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念君回首

    嗜睡症的產生,中西醫各有說辭,在中醫看來,中氣不運是引起嗜睡症的主要因素。中氣即是脾胃之氣,根據中醫理論中的“陽”主動,“陰”主靜。所以陽氣不足、陰氣有餘時也會出現嗜睡症。《靈樞。寒熱病》篇說:“陽氣盛則,嗔目,陰氣盛則瞑目”說明了嗜睡症的病理主要在於陰盛陽衰。    中醫治療嗜睡症辨證分型而治:  (1)氣血不足:素體虛弱,少氣懶言,倦怠乏力,頭暈作眩,心悸不安。月經量少,色淡質稀。經行之際昏昏嗜睡,每以進餐後尤甚。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治宜補氣養血。首選方藥:十全大補湯。黨參、白朮、茯苓、熟地、當歸、白芍藥各10克,黃芪15克,川芎6克,肉桂、甘草各3克。若以脾氣不足為主,宜首選香砂六君子湯以健脾益氣;若血虛明顯者,倍芍藥、當歸,加阿膠(烊化)10克,以養血充營。方中並可加石菖蒲、益智仁等藥以開竅提神。  (2)脾虛溼因:素體肥胖,常伴浮腫,動則氣喘,食慾欠佳,胃脘滿悶,白帶量多,質粘而稠。經行之際精神疲憊,頭重如裹,四肢沉重,睏倦嗜睡,終日昏昏嗜睡。舌苔白膩,脈濡緩。治宜燥溼健脾,益氣提神。首選方藥為太無神術散(《醫方集解》):蒼朮、陳皮各12克,藿香、厚朴、石菖蒲各10克,生薑6克,紅棗10枚。溼邪蘊鬱化熱,小便黃,舌苔黃膩者,宜酌減香燥行氣之品用量,並加黃芩、山梔子各10克,薏苡仁15克,通草6克,以清熱化溼。此類患者應酌加石菖蒲用量,以醒腦提神。  (3)腎精虧虛:經期倦怠善眠,耳鳴耳聾,神情呆滯。平日精力不支,腰膝痠軟。月經後期,經量少。舌質淡,脈沉細。治宜益腎填精。首選方藥:河車大造丸。本藥有市售。伴有形寒肢冷,夜尿頻而清長者多為腎陽不足,可加淫羊藿12克,炮附子6克,或改右歸丸以陰陽雙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老殘疾證怎樣更換新的殘疾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