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珂伴讀
-
2 # 飛過夏天的鳥
看到有關於路遙的一些問題,覺得挺搞笑的,因為許許多多的普通的讀者,始終以為路遙是一位很有名氣,作品現實感強,感人的作家,甚至是以為路遙已經是代表了一個時代的高度。
其實,我始終以為路遙是一位通俗小說作家,和瓊瑤一樣,路遙已經擁有很大的讀者群體,這已經就是路遙比同時期一些作家更為成功的一個地方。
但是路遙的小說寫了一些什麼呢?路遙的小說的格局與眼界怎麼樣呢?事實上,路遙的小說是農村的題材,寫農民的一些問題,一些農民的艱難,一些農民的沒有出路的出路,理想的虛幻。這樣的一些,農村的一些變遷,及至現在,仍然是很符合中國國情的,所以,路遙的作品仍然會被報刊或平臺多有宣傳。但是路遙這樣一個人,也許是他自己的出身的緣故,也因為修養不夠,就已經註定了他的痛苦是現實的痛苦,農民的痛苦,不能進入到更深的藝術層次,人的靈魂的層次。
-
3 # 觀滄海93
世間凡事都有挫敗,無論是誰,什麼事,都要經歷很多歷練的,路遙老師也是一樣的,剛開始的作品,每部作品都必引起轟動?必須獲大獎?有幾部精品,經典就可以了,當代與後世傳頌品讀領會其中豐富精神食糧!向路遙老師致敬!
-
4 # 劉會賓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其實至到現在也沒有在文學界裡有一個肯定的地位和定論。
目前,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只是在民間有相當的地位,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
應該說路遙在八十年代是走了"狗屎運"的主兒罷了。
他屢次投稿《平凡的世界》結果每每是石沉大海,悄無聲息。一次偶然的機會得到一個貴人的青睞,才一舉成名。
尤其是當時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長篇小說主推他的《平凡的世界》,是一定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這部長篇小說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因此,路遙才被許許多多的人知道他是誰?
更是一所大學校長在新生入學前,都會有校長親筆簽名的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一書。
可想而知這本書的影響力有多深刻。
路遙是成功的,路遙是當時陝西作家班中的一面旗幟也是不可動搖的,是當之無愧的作家。
路遙也是悲哀的一個人,也可能是天妒英才吧!他早早就英年早逝,還沒有活過五十歲,更不幸的是死前妻義無反顧地給他堅決離婚,並且他死後身後事,他的一萬多存款和所欠借款相抵消。
確切的說,路遙是一位農民作家,他更能遊刃有餘地有資格地訴說底層大眾的喜怒哀樂的普普通通的生活。
還可以這樣說,路遙也是一個通俗小說寫手,非常迎合大部分讀者群的口味,他完全可以和當下時下臺灣及香港的一些武打或豔情流行小說的寫手相媲美,他更高階高雅一些在文學世界裡。
當時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屢屢碰壁也沒什麼奇怪的,他的成功也算是一種偶然。
就比如姜子牙八十歲才碰見周文王,難道他以前是大傻瓜嗎?弄啥啥不成,老婆離婚,做生意賠本,仰天嘆口氣鳥糞也正中嘴裡,倒了八輩子血黴了。後來的發達,是周文王給了他一個發展的平臺。
路遙的最後成功,還是遇到了貴人罷了。
但能夠功成名就的能有幾個?
-
5 # 退休升活
因為,路遙的心血之作,不適宜退稿編輯的"所希望”,以為不可為他們的刋物招徠讀者,不能夠創收。事後,這些缺乏"慧眼"的編輯及其編委甚至於他們的領導,一定十分後悔。但為時晚矣。畢竟,世事難料,富有遠見者,必定是少之又少。
-
6 # 西域之子cyj
《平凡的世界》是當代著名作家路遙先生創作的長篇小說,曾榮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這部小說共三卷一百多萬字,是路遙先生歷經六年時間創作完成的。當他的第一卷創作完成後投稿多家雜誌出版社,都沒有得到認可,出現這種局面是有多種原因的。一是受當時文學思潮的影響,在當時意識流文學、傷痕文學盛行,好多作家都追求新的創作方法,他的這種現實主義的文學創作手法得不到青睞;二是他只創作出了第一部,小說的整體性表現不出來,人物塑造、故事結構不完美,也影響了作品被編輯們的認可程度。是金子總會發光,當《平凡的世界》在中央廣播電臺小說連播節目播出以後,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贏得了聽眾朋友的認可和讚譽,從而使這部小說知名度迅速上升,最終獲得了應有的地位和榮譽。這部小說是路遙先生用汗水和生命鑄就的藝術之花,儘管四十多年過去了,但讀者對這部小說的讚譽經久不衰,始終被列入讀者喜歡閱讀的優秀文學作品的前列。致敬路遙先生!致敬《平凡的世界》!
