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野菜野菜
-
2 # TonyDeng
說趙雲在箕谷敗於曹真,《三國志·趙雲傳》確實有記載,說“兵弱敵彊,失利於箕谷,然斂眾固守,不至大敗。軍退,貶為鎮軍將軍。”不過,《資治通鍳》並無提及此事,應是司馬光等人考證過的。
看地圖,箕谷在漢中附近,未出蜀境。《三國志》說“亮令雲與鄧芝往拒”曹真,曹真在郿,那麼此為趙雲軍主動出擊,前往魏境,然而後面又說敗於箕谷,則與出擊矛盾。再者,曹真軍若已抵箕谷與趙雲交戰並擊敗令其撤退,那麼漢中已經失陷了。這是不可能的事,《資治通鍳》不提此事,是合理的。
-
3 # 大志讀書
我的觀點:趙雲是有勇有謀的,趙雲是五虎上將之一,其一生經歷戰役無數,尤其是長坂坡七進七出曹操大營殺敵將五十餘名,以及漢水河畔勇救黃忠最為人津津樂道,又被稱“常勝將軍”。
可是從演義來看,趙雲晚年的時候卻在鳳鳴山之戰中差點遭遇一場大敗,如果不是關興、張苞殺出,趙雲很有可能敗亡於夏侯楙這個膏粱子弟之手,一世英名差點毀於一旦。之前連戰連勝的趙雲何以差點遭此大敗?我們來分析下其中原因:
第一 、年齡大了。
當時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際,趙雲已經年逾七十了,個人武力單挑可能沒問題,但是想要和長坂坡和漢水之時那樣高強度和長時間的連續衝殺之下仍然有餘力不太現實,何況在敗於夏侯楙之手前趙雲還連續作戰,斬殺了韓德父子五人。一個七十歲的老人再怎麼樣勇猛,氣力恢復都不可能有年輕時那麼快,想要再復當年之勇有點難。
第二、心態問題。
趙雲在斬殺了韓德父子五人後有點輕敵和託大,加上之前諸葛亮說自己老了,急於想證明自己,忘了窮寇莫追的道理,沒有聽從鄧芝的勸告輕易中了夏侯楙的埋伏。而且夏侯楙有二十餘萬大軍,“楙從其言,遂遣董禧引三萬軍伏於左,薛則引三萬軍伏於右”,包括夏侯楙的中軍,伏擊趙雲的兵力至少在十萬以上,趙雲和鄧芝兵力遠遠不如夏侯楙,在重重包圍中要殺出來難度很大。
第三、地形不利。
和長坂坡以及漢水之時是平原之地利於騎兵衝殺突圍不同,鳳鳴山的地形有高有低,不利於趙雲馳騁突圍,更利於伏擊戰:當時是夏侯楙早已埋下伏兵等趙雲入圍,夏侯楙又是居高臨下,“時雲手下止有千餘人,殺到山坡之下,只見夏侯楙在山上指揮三軍。趙雲投東則望東指,投西則望西指,因此趙雲不能突圍,乃引兵殺上山來。半山中擂木炮石打將下來,不能上山。”從中可以看出,地形極大的限制了趙雲的活動範圍,這是趙雲不能突圍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四、部隊拖累。
長坂坡之戰和漢水之戰趙雲是單槍匹馬,心無旁騖,鳳鳴山之戰不同,他被圍時手下還有千餘人,憑趙雲的悍勇,他一個人突圍可能沒有問題,但是從之前漢水之戰時趙雲救出黃忠,聽說張著還在重圍中又反身殺回來看,趙雲斷無可能丟下手下士卒一個人突圍,想要帶千餘人突圍在魏軍重重包圍中談何容易。
所以,鳳鳴山一戰不同於其他戰役,它存在一定侷限性。在此戰役中,可以看出趙雲年事已高,兵力不足,心有旁騖,地形又不利於自己,這是趙雲差點敗於夏侯楙之手的重要原因。但不能因為這一戰而否定了趙雲一生的功績,他一生戰績彪炳,為蜀國立下了汗馬功勞,青史留名。有詩為證:“常山有虎將,智勇匹關張。漢水功勳在,當陽姓字彰。兩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青史書忠烈,應流百世芳。”
-
4 # 愛尚文史
常山趙子龍,有勇有謀,謙恭禮讓,有忠義,有骨氣,有帥氣,不貪功,不爭榮,堪稱完美將軍之典型……
夏侯楙是誰?夏侯惇之子,清河公主之夫,曹老闆的女婿,典型的官二代,花花公子。據正史記載,夏侯楙沒什麼軍事表現,也沒什麼功績可言,養妓妾方面倒很在行。
他與趙雲相比,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一個寒鴉,一個鸞鳳;差著好幾個檔次呢?
