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刁博

    宇稱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左右對稱,宇稱守恆指的就是左右交換不變,或者說映象與原物對稱。當你照平面鏡時,你和鏡子裡的像就是映象對稱的。你在鏡子外面研究物體的運動可以得到一套規律,若是你研究鏡子裡的物體運動,也會得到同樣的物理規律,這就是宇稱守恆。若是鏡子外的物理規律和鏡子裡的物理規律不一樣,那就是宇稱不守恆。

    宇稱守恆定律建立在上個世紀20年代,在強相互作用、萬有引力相互作用、電磁相互作用中得到了實驗的精確檢驗,之後人們在潛意識中就想當然地認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也是守恆的。

    上個世紀中期粒子物理學中出現了一個τ-θ問題,科學家發現了τ介子和θ介子,兩個粒子的電荷量、質量、壽命、自旋等很多固有屬性都是一樣,很像是同種粒子。可是它們衰變時卻具有相反的宇稱,這表明它們不是同一種粒子。

    李政道和楊振寧梳理當時檢驗宇稱守恆的實驗後發現,弱相互作用下宇稱是否守恆並沒有得到實驗的檢驗。他們提出了在當時看起來非常大膽的一個假設,認為弱相互作用下宇稱不守恆,並給出了幾種實驗檢驗方案。如果宇稱不守恆,τ介子和θ介子就是同一種粒子,困擾粒子物理學的τ-θ問題會立馬得到解決。

    李政道和楊振寧的論文在1956年發表後,很多人並不看好這個設想,天才理論物理學家泡利願意出一大筆錢做賭注賭上帝不是左撇子(宇稱守恆)。泡利在很多問題上有獨到深刻的認識,泡利和別人爭論時結果往往是“泡利總是正確的”,然而這一次泡利卻大錯特錯了。

    1957年初,吳健雄、萊德曼等人的實驗小組各自透過實驗發現弱相互作用下宇稱的確是不守恆的。訊息傳出後,迅速引爆整個物理學界。緊接著很多人又設計了很多新的實驗,結果都表明弱相互作用下宇稱是不守恆的。被人們奉為金科玉律的宇稱守恆定律就此被打破。

    宇稱不守恆被發現後,物理學家之前的努力方向就要發生變化了。有物理學家形容說,之前人們都在敲打牆上的一扇門,現在才發現那只是畫上去的一扇門,物理學家還需要去尋找真正的門。正是因為這項發現意義重大,當年他們就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從發表論文到最後獲獎,前後不到一年的時間,這個獲獎速度在諾貝爾獎100多年的歷史中是最快的。對比一下其他的諾貝爾獎,從發現到授獎往往要有二三十年的滯後期。比如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Mayor和Queloz在1995年發現了第一顆環繞類日恆星轉動的系外行星,到今年已是24年。而Peebles對物理宇宙學的研究更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事情。

    宇稱不守恆打開了人類認識宇宙的一道縫隙,之後科學家們透過進一步的研究發現,電荷、時間也並非像之前想象的那樣對稱。我們生活的宇宙是由物質構成的,若是宇宙大爆炸時產生了相同數量的正反物質,就不會有我們今天的宇宙,也不會有我們人類。對正反物質不對稱的研究是當今物理學的一個重要問題,這些不對稱的研究可以說就是源於對宇稱不守恆的認識。

  • 2 # 布魯諾二

    科學之癥結在於錯誤的三大根基~~根基都錯了,科學還有出路嗎~~無根無基之科學真是空中樓閣……

    運動的本質是慣性而非引力,時空的本質是絕對而非相對,物質的本質是實在而非虛無。

    宇宙是能量球機制,科學從空心球開始!

    能量球理論如果被證實為宇宙真理,和確定為國家戰略,那科學將面臨一場大刀闊斧的改革。重拾方法論,重建體制機制,重塑宇宙之真理。

    我們首先要重塑主流科學的三大根基概念,確立正確的物質觀、時空觀、和運動觀。三大根基乃宇宙之基,科學之基,理論之基。

    物質是種實在的東西,物質具有質量,擁有形態,永不湮滅,物質具有阻擋性和碰撞性,宇宙是唯物質的,物質是實在的不是虛無的。我們必須堅守物質實在的原則,我們必須堅決剷除一切虛幻事物。科學把物質搞得虛無,宇宙被人類弄得玄幻?

