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吃雞的熊本
-
2 # 音樂美文坊
七十年代清貧生活苦中亦有樂
苦中亦有樂
七十年代不只是物質匱乏,精神生活也很枯燥。那時不但沒有電視看,連孩子們可看的讀物也幾乎沒有。記不得具體時間了,反正孩子們都很小。大約那天是星期日,孩子們都在家裡,可是沒什麼玩具可玩,沒書可看,孩子們沒法娛樂。看到他們無所事事的樣子,我突然想出了一個辦法,便說:“我給你們縫毽子玩吧?”“好!”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我翻出碎布,裁剪成正方形,便踏著縫紉機做了起來。四個孩子齊刷刷地圍著我,瞪著眼睛瞅著我做。你爭我搶都要先拿第一個。我考慮到越是小的越不會玩,便說:“先從大的開始,老老實實地挨號等著,一會兒就做好了。”就這樣,拿到毽子的高興得象得獎,馬上跑到院子裡踢起來,沒拿到的急切地等待著。終於每人手捧一毯,兄弟姐妹四人興高采烈地玩著。我看他們大多不會踢,便把小光小波的毽子縫上帶子,這樣他們可以用手拽著帶子踢,毽子就不會落地了。數小環踢得好一點,一次能踢三、五個。林林的腿圈不起來,老是把腿朝前直著踢,而且每踢一下身子也跟著朝前彎,那樣子逗得我忍不住笑。我便給他示範,我從小也笨得不太會踢,一下子也就踢十幾個吧,可在孩子們眼裡真是了不得了。就這樣大家快樂地玩著,玩得很滿足。
那個時候吃的、用的都緊缺,供應的劣質生活煤火苗很小,每逢做飯累得很。如果煮餃子,餃子下到鍋裡一直燒不開鍋,就把餃子煮爛了,所以每當煮餃子時,便叫孩子們到街上去撿柴草。每人拾回一些柴草,積少成多,這樣等餃子下到鍋裡時,連忙往灶里加進孩子們拾的柴草,很快燒開了鍋,餃子才煮不爛。吃餃子一般是星期天,孩子們也願意吃餃子,所以他們只好滿街去拾柴草。當吃著香噴噴的餃子時,他們早已把拾草的不快丟到腦後去了。
八十年代初期,我在即墨十三中任教,那時大女兒和大兒子已上了即墨一中。我們在農村到了三秋大忙時節要放秋假的。每逢放了秋假我便和小兒子、小女兒三人一起到公路邊拾草。我們進行的是流水作業:我用竹筢把樹葉劃拉成堆,胡瑋把成堆的樹葉往蛇皮袋子裡裝,裝滿一袋子胡鵬就用腳踏車載回家,倒在南屋裡。我們三人既分工又合作,一般的是胡瑋裝不完,我和胡鵬幫她裝袋子。離家近的地方都拾光了,拾草的地方越來越遠,草也越來越少。雖然累得很,汗流滿面滿身灰土,但看看滿屋子的樹葉,心裡別提多高興了。這樣燒火做飯比燒煤省時省力,而且又容易熱炕,晚上睡在熱乎乎的炕上,真是舒服極了。所以我們趁著秋假努力苦幹,再苦再累心裡也樂。
在艱苦的生活環境中,孩子們沒有太多的追求,精神生活容易滿足,自力更生過日子,一樣快快樂樂。
節日裡的焰火
1978年元宵節,我們是在孟戈莊聯中過的。給孩子們買了幾包滴嗒繭。晚飯後,孩子們便在偌大的校園裡歡呼著,蹦跳著,變幻著花樣放滴嗒繭,盡力使這小小的滴嗒繭放射出燦爛的光輝。有的揮舞成金光閃閃的圓圈,有的繞成8字形,有的兩手繞成兩個圓圈,盡情地表演著,最後胡瑋把一根根滴嗒繭貼到樹上,幾吹火花到處飄舞,一片金光燦爛,她高興地跑跳著,大聲歡呼著:“放焰火嘍!放焰火嘍!”看著孩子們興高采烈的樣子,我也受到感染,沉浸在節日的快樂裡,感到無限幸福。
從1978年到1991年,我一直住在孟戈莊、瓦戈莊。每年春節元宵節都是一家人團聚,歡樂的時刻。特別是一家人圍著觀看焰火,爆竹時,是最興奮、最幸福的時刻,也是三個男子漢大顯身手的時候。他們爺兒仨冒著嚴寒爬到平房頂上,小心翼翼地點燃後,馬上跑開,觀看著各式各樣的煙花時,大家興奮地呼喊著,歡笑著,沉浸在無限的歡愉裡,特別是爸爸,真有雅興,其實兩個兒子都已長成大人了,完全可以熟練地進行操作了,他很可以在一邊觀看就行了。但他總是和兩個兒子一起操作,大聲歡叫著,議論著,大笑著,就象小孩子一樣。1993年搬到即墨住樓房以及2000年以後在青島凱旋山莊過年,他都要親自跑到樓下親臨現場才過癮。每次總是興趣十足地議論著、觀看著、激動著,真象小孩子一樣。
