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獸獸愛蛋蛋
-
2 # 劉一千五
章邯在秦朝算得上是個厲害人物了,在戰鬥中威望日升。趙高也厲害。可他們是對冤家。趙高是想當皇帝,所以,對一切有礙於這條道路上的障礙,都一一消除,僅僅"一步之遙"才遺憾了他的追求。所以,自從秦始皇一死,他就開始實施他的計劃。而他也實在"卓有成效"地做出來了。
趙高上欺滿下,矇蔽秦二世。這讓"天子為朕,固不聞聲"的小皇帝還是知道了關外造反勢力己經到了關外的戲下。周文大軍就要衝關了。秦二世知道後立即組織力量反擊,讓章邯組織臨時軍隊去抵抗。這隻部隊的戰鬥力可想而知。但就是這樣的軍隊也很快撲滅了大部份起義勢力。破周文,魏咎,再殺陳涉,追田榮,滅項梁,逼使楚懷王遷都。只差一步清除楚國殘餘的項羽劉邦等。就以為這些人"不足憂",便去趙國支援王離破趙。讓項羽劉邦等人休養整頓後捲土重來,成了章邯,秦國的掘墓人。
項羽俘王離,表明秦三大主力最強的力量被滅。章邯面對強大的諸候聯軍,只得派人回咸陽請援。但趙高不相信,也不管了。司馬欣一打聽,原來是趙高專權,李斯己被夷三族,沒人再管外面的戰事了。趙高蔽塞言路,群臣自危,司馬欣就跑了回去對章邯彙報。章邯狐疑,拿不穩戰鬥還是投降的主意。
形勢成了這個樣,丞相是要負責的。秦二世一查,查到誰誰就得倒黴。趙高就恐懼了,就在望夷宮殺了他的皇上,想自己登基,無奈百官不從,上天不允,連殿角的木頭也啪啪啪地響。沒法,這登機的大事以後再說。不想大意為子嬰父子所殺,為君父,國家報了仇恨。
項羽再攻章邯,章邯投降。而劉邦己入關中。
章邯久在外地,長年被拖在戰爭泥潭裡脫不開身。朝廷是趙高作主,縱有白起一樣地厲害,朝廷要你死,你就活不了。所以,中樞裡面的趙高在內在外,還沒有人鬥得過,章邯就更鬥不過了。不投降就只有被項羽滅了。
-
3 # 蟬大俠
作為秦朝最後的名將,章邯打敗了陳勝、項梁,在軍中威望確實很高,但別忘了一點:軍事永遠是為政治服務的!在軍事方面的遊刃有餘,不代表他必然具有掌控政治的能力。
歷史上有一種特別的現象,我稱之為“將相鬥”。文官與武將、政客與兵家相鬥的結果,勝利者往往是前者。
在這種鬥爭中慘敗的名將,名單可以拉出一大溜來,最典型的如白起、蒙恬、韓信、岳飛,這些人哪個不是在戰場上威風八面,但還不是被范雎、趙高(李斯)、蕭何(呂后)、秦檜們給拉下馬了!
道理其實很簡單,相比於將,相更接近權力中樞,也往往更擅長權謀。更重要的則是“投鼠忌器”的問題,要憑藉軍事力量搞政治鬥爭,往往逃脫不了“謀反”的嫌疑,所以但凡有其他選擇,沒人願意走出這一步。
回到原題,在趙高已掌控中樞、政由己出的形勢下,章邯其實是沒有機會扳倒趙高的。不想坐以待斃的話,投降項羽是他唯一的選擇。
“形勢比人強”,這話終歸是不錯的!
-
4 # 求圖55
這個問題簡單的比較一下就知道了結婚;
章邯再厲害也沒有有李斯厲害,在秦國的影響力,李斯可以甩張邯幾條街,李斯都沒有能力辦了趙高,章邯則更辦不到!
