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敬德浩
-
2 # TeaC
就我的理解說一點點,也就知道這麼一點點。
字,一般都是圍繞著名作各種闡發,一定是與名相輔相成的,而不可能是與名相左相悖的。
“名”這個字,與“命”這個字同音不同聲調,說明相互之間是有某種性質相同的,說得開一點,一個人的名,或者一件事物的名,本身就已經點出了這個人的命理或者這件事物的性質。
對於人來說,只有一個名,一是因為在表達上比較單一,不太夠用來應答人際交往中思想意識和情感的豐富多彩,這也是很多人都有外號的相同原因;二是因為其中存在的秩序感,因為名很正式,古代是用來列入宗譜的,有時候不適合直接說出來,會有各種各樣的障礙感,比如一個年紀很大的人,他的名一般不會在子孫後代的嘴裡隨便直接說出來,因為在他們的心裡存在著一種對他的天然的敬重感,這使得他們不可能在說話時隨便直接地說他的名字。又比如一個人社會地位很高或者在某個社會群體中很有威望,那麼這群體中的其他人一般就不太可能直接呼喚他的名。——當然,這個現象,雖然在中國尤其是古代中國非常典型,在很多亞洲國家可能也是,但在西方國家就不一定如此,或者影響上至少不會達到這麼高的程度,據我所知,英語國家比如美國,家庭成員之間,父母子女之間、祖孫輩之間,直呼其名是很普遍的,一個單位裡,上下級之間也是這樣。這一點,東西方國家之間對比鮮明。
扯遠了,回到答題。
不過現在的中國,不像古代社會那樣,時時處處都非常強調社會的等級秩序,而是已經變得相當平等,至少相對於古代社會來說,已經相當平等。而且,由於舊的等級秩序被打破,很多人從小時後起就從來也沒有接受過這方面的教育了,那種人際交往中“沒大沒小”的現象已經很常見。
雖然今天,科學技術的發現和各種科學發現已經使我們知道,古代人的一些極其看重和大費周章而為的事情,其實是毫無必要個和荒唐的,但無論如何,我相信在很多人的心裡,還是喜歡還是願意在自己與他人的交往中存在某種秩序感、儀式感。所以這些人一定都會願意給自己選取一個“字”,以表達和享受自己作為人的尊重感。
這也是今天華人在享受到了物質生活富裕安康之後,又各自尋覓精神生活的豐富多彩的需要。
至於選什麼字,一般都是圍繞著名來做文章,或者給名加一個解釋,加一個延展,加一點描述,加一點想象,加一個映襯,等等,總之,字和名在性質和含義上應該相互成立,而不應該相互背離。不然人家會以為你是個精神分裂症患者。
-
3 # 穆說
如果我們如古人一般有字的話,我的字會取為“朝(zhao)文”。
來自“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詩,希望自己“腹有詩書”即“文”,可“氣華”。希望自己“朝”讀文,且如名“熙”字般充滿朝氣。
不過,古人的字,並非自己所取,而是男子及冠以及女子及笄之後本人長輩或師長所賜,供長輩及同輩稱呼。所取之字,往往與本名存在著一定意義上的聯絡,或是本名的含義相近,或與本名含義相反。
-
4 # 星夜的眷戀
古人的名,主要用於自稱,古人的字,主要用於他稱。當然,也不是說所有的情況下都必須對人稱字不稱名,這要依對話雙方的相互地位而定。彼此地位相當者,尊稱別人用字不用名,謙稱自己用名不用字;而長輩對晚輩、老師對學生、上級對下級,也可以稱名而不稱字,這樣顯得更親切。如果說起名是為了分彼此,那麼取字就是為了明尊卑。這是名與字功能的基本區別。
表字是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義的名字。古代男子20歲女子十五歲,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與本名涵義相關的別名,稱之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稱其表德之字。後稱字為表字。 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與本名涵義相關的別名,稱之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稱其表德之字。後因稱字為表字。古人的字大多是由德高望重的前輩或師長給取的。
-
5 # 問道華夏
