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孫大小妞

    我覺得大部分還是跟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係,孩子剛來到這世界上都是一張白紙,就看做父母的怎麼教育了……首先做父母的一些言行舉止平時在孩子面前還是要多注意點,畢竟孩子們的模仿能力超乎我們的想象……言傳身教很重要……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生活習慣,道德品行,談吐舉止等都在不停地給予影響和示範,其潛移默化的作用相當大,伴隨著人的一生,可以說是活到老學到老,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長稱為終身教師。 這種終身性的教育往往反映了一個家庭的家風,家風的好壞往往要延續幾代人,而且這種家風往往與家庭成員從事的職業有關。

    你會發現我們身邊有不少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說一些霸氣的話或者沒有禮貌的話,在他們眼裡他們覺得自己的孩子跟聰明,語言表達能力強,對於這些家長來說我表示有點無語,孩子他們懂什麼呢?還不是由家長教的嗎?特別是那些說著沒有禮貌的話的孩子,他們的父母本身素質也不會有多高………

    當然我覺的事情都是有兩面性,說話霸氣也不代表沒家教,有些孩子別看著年齡不大,但言談舉止比同齡人要成熟一點,說話有時候也會語出驚人,對於這種孩子其實也可以表示接受,這種也是受家庭環境影響所致……

    總結出來一點家庭環境對我們的成長非常的重要,好的家庭環境與差的家庭環境可以直接養出兩個不同的孩子………

  • 2 # 睿媽富養兒

    有個觀點我很認同“孩子是父母的影印件”。從呱呱墜地的那天起,孩子就用他的眼睛,他的面板,他的鼻子,他的耳朵去感受這個世界。在孩子三四歲時,他上幼兒園前接觸最多的就是父母家人,他調動他一切感官去學習去認知,同樣也複製了父母的言行舉止,透過思想交流傳承了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俗話說,三歲看老。新生兒三歲前所學習的是他這輩子所學習知識總和的70%,有人可能對這個觀點持懷疑態度,你只要去觀察,三歲的孩子是不是學會了基本表達,是不是可以完成基本的肢體動作,是不是有了基本的思維方式去看待問題,是不是對周圍有了基本的認知,這些觀察可以印證周圍的環境對他基本價值觀的塑造。所以,三四歲時,有的孩子霸氣側漏,有的孩子膽小懦弱,有的孩子少年老成這都是家庭教育的結果。身為父母,請保持原件的正確性,孩子才能在影印過程中生長的儘可能健康快樂!

  • 3 # 珍珍生活秀

    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是來自家長,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孩子就是家長的鏡子,所以家長要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形象!

  • 4 # 家庭教育島

    三四歲的孩子說話很霸氣,這跟兒童心理發展有極大的關係。三四歲的孩子正處於一個個性形成的萌芽期,他開始對很多的事情有了自己的主見,並且希望可以脫離父母的控制,覺得自己會像奧特曼超人一樣強大。認為自己無所不能。有些孩子會有一個小小的叛逆期,因為是剛剛從一個小乖乖的階段突然進入一個很有主見的階段,父母比較難適應這個轉變,但是這個階段處理得好的話,可以讓孩子建立健康的自尊,同時也會更加自信和樂觀,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所以父母應該這樣做:

    首先從心理上去接納孩子,充分認識到,這是人生必經的一個階段。以平常心去面對就好。

    第二是當孩子有了霸氣的行為和語言的時候,不要過於強化,要避免嚴厲的批評,訓斥或取笑孩子,這都是一種強化的行為,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讓他對自己產生懷疑,從而失去對自己的自信心

    第三是當孩子說出一些霸氣的話的時候父母要學會引導孩子說出他的感受,比如當孩子說:“我是超人會飛起來!我是英雄會打怪獸!”父母這個時候可以重複他的話並且說:“你覺得你是超人所以你很為自己驕傲!如果現在有怪獸過來的話,你可以把怪獸打敗,所以你覺得自己是英雄。”因為當你這樣去說的時候孩子會得到認同,可以保護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等他過了這個階段,他自然知道沒有怪獸存在,但是自信心卻被保護起來了。

