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馳騁歷史的騎士
-
2 # 德全不畏
商鞅變法,其實有兩方面的意思。
一方面,順應社會發展趨勢,廢除奴隸制,把貴族由原來的奴隸主變成地主。奴隸變成農民。
另一方面,是實行戰時經濟制度。人力物力全部服務於戰爭,新法其實是一部戰爭臨時法。
商鞅變法強制性的把社會上的所有人和所有物資,都用來進行戰爭。他為了把人都綁在秦國戰車上,廢除了貴族世襲制。
實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貴族平民都一樣。如果是平民,只要耕田或者打仗立了功。那你就是富有高貴的貴族。
商鞅對窮人和貴族都是苛刻的,稍有不慎就受罰。只是窮人本來就是一無所有,因為變法還有了出路,自然就無話可說了。
打仗時,國家要費錢糧。仗打完了,要用財富和地位獎勵有功的人。所以,國家要把原屬於貴族的一切資源拿在手裡。正是資源集中於國家之手,秦國才能打造強大的軍隊。
痛苦的是貴族,時代過著高貴富足的生活,突然就什麼都沒有了。貴族當然是不願意的,對新法進行拼命的抵抗。
好在變法時秦國本就弱小貧窮,再加上被魏國奪走了河西。相對東方六國,秦國貴族其實已經很弱小了。這也是諸侯當中,只有秦國能徹底變法的原因。
商鞅變法就像傳說中的葵花寶典,能讓人變得無敵,但是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商鞅本人,也因變法而被車裂。
公元前356年秦國變法,公元前207年秦亡,這一百多年內,秦就一直處在血雨腥風的戰爭之中。不是打仗,就是在去打仗的路上。國內貴族的反抗被商鞅鎮壓後,就開始以強兵東出。真的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直至滅掉六國,建立秦朝,又南征百越,北擊匈奴。
然而過於窮兵黷武的秦,遭到人們的反抗,在義軍的打擊下滅亡了。
商鞅變法居功至偉,是偉大的,成就了秦的輝煌,實現了華夏的一統。商鞅變法也是有缺陷的,因為它本質上是適用於戰爭的,避免不了苛刻殘酷的屬性。(圖片源於網路)
-
3 # EB科技人文
毛主席曾說,“百代都行秦政法”。
商鞅的改革影響後世兩年餘年,對中國傳統政治經濟有著決定性影響。
商鞅對世族和富農採取輕罪重罰的原因,與商鞅變法的指導思想有關。
商鞅採取認為君主專制,才能令國家組織高效運轉,而世族作為權貴階層,也有著權力的渴望,嚴重影響著皇權的專一,因此對世族必須進行打壓。
富農在地方上經濟實力強,如果放任不管,一旦做大做強很難被朝廷約束,影響基層統治穩定。
任何一項改革的推進,都是需要財力作為行政資本,打壓世族和富農直接剝奪他們的財富,一定程度上是為了完成財力積累,但最關鍵的仍然是消除統治隱患。
也由於商鞅得罪了很對貴族和權貴集團,商鞅的結局很是慘烈,被處以極刑而亡。
-
4 # 愛說歷史的籃球怪才
秦國自決定讓商鞅推行變法之後,就在改變古老的土地分配製度。這是一次徹底的下層經濟體制的革命,也是適應了當時快速增長的人口以及生產力發展的需求,當然最重要的原因是為了秦國“變法強國”的需求。
單說商鞅變法一個在經濟上的舉措,廢除井田制,允許土地的私有和自由買賣,這讓農民在土地的所有權上做了顛覆性的變更。並且開墾荒田,即所謂的開阡陌。並且獎勵耕織,就是說你如果家中勞動力富足,可以從事農業生產的人丁很多,如果每年超過了規定的生產標準,是可以得到國家的獎勵,這也極大提高了農民耕作的積極性。當然如果勞動力不足、家中會個織布女紅,也可以上繳布料,獲得獎賞。
當然做這些是為了什麼,眾所周知、戰國時期是一個風雲變幻,吞併激烈的時代。國家之間的土地兼併越演越烈,甚至出現了大國兼併小國,強國兼併弱國的情況。所以展開軍備競賽就成為了國家間的主要任務,而首當其衝需要進行原始積累的,就是糧食,而頭一個要發展的,就是農業生產。
一切有為法,一切也有為情。隨著秦國實施商鞅變法之後,對農業的重視力度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以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戶口,成為了秦國是否能進行變法成功的晴雨表。所以在罪責面前,是可以進行寬大處理的,所謂特殊時期特殊政策。富農雖然有罪,但不論罪,只重罰,這就是秦國向所有農民階層發出的友好訊號,所以才能保證商鞅變法能夠有效地實施到最底層,也就能保證秦國不會在戰國時代因為國家實力積貧積弱而被吞併。