糊牆
六、七十年代,住的房子的牆壁都是泥的,窗子很小,一根根的木各欞子,冬天用白紙封死,睡的都是土炕,用大鍋灶燒火做飯。經過一年的煙嗆火燎,牆壁變成黑灰色,臥室裡用報紙裱糊的牆也變成黃褐色。每到春節前,我都要到集市上買幾斤報紙,用麵粉做成漿糊,炕上鋪一張小桌子,把報紙鋪到桌子上,涮上漿糊,再揭起來糊到牆壁上,依次一張張整整齊齊地把舊牆面全封死,再用的印有蓮花特牡丹的窗臉畫糊到窗臉上,上面則糊與窗臉配套的橫幅圖案。這樣房間變得乾淨漂亮,也亮堂了許多。再把買的張幾年畫用圖釘按到牆上,以便過完年拆下來第二年再用。文化大革命期間窗臉上貼的是紅紙黃字的毛主席語錄。牆上也掛毛主席象和語錄。隨著經濟條件的好轉,糊牆便不用報紙而改用白色的二板紙,這樣裱糊完的房子越發潔白漂亮,經過大半天的忙碌,雖然很累,但瞅著煥然一新的房間,心裡感到特別舒服、滿足。
忙 年
現在過年也簡單得很。因為房子新鮮、乾淨,不用掃灰糊牆,食品都能買到現成的,不用自己忙活籌備。可是以前卻麻煩得多,放了寒假就開始忙年了。臘月二十三、四不下雨雪就得掃灰,把家裡的所有東西都搬到院子裡,把屋子從上到下全打掃一遍,然後再把傢俱、用品擦拭乾淨再放到原來的地方,往往一天忙到晚累得筋疲力盡,還得抽一天時間糊牆,用報紙或白紙把臥室裡的牆壁裱糊一遍,再貼上幾張年畫,便顯出乾淨、漂亮的吉祥氣氛來。臘月二十五、六得蒸上幾鍋大饅頭,二十七、八得做豆包、蒸米麵、做包子,儘量多做一些,這樣節日期間要吃就舒來蒸一下就可以了。不用現忙活,二十九日或除夕上午得給孩子們準備點付食品,那就是炸麻花、枇粳、炒花生、瓜子。
年前還得收拾豬頭、豬蹄、豬下貨,那時的豬頭、豬蹄都要自己脫毛,很難弄,很累人的。收拾好了要燉豬頭、豬蹄,做成豬蹄凍,豬下貨燉熟……這些活一般是晚上幹,反正年前忙昏了頭,備足了東西,就是為的過年期間痛痛快快、高高興興地吃喝玩樂。
倒花生
每年秋假,我看著鄰居老孫和老許去倒花生,揀玉米就羨慕得不行。她們也約我去,可是我覺得當老師的搞復收影響不好。1989年秋假,我看到不少老師也去倒花生,而且戰果碩碩,便經不住誘惑,也到坡裡倒花生去了,那年雨水多,地溼,地裡掉了不少花生,不到一上午我就倒滿了一糞筐,回家後婆婆和媽高興地說:“倒了這麼多,叫小光也去。”胡鵬那時已上班,國慶節在家休假,我便叫他騎腳踏車載著蛇皮袋子,跟我一起下了地,我們一齊倒,地裡花生真多,倒著真過癮,倒滿了袋子胡鵬就送回家,我蹲在地裡累得慌,就雙膝跪在地裡倒,到晚上回家累得腰痠腿疼,但第二天一早又出發了。院子裡的花生越積越多,便到平房上曬。媽和婆婆一邊攤曬,一邊把雙果揀出來,高興地說:“真發財了。”
等胡鵬上班了,我便自己騎著腳踏車跑到孟戈莊坡裡倒,一天也能倒兩大半袋子,這樣倒了五、六天,收穫越來越少,幾乎每塊地都被倒花生的翻遍了。地裡的花生越來越少,我也累得渾身象散了架,連上樓都是爬。婆婆和媽看我累成這樣,心疼地說:“別去了,別累壞了人。”我便沒再去,每天在家攤曬,揀出大的準備賣。那年鄉里收購雙果,振華載去賣了150多元錢,這在當時可不是小數目,真把我們高興壞了。剩下的除了自己吃,還換了五、六斤油。那是我這輩子唯一一次倒花生,也是我唯一一次發的額外的大財。
回覆列表
這個有地區差異,
我們西南地區的農村玩的是這些:
滾鐵環
彈珠
木製手槍
板車
石子
毽子
紙板
......
那個年代咱們的童年很快樂,
三五成群,走家串戶,吃百家飯,
沒什麼太多作業,沒補習班,
沒有wifi、沒電視(就算有,也是一個黑白的,還得是富裕人家)
可真的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