-
7 # 作家鬼譚
為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部會被多家雜誌社退稿?其背後一定有著必然的因素與原因。
一部小說的成功與否,決定其命運的,除了作者,還有編輯與讀者。特別是編輯,直接決定著一部作品的命運。
先來講一個故事。
法國著名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是共認的世界級大作家,一生著作等身,創作出版了近百部長篇小說。在巴爾扎克成名之前,屢遭退稿。巴爾扎克收到的退稿在床下堆得滿滿的,屋子裡到處都是退稿。他於1829年創作的成名作《朱安黨人》先後遭遇18次退稿,每次在書稿的退稿信中,出版社的編輯都很客氣地說附上一封簡訊:尊敬的巴爾扎克先生,尊稿經我們審閱之後,不擬出版,特此在此奉還。
在連續遭遇17次退稿之後,巴爾扎克滿懷希望地寄出去了第18次投稿。
第18次寄出去書稿後,巴爾扎克每天度日如年,焦急地等待著出版社的回信。在一個雨後的清晨,到了平時郵遞員送信的時間,巴爾扎克就跑到門外等待郵遞員的到來。果然看到郵遞員拿著一隻沉甸甸包裹朝他走來。不用看,巴爾扎克就知道這是接到了又一次退稿,他的書稿被原封不動地退了回來。
傷心和沮喪到極點的巴爾扎克,打也沒有開啟包裹,就把包裹朝著熊熊燃燒的火爐投去,決心付之一炬,再也不寫作了。這時候他的妻子衝了過來,從巴爾扎克手中奪過書稿,對他說:親愛的,我敢肯定這是一部好小說,一定會被賞識的,再找一家出版社試試運氣吧,最後一次!
在妻子的一再鼓勵下,巴爾扎克決定最後再試一次,如果再遭遇退稿,他就決定放棄他心中的文學夢想,改弦易轍。
這一次,巴爾扎克沒有焦急地等待。前18次的退稿已經讓他心灰意冷,不再抱什麼希望了。沒有想到僅僅半個月後,家裡突然來了兩個客人,一位是出版社的編輯,一位是出版社的社長。他們高度評價了這部小說,並且特別看好巴爾扎克的文學才華,不僅決定立刻出版這部小說,而且決定與巴爾扎克簽訂終生出版合同,出版巴爾扎克今後寫作的所有書稿。
這部叫做《朱安黨人》的長篇小說出版以後,為巴爾扎克帶來了巨大的聲譽,全法國都知道了巴爾扎克這個作家。同時,這部以法國19世紀社會現實為背景的小說,也為法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打下第一塊基石,成為法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開山之作。
更有諷刺意味的是,巴爾扎克成名之後,各大出版社約稿不斷,巴爾扎克應對不過來,就把床下塞得滿滿的退稿全都翻出來,交給約稿的出版社,結果不僅都出版了,而且還獲得了廣泛的好評。
從這一個例子可以看出,編輯對於一部作品的成功,是多麼重要。
編輯是一部作品的第一個讀者,編輯對一部作品的判斷,與編輯個人的文學修養,編輯個人的喜好與口味,編輯的閱讀習慣,欣賞水平都有直接的關係。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在文學界約定俗成的共同判斷標準,比如文學性、思想性、藝術手法等判斷標準。
編輯的喜好與行業共同的評判標準,成為編輯選稿和稽核稿子的重要度量。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寫完之後,有著與巴爾扎克相似的命運。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完成後,先是被在出版界享有盛譽的大型刊物《當代》退稿,然後再次遭遇作家出版社退稿。《當代》隸屬於人民文學出版,是國內最高級別的權威出版社,作家出版社也是國內專業的文學類出版社,都是文學界的權威出版機構,他們的退稿,無疑是對一部作品的權威評判。幸好,後來以先鋒文學著稱的《花城》雜誌慧眼識珠,接受發表了《平凡的世界》第一部,我們才能讀到《平凡的世界》這部後來被讀者廣泛好評的作品。沒有第一部的成功出版,路遙後來肯定不會再寫出第二部和第三部。
為什麼讀者喜愛的《平凡的世界》,會連續遭遇兩次退稿?這與審稿的編輯的個人喜好有著直接的關係,也與作品本身存在的缺陷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巴爾扎克後來成為世界級的偉大作家,他的《人間喜劇》系列長篇小說,可以說是法國19世紀工業革命時期的社會全景紀錄與深刻批判,其有著不可替代的現實意義。但是他的作品也廣被詬病,有著藝術上的粗糙,缺乏精緻的語言與精雕細刻的細節。這或許就是巴爾扎克的作品當初屢遭退稿的主要原因。編輯因為看重藝術手法而忽略了作品的社會批判意義。
《平凡的世界》之所以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主要是這部作品描寫的現實生活,底層人物在苦難中的不屈奮鬥,與命運的頑強抗爭,引起了許多有著相同經歷的青年讀者的共鳴,作品表現出來的勵志精神以及美好的愛情故事,對待愛情的態度得到了讀者的喜愛和肯定。這是《平凡的世界》在讀者中引起廣泛反響的主要原因。
