考核內容來看,就可以發現武舉對於個人武藝要求比較高。

    特別是在唐朝時期,唐人尚武,對於武舉的要求比較著重於個人的武藝考核。十八般武器,騎術、射術得樣樣精通,但是在古代,一般的家庭根本就不可能有讓孩子練習騎馬射箭的條件。所以,武舉考試在當時“門檻”還是挺高的,並不是隨便哪個人就可以參加的。

    這個時期的武狀元,是武夫,個人武藝出眾,但軍事指揮能力就得看後來的表現了。

    唐朝時期的郭子儀就是武狀元出身,其在平定安史之亂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到了兩宋時期,武舉的門檻更高了,除了幾項個人作戰實力的考核以外,對考生的軍事素養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這個時期的考生在軍事戰略方面要多下功夫,朝廷重點培養的是文武兼備的全面人才。

    這主要是因為,宋朝積弱,面對周邊的強敵,必須要培養更多的軍事人才。當時的武狀元出來可不比唐朝只是一個小小的基層軍官,而是正兒八經的的將軍。從這個待遇也看得出來,宋朝對於武舉的重視程度。

    這個時期的武狀元,相對而言要更加優秀,畢竟戰爭從來不是一個人的遊戲,腦子比身體更重要。不過兩宋時期能在戰場上做出實際成績的武狀元也沒有出現,反而是岳飛這樣的“草根”將領大顯身手,由此可見考試厲害不一定能力就強。

    到了明朝時期,對武舉的要求來到了新的高度,按照當時的規定,參加武舉的人員必須有一定的軍事基礎。換句話說就是隻有軍戶家庭的子弟才可以參加這類考試,所以這個時期的狀元們大多來自官員家庭。

    雖然此時的武舉更加的制度化,有了更高的選拔標準和地位,但明朝的腐敗是出了名的,官宦家庭出來的子弟,能有幾分能力?而且門檻的限制,導致了大批底層人才的流失。

    而清朝的武舉基本上就變成了“花把式”,因為這個時期的武舉考核著重注意武藝技巧。由於滿族本身就有特色鮮明的騎射傳統,所以當時的武舉考試特別重視騎射技巧。選拔出來的人才大多以“馬上功夫”見長,在指揮軍隊方面就不那麼擅長了。

    主要還是滿人知道自己沒文化,所以也沒在這方面做過多要求!周星馳電影《武狀元蘇乞兒》裡面,阿燦連名字都不會寫。這個時期的武狀元更像是表演雜技的藝人,其實戰能力可想而知。

    綜上所述,武狀元跟將帥之才並不能畫等號,戰爭不同於其他形式的活動,一個真正具有實戰能力的將軍,一定要透過各種殘酷戰爭的歷練。如果僅僅是通過了武舉,其實戰能力並不會有太大的提升,更不代表著他能在戰場上有出色的表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啤酒燉牛雜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