-
5 # 百里不奚
《商君書》談耕戰,重點往往還不在於怎樣直接提高糧食的產量和軍隊的戰鬥力,而是在談農夫和士兵之外,其他一切各色人等,都是消滅的物件。
變法首要的打擊物件,當然是貴族。著名的規定“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就是你再是國君的親成,如果你沒有在戰場上立功,這個身份是得不到承認的。這是逼貴族和平民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更根本的政策如推行縣制,越發擺明了就是國君要加強自己對地方的控制,而取消貴族被封建的特權。
可以想象,對這一類新規定貴族怨氣很大,但平民是開心的。看貴族一個個被鬥翻在地,這種快感是如此強烈,使得絕大多數人忽視了事情的另一面:自己的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也在迅速萎縮之中。
同時,哪些平民也應該是打擊物件,商鞅心中有一本很明晰的賬。
首先是商人,就是要打擊平民中較富有的人。
《墾令篇》講了二十條調動農民墾荒積極性的方案,其中第五、第六、第八、第十、第十五、第十七、第十八條,這七條全是講怎麼打擊第三產業的。具體措施包括禁止糧食買賣,禁止奢侈品流通,取締私營的旅店賓館,提高酒肉價格(讓大多數人消費不起從而逼賣酒肉的商人關門),提高關稅和交易稅,以及加重商人的人頭稅和勞役,等等。
其次是儒生和士,就是平民中較有文化或才智的人。“有禮有樂,有《詩》有《書》,有善有修,有孝有弟,有廉有辯”,商鞅認為凡此種種,都是國家的蛀蟲。“國有十者,上無使戰,必削至亡”,國家有了這路人,君主就找不到可以用來打仗的人了,國家必然逐步削弱以至於滅亡。
最後是良民,就是任何具有一般倫理道德感的人。商鞅斷言“以良民治,必亂至削;以奸民治,必治至強。”
從重視耕戰的角度看,除了打擊良民稍難理解外,要打擊商人和儒生、說客,都是順理成章的。因為這幫人自己固然是不種地的,而且一且他們混得風光了,會導致原來老老實實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夫人心浮動,盤算著自己是不是也可以走這條路。動動嘴皮子就高官厚祿,怎麼看都比在沙場上一刀一槍的搏命來得便捷。所謂:
農戰之民千人,而有《詩》《書》惠辯者一人焉,千人皆息於農戰矣。農戰之民百人,而有技藝者一人焉,百人皆息於農戰矣。
其中,外國來的說客尤其是個問題。戶籍制度要把秦民繫結在土地上專心種地,但如果不斷有外華人進入,讓人民知道,秦國之外,還有另外一種生活。那麼不管是函谷關還是柏林牆,恐怕都擋不住移民傾向,繫結效果,一定大為削弱。
但問題是,為什麼要對耕戰重視到這個地步呢?人山東六國沒打擊這些,也沒聽說生活質量就下降了。相反,有些地方還以富庶和文明而著稱。
答案很簡單,商鞅本來就意不在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他最關心的是什麼樣的人最聽話。
回覆列表
一提到秦國就繞不開商鞅變法,要講變法我們就必須提到當時的時代背景。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春秋時代的爭霸戰爭轉變成了戰國時的兼併戰爭。戰爭關係到了一個國家的生死存亡。那時的變法改革都是圍繞著“富國強兵”來展開的,而商鞅的變法是戰國時期最徹底的。
首先是“富國”。
古代社會國家最主要的資源就是土地和人口。因此商鞅廢除“井田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開阡陌,鼓勵開墾荒地。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生產糧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徭役、敷役。為增加人口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強制分家,禁止私鬥。
其次是“強兵”。
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社會得到極大發展,逐漸成為戰國七雄最強大的國家,為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