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王德銘

    答:因為隨著科學種植技術的越來越發展,原來的傳統式秋葵種植滿足不了現代的發展,於是,發展到當今的大棚種植(也就是衡溫種植,即反季種植)。只要控制好溫度,秋葵就能正常生長髮育。所從,採用大棚種植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秋葵。

  • 2 # 富農達人

    可以在大棚內種植,一些地方由於天氣溫度的原因,大田種植只能種植一茬或者兩茬,在冬季幾乎沒有什麼蔬菜,更別說秋葵了,所以一些種植戶利用大棚種植反季節蔬菜,可以供當地市場,雖然說大棚種植成本高,但運輸成本低,從外地運輸成本高,時間長,運到當地菜的品質下降,損耗也大,大棚內可以種植秋葵。

    首先,以前人們對秋葵的認識不夠,尤其是北方人,都沒見過這種蔬菜,更別說種植了,吃的人也相對少,透過一些飯店有秋葵這個冷盤,後來人們慢慢開始吃這個蔬菜,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高了,對菜品的營養價值也重視了,像秋葵這類營養元素全面的菜,大部分人也可以接受,所以市場上對秋葵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相對種植的就越來越多。其次,大棚內種植的農作物品種也是越來越多,因為在大棚內種植可以避免一些自然災害,改變了種植環境,可以一年四季種植,不會存在溫度,光照,溼度的影響,都可以人為的控制,保證植物正常生長,並且也豐富了北方冬季蔬菜品種的單一,這都是大棚種植的好處,也是現在農戶提高收入的好方法,也是政府大力推薦的方法。最後,不管是大棚種植還是大田種植,產品的質量是最關鍵的,嚴格把控好農藥化肥的使用,儘量種出安全,優質的農產品,讓老百姓吃的放心,吃的開心,吃的舒心。

  • 3 # 粵西鄉村妹

    秋葵也叫羊角豆、洋辣椒,原產於非洲。所以秋葵喜歡溫暖、Sunny充足的環境進生長。秋葵不耐寒怕冷,因此在低溫環境,冬天是不可以進行露地種植的,並且也不適宜北方種植。

    秋葵有著較強的耐熱性,溫度低於15度種子難以發芽。最實意生長溫度在20~30度左右。夜間溫度不得低於13度,否則秋葵生長慢,植株矮小,影響開花結果率。

    秋葵非常喜歡光照,光照可以促進秋葵生長,增加植株的抵抗能力,提高開花結果率。光照不足的話,降低營養積累。容易導致秋葵的植株瘦小,葉片暗淡無光,影響開花結果,結的果莢品質差,影響效益產量。所以種植時要保證充足Sunny。播種時控制好種植密度,苗期做好整枝修剪,防止互相遮蔭影響關照吸收。

    秋葵最適宜種植時間在春節,不同地區根據當地氣候不同,在南方地區,春季溫暖回升較早,在二月就開始播種。長江中下游地區在四至五月播種。苗期持續40天左右,開花結果生長週期長達7個月。在南方春夏秋三季都可以種植,其他地方可以採取大棚種植。

    秋葵適宜冬各種土壤種植,大面積種植話為了高產,應該選擇肥沃疏鬆的黑土地,或半泥沙土壤為好。挖穴播種,為了防止出苗率低。每個穴位放三至四粒種子,長出五六片葉時可以間苗。每個穴位留一株苗,其它可以拔除或移栽。

    秋葵喜歡Sunny通風的環境,以主蔓結果。要清除側枝以利通風,減少病蟲害。下雨多季節要注意培土,防止倒伏。秋葵比較耐旱,苗期不要澆水太多,一個星期一次。秋葵怕澇,雨季水多溫度高容易導致爛根,要及時清溝排水。

    秋葵根系發達,吸肥能力強。植株高40至50釐米時候,要施一次肥。採收第一二個果後,再每畝追施尿素十公斤。結果盛期注意施磷、鉀肥,促使植株健壯生長,長得粗壯結果多,產量高。在生長後期,防止秋葵植株早衰,用0.30%磷酸氫鉀溶液5~7天噴施葉面肥,連續噴2至3次。

    秋葵病蟲害少,主要有棉鈴蟲、造橋蟲、蚜蟲,可以用敵百蟲噴霧防治。蚜蟲和薊馬主要危害果莢,用樂果兌水進行噴霧防治。

    秋葵生長速度快,花開一天就凋謝結果了。兩三天就要採收一次,否則就容易革職老化,影響銷售品質。我要用剪刀剪果柄,不要用手扳以免傷害樹枝影響生長。

    秋葵大面積種植最好選擇,品質好高產,優良的品種。比較好的有:臺灣五福、五角、卡里巴等植株矮容易管理,早熟、低位開始結果,連續結果強產量高。大棚、露地、高溫都適宜栽培。

