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四川達州人

    劉備沒有辦法救。

    一、漢中戰役摧毀了益州戰爭能力

    漢中戰役,劉備集團花費極大代價——男子當戰女子當運,才最終逼迫曹操撤退。雖然劉備囊括漢中,益州也損失巨大,人力武力財力都需要恢復才能作戰。

    二、關羽最初獲勝,無理由增援

    建安24年5月,曹操自漢中撤退。7月,關羽發起襄樊戰役,圍困曹仁於襄樊二城。從戰役戰術角度來看,此進攻戰役的時間點切入非常準確,曹操大軍自漢中疲憊撤退,短期內無力支援曹仁。此後,關羽水淹七軍,大獲全勝,斬龐德、擒于禁,俘獲三萬曹軍。

    在這樣的局面下,劉備沒有理由派遣援軍。否則就是羞辱一位方面軍總司令。

    三、江東偷襲後,派遣援軍已不可能

    關羽過於高估自己的攻擊能力,戰至11月底依舊沒有攻破襄樊二城,同時徐晃等援軍陸續到達,疲憊的關羽軍完全失去銳氣。11月初,江東派遣呂蒙偷襲南郡,陸遜負責包抄秭歸,關羽退守江陵,或自長江水道退回益州的道路均已經喪失。月底,關羽自襄樊撤退準備回爭江陵,但士兵潰散,已無任何退路。

    11月初,面對陸遜包抄,劉備的宜都太守樊友向西逃入益州,哪怕最快報告劉備,大約也是11月中旬才能到達成都,此時,劉備縱然立即組織軍隊向東也無法挽救關羽。

    四、劉封的動向

    11月底,關羽派人請劉封出兵。但遭到拒絕。

    在這裡,有三個關係需要釐清。

    1、劉封不屬於關羽體系

    所以,發起襄樊戰役前關羽也只能寫信請劉封出兵協助,但被拒絕。

    很顯然,出兵協助關羽,獲勝只是旁功。失敗則要承擔擅自出兵的損失責任。甚至於丟失上庸的重大責任,誰來承擔?

    2、劉封無法分兵

    劉封兵少,要壓制孟達與土豪申家兄弟,守土有責,不敢分兵。

    多出兵,則上庸危險,少出兵則無益。

    3、出兵也無法救關羽

    看地圖應該知道,上庸江陵相隔千里,而且是未開發的叢林地區,山脈林立,河流縱橫,劉封11月底接到關羽求救,立即帶3000士兵也無法在12月初到達臨沮救護關羽,更無法在曹軍江東的聯合圍剿中原路返回上庸。

  • 2 # 儒姐在北京

    一提起關公,大家首先想起的便是他過溫酒斬華雄,五關闖六將等戰無不勝,英勇無敵的形象。但是,令所有人意外的是,關羽最後竟然被困在一座小城,導致彈盡糧絕,束手被擒。而更多的人,則是在罵劉備,為何背棄桃園三結義的誓言,說好的不能同年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日死的。但其實,這不能怪劉備,他也為此悔恨不已。

    首先劉備沒想到,孫權居然會在這個時候背盟。只能說劉備和諸葛亮低估了魯肅去世後東吳戰略方向的轉變程度。其次是因為沒時間,這一年劉備其實比關羽忙。

    建安二十三就開始攻略漢中,打到二十四年春天干掉夏侯淵。然後曹操大軍壓境,兩邊又開始對峙,虛耗。關羽十月威震華夏,此前不久劉備才結束和曹操的對峙,進位漢中王。而劉封和孟達也是剛剛取得三郡控制權沒多長時間。

    劉備回成都前還得安排漢中當地的佈防,避免被曹操反攻。再回成都處理政務與人事,鞏固統治。到十二月關羽就被殺害了。滿打滿算前後兩個月的時間,就算接到戰況,怎麼救?這期間劉備還有一段從沔陽回成都的路途。

    俗話說得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發動軍事行動不是那麼簡單,說走就走的行軍。人馬錢糧要調動,家裡的事兒也要安排。剛在漢中耗了不少家底的老劉此時也很難再組織攻勢了,所以劉備憋了一年多才出兵伐吳。從關羽遇害的臨沮到成都,超過一千公里。

    按照現在的道路情況,徒步要走半個月。開車跑國道要跑一天。更別提這場魏吳合作的攻勢調動了兩個國家大部分的一線將領。關羽突圍的方向是從麥城往北迂迴跑路,可見包圍圈很嚴實。孟達和劉封那邊,其實是在關羽攻打樊城時,被要求發兵援助。

