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時大彬

    自三家分晉之後,晉國成為了戰國時期的南韓、趙國和魏國,而魏國所處的地界,乃是兵家必爭之地,北方有趙國,西邊有強秦,南邊有楚國和南韓,東邊有齊國。

    就這樣,魏國夾雜在各個國家之間,說它是苟延殘喘,好像也並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打也打不過人家,避也避不過去,只能硬著頭皮發展了。

    此時的魏國當家人叫做魏文侯,此君乃野心勃勃,雄才大略之輩,一個時代總會有那麼一兩個梟雄出現,魏文侯絕對算是戰國初期鼎鼎有名的梟雄。

    他看著當下魏國的這種艱難處境,下定決心要改變這種現狀。

    魏文侯任用李悝為相,成為了七國之中最先變法的國家,後來秦國商鞅變法,楚國吳起變法,多多少少都有些效仿李悝的影子。

    李悝變法的主要內容,不外乎四個字:改制、完法。

    政治上,廢除封建世襲制度,將那些不思進取的貴族趕下神壇,為寒門士子大開方便之門,讓“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為現實,為魏國籠絡了一大批人才。

    經濟上,廢除井田制度、承認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買賣,還根據土地情況制定相應稅法,這無疑就提高了百姓開墾荒地,種植糧食的積極性,亦增強了魏國國力,增加了財政收入。

    軍事上,以身體、技巧作為徵兵條件,所有人皆可當兵,一旦成為將士之後,待遇非常優厚,可賜田宅,免除家中徭役,這無疑讓報名當兵者蜂擁而至,再也沒有後顧之憂,士氣大大提高。

    法制上,李悝完善了魏國法律《法經》,在國家法令、政府職能包括官員的升遷獎懲、軍功的獎勵,都做了最全面的規定。

    除了李悝之外,魏文侯還任用吳起打造了一支獨步天下的軍隊“魏武卒”,這支軍隊加入條件十分苛刻,《荀子·議兵篇》載:“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宅。”

    能成為“魏武卒”的兵士,必須身披三層重甲,能拉開十二石(120市斤)的弓弩,還要身背弩矢,手持長戟,腰挎利劍,攜帶三日作戰糧草,半天行軍一百里。

    這種苛刻的條件,無疑在側面證實了“魏武卒”是一支兇悍強大的軍隊。

    但是依靠人才改革,還是遠遠不夠的,魏國地處四戰之地,想要在戰國爭霸,必須要有堅實的盟友,所以魏國與南韓以及趙國之間,彼此關係緊密,也就是所謂的“三晉同盟”,三個國家同進退,實則是南韓與趙國以魏國為主體。

    在這些條件之下,新生的魏國讓齊國、楚國等老牌強國不敢輕視,而魏國也成為了戰國時期,第一個稱霸的國家。

    若是魏國能一直持續這種狀態,那麼戰國時期的歷史必將改寫,但是魏國卻從第一強國,逐漸淪為了二流國家,這很大一部分原因,源於魏文侯的後代。

    魏武侯雖也算不上昏君,但比起他爹還是差了點,文侯任用吳起使魏國凌駕於其他六國之上,而魏武侯卻將吳起給趕走了。

    吳起這個人的確是有些剛愎自用,他曾經氣沖沖跑去質問當時的宰相田文,一連問了三個問題。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載:起曰:“將三軍,使士卒樂死,敵國不敢謀,子孰與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親萬民,實府庫,子孰與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東鄉,韓趙賓從,子孰與起?”文曰:“不如子。”

    這三個問題,田文都說自己不如他,最後田文問了一句話:“主少國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時,屬之於子乎?屬之於我乎?”

    國君年輕,百姓焦慮,大臣不親近他,百姓不信任他,在這個時候,是把政事託付給您呢,還是應當託付給我。

    這一句話把吳起給噎著了,無話可說。

    後來,魏武侯又任用自己的駙馬公叔痤為相,吳起自然又是不服,可公孫痤不是田文那樣的老好人,直接使了一計,讓武侯將公主嫁給吳起,他要是答應,說明他是忠臣,不答應那就有反心!

    軍事上無敵,政治上一竅不通的吳起自然不知其中利害,結果拒絕了,這就引起武侯懷疑,不得已之下,吳起逃到了楚國。

    吳起僅僅是魏國流失的眾多人才中的一個,像歷史上的商鞅,孫臏,范雎,張儀等這些大人物都曾經在魏國待過,可後來都離開了。

    “人才最重要”這句話適用於任何一個時代,留不住人才,是魏國的一大弱點。

    除了人才的流失,還有魏武侯愛打架這個不好的缺點。

    剛坐穩位子,就召集趙國和南韓一路打進了楚國大梁,打得楚國這個老牌強國連連服軟,楚悼王連連求饒,最後武侯還不算完,非佔了人家河南地區的大部分疆土。

    雖然魏武侯這種張揚的性格,將魏國發展到了巔峰,但是也使魏國國力空虛,並且結下了不少大敵,“三晉同盟”更是土崩瓦解。

    在魏惠王(梁惠王)登基時,雖然國力依舊強盛,但已經是四面皆敵。

    在《孟子·梁惠王》中記載:晉國(魏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

    “東敗於齊,西喪秦地七百餘里,南辱於楚”,這等戰績已經使魏國老大的地位不保,各個國家又先後開始變法,魏國本身地理位置就不行,還有那麼多敵人。

    公元前343年的一場“馬陵之戰”,鬼谷子高足龐涓,敗於同門師兄弟孫臏手下,這一戰元氣大傷,一下子將魏國從第一強國拉下了馬。

    最後生生從第一強國,變成了二流小國,最後臣服在了秦國的鐵蹄之下。

    觀其魏國的興衰,先有文侯勵精圖治,結合韓、趙同進退,後武侯窮兵黷武連年征戰,使四戰之地的魏國處處皆敵,魏惠王又讓商鞅等人才流失,在這種情況下,魏國成為了二流小國,再也無望爭霸。

