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胡家成

    英國脫歐是卡梅倫時期留下的政治遺產,卡梅倫也因脫歐公投而辭職。無論是特蕾莎梅還是約翰遜,在其位謀其政,實際上特蕾莎梅還是留歐派,但也必須履行脫歐的職責,不存在與民眾唱反調的問題。

    英國脫歐與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被稱為2016年兩大黑天鵝事件。說英國脫歐是黑天鵝事件,證明它違反了人們公認的常識,它是以全民公投的形式透過的,具有不可更改的法律屬性。從公投的結果52%的贊成來看,也不能說是大多數人反對公投。

    從英國脫歐變拖歐的程序來看,反映了西方民主的政治缺陷。政客為了推缷自身所應承擔的政治責任,經常拿民意來說事,大打民主牌,把本來由專家和社會精英應該做的事,交給對相關事務不太瞭解的普通大眾進行辨別,導致了異常情況發生。公投後,許多普通公民連一些歐盟的基本常識都不太清楚,受到了脫歐派的蠱惑而選擇贊成脫歐,但結果是不能更改的。

    約翰遜是一個強硬的脫歐派,在舉行脫歐公投期間,就到處宣傳,認為留在歐盟,讓英國政治上喪失了主權,經濟上也吃了虧。在競選期間和當上首相後,多次聲稱英國必須在10月31日之前脫歐,如果達不成協議,將實現硬脫歐,並且不付歐盟390億英鎊“分手費”。在G7峰會期間,約翰遜想就脫歐問題與歐盟、法國、德國領導人進行磋商,希望重新協議,遭到了一致的拒絕。

    約翰遜採取的完全不同於特雷沙梅的手腕。向英國女王申請,將國會的休會時間延長9月14日。反對派及部分民眾,紛紛上街遊行要求改弦易轍,要求約翰遜引咎辭職。英國的脫歐大戲還在上演之中。

  • 2 # 胡公愚

    英國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與美國特殊的關係,是促成英脫歐的兩個重要條件。一方面,英要突顯在歐盟的重要性,不斷與德法爭奪主導權;倫敦又是世界級的金融中心,英吉利海峽又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加之英還是曾經的日不落帝國。所以英即使是歐盟成員國,英鎊仍獨立於歐元之外。加之內部矛盾加劇,留歐與脫歐爭持不下。英倫三島各有不同利益訴求。另一方面,美國早就想肢解歐盟,當然就明裡暗裡慫恿英脫歐。卡梅倫弄個脫歐公投,本來是要挾歐盟,攫取更大利益,其實內心並不想脫歐,結果弄巧成拙,落得個灰頭土臉下臺。梅姨想方設法與歐盟周旋,想協議脫歐,結果卡在北愛問題上,那是使北愛有可能從英分裂出去的要命問題。加之歐盟不想英脫歐,當然互不相讓。也難怪,壞頭開不得,不然苦心經營的歐洲一體化,不就毀於一旦。其實,歐盟類似於戰國時期的合縱,談何容易,都各懷鬼胎,貌合神離,遲早要散夥。梅姨也步了卡梅倫後塵。約翰遜技高一籌,借女王之名讓議會休會,來達到脫歐的目的,這一石激起千層浪,國內炸了鍋。現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約翰遜豁出去了。左右不是人,不如賭一把,或許還有一線生機?但不管怎樣,前面是驚濤駭浪,荊棘叢生。結果難料。但這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經濟不景氣的產物。希臘債務危機是導火索。世界經濟東昇西降,發達國家相對衰落,給世界帶來了一個又一個黑天鵝事件。後面還會上演。我們靜觀其變。

  • 3 # 火炎炏焱燚水淼

    在英國民眾中超過一半以上的人不同意脫歐,在英國精英階層,大部分都拒絕脫歐。那麼在那麼多人反對脫歐的情況下,為什麼改變不了英國政府脫歐的決心?

    首先,歐洲司法體系給了英國脫歐留下了後路,英國隨時隨地可以重返歐盟。

    我們都知道,西方政治體系中司法體系是獨立的,也是西方國家控制國家發展方向的工具,法院最後裁決的結果是不可更改的,具有一錘定音的效果。

    英國經過公投宣佈脫歐後,在2018年12月10日,歐洲法院裁定英國可以不經過歐盟同意,單方面取消脫歐的申請,若取消脫歐,英國可以重返歐盟並依舊可以享有歐盟成員國的權利。

    而且歐洲法院特別強調,英國和歐盟簽訂的脫歐協議未生效或未達成協議,英國有兩年時間或脫歐過渡期內,可以取消脫歐重返歐盟。

    透過歐洲法院的裁定,我們看出英國政府不怕把脫歐一事鬧大,因為隨時隨地可以重返歐盟。

    其次,英國脫歐需要和歐盟簽訂協議,根據歐盟規定,脫歐需要根據《里斯本條約》第50款規定,需要最少兩年時間來和歐盟談判脫歐,即使簽署協議也要徵得大多數成員國同意才能生效。

