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鄉農時光

    花生鏽病發病初期,首先葉片背面出現針尖大小的白斑,同時相應的葉片正面出現黃色小點,以後葉背面病斑變成淡黃色並逐漸擴大,呈黃褐色隆起,表皮破裂後,用手摸可粘滿鐵鏽色末。嚴重時,整個葉片變黃枯乾,全株枯死,遠望和火燒狀。不僅嚴重降低產量,而且也影響品質。

    防治方法,除選用抗病品種外,要加強田間管理,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做好防旱排澇工作,培育壯苗,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在田間病株率達到10%-20%時,可選用50%的膠體硫150倍液;或敵鏽鈉600倍——800倍液,或75%百菌清800倍液;或1:2:200(硫酸銅:生石灰:水)的波爾多液;或25%粉鏽寧可溼性粉劑3000倍——5000倍,每隔10天左右噴1次,連噴3次——4次。敵鏽鈉不宜連續使用,應與其他藥劑交替使用,每次每畝噴藥液60千克——75千克。謝謝

  • 2 # 一年級小野熱愛大自然

    一、花生鏽病危害症狀

    1、葉片染病初在葉片正面或背面出現針尖大小淡黃色病斑,後擴大為淡紅色突起斑,表皮破裂露出紅褐色粉末狀物,即病菌夏孢子。

    2、下部葉片先發病,漸向上擴充套件。

    3、葉上密生夏孢子堆後,很快變黃乾枯,似火燒狀。

    4、葉柄、托葉、莖、果柄和果殼染病夏孢子堆與葉上相似,托葉上的夏孢子堆稍大;葉柄、莖和果柄上的夏孢子堆橢圓形,長1~2mm,但夏孢子數量較少。

    5、病株較矮小,形成發病中心,提早落葉枯死。收穫時果柄易斷、落莢

    二、花生鏽病防治方法

    1、清園:播種前或收穫後,清除田間及四周雜草和農作物病殘體,集中燒燬或漚肥;深翻地滅茬,促使病殘體分解,減少病原和蟲原。

    2、播種前撒施或溝施滅菌殺蟲的藥土

    3、輪作:和非本科作物輪作,水旱輪作最好。

    4、抗病品種:選用無病、包衣的種子,如未包衣則種子須用拌種劑或浸種劑滅菌,用種子重量0.5%的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拌種。

    5、播種後用藥土覆蓋,易發病地區,在幼苗封行前噴施一次除蟲滅菌劑。

    6、適時早播:早間苗、早培土、早施肥,及時中耕培土,培育壯苗。

    7、選用排灌方便的田塊:開好排水溝,降低地下水位,達到雨停無積水;大雨過後及時清理溝系,防止溼氣滯留,降低田間溼度。

    8、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機肥。

    9、採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適當增施磷鉀肥,加強田間管理,培育壯苗,增強植株抗病力,有利於減輕病害。

    10、地膜覆蓋栽培,可防治土中病菌危害地上部植株。

    11、及時防治害蟲,減少植株傷口,減少病菌傳播途徑;發病時及時清除病葉、病株,並帶出田外燒燬,病穴施藥或生石灰。

    12化學防治:發病初期噴施: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40%三唑酮·多膠懸劑1000倍液;95%敵鏽鈉可溼性粉劑600倍液;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65%代森鋅可溼性粉劑500~600倍液;50%克菌丹可溼性粉劑500倍液;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700倍液;

    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400倍液;25%阿米西達嘧菌脂懸浮劑1000~1200倍液;

  • 3 # 寒吐

    花生鏽病在花生生長過程中,是危害較為嚴重的病害。花生鏽病在花生各個生長期都有可能發生,但以結莢期發生最嚴重。

    花生鏽病可導致花生產量降低,果實變質不能食用。

    花生鏽病的主要症狀:花生葉片背面出現白色斑點,正面出現黃色小點。以後葉背面逐漸變黃、隆起、表皮破裂、產生鏽褐色粉末。整株葉片變黃枯萎,嚴重時枯死,遠望像被火燒一樣。

    花生鏽病主要危害花生葉片,病情嚴重也可危害葉柄、莖枝、果莢等。一般從花期開始,從花生底部葉片發生,逐漸向上擴充套件到頂部葉片。

    防治方法:

    一、選用抗病品種。

    二、加強田間管理,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

    三、防旱排澇,培育壯苗,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四、藥物治療。用25%粉鏽寧可溼性粉劑3000倍液或75%百菌清8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噴一次,連噴3一4次。