    總結:以上就是秋葵種植管理方法,我現在就是種植秋葵,每天都有秋葵採收,我在南方是露地栽培的。大棚種植的話,方法一樣的,只要掌握好光照、氣候溫度管理一年都可以種植的。下圖就是我種的秋葵。

  • 4 # 開爾山書

    大棚能種植秋葵,一般採用保溫效能較好的日光溫室進行,外蓋1層草苫,內部距棚膜30釐米用地膜掛"天幕",地面鋪地膜,後牆張掛反光幕,以增強室內光照。在冬季最冷的月份,溫室內一般夜溫應維持12~15℃,白天氣溫應達25~30℃,日平均溫度13~20℃。遇災害性天氣,需進行臨時加溫,以保證溫室最低氣溫不低於8℃,滿足黃秋葵生長髮育的需求。   黃秋葵的大棚種植方法之選用品種   以中早熟矮生型黃秋葵品種較適宜保護地栽培。   黃秋葵的大棚種植方法之播種育苗   播種期以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為宜。播前種子用溫水浸種24小時,然後於25~28℃條件下保溼催芽。芽長釐米時,播於營養缽中,每缽播2粒,覆土1釐米,播種後保持白天溫度25~30℃,夜間15~20℃,一般4~5天即可出苗。幼苗出土後降溫,白天22~25℃、夜溫13~15℃。第二片真葉時間苗,每缽留壯苗歪株。   黃秋葵的大棚種植方法之整地   冬季栽培黃秋葵要施足基肥,一般每公頃施腐熟的雞糞或人糞尿60000千克。深翻細耙,按50釐米行距開溝,溝內撒施複合肥750千克。然後做成15釐米高馬鞍形小高畦,在壟上覆蓋地膜。   黃秋葵的大棚種植方法之定植   當幼苗達到3~4片真葉。日曆苗齡30~40天時即可定植。定植前1周降溫煉苗。定植時選晴好天氣,按株距30~35釐米打孔定植。定植後封嚴定植穴,每公頃保苗60000株左右,定植後立即於膜下暗溝澆透水一次。   黃秋葵的大棚種植方法之田間管理  (1)溫度管理 定植後閉棚增溫促進緩苗,白天溫度保持28~32℃、夜溫18~20℃。緩苗後降溫,白天25~28℃,夜間15~18℃。溫度調節主要靠及時揭蓋草苫和放風調節。結果後保持白天溫度25~30℃,夜溫13~15℃,當夜間最低溫度低於8℃時,在溫室內設火爐架煙筒加溫。當5月下旬夜溫穩定在15℃時進行晝夜通風。陰雨雪天要在中午適時揭苫,爭取較多光照,外界溫度過低時要晚揭早蓋。   (2)肥水管理 黃秋葵定植後至第一朵花開放一般不追肥澆水,結莢後開始追肥澆水。但此時正值嚴冬,澆水追肥次數應少,以免降低地溫。澆水要在晴天上午進行,在膜下澆小水,澆水後閉棚升溫,提高地溫,並隨水追複合肥300千克/公頃。以後每隔15天澆水追肥一次,以保持土壤溼潤為度。3月初氣溫上升後每隔5~7天澆水一次,每次澆水都應結合追肥。   (3)整枝 摘葉在密植條件下,及時除去植株下部側枝。栽植密度較小時,可保留基部1~2個側枝,使其與主莖同時結莢。在生長中後期,收穫嫩莢後保留莢下1~2片葉,其餘下部葉片全部摘除。植株高達1.2~米時摘心。   (4)激素保花 冬季溫度低時,可用番茄靈50~60毫克/升液塗抹柱頭,提高坐果率到95%。結莢盛期每隔15天噴一次600~800倍液的高美施或其他葉面肥。   黃秋葵的大棚種植方法之採收   黃秋葵從播種至採收第一嫩莢一般需60~80天,花謝後4~7天,果莢長7~10釐米時為收穫適期。12月至翌年2月,因溫度較低,植株生長較饅,一般每3~4天採收一次,可於元旦、春節供應市場。結莢盛期(3月初後)每隔1~2天採收一次,至晚霜結束。採收時應用剪刀剪斷梗部,避免劈傷植株。

  • 5 # 仰天長嘯笑春風

    只要不受霜凍和低溫的影響,秋葵一年四季都可種植,露地4月份至11月份都可種植,至於12月份至次年3月份的大棚種植,一般不建議。因為大棚種植的秋葵產量遠遠低於露天種植,再一個就是冬季受低溫的影響,秋葵果實發育緩慢,同時果型也不好看,容易起疙瘩,嚴重影響了商品果的質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毛竹林可不可以套種其他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