    空間是物質存在的環境,空間裡除了物質,什麼都沒有,空間是一無所有的環境。時間是物質運動的過程,運動過程受運動規律支配,時間是度量過程的概念。物質的運動環境和運動過程都是宇宙的客觀存在和絕對存在,非相對論所述的相對性。相對論的立論根基是光速不變,光速不變是光量子速度不變,非光粒子速度不變,不要張冠李戴?

    物質在空間裡運動,運動的本質是慣性運動。物質在一無所有的空間環境裡以慣性狀態存在,物質的慣性運動形成慣性碰撞,慣性碰撞改變慣性狀態,宇宙基本的和唯一的力是慣性碰撞力,能量是物質慣性碰撞效應的度量。宇宙萬物的運動都是碰撞力作用的結果,引力根本不存在,四種基本力子虛烏有。引力理論誤導科學達幾百年,是時候該糾正錯誤了?

    從宇宙的三大根基概念可推出宇宙萬物的基本運動形式是碰撞反作用力的噴射形式的運動,宇宙基本的和唯一的動力裝置是物質組合的空心球裝置。宇宙是種能量球機制,萬物由空心球組成,一切都是以能量球為核心和主軸的組合,運動,和迴圈。空心球吸收和發射的粒子是光子,光子的動能推動宇宙萬物的運動和宇宙物質和能量的迴圈。空心球的運動是具有方向性的,這就能形成物質的聚集運動和宇宙的有機迴圈。宇宙的能量球機制是宇宙迴圈選擇的結果。

    能量球的工作原理與物質的輻射量子化相一致,這足以說明宇宙的能量球機制。所謂的量子就是空心球噴射出來的一群光粒子,量子是一定數量光子的動態體。量子物理把量子當成能量體,當成波,當成概念方法是很不恰當的,我們必須確立量子的物質性,實在性,和碰撞性。光是粒子,不是波,波是粒子運動的表現,波動的實質是粒子的碰撞。光子是單個粒子,量子是一定數量的光子,光量子是空心球噴射出來的一群光子,量子能在物體中實現量子傳遞,光速不變是量子速度不變,不是單光子粒子速度不變。光不是波,光波也不同於聲波,量子理論走波動路線是不是搞錯了方向?

    輻射量子化就是任何粒子的輻射都是由量子單位組成,相同的量子對應相同的粒子,由此可推出宇宙萬物都是由同種粒子組成。按能量球理論,電子是單個的能量球,電子的聚集效應形成中子(質子),中子的聚集效應形成原子核,超級原子核的裂變形成各種原子(元素),萬物都是由電子組成。而粒子物理的標準模型卻把物質結構搞得異常複雜,中子(質子)由各種夸克,和各種相互作用粒子,以及各種莫名其妙的微粒組成,其中還存有各種機理,引數,和假設。原子模型也只是原子核和電子,而把光子排除在原子結構之外,而光子卻是在原子中佔絕對質量和起絕對作用的。粒子物理漏洞百出,錯誤連篇,是時候該改變了?

    原子是超核裂變的結果,原子是不規則的核裂塊,各種原子具有各自獨特的光密性,光密性是原子間相互作用和相互結合的基礎。各種原子是裂變來的,而非聚變,而我們的核理論走的卻是聚變路線,各種原子是各種溫度下的聚變產物。宇宙是種裂變機制而我們卻走聚變路線,這豈不是南轅北轍背道而馳?

    電子是光子組合出的一個空心球,其不斷地吸收和發射光子,而形成運動,空心球內根本就沒有電荷,也不需要電荷。原子核是空心球的粘連體,原子核是不規則的核裂塊,特異性原子組合出特異性分子。原子核不帶電荷,電荷純屬臆造。化學反應是原子之間的碰撞作用和在彼此光密點上的競爭性組合,與電子電荷無關。化學反應,元素週期表,價電理論,電磁理論都是基於電荷概念,而電荷又不存在,真不知化學該何去何從?

    宇宙天體是種聚集作用和裂變過程,從恆星的原子核裂變,到中子星的中子裂變,到電星的電子裂變,天體是種裂變機制。而我們的宇宙天體學講的卻是聚變,科學反其道而行之?

    物質以慣性狀態存在於空間,空間是種一無所有的環境,在一無所有中何來的維度,場體,和能量體。數學是門工具,是種應用方法,數學只存在於我們的意識中,空間裡哪有數學存在。宇宙空間其實是種光子狀態,萬物處於光子的光速碰撞中,一切物質運動都是光子動能的推動。弦論,場論,波論,高維論,多元論,大爆炸論,幾近神話?

    按能量球理論、主流科學理論幾乎全盤錯誤,科學一路走到黑、其既得利益者是科學進步的最大阻礙嗎?