  • 4 # 瀟灑如你們

    首先了解花生鏽病的症狀:

    1、花生鏽病和葉斑病是花生常發病害,鏽病的症狀是花生葉片有針尖大小的鏽斑,呈不規則放射狀。正反面都有。

    2、葉片、莖杆、果柄、果實都可能被感染。果實被感染的時候,先感染果殼,顏色發暗,有褐色凹陷,嚴重時呈網狀,然後侵染果實,黑色,味苦。嚴重影響商品性。造成減產。

    其次瞭解發生原因:

    1、種子帶菌,土壤帶菌。

    2、氮肥過大,磷鉀肥不足。

    3、突然含水量過大。

    4、重茬有病株殘體。

    5、飛蝨、蚜蟲傳毒。

    最後瞭解防治:

    1、種子消毒、拌種。

    2、起壟種植,減少土壤含水量。

    3、重茬的種植前清理病株殘體。

    4、藥劑防治:花生鏽病是真菌性病害,發生時選用苯甲丙環唑,戊唑醇,己唑醇、嘧菌酯等等藥劑都可以防治。

  • 5 # 眾生皆苦我最苦

    首先了解花生鏽病的症狀: 1、花生鏽病和葉斑病是花生常發病害,鏽病的症狀是花生葉片有針尖大小的鏽斑,呈不規則放射狀。正反面都有。 2、葉片、莖杆、果柄、果實都可能被感染。果實被感染的時候,先感染果殼,顏色發暗,有褐色凹陷,嚴重時呈網狀,然後侵染果實,黑色,味苦。嚴重影響商品性。造成減產。 其次瞭解發生原因: 1、種子帶菌,土壤帶菌。 2、氮肥過大,磷鉀肥不足。 3、突然含水量過大。 4、重茬有病株殘體。 5、飛蝨、蚜蟲傳毒。 最後瞭解防治: 1、種子消毒、拌種。 2、起壟種植,減少土壤含水量。 3、重茬的種植前清理病株殘體。 4、藥劑防治:花生鏽病是真菌性病害,發生時選用苯甲丙環唑,戊唑醇,己唑醇、嘧菌酯等等藥劑都可以防治。

  • 6 # 三農眼鏡哥

    現在正是農曆六月,高溫多雨,我們這裡花生已經開始結莢。此時期,正是花生鏽病發生的高峰時期。一旦發生該病,不僅影響花生品質,而且會導致花生產量減少50%以上。 一、花生鏽病危害症狀

    花生鏽病一般從花生開花就會發生,先從植株底部葉片發生,逐漸向植株頂部蔓延,葉片顏色變黃。花生鏽病發病初期,葉片背部出現小白點,葉片正面則對應小黃點,以後逐漸擴大,呈現鐵鏽一般的黃褐色,捏開黃點,用手摸有鐵鏽一般的粉末。該病嚴重時整株葉子變黃變幹,直至全株枯死。

    二、花生鏽病發病條件

    花生鏽病是一種細菌病害,病源可以寄生在種源、田地中。在夏季,氣溫達到25~30攝氏度左右,而且因為夏天多雨、溼度大、控旺不到位、密度過大、通風透氣差、遭受水澇等情況,最容易導致花生鏽病發生。

    三、花生鏽病傳播途徑

    因花生鏽病是細菌病害,只要氣溫達到10攝氏度以上就會生長,藉著風、雨、地下水傳播,防不勝防。而且有一週左右的潛伏期,容易導致成片爆發病害。

    四、花生鏽病防治辦法

    1.選用抗病種源,播種前再用多菌靈粉劑1000倍液拌種,消毒殺菌。

    2.採用地膜覆膜種植技術,不僅能利用膜內高溫殺菌,而且有效改變生長環境,降低發病條件。

    3.採用起壠種植,合理密植,做好除草、排水環節。

    4.注意控旺管理,在花蕾期以及後期禁止追加氮肥,追肥以磷肥、鉀肥為主。

    5.藥劑防治,對病株採用75%百菌清500倍液或者75%敵鏽鈉可溼性粉劑600倍液噴霧,噴藥時可新增0.2%洗衣粉,增加藥效。每隔一週噴藥一次,堅持三次以上。

    6. 及時清除病株,集中深埋或者燒燬,防止發生再次傳播感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結晶拋光的正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