一部成功的作品,一方面必須具有很高的思想性與藝術性,另一方面必須能引起讀者的感情共鳴。兩者取其一,才有可能獲得成功。《平凡的世界》成功的原因是後者。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 ,文學界思想極度活躍,藝術手法探索出新,佳作迭出,是建國以來文學最為鼎盛的時期。這時候《平凡的世界》這部在藝術上沒有創新,在思想上缺少高度,缺乏社會批判功能的作品,得不到編輯的認可,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因為審稿編輯忽略了這部作品中可貴的閃光點,那就是對底層平民現實生活的真實反映,作品與廣大底層青年的情感共鳴,以及被廣大青年讀者認可的奮鬥與勵志的精神因素。
正是以上這些原因,才使這部讓廣大讀者喜愛的長篇佳作,差點被扼殺於搖籃之中。
所以,正如文章開頭所說的,一部作品的成功與否,不僅取決於作者,還取決於編輯和讀者。《平凡的世界》之所以獲得巨大的成功,除了《花城》雜誌的編輯慧眼識珠,更重要的是得到了廣大讀者的認可,它獲得的成功廣大讀者功不可沒。
回覆列表
懷胎十月,一朝分娩,《平凡的世界》如同路遙的孩子,公開的說是經歷了三年的籌備,三年的寫作,六年時間寫完《平凡的世界》全稿,一百多萬字的鴻篇鉅著。隨後《平凡的世界》更是榮獲矛盾小說獎。
但是在1986年春天,路遙懷抱著《平凡的世界》第一部手稿離開銅川鴨口煤礦之後,他的這部作品卻是不被看好。
當然,由於路遙之前的憑藉的1980中篇小說《驚心動魄的一幕》和之後的《人生》在中國文壇爭有了一席之地,所以當聽說他有了新的書稿,各大雜誌社都是非常感興趣的,但是刊登出版之路並不平坦。
《平凡的世界》刊登出版是一波三折1、《當代》退稿。
我們知道,路遙的小說《驚心動魄的一幕》便是時任《當代》雜誌社主編秦兆陽挑中推選刊登的,隨後獲得全國首屆優秀中篇小說獎的;而路遙的《在困難的日子》裡也是首次在《當代》刊登,反響較好。《當代》在路遙心中有特殊的感情,所以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第一部手稿也是交由《當代》雜誌社審稿的,當時閱稿的是周昌義。
可惜的是,此次路遙沒有那麼幸運,《當代》並沒有選中《平凡的世界》,這是《平凡的世界》第一次投稿被拒,不過當時估計是考慮路遙的名聲,並沒有公開,只是私下說了這作品不行。
2、作家出版社退稿。
在《當代》退稿時,作家出版社聽說路遙出了新書,也前來看稿,相同的命運,當時看稿的編輯也覺得《平凡的世界》不行,並沒有給予出版。
3、《花城》獨具慧眼。
路遙花費太多的時間在《平凡的世界》這部作品上,它就如同是路遙懷胎十月生下的孩子,結果大家都說不好,可想而知,當時路遙是多麼的難受,畢竟作家也需要生活,也需要別人的認可。
當時路遙的朋友們向《花城》雜誌社極力推薦《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編輯謝望新前來審稿,謝望新讀了手稿之後,被《平凡的世界》裡平凡而偉大的奮鬥精神所感動,並同意刊登《平凡的世界》。
與此同時,中國文聯出出版公司特地派人前來,並於1986年12出版該作品第一部。只不過出版後反響並不好。
那麼為何《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問世,沒有被眾人看好呢?1、不符合當時文學的氛圍以及讀者閱讀的喜好。
在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二部中,他寫到一個叫:古風林的詩人,滿口的無意識思想創作,認為泰戈爾都已過時,此言行還贏得了以杜麗麗為代表的粉絲瘋狂追捧。
這其實就是當時社會文學的氛圍:現代主義引領潮流,寫作追求魔幻現實主義、意識流、象徵主義,作家寫出的東西生怕被人一眼就看出其中的含義,認為那是文學素養低階的表現。
現實主義寫作方式的《平凡的世界》,被退稿的作家出版社編輯說成“戀土派”,早已過時。
從文中杜麗麗的表現可以看出,當時那種意識流的創作是非常受讀者喜歡的,而《平凡的世界》第二部中,這部分的內容也正是由第一部出版面對的尷尬為藍本創作出來的。
2、作品本身的原因。
由於《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百萬字的長篇小說,而1986年只完成了三分之一,單從第一部來看,很難看出整部作品的宏偉氣勢。而主角的人物衝突大多出現在第二部與第三部,所以第一部相當於作品的一個開場白,一時難以讓人接受也是情理之中,畢竟大家都不知後續會發生什麼,可能連路遙自己也不是特別的清楚,有一個大概的脈絡結構而已。
只是當時路遙對這作品期望太高,一時難以接受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