    還有另外一類小孩說的比較霸氣的話是:“這是我姐姐,這是我哥哥,這是我的玩具”等之類這樣的話,這是他開始有一個界限感的表現,只需要去重複他說的話就並且說:“我知道了!”就足夠了。

  • 5 # 唐孝梅

    我認為家庭家庭影響很重要。誰也不是生來就說話。幼兒的模仿意識很強,家人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

  • 6 # 李奶奶說小兒驚嚇

    我對這個問題最深有體會的是,家庭對其影響至少佔一半的原因,但是拋去父母的言傳身教,父母可能是本本分分的老實人。

    有這麼一對兄妹倆,大的十歲,小的四歲,他們已經漸漸懂事了。家裡的經濟條件在當地算是響噹噹,父母因為是開廠子的,照顧不了孩子,便拿出一筆費用,交給爺爺奶奶家裡。同住的還有叔叔、姑姑家的兄弟姊妹,一群孩子好不熱鬧。

    在這一群孩子當中,這兄妹倆就成了大王,二王了。男孩對最近的伙食不滿意說:“我爸每月交的錢,還撈不著根雞腿吃?”女孩說:“這是我媽給我的玩具,你們甭想玩。”說話行事都很硬氣,行事也很霸道。

    他們想看哪個電視臺的節目,他們說了算;晚上幾點熄燈睡覺,就直接關燈,不管別的孩子想做什麼。其他的兄弟姊妹都謙讓著他們倆,雖說私下裡覺得委屈,但是誰叫咱們一家大的小的,都沾著大伯家的光呢。

    但是這對兄妹倆的父母,多年的摸爬滾打,性格修養各方面都沒得說,平時也頭痛孩子的教育問題,怎麼這麼囂張霸氣?這都是跟誰學的?明眼人知道,霸氣不霸氣,是來自家庭的底氣。

  • 7 # 三哥的寵愛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庭環境和氛圍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很大。我們一定要做好正確地引導,讓孩子有正確地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

  • 8 # 板栗兒的微記錄

    孩子是一面鏡子,照出了妖魔鬼怪的父母,照出人蛇鬼神的父母,照出了才學八斗的父母,孩子的起跑線就是父母,家庭教育影響一生。

  • 9 # 為生活幹杯的貓

    你好,我是貓媽。有句話說得好:“孩子是父母的影印件。”你不會認為影印件有問題,是影印過程出現錯誤,而肯定是去找原件的原因。說明孩子是什麼樣的,那多半都是父母造成的。

    孩子出生時都是一張白紙,他不斷的在學習,父母傳遞給他的任何一個動作、一個語言,都會幫助他學習的更多。

    父母平常說話就輕聲細語,孩子說話的聲音肯定不會大;父母說話就是大嗓門,那孩子肯定也習慣於大聲吼叫。我的一個同事就是個大嗓門,經常在安靜的辦公室裡會響起她“銀鈴”般的笑聲,讓人心裡一驚。她和她孩子說話就像吵架一樣,孩子也會大聲的反駁她,彷彿不說這麼大聲,就聽不見。

    可見,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父母要想孩子好,首先需要規範自己的言行。

    孩子不會也不可能去判斷父母這個老師所教的到底對不對,他們只會有樣學樣。

    父母要是經常說髒話,孩子肯定會模仿,這時候你要是告訴他說髒話不對,不應該說髒話,他當時可能會回答你:“哦,知道了。”然後轉過身就聽到你在電話裡和別人說話的時候“#%¥……”孩子會非常混亂,他會不明白為什麼你可以,他不可以。他會認為這樣說話就是沒有問題的。

    所以父母要想孩子言語有禮貌,首先自己要做到這一點,至少在孩子面前要保持這種形象。

    父母需要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及時的糾正。

    等孩子大一些,他除了接收來自父母的資訊,還會接受來自環境、其他人、其他小朋友來的資訊。如果孩子從其他小朋友那裡學到了不好的語言,父母應該要及時對孩子進行糾正,告訴他這個詞是不好的,不應該說。而且這種糾正應該是在聽到孩子第一次說這個詞的時候,並且後續也一直保持這個態度。