  • 3 # 肖穎50

    宇稱不守恆,是啥玩意,不知道。但我知道,一個人先把自己身體裡的血液迴圈系統的工作原理搞懂,用物理學證明出來。就成了。也就是如何把一系列的守恆態關聯起來產生不守恆態而已!用守恆造就出一個不守恆。其實,就是構建一宇宙工質模型,而這個工質模型就是我們人人都有的一個血液迴圈系統而已!它的源圖就是存在幾千年來的太極圖。它就是這麼簡單和毫無難度的一道超級難題。它簡單到什麼程度?就是你可動用一切手段的去把你自己手中那雙筷子,一分為五即可。說白了,這就是一個腦筋急轉彎的問題。當然了,如果人們非要往復雜計算領域裡走。呵呵,我不反對,那你就繼續走吧!至於,對物理學有什麼意義,你說一個宇宙模型的生命力,對人與科技的意義啥。不用再說什麼了吧?

  • 4 # 雨軒居士62

    任何事物,包括宏觀.微觀世界的物質,都是在勢能場中運動。順勢者昌,逆勢者亡,不順不逆者另闢蹊徑。故此,宇稱不守恆是為常態,守恆是特殊狀態。在排除外界影響的情況下,可以實現某種程度的宇稱守恆。

  • 5 # 應家老大697

    關於這個問問題的對本人認識,也可說是一個啟迪吧!這個時候本人記得在上夜校讀電知識的哈大書作課程,但本人沒有讀過楊先生的不守恆定理論,是記得在楊先生來國訪問時,受到國家領導人接見時的介紹,是由電視廣播裡聽到這個摘要過,是關於發現提出“粒子”在場態左旋轉與右旋轉的不守恆與別人的實驗論證而獲諾獎……。

    當時想了想這個發現打破了原有人們對這個經典物理知論的認識,這事楊先生對項固絕對障的得地要死認的人作出的貢獻智慧德吶喊!

    同時,本人認為,因是在地球內所做的實證,就為受到地球旋轉的作用力場的影響與我們在這個太陽系內的,這個時空間時間的這個射底波的存在所受出物態所帶力能量相的相等於物態轉動的密度作磁力與引力出的絕對的相同;但是與經典物理學的認識這個能量守恆不同!這時本人認為同一個圓軸槓桿上的旋轉就有出不同力能量相的離心於相對平衡了的有度所存在。因為這些我都知道理學據理學的認識於八卦時空輪迴之道境的存在變數過矩,就這樣掉線了沒有去讀楊先生的關於不守恆理論的見解……。

    祝人類人人都有智慧效能辦地走出項固絕對障的緊箍咒,用理知明智的存活於自我腦功能的開發與站在第三者角度考慮而廣學,去學做古匠人族的傳承得道有道去造福人類與萬物共存版的作出應有的貢獻智慧而努力!

  • 6 # 外星文明新時代

    宇宙的本源是質量點和能量點-光子的終極對立統一,是反對稱或不對稱的! 繼續物質研究已經失去了意義,標準粒子模型正在被超越物質的終極粒子模型所取代,人類正在步入超越物質的文明新時代!

  • 7 # 平SS

    其實,宇稱不守恆定律從廣義的角度來說,它是宇宙萬事萬物普遍存的共同本性,它慣穿著宇宙萬事萬物運動的一切、作用的一切和發展的一切,它不但發生在微觀的層面,也發生在宏觀層面。微觀層面可以將其四大基本力統一到是負電子與正粒子之間不平衡正負庫倫引力,從這種不平衡的正負作用質量粒子的庫倫引力作用開始,透過單位質量粒子的庫倫引力加量疊加,從超微觀態開始和超微弱不飽引力作用(不平作用)開始,擴延到原子態的質量引力,再從原子態的質量引力擴延到由原子(元素)組成的行星天體質量引力(萬有引力),所有這些都是不平行(宇稱不守恆)造成的必然變化發展結果。在宏觀態層面,不平衡態(宇稱不守恆)還支配著人類社會向前的發展,總之,宇稱不守恆定律是宇宙萬事萬物發展變化的內在支配力量。

  • 8 # 天山我才

    《宇宙物理體系》簡介: 它全文11萬字,歷時6年完工。它對舊物理基礎概念定義作了一次全面檢查維修及重建。它以尋找物質基本性質即物性為突破口重建物理學。它增加了若干新的基礎概念定義。它完成了對宇宙大自然最基本最重要最普遍物象進行逐一解釋,且邏輯自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維也納的十大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