如果讓我給自己的名去個字號,我就在元、亨、利、貞這四個字裡選一個。因為這四個字最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最富有文化意蘊,其寓意具有無限擴充套件性。
這四個字出自《易經·乾卦》:"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行……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元,即大、開始、第一、首長之意,比如元首、元月、狀元等;亨,順暢、美好之意,比如財源亨通;利,吉利、順利,是義之相加之意;貞,正、直、定、堅、忠之意。在易經裡,元亨利貞這四個字就是君子為人處世的四個美德,就像大自然的春夏秋冬那樣,元代表春的萬物復甦,開啟一年的好光景;亨代表夏,萬物亨通繁茂,充滿生機;利代表秋季的收穫與利益,利本身就有“以刀收割禾木”之意;貞代表堅定果決不屈不撓,常用來形容人在做事時的立場堅定,心念正善。所以這四種美德又被解釋為仁、禮、義、正。
古人不像現在這樣,在家在外就一個名。古人的名是長輩在孩子生下來就給取的,一般是父母親人用來區別其他人的稱號。但是到了加冠,也就是20歲成年的時候,就要專門給他取一個字號,這個字號是用來對外稱呼的。那既然字是外用的,就應該給這個名號以最美好最吉祥最有象徵意義的文字來代表他,而且我們知道,名字不僅僅是一個人的代稱,其實裡面蘊含這一種文化,一種祈願、引領、暗示的文化含義,其中包含著父母長輩的他的殷切希望和美好期盼,也暗含著對他的人生的勸導和指引,相當於一個人的人生座右銘,相伴一生,或者許多年。
古代人有時候也會自己更改名號,原因就在於他的人生方向發生了變化,所從事的事業或者自己的理想與當初父母長輩起名字的時候,情況發生了變化,不再適應當下的生活和事業,甚至會影響到自己的前途的時候,於是更改字號。比如大辭賦家司馬相如(司馬犬子),字長卿,長大後自認為自己的名字不雅,因仰慕戰國時期完璧歸趙的政治家藺相如,便自改為相如,以明心志。司馬相如“鳳求凰”
除了採用易經裡面的字,我還可以從道德經裡選取幾個字,比如正、中、一、初等,再或者從屈原的名字或文章裡挑選幾個字,比如夷、靈、均等。
以上這些字都應該是作為我的名字的備用字。可能會考慮到音韻效果、生僻與否以及用者眾寡等因素,會採取淘汰法,最終選取一個文字作為我的字號。
但是到底採用哪一個,因為沒有確定改名字,我也不知道。但我肯定會在易經、道德經和屈原及其作品裡選取一個字來。
供您參考。但願能給您帶來一些啟發!
-
6 # 命學小生
最早的時候古人起名是很隨便的,比如七雄爭霸裡面的齊桓公,名字就叫姜小白,那時候的起名還不太講究的。
後來古人起名才比較重視,重取義、重內涵。
在《左傳•桓公六年》記載春秋時代命名的五個原則為:“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其意思是,要根據其出身特點,從追慕祥瑞、託物喻志、褒揚德行、寄託父輩期望等幾個方面比照取名。該書還提出“七不”,即“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隱疾、不以牲畜、不以器幣”來取名,就是不能用國家、官職、地名、人的缺陷、牲畜以及器物錢幣作為名字。
那我們現在這麼起名呢?
看八字孩子的五行,金木水火土。辨別剛柔曲直寒熱燥溼。這個就不多解釋了,稍微學點四柱八字命理都可以辨別。缺補土補土,缺補水補水。我聽到過一個人八字缺水,結果呢,某大師給他取了帶四點水的名字。其實四點水是水嗎?四點水是火,比如熱,比如煎熬,比如煮,比如照,比如蒸,都和火有關。下面的四點水其實是火苗,是火字的縮寫。人家本來缺水,他補個四點水上去,補了一堆火。造字的時候很有講究的,千萬不可搞錯。
當然要配合八字的原局,也要看大運。大家都說命局是車,大運是路。車子在好開泥濘也是不行的,所以也要考慮大運的變化給未來鋪路。
回覆列表
我的名字叫張敬浩,本意是“敬”尊敬各位朋友,也使每個人都尊敬我,“浩”指的是,浩浩蕩蕩,橫邊無涯,做人要有氣魄,有尺度,有分寸。
現在的我如果有字,自己會給自己起“敬德”,有禮貌恭恭敬敬,品德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