    因為當時關羽兵少,所以很難吃下曹仁,要調劉封和孟達的兵助戰。但看申儀等人的尿性,如果劉封和孟達真的發援兵,確實會有很大風險。很可能部隊前腳剛走,後腳申儀就叛變了,把劉封、孟達五花大綁,送給曹老闆當禮物。

    劉封和孟達於公於私,得出不發兵助戰的結論,勉強可以理解。因為當時關羽不是找他們的求救,是要他們發兵幫忙打曹仁。結果這倆人因為沒安全感,怕被三郡土著坑,就拒絕了助戰的要求。

    實話說如果有這支人質不在荊州的部隊,關羽確實生還機率會大很多,也難怪劉備後來生氣。這裡面其實沒什麼陰謀論的成分。因為當時不論劉備還是諸葛亮,都沒有足夠的反應時間。一切都發生的太快了,就是一出悲劇。

    唉,英年早逝的關公,令人惋惜。但其實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關羽過於輕敵,導致被困麥城。而劉備後來大戰陸遜,同樣也是犯了這個毛病,結果被火燒聯營,幾乎全軍覆沒。

  • 3 # 大江小魚兒

    關羽敗走麥城,最後續為孫權所殺,確實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劉備為什麼不救關羽,這是一個愛惜英雄者很自然想到的問題。如果劉備派兵及時給關羽以支援,最差的結果,關羽不至於殞命,更有可能對東吳反戈一擊。

    關於這個問題,爭論有不少,有一種說法甚至於認為關羽勢力做大對劉備權力產生威脅,劉備故意不去救。我認為得分析一下劉備當時能不能救關羽,如果能救而不去救,那上面的說法就有可能成立,如果壓根就來不及救,前面的推斷就不成立。

    劉備在取得益州後,又於公元219年春在漢中擊敗曹操,實力達到頂峰。七月,劉備自稱漢中王,封關羽為前將軍。受此訊息激勵,關羽認為攻打曹操的時機來臨,於是留南郡太守糜芳守衛江陵,將軍傅士仁駐守公安,以防孫權,自己率軍攻打襄陽的呂常和樊城的曹仁。雖然關羽在交戰中被龐德射傷了額頭,但隨後他利用漢水暴漲的機會水淹七軍,此舉威震華夏!曹仁駐守的樊城岌岌可危。孫權不願關羽做大,同年11月派呂蒙為前部偷襲江陵成功。糜芳、傅士仁不戰而降。關羽得知南郡失手,立即向南回撤。曹仁考慮到追擊關羽勢必導致與孫權直接對峙,竟然放棄追擊。應該說,這時候如果關羽直接逃往西蜀,尚有一線生機。但他還想奪回荊州,無奈手下士兵因呂蒙攻心計無心再戰,漸漸潰散,關羽邊打邊退,敗走麥城。十二月,關羽在從麥城出逃之時被抓,隨即為孫權所殺。

    可以說,從關羽發起攻擊襄樊的七月,到呂蒙偷襲的十一月,一直是一路凱歌,劉備收到的都是捷報。而從失去荊州,到關羽被抓,只有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敗績的時間太快,以至於劉備根本沒有時間做出響應。麥城距離成都的直線距離750公里,路程超過1000多公里,加之呂蒙、陸遜已經封鎖了長江峽口,傳遞訊息更加困難。得到訊息後決策、調兵遣將、糧草供應等等都不是瞬間都能完成的。因此,從客觀上講,劉備根本來不及救關羽,也就不存在劉備不想救這個問題了。

    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按照設想的路線走。關羽大意失荊州,劉備也沒有料到,沒有哪個人能眼看自己的利益受損而放任不管的。這正是歷史不能假設,成敗有時候也是一瞬,有的細節沒有考慮到就會導致失敗,進而影響到後面的大局。關羽被殺,蜀國從此失去了從東面北伐的基地,力量大為削弱。隨後討伐東吳的夷陵之戰,也以劉備的慘敗而告終,屬於蜀國的高光時刻就此結束,興復漢室自此變得遙遙無期。

    從另一個角度來反證,如果劉備不想救關羽,權衡利弊,他也不會在兩年後親率大軍討伐孫權,打一場沒必要打也沒有把握打的仗。

  • 4 # 天將降大任於飛人也

    其它回答都很棒!

    我就長話短說,免得浪費大家寶貴的時間。

    劉備為什麼不救關羽?因為古時候通訊不發達,通常傳遞一個資訊到另外一個地方少則數天,長則數月。白衣渡江是採用的偷襲方式,關羽根本沒想到東吳會做出這一手,所以來不及反應。

    還有一個說法就是劉備希望關羽死,知道荊州守不住,就算東吳不來取魏國也會來取的。關羽不死肯定第一個站出來反對劉備稱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化學研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