    給我們的感覺就是英國政府為了脫歐不遺餘力,一副不脫歐誓不罷休的形象。反而歐盟一方卻淡定的很,就像在一旁看戲。只有美國唯恐天下不亂,一直鼓動英國硬脫歐,即使英國硬脫歐,還有個過渡期,在過渡期內英國依舊可以重返歐盟。

    所以,英國脫歐事件給世人感覺就是,在英國國內這麼多人反對的情況下,英國政府依舊強硬的要求脫歐,卻不知歐盟的後門早已為英國準備好了。歐盟、英國和美國三者究竟把英國脫歐引向什麼樣的結局,我們且拭目以待吧。

  • 4 # Damonshui

    也不是改變不了,而是這種所謂的選票政治和議會政治已經無法形成正確而又有效的運轉,在目前世界大格局下,只會被各種政治和經濟利益集團裹挾,最終走向,也只能是其背後勢力的成功或者失敗,人民其實沒啥選擇權。

    西方所謂的民主制度,想要有效的運作,必須有四個大前提。

    第一,國家主權是獨立的,不受他國裹挾。

    第二,國民受過良好教育,且判斷力準確。

    第三,媒體是第三方獨立且公正的。

    第四,分錢的時候。

    所以,一旦涉及到給大家派活而不是分錢,且不良媒體和第三國裹挾輿論,國民在無腦一些,這套機制就成了左也不行,右也不行,總有人不滿意。目前英國就是這麼個狀態。

    第一,美國不願意看到一個強大且統一的歐洲,如此作為北約的老大,西方世界的主宰,美國很有可能被邊緣化。

    第二,英國不想替歐盟背鍋,但又想撈油水。以此為要挾歐盟討價還價。

    第三,歐洲大陸國家跟英國本身就尿不到一壺,英國在歐洲歷史上一直扮演者攪屎棍的角色,歐盟的主角說是英法德,其實英國有些邊緣化。

    所以介於這幾種因素,英國又開始作妖,來了次公投,政客背書,媒體站臺,加上二了吧唧連歐盟都不知道是啥的老百姓,結果真特麼投出去了。

    鬧了大半天歐盟也發現了,英國走了也挺好,沒有這個盎格魯撒克遜人作攪屎棍,日耳曼人的歐盟操作起來掣肘更少。所以也就不怎麼挽留了。英國一看急眼了,這特麼偷雞不成蝕把米,條件沒得談了。所以議會不想脫歐的又不幹了,啥協議也不透過,好賴都不行。美國倒是喜聞樂見,起碼英國脫了,以後就是美國打入歐洲的一顆釘子,英國要是不抱美國大腿,那真是沒啥活路。

    其實,對於英國來說,就是佔便宜沒夠一分錢不願意掏的主,只要稍微明白事理的英國政客都明白留歐比脫歐利益更大。英國作為一個金融為主的國家,不依靠歐盟,他就是空中樓閣。而美國目前產業空心到快淪為一個大號英國,想著也是滿世界要錢,根本不會給英國什麼好處。

    而英國內部的蘇格蘭和北愛爾蘭本身在歐盟體系內受益頗多,他這一鬧,分離主義一下子又甚囂塵上。

    其實一方面暴露了其所謂民主制度在需要承擔義務而不是享受權利方面的先天不足。另一方面,我個人感覺美國的算盤打錯了,美國唆使英國脫歐,目的是削弱歐盟,可是英國作為一個金融國家,其在歐盟更多扮演的是獲益者而不是貢獻者的角色,並非很難取代,而一旦英國被歐盟剝離,這根攪屎棍就很難在歐盟中起到作用,反而更加促使歐洲大陸國家一體化。所以從戰術上講,美國可能是成功的,畢竟讓歐盟短期實力削弱。但從戰略上,長期必然失去參與歐盟甚至攪亂歐盟具體事務的機會。

    而英國作為一個金融立國的國家,與美國並不能形成互補,英國脫歐之後,只能面向另一個與其互補且全球第一大市場的中國。所以,其在國際上支援美國的聲音一定不會如現在隨心所欲。所以,從長遠來看,英國唱的這一出,對美國,對自己貌似都不太划算。

    不過,英國脫歐,特朗普當總統這兩件事兒,我認為在未來的歷史走向中,應該就是類似於東歐劇變的開始,至於能不能發展到蘇聯解體,就需要特朗普繼續努力了,未來一定會被世人津津樂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50歲後,壽命短的人,身體4處會變"小",1個不佔,才更長壽,具體指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