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小加索爾在轉會猛龍之後表現非常低迷,場均資料嚴重下滑,有球迷質疑是倫納德過多的單打限制了小加發揮,你同意嗎?
19
回覆列表
  • 1 # 百日體育

    NBA季後賽東部決賽已經結束的兩場比賽裡,多倫多猛龍中鋒馬克.加索爾表現都不盡如人意,兩場比賽一共20次出手只命中3球,交出8分17籃板的資料,對於這位前全明星球員來說,這樣的資料顯然無法與他的身價對比,在來到猛龍之前,小加索爾最差也有15分8籃板的場均資料,但是來到猛龍卻幾乎只有過去的一半功力,看著倫納德一個人孤立無援,不少球迷都質疑是因為倫納德過多的單打,限制了小加索爾的發揮,事實真是這樣嗎?

    季後賽小加索爾場均只有7.9分6.0籃板2.9助攻,其中得分與籃板創造了職業生涯季後賽新低,助攻也僅比小加首次季後賽之旅稍微好一點,唯一還算不錯的也只剩下蓋帽與搶斷,但是目前猛龍最大的問題是進攻太過低迷,全隊上下除了倫納德外沒人能夠穩定得分,而目前猛龍隊的戰術並不多,基本上都是以簡單的擋拆戰術為主,關鍵時刻也是個人進攻居多,這樣的情況讓小加索爾很難發揮。

    小加索爾表現低迷的另一個原因是,本賽季他的三分球投籃出手次數超過了他職業生涯任何一個時期,季後賽目前為止,小加索爾場均三分出手達到3.6次,而他一共出手只有7.4次,幾乎50%的出手都在三分線外,看起來似乎給到小加的出手機會並不夠多,這與他在灰熊時期的進攻幾乎少了一半,因此得分下降也在情理之中。

    再來看看倫納德的情況,本賽季是他完全作為球隊核心的第一個賽季,季後賽場均出場時間、得分、出手次數都創造了職業生涯新高,季後賽他場均出手21.3次,但命中率高達52.7%,但這並非意味著倫納德就搶佔了小加索爾的出手,從猛龍隊的戰術來看,並沒有制定明確的內線進攻,小加索爾除了外線三分強投之外,很少會進到內線單打,這讓他最擅長的東西無法發揮。

    猛龍能夠走到今天, 離不開倫納德的個人發揮,小加索爾發揮的低迷,與納斯教練的戰術安排有極大關係,如果能夠讓小加在內線隊雄鹿製造殺傷,那麼反過來也可以緩解球隊自己的防守壓力,因此小加發揮不好,與主教練的關係更大一些。

  • 2 # 以球服人

    完全不同意,明明是隊友不給力,小卡只能自己來。還有一點就是小加球風偏軟,頂不動,也不敢頂,自身已經不是當年的自己。

    猛龍小加(打不進內線)

    就看G1和G2兩場比賽,G1加索爾上場時間39分鐘,11中2,拿到6分12籃板5助攻,3分球7中2,等於就是說內線只進攻了4次,G2小加上場時間19分鐘,9中1,拿到2分5籃板1助攻,3分球2中0。這兩場小加發揮不好,不說出手次數,小加球風是偏軟,打內線打不動,雄鹿裡面太高了,內線得分基本沒有,還不如投3分球,3分球又不準。灰熊時期能得高分一是球權,二是小加處於他最好的時期,這是季後賽,防守強度肯定是大的,小加面對雄鹿真打不出來,限制死了,就是進不去。

    小卡絕對的大腿

    就說這兩場比賽,G2小卡18中10,砍下31分8籃板1助攻,3分4中1,G1小卡26中10,砍下31分9籃板2助攻,3分5中1。一是球權肯定是有關的,二是小卡穩定,猛龍其他人打不開,只有靠小卡得分,只能說小卡太孤單,隊友不給力。球隊是以倫納德為核心的,小加自然出手就少,一般正常就是10次左右,小加年齡也大的,打法和阿德有點像,鑿內線鑿不動,只能中投,或者3分,何況現在是實力強的雄鹿,自身小加比自己全明星水平時不在一個水平,自然是打不開。

  • 3 # 炫赫球聲

    首先,筆者特別喜歡馬克·加索爾以及他的球風。但把小加輾轉北境之後的低迷歸因於小卡的進攻方式,卻並不是十分的贊同。

    “當球隊贏球和你打得像廢物一樣同時發生時,入睡還是很簡單的。很明顯過去的48小時太糟糕了,所以我很高興我們今天贏了”—雄鹿與猛龍第三場比賽後,小加接受採訪時說到。