……
-
5 # 西嶽頑石
比如《趙正書》記載秦二世胡亥是秦始皇欽定的接班人,並非如《史記》所云陰謀篡位,公子扶蘇之死源於赤裸裸的政治迫害,根本不存在所謂的“沙丘政變”。到底孰真孰假,有待史學家們進一步考證,這裡回答這個問題,我還是以《史記》為依據。
章邯無疑是秦王朝的“七星續命燈”,秦朝後期唯一賴以支撐危局的名將,幾乎憑藉一己之力力挽狂瀾。陳勝在大澤鄉揭竿而起,斬木為兵,天下紛紛響應,掀起了反秦起義的狂潮。
秦朝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值此危難之際,章邯挺身而出,組建驪山刑徒為秦朝僱傭軍,屢戰屢勝,逼得陳勝大將周文引頸自刎,大破齊楚聯軍,殺項羽叔父項梁於定陶,陷陳勝於絕境,使其被車伕所殺,此後又鎮壓了各路反秦義軍,暫時穩定了秦末的亂局,使苟延殘喘的秦王朝又多活了幾年。
迎來了一波摧枯拉朽的連戰連捷之後,章邯的不敗金身終於被項羽打破,秦軍在鉅鹿之戰中敗北,無奈退守棘原,與項羽軍隔岸對峙,雙方一度陷入僵持。此時章邯的處境非常危險,內有趙高圖謀不軌,外有項羽虎視眈眈,可謂腹背受敵。
所以若說章邯手握大軍,已經具備了扳倒趙高的實力,純屬無稽之談,秦軍的節節勝利,只不過是秦王朝大廈將傾前的迴光返照而已,章邯自保都困難,否則他也不會投降項羽了。《史記》記載了這麼一件事情,更能說明章邯此時進退兩難的處境。
秦軍在面對項羽的軍隊時多次敗退,秦二世大為不滿,派人責難章邯。章邯恐慌不安,派長史司馬欣回京彙報工作,說明情況。司馬欣赴京後,趙高拒不接見,司馬欣害怕了,趕緊腳底抹油,逃之夭夭。
由於司馬欣擔心趙高派人追殺,所以沒有原路返回,趙高果然派人追殺,逃過一劫的司馬欣回到軍營對章邯說:“趙高用事於中,下無可為者。今戰能勝,高必疾妒吾功;戰不能勝,不免於死。願將軍孰計之。”意思是說,趙高大權獨攬,下面的人無所作為,打了勝仗必遭趙高妒忌,打了敗仗難逃一死,將軍要三思而行啊!
此時陳餘也寫信勸降章邯,他以秦朝名將白起和蒙恬的下場為例,警示章邯如果繼續為秦朝效力,有功無功都將難逃一死,秦朝滅亡是大勢所趨,希望章邯早做打算。章邯權衡再三,終於向項羽開城投降。而就在此後不久,趙高上演了著名的“指鹿為馬”的鬧劇,說明他已經權傾朝野,歷史事實已經證明,他一度具備了弒君篡位的實力,章邯根本無力與之對抗。
毫不客氣的說,章邯選擇投降是明智之舉,良禽擇木而棲,秦王朝已經病入膏肓,藥石無靈。如果章邯繼續選擇為秦朝賣命,搞不好真的會死於趙高之手,以趙高此時的權勢,弄死他猶如捏死一支螞蟻般不費吹灰之力。
李斯的下場就是前車之鑑,堂堂大秦丞相,百官之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還不是被趙高三下五除二的整死。所以,章邯不是不想扳倒趙高,而是他根本沒有那個實力,我相信,他比項羽和劉邦更希望趙高死。
-
6 # 歷史吐槽
封建王朝決定,所有的權力掌握在皇帝手中,無論是真實的權力,或者名義上的權力。凡是不符合這個標準的權力,都是造反。
自胡亥繼位秦朝二世皇帝之後,變本加厲奴役百姓,殘害忠臣,搞得民間怨聲載道,朝堂無人敢講實話。沒錯這都是趙高在幕後操縱的。後來爆發的陳勝吳廣起義點燃了全國的反秦火焰,各地紛紛響應起義,而起義軍也輕而易舉攻佔了大部分的秦朝國土。
這時候章邯臨危受命,指揮幾萬囚徒竟然大破起義聯軍,還殺了幾個高階將領。這下章邯的身價瞬間暴漲!成為朝堂和軍隊的中流砥柱。可就是這樣一箇中流砥柱,朝堂紅人,卻一直受制於趙高。
其實,事實是:章邯受制於胡亥,而胡亥聽命趙高的,所以等同於章邯受制於趙高。秦末朝堂政治十分昏暗,胡亥聽從趙高的建議,整天藏起來,不見朝臣以保持自己威嚴,所有大小事務全權趙高處理,自己整天和大臣躲貓貓。所以章邯雖名義上說聽從二世,可幾乎所有命令都是來自趙高。
封建王朝,身為大臣,其生殺大權都在皇帝手裡。也就是說,章邯想要扳倒趙高,怎麼做?只有一條路,讓二世胡亥自己罷免趙高,殺死趙高,別的路走不通!你還想帶兵殺進咸陽,將趙高剁成肉醬,章邯做夢都想,可不行,因為你還沒有進入皇宮,恐怕都被以造反的名義抓起來殺掉了。二世現在被趙高玩弄於股掌之間,最後還被玩死了,所以章邯搞不掉趙高。
這是一個悖論性的結論:章邯自己的地位是建立在忠於秦朝的位置上,倘若沒有透過二世扳倒趙高,是對秦朝的不忠,這樣自己的地位不穩,也就沒辦法扳倒趙高。
最後的結果是,趙高還是秦王子嬰親自殺的,只有秦王能搞掉趙高,別人不行。
回覆列表
其次,當時章邯被項羽擊敗,秦軍撤退,秦二世派人責備章邯,顯然秦二世也不信任他。這就決定他不可能扳倒趙高。
最後,他的勢力在軍隊,在朝廷沒有勢力。被逼無奈之下,章邯倒戈與諸侯聯合反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