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隨性萬事屋
-
2 # 凌風說史
亞洲和歐洲是有分界線的。之所以說沒有明顯的分割,是因為亞歐大陸從地理上講確實是一個板塊。為什麼並不是一個洲,更多是因為文化,宗教,歷史等方面的原因而非地理因素。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也更多的是一個文化概念而非地理概念。下面就來詳細說一下這裡面的玄機。
現代地理學中把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裡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達達尼爾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這一線作為歐亞兩洲的分界線。
但實際上,歐亞分界線一直都是隨著歷史的發展在變動,使用時間最長的分界線是“黑海-亞述海-頓河”一線,進入近代以來,才逐漸演變成“烏拉爾山-烏拉爾河”一線。
歐亞分界線最早與希臘人的航海活動有關,當古代希臘人駛入黑海,就認為他們到達了世界的盡頭。柏拉圖在《斐多篇》中就勾勒了這樣的宇宙觀,世界從海格立斯之柱延伸到里奧尼河,從地中海之西到黑海之東,大陸被海水所圍繞。而尼羅河,頓河,多瑙河的源頭正是這片無邊之海。根據約公元150年埃及托勒密的著作復原的《托勒密世界地圖》也表明了歐洲人的世界觀,認為由南向北縱貫黑海的是亞述海,繼續沿亞述海向北是曠闊的頓河。
歐洲人把“黑海-亞述海-頓河”作為歐洲的東邊界,更多地是意味著歐洲文化的統治範圍,而非為了標註界線以東是亞洲還是海洋。在中世界歐洲人的眼中的亞洲,主要是指中國,印度或者波斯。對於荒蕪的西伯利亞地區到底歸屬何處,沒有人關心,甚至把西伯利亞當作一片海洋,對歐洲人而言也沒有什麼影響。
亞洲和歐洲邊界線是隨著近代俄羅斯的崛起和東擴而開始產生變動的。16世紀末17世紀初的《世界之鑑》《兩半球世界地圖》中,歐洲的邊界以及擴充套件到了高加索以北,烏拉爾山脈。這種擴充套件體現了歐洲對俄羅斯的認同以及俄羅斯帝國的瘋狂擴張。而在這之前,俄羅斯作為一個斯拉夫民族為主體且信奉東正教的國家並不為歐洲傳統國家所認同。他們也並不把俄羅斯視作一個歐洲國家。但在俄羅斯強大起來之後,他們不得不接受了俄羅斯作為歐洲一員的觀點。而基於俄羅斯的“歐洲化”,俄羅斯的東擴自然也就代表了歐洲東擴。然而俄羅斯東擴的腳步實在太快,在兩個世紀的擴張運動中已經將東部邊界擴張到了中國境內。
但是無論從哪個時期哪個角度看,將中俄邊界作為歐亞分界線都是不合時宜的。俄羅斯東擴的歷史也是以中華文明為代表的東方文明衰落的歷史,作為一個“非典型”的歐洲國家,在文化層面上需要明確一個歐亞分界線來確立自己歐洲國家的身份而又不影響其擁有廣袤的西伯利亞。而傳統上的“黑海-亞述海-頓河”分界線顯然是把俄羅斯排斥在歐洲國家之外的,因此,俄羅斯人迫切需要制定一個新的邊界來為自己的身份正名。
這個新的邊界線最終由彼得大帝是愛的俄羅斯歷史地理學家塔季謝夫提出。以烏拉爾山作為歐亞的分界線。這一設定在18世紀被國際廣泛接受。然而此後俄羅斯人又對這一劃分提出了質疑,並反覆多次。這一過程也表明歐亞分界線更多地是一個文化概念而非地理概念。
事實上,歐亞大陸本來就是一體的,在這個基礎上,無論怎麼人為地劃分邊界,都無法達到完全的認可和權威性。大洲與大洲的分界通常是以已有的分界線為基礎來區別洲際,而歐洲和亞洲的劃分則是在預設好兩個大洲之後才開始劃定分界。
歐亞分界線的形成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演變。這其中包含了不同時期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之鑑的文化認同與排異。儘管歐亞的分界線時有變動,然而歐羅巴與亞細亞作為兩個不同大洲的概念以及存在了幾千年。這種文化上的區分與隔閡,無論山水如何相連,都不會走到一起的。
-
3 # 三隻腳的大烏鴉
因為這是歐洲人的分法。
按照古代歐洲人的世界觀,歐羅巴洲是信奉基督教的土地,因此歐羅巴西到大西洋、南到地中海、北到斯堪的那威亞半島、東到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頓河。歐洲以東就是亞細亞,是異教徒的地盤。
一開始沒人有異議,到17世紀,俄華人蹦出來了,說我也改信東正教了呢,我們也應該是歐洲人啊,憑什麼歐洲只到頓河啊?歐洲人沒搭理他們,這幫斯拉夫土包子,天天和蒙古人混一起,居然還想當歐洲國家,老老實實在亞洲蹲著去。
所以戰爭與和平里拿破崙天天說要帶著自己的軍隊去莫斯科看一下這個亞洲國家的京城。
後來俄華人發飆了,打敗了拿破崙,一路衝到巴黎,拯救了整個歐洲。
然後俄華人指著地圖說,我覺得歐羅巴的東方邊界是烏拉爾山和烏拉爾河,我的首都莫斯科和聖彼得堡都在歐洲境內,所以我們是歐洲人不是亞洲人,誰贊成?誰反對?