    我相信大家有這樣的想法,大多數歸因於小加來到多倫多之後資料的嚴重下滑。那麼首先,我們先看看小加的基礎以及高階資料從來到北境之後與之前在孟菲斯時的變化,以及資料之外的一些因素。

    1.資料方面

    上圖我們確實可以看出小加轉會之後,得分從場均15.2驟降到9.1分,而籃板也比之前每場少搶了1.1個。

    那我們再來看看小加的一些高階資料的對比。

    首先關於高階資料,筆者也是最近才開始研究,相對於初級資料而言,其計算公式更為複雜,參考的因素也越來越完善。

    例如最後一欄的VORP——Value Over Replacement Player,可以理解為球員的“不可替代值”,下圖為英文解釋。

    該資料基於聯盟同一位置球員平均水平為比較標準(-2.0為標準),衡量某一球員相對於聯盟該位置平均水平球員的比賽貢獻度差值,該數值越大代表球員不可代替性越強。而且該資料可以累積。(稍稍跑題了)

    我們來看個簡單的,表格中倒數第九列的USG%—球員在場時的平均使用率,明顯可以看出在前53場效力於灰熊的比賽中,小加的這個數值為22.3。而效力猛龍的26場比賽中降為16.3。換了東家的小加在場上的使用率降低了足足六個百分點。

    2.場上角色屬性的轉變

    灰熊時期:進攻端的排程者,防守端的支配者

    提到巔峰時期的小加,我們會親切地稱之為“白熊”,而對於白熊不得不提的便是那隻被激活了的“黑熊”-扎克·蘭多夫。 這位在開拓者打出名堂的靈活矮胖子(也是我特別喜歡的內線型別),在小加細膩的穿針引線下迎來了職業生涯的第二春。屬於黑白二熊時代的灰熊是聯盟裡每個球隊都會為之頭疼的,以至於神奇諸葛維奇也曾讓這兩隻熊孩子釘在了“黑八”的恥辱柱上。那時的孟菲斯灰熊,以二熊和康利為進攻箭頭。防守端則有託尼·阿倫帶領的一群悍將。球風緩慢,主打內線小加和蘭多夫,在場均90多分的灰熊隊,將近一半的分數是由這兩位內線所承擔的。小加的進攻方式大致分為兩種:一是以身高,體重的優勢背身強吃,加以柔和的手感,以及後期開發出的一手三分球;二是罰球線策應,極其聰明的小加將這門技術演繹到了極致,與蘭多夫的無數次連線讓每個球隊都無法應對。

    在防守端,作為12-13賽季最佳防守球員的小加,用自己的身高,噸位以及防守覆蓋面積讓孟菲斯的禁區變得令人生畏。

    猛龍時期:攻-優柔寡斷,守-侵略不足

    目前為止小加為猛龍一共出戰41場,其中26場常規賽和15場季後賽,贏下了其中的27場,勝率接近66%。然而透過為數不多的比賽我們發現,小加的背身往裡鑿的戲份越來越少,大多數時候小加會在掩護之後被對方放空的情況下選擇外線的遠投。而對於猛龍而言卡哇伊的主導作用是無人可以撼動的,其進攻方式也大多數是自己持球,憑藉個人能力的強吃。這便導致了小加的策應顯得特別的雞肋,內線的伊巴卡沒有背身的能力,外線過小加一手之後隊友大多數會選擇直接的衝擊籃筐。

    而防守端的小加也不再像以前那樣極具統治力,移動的緩慢以及聯盟現在內線進攻次數的減少,讓曾經的白熊也無法再打起精神。

    3.其他因素

    85年的小加今年已經34歲了,歲月不饒人並不是句空話。第一次認識小加是在08年奧運會上,他面對姚明打進了那記至關重要扳平比分的一球,而如今的白熊可能已經不負了當年的精壯與激情,而是更多地選擇為隊友提供力所能及地保駕護航。另外猛龍的體系,甚至說是納斯手底下的猛龍讓我會多少想起了當年火箭的范甘迪,套路單一,輪轉缺乏勇氣與變化,這也一定程度上的限制了這位來自西班牙的聰明至極大個子。

    總之猛龍的比賽還沒有結束,小加的職業生涯也還會繼續,不管下一站在哪,都希望這位聰穎的老傢伙,健碩的大白熊依然能夠傳出鬼魅般的傳球和命中靈動的三分。加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三四十歲的人做人、做事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