借用魏延的一句評價“聞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無謀”。魏延壓根就看不起夏侯楙,魏延認為,如果自己出其不意的抵達長安,夏侯楙聽說了魏延軍至,必定乘船逃走。“楙聞延奄至,必乘船逃走。”
反觀趙雲,正史的表現雖然沒有演義精彩,但也絕非碌碌無為之輩。
接下來,我就簡單的列舉一下,趙雲在正史中,都有哪些功績:
第一:兩扶幼主
劉備敗走長坂坡,丟妻棄子,狼狽非常。趙雲隻身折返,無懼生死,不避刀斧,終於救出後主劉禪,以及後主母甘夫人……
孫權遣妹回吳,並拐帶了後主劉禪。當時劉備正在益州,諸葛亮等人益不之情,唯有趙雲、張飛二將,救得後主而歸。
第二:西上益州
劉備領兵入益州後,調轉兵峰,直指劉璋,不料軍師龐統戰死,劉備乾淨號令荊州,遣諸葛亮、張飛、趙雲沿江西上。大軍所到之處,無不一一攻克。直至江洲,諸葛亮張飛總領一軍,趙雲獨領一軍分外水,於成都會合。
成都平定之後,趙子龍被封為翊軍將軍……
劉備欲以成都屋舍田園分賜眾將,趙雲當即反駁“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今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須天下都定,各返桑梓,歸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今安居復業,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
第三:漢水大戰
夏侯淵兵敗後,曹操親出漢中,黃忠欲奪其米隊,趙雲以兵隨黃忠。剋期未還,趙雲領親隨數十餘,迎視黃忠,恰逢曹操領兵大出。趙雲前突其陣,殺散敵軍,且戰且走。敵軍散而複合,追至趙雲營寨。趙雲大擺空城計,下令偃旗息鼓,大開寨門,曹操疑有伏兵,遂引眾軍撤退。趙雲瞅準時機,專以硬弩射敵後方陣腳,敵軍以為伏兵追至,倉惶奔走,自相踐踏者不計其數。
第二天,劉備巡視趙雲昨戰處,曰“子龍一身都為膽也!”
第四:直言不諱
關羽荊州兵敗被斬,張飛被部下斬殺頭獻孫權,劉備憤怒至極,打算大舉攻伐東吳。趙雲第一個站出來反對,陳說其厲害關係。“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雖身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因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也。”但遭到了劉備的拒絕,自此之後,劉備不再信任趙雲。
鑑於趙雲之前的功績,劉備沒有深加追究,同期的諫言者,比如秦宓,就被劉備關進了大獄。
以上!足見趙雲有勇有謀。漢水大戰中,趙雲勇冠三軍,戰術型思想明確,大擺空城計,使曹魏諸軍疲於奔命,自相踐踏。之後勸劉備終止伐吳,分析問題頭頭是道,足顯其戰略眼光。
陳壽對其評價“黃忠、趙雲強摯壯猛,並作爪牙,其灌、騰之徒歟!”陳壽能將趙雲、黃忠比作漢朝開國功臣灌纓,以及西漢開國功臣夏侯纓,則是對趙雲的能力最好的肯定。
-
5 # 微笑吧188
有謀略就不打敗仗嗎?馬謖也有謀略,卻失了街亭,成北伐最大罪臣;龐統,鳳雛也,卻成了劉備的擋箭牌。曹操有謀略,打敗仗確是常有的事,赤壁之戰失敗後,他自己說:勝敗乃兵家常事。可見謀略與失敗成功無必然聯絡。
趙雲有謀嗎?答案是肯定的,蜀國五虎上將,如果僅有匹夫之勇,最多是衝鋒陷陣的前鋒。上將,說明此人必有過人的謀略及帶兵經驗,領導又不是傻子,怎能允許莽夫做上將呢?漢中救黃忠,退曹操就是例子。
至於敗給夏侯楙,有幾點原因:1.敵眾我寡,力量懸殊太大,破腳踏車怎麼跑的過小跑車。2.年齡大了,雖老當益壯,無奈歲月不饒人。3.指揮上確有問題,冒進,窮追,犯忌,畢竟上年紀了,打了這仗誰知道下一場仗還會不會有自己,可以理解。
回覆列表
英雄遲暮。
鳳鳴山一戰,跟趙雲對戰的是夏侯楙,但此人怯而無謀,使計圍困趙雲的是參軍程武。
那個時候趙雲是70多的老人了都。雲仰天嘆曰:“吾不服老,死於此地矣!”
常人70多歲能騎馬抗搶不。
70歲能上戰場也是老當益壯了,前頭還斬了幾個,氣力和精神就在那裡了。
至於他有沒有謀,個人認為自然是有勇有謀,非要較真的話,在勇和謀之間,趙雲多勇而謀遜。
因為讓他表現謀的機會不多啊,挑大樑作戰機會少,劉備跟前人才濟濟,也顯不出來。
個人拙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