歐洲人捏著鼻子想了想,反正俄華人也是信上帝的,烏拉爾河和頓河雖然隔的有點遠,總歸也是河不是,那行,就烏拉爾河了,我們同意了,這位哥薩克小兄弟可以把架在我們脖子上的馬刀收回去了麼?
然後歐洲的東部邊境就擴充套件到烏拉爾山和烏拉爾河了。
-
4 # 隱語
答 | 獬執事
因為亞洲、歐洲與非洲,是先有“洲”,再去找洲際分界線的。我們現在看到地球上的七大洲,其實北美、南美、大洋、南極四洲都是新航路開闢之後才發現的大陸,因為沒有歷史包袱,所以彼此的邊界分割就比較符合自然地理——尤其是南極洲,孤零零一個大陸,當然自成一洲了!
在古代西方人眼中,世界只有三個大洲:歐洲、非洲與亞洲;彼此大致是經地中海為分界線的。地中海南邊是非洲,東邊是亞洲,北邊就是歐洲。至於西邊,那是茫茫的大西洋,在航海技術不發達的歲月裡,相當於世界的邊界。
地中海再向上,是黑海。在古代,這兩邊海域算得上是龐然大物,而東歐平原以東乃至於西伯利亞,都是未知之地,所以用“地中海-黑海”一線來區分歐洲與亞洲也是足夠了。後來歐洲人活動的範圍漸漸擴大,歐洲的邊界再向北延伸到了頓河,也就到此為止了。
誰想到,亞洲與歐洲居然是聯絡如此緊密的一整塊大陸,其邊界線根本沒辦法好好分割。但是你要說亞洲與歐洲是一個“亞歐洲”,別說歐洲人接受不了,恐怕亞洲人也接受不了,所以區分亞歐分界線就成了一項“文化任務”。其實,這也是因為大航海時代的開拓者是歐洲人,如果是阿拉伯人,他們就絕不會將阿拉伯世界與中華文化圈劃成一個洲,真是那樣,亞歐大陸很可能就會出現歐洲、阿拉伯洲與亞洲三個洲,洲際分界線將更加複雜。
我們不妨再想想,非洲畢竟是與歐洲隔著一道直布羅陀海峽。如果在西半球,歐洲與非洲連到了一塊怎麼辦?歐洲人也絕不會將歐洲與非洲視為一體的,那樣就會又出現一條長長的歐非分界線。
回覆列表
首先,從歷史上來說,歐洲與亞洲之間的聯絡並不密切。雖然有“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之類的橫貫亞歐的貿易通道,但亞歐之間幾千年的聯絡也侷限於貿易、戰爭之類的行為,而像民族融合等更深層次的交流和發展更多的是發生在洲的內部。同時來自亞洲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像匈奴王阿提拉和蒙古成吉思汗的進攻,反而使歐洲更加團結,共同來抵禦來自東方的入侵。而歐洲的十字軍東征,也使阿拉伯國家對於歐洲防禦加強。諸如此類破壞性的行為,使得亞歐之間難以成為一個洲。
其次,歐洲是基督教的勢力範圍,而歐洲挨著的亞洲部分則是阿拉伯國家,更別提更遠的印度和中國是印度教和佛教的勢力範圍,這就決定了歐亞之間不能成一個洲。
再次,歐洲的經濟平均水平比亞洲要高一些,而且歐洲是資本主義最早發展的地方,也是世界性大國最早發展起來的地方,so歐洲(西歐)一直秉承著歐洲中心論,認為自己有多麼多麼先進的制度、多麼多麼文明,除了歐洲不是落後的國家就是野蠻的部落,只有接受歐洲(西歐)的制度啊、文化啊之類的東西才能和歐洲(西歐)變的一樣優秀(現在主語換成了美帝……)巴拉巴拉,所以歐洲抱著這種心態就難以和亞洲成為同一個洲,也不能好好的聊天玩耍了→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