  • 2 # 燕山東

    戰國中期魏國衰落的原因:

    1、人才的流失。

    魏文侯時期,任用李悝、吳起、樂羊、西門豹、子夏、翟璜、魏成等人,富國強兵,抑制趙國,滅掉中山,連敗秦、齊、楚諸國,開拓大片疆土,使魏國一躍為中原的霸主。

    然而到了魏惠王放走商鞅,問罪孫臏,魏人公孫衍、張儀又先後為秦惠文王所重用,前者在雕陰大破魏軍,斬首八萬,後者憑藉三寸不爛之舌,騙得魏惠王將上郡割予秦國。人才的流失,是魏國衰落的關鍵。

    2、四處征伐,樹敵過多。

    魏文侯時期,吳起就提出集中抗秦的說法,並組成三晉聯盟。但是魏武侯、魏惠王時期,採取四面出擊的擴張政策,讓列國飽受魏兵掠地之苦,就連同屬三晉的韓、趙兩國,也因受到魏國的抑制而心生怨恨,直接導致了魏文侯苦心經營的三晉之盟的瓦解。

    3、地理位置四面受敵。

    魏國居戰國七雄的中央,東有強齊、西有強秦。戰國後期,秦國逐漸強大,而魏國的地理位置成為了秦國的首要攻擊物件。

    4、變法不夠徹底。

    魏國的變法較秦國的商鞅變法溫和的多,但同時對舊貴族的打擊也就小得多,這也就造成了魏國的舊貴族實力強大,這也就嚴重的影響到了魏國的封建化程序。

    反觀秦國,舊貴族經過了商鞅變法殘酷打擊,滅族抄家者不計其數,反而使秦國大大加速了封建化的程序,後來者居上超過了魏國。

    二、魏國的簡介

    公元前453年趙襄子、魏桓子和韓康子三家分晉,公元前403年,魏與趙、韓一起被名義尚存的周天子正式封為諸侯。

    由於魏國地處中央四戰之地,憂患的環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成為戰國最早推行變法圖強的君主。他用翟璜為相,改革弊政;用樂羊為將,攻掠中山國;以李悝變法,教授法經,依法治國,魏國呈現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機。

    戰國250餘年歷史中,魏國是最先強盛而稱雄的國家,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齊威王在徐州會盟,互相承認對方為王,史稱“徐州相王”。但在以後的戰爭中,魏國“東敗於齊,西喪秦地七百餘里,南辱於楚”,開始衰落。傳至魏王假,於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為秦國所滅。

  • 3 # 瓶蓋思維1

    答:魏國自從衰落之後,個人認為不是成為了二流小國,而是成為了秦國的囊中之物了,隨時都可以取。魏國衰落主要原因有很多,畢竟以前還是稱霸戰國的強國,一個強國衰敗不是一兩年的事情,而是幾代人累積出來的弊端,下面我來分析一下。

    魏國的轉折點在於桂陵之戰、馬陵之戰,兩次大戰,把魏國三代君王花費國力、物力、財力而建立起來的三十多萬魏軍主力全軍覆沒。魏國從此一蹶不振,走向了下坡路。

    戰國初期,強大的晉國被一分為三,楚國被吳國拖的元氣大傷。至於秦國在也是默默無聞的。總之,在這個時期,整體的局勢很不明朗。無論是強國,還是弱國,無一不進入了虛弱期,更不要談吞併列國,混一天下。

    這種平衡沒有保持太久的時間,終於有一匹黑馬脫穎而出打破了寂靜。虛弱時期最關鍵的是讓自己強壯起來。我們這匹黑馬,也就是魏國,執行這兩個政策,一個變革圖強,一個打破傳統的用人規則。透過嚴格的執行這兩條國策,魏國開展了興建水利,變革政治,獎勵耕戰,吸納先進的人才等活動。在歷史的程序中,魏國不知不覺中擔負起了推動歷史的角色。

    魏國崛起,有李克,吳起,樂羊,西門豹,子夏,魏成,段幹木等一大批文臣武將的眾志成城,很快有了輝煌的霸業。魏國的衰落,從魏國流失的吳起,犀首,商鞅,孫臏,范雎,張儀,信陵君等一大批優秀人物。這些流失或閒置的人才在他國發揮著巨大的能量,從不同程度上傷害著魏國。正所謂“成於此,失於此”。

    魏國強大的時候,領地貌似很寬廣,很穩固。當魏國衰落了,這三塊土地都是一個個定時炸彈,讓魏國疲於奔命。孫武曾言:“故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魏國流失的優秀人才范雎吸取這個教訓後,在見到秦王的時候,就提出了遠交近攻的戰略構想。秦國強大了,魏國就遭殃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蘭花多長時間澆一次水?自己的蘭花為什麼一澆水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