    也就是說孩子不管在什麼情況下用這個詞,你都應該告訴他是不對的,而不是在不同的環境和對不同人的時候,有不同的結果。

    孩子其實對很多詞語的意思是不知道的,他只會覺得好玩,去模仿,會很得意他今天又學會了一個新詞。父母有責任告訴他對和錯,這才會讓孩子知道哪些詞是會傷害別人的,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和別人交往。

    綜上所述,孩子說話的習慣,大多都來自父母的影響。說話很霸氣的孩子,多半都有一個霸氣的老爸或是老媽。父母應該規範自己的言行,積極引導孩子學習好的、優美的語言,才不會培養出“我爸是李綱”的孩子。

  • 10 # 哈嘍哈嘍哈哈嘍

    我覺得天生和家庭影響的因素都有。

    我家老二說話就更霸氣一些,而老大就比較靦腆,羞澀。同樣的家庭環境塑造出兩種性格的孩子,在同一片土壤長出兩個不同的果子。

  • 11 # 一樹梅家長教練

    孩子任何的行為和語言都是家庭以及陪伴他的人影響的。

    第一,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是孩子的第1任老師,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孩子成長中的所有良好習慣都是家長培養的,所有的不良習慣也是家長影響的。家長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榜樣。

    第二,家庭成員中所有人的言行舉止無時不影響著孩子,孩子說話霸氣。要麼是家庭成員相互之間說話,也是這樣子,要麼是我們的家庭成員對孩子說話以霸氣。

    第三,要想孩子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及健康的心態,我們家庭裡面必須有正能量的氛圍,正能量的語言,給孩子一個溫馨幸福的家庭氛圍。

  • 12 # 薯片話梅

    我覺得都是受到身邊人影響的,小孩子本來學習能力就很強

    1、獨生子女,父母給予了更多的愛和嬌慣。圈圈的這種行為,就是父母長期嬌生慣養造成的,現大多數的獨生子女身上集中著幾代人的希望和愛護,在家裡都是嬌生慣養,不知道什麼時候是苦,什麼是累,不懂得體會父母的艱辛。他們總是輕易的就可以從父母那裡得到想要的東西,一旦有一天父母滿足不了他們的要求,他們就會用各種手段去威脅。

    2、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同理心。缺乏同理心的孩子多數都是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替他人著想,因為在他們眼裡,地球的中心是自己,所有人都要圍著他轉,否則就會試圖透過行為上來獲得他人的關注,比如哭鬧的方式,一些孩子很聰明,知道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這個道理。

    3、孩子心理發展不成熟。3—4歲的孩子,其感情、知覺、身體自控力和情緒管理的能力都發展到了一定的水平,開始對權利有了一種抵抗情緒,對父母的可支配性極為反感。這個時候,孩子都會尋求一種自認為安全的方式讓別人去適應他們,因此難免在以自我為中心中極度膨脹而形成習慣。這樣的孩子會不斷要求他人,耍賴撒潑,行為霸道。

    如何解決孩子這個問題?

    1.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通常這種情況下,當孩子出現偏激的行為,家長可以適當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易被新鮮的東西吸引的心理特點,這種方法適用於年齡較小的孩子。

    2.冷處理。父母在培養孩子的時候不能一味遷就,當孩子由於沒有得到滿足而發脾氣耍賴的時候,父母不要去理睬,可以巧妙的避開,當家長不理睬的時候,孩子最後也會因為無趣而作出讓步。3.給予適當的提示。孩子的行為管理還不是很成熟,有時候往往控制不住自己,所以家長在這個時候應當給孩子樹立一些規矩性,比如約法三章,或者獎懲的方式去達成和孩子之間的協議,這種方式可以很有效的制約孩子的行為。

    結束語

    其實,每個大人都知道慣孩子不好,之所以非慣不可,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一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人們都輸不起。好些被嬌生慣養的孩子,只因要求沒被滿足,動輒以自殺相威脅,一旦到了這個時候,家長只好繳械投降。其實,即使一對夫妻一個孩的所謂國策難以改變,在一個孩子的前提下,從理性角度,不慣也比慣是更合理的選擇。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識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產後42天是關鍵,如何做可以恢復好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