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方寸硬行
-
2 # 書山衛士嶽明堂
對寫字成就的大師先導,總結的經驗都值得我們借鑑的。是各自的獨到之處,並沒有固定或唯一方法讓人們摹仿,而只有大師們才各有見解。而一些平瓶子幌蕩的混棍,挑起事端來抬高自己,這是別有用心的,緒位先師的心血不會白費的,那些攪渾水的人,結果是害了自己!
-
3 # 筆畫人生
啟功先生是當代令人敬畏的書法大家,本人也是啟功先生的崇拜者之一。啟功先生在書法上,一直以來也是重結構,而輕用筆的。他提出“黃金分割”的教學影片我也有幸看到了,但我膚淺的認為他說的觀點不完全對。
古人常說書無定法,其實這句話也不難理解。當你書法技藝達到一定高度,筆法練到爐火純青,結構瞭然於胸的時候,你即使不按常規的筆畫長短,角度去寫,也能把一個字的神采寫出來。我當時看了啟功先生的影片後,特意做了試驗,得出的結論是:明清後書法家直到當代書法家,確實有很多人的字符合這個黃金分割,黃金分割也符合當代人審美——大長腿的特點。但在試驗中楷書四大家,歷史上意境高深些的書家的字型,沒有人符合這樣的規律。所以黃金分割只是一個類似幼兒的“學步車”,初步的輔助作用,如果長時間用黃金分割可能對字還有危害,也不可能是練字者的終極目標。如果我們都按黃金分割精確到“零點几几”的去寫,到最後字都一樣,不也都成了印刷體了嗎?
田蘊章雖然書藝沒有達到那個水平,但是做為一個在書法圈子混幾十年的人,哪怕在這個只是個端茶送水的,這個道理他也肯定是懂的。他們兄弟倆分工是這樣的,二田天天做推廣,收學生;大田天天到處宣傳:“只有我們兄弟兩才是書法正宗”“其它人都是醜書”‘不會寫楷書都是醜書’等等云云。他噴啟功也不是一次兩次了,不值得奇怪。
-
4 # 王廙
說句實話,啟功的黃金格還是很科學的,田蘊章沒有經歷啟功那麼多時間的研究就沒有發言權,應該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
再有如果書法不經歷從有固定招數到無招,那麼書法的規律將無處可尋。
下面說說啟功黃金格:
黃金格的歷史:
他的歷史來自於二王,所謂《黃庭》有六分九宮,《曹娥碑》有四分九宮。後世歐陽詢也是擅長九宮的分佈,柳公權輻射狀結構,再到後來元朝陳繹曾的《翰林要訣》也有比較詳細的記載,九宮的歷史大概如此傳承。所以說九宮格是有他的歷史,而且啟功也只能算是測量、研究而不是隨意的發明創造。
黃金格的原理:
黃金格為何中間是三份而周圍是五份?
因為書法的美是有比例關係的,3/1、 3/2、 3/3 、 3/4、 3/5 也就是字的交叉分割點只要在中宮四點上,那麼字的分割就是符合美的關係,只要過這四個點就接近3/1 、3/2 、3/3 、3/4 、 3/5 這幾個比例。
中宮四個點怎麼用?(準確說中宮九個點,包括中宮四邊的中間點,還有四邊形的中心點九個)如圖一二三所示:每個筆畫的起筆,收尾都在中宮輻射出來的米井格中!!!這是中宮的意義!
魏晉的書法是有輻射狀的空間立體感的,比如《蘭亭序》《卜商讀書帖》等等都很有空間的立體感,所謂輻射即所有的筆畫都可以根據中宮的四個點來確定,也就是說要圍繞中間四個點來寫。
九宮格會寫的很死麼?
答案是如果透過九宮得到字法,字勢,比例關係,那麼就可以走向更加自然變化。
而且智永《千字文》,王羲之《蘭亭序》是符合黃金分割的道理的。換言之很多時候我們只是在以為魏晉人不規矩,實際上透過測量王羲之的字並不是普通人透過眼耳鼻舌身意的估計,而是有規律性的。魏晉的嚴謹,自由,是可以透過九宮格來靈活運用的!!如圖八,九。
九宮格的用法,以柳體為例,如圖四五六七。
先簡單介紹這些,圖片有限,可以自己在《蘭亭序》等魏晉作品上多加練字,進而找到結字的規律!!!
-
5 # 千古筆墨
感謝應邀。
書法要用黃金分割率評判優劣高低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首先說,書法是一種藝術,貴在有新意,有自己的面貌,不是為了法度而法度。無論是東晉時代的王羲之,還是唐宋時期的顏、柳、歐、趙,蘇、黃、米、蔡,他們在書法史上 能有一片天地,就是因為他們創造了不同前人的書法風格。 如果說用黃金分割的辦法去評價每一個書法家的作品,豈不是要求書法家用同樣的方法來寫一幅作品。如此下去,怎麼創新書法的風貌呢? 啟功先生,就因為他的博學和膽識,敢於打破前人的規矩, 形成了新的書法風格,為書法的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值得我們敬佩。相反,田蘊章所謂的質疑,不辯自明。
-
6 # 田宗連
什麼黃金分割,要根據字形來定,古人已有定法。偏旁部首,左右結構,上下結構,獨體字,多體字,二組合,三組合,多組合。名堂太多,用黃金分割法不能包括。
-
7 # 翰墨書道
黃金分割率非常清晰的融入現代書法,可以說就是因為啟功先生的黃金分割法在書法中的運用。過去,人們的審美就不符合黃金分割法則,實際上,黃金分割率的審美是客觀存在,只不過我們沒有發現這個特點而已。因為黃金分割率的被發現並引用到藝術的審美與創作中,使得我們有了一個更進一步的豐富的認識藝術或書法的內涵。啟功提出的黃金分割率,不是信口開河提出來的,是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發現並引入中國的書法的。這種審美雖然有一些量化數學化的痕跡,但啟功先生沒有把它當做教條,而是一種活的法度,是符合人們大眾審美的一種法度。不是僵化的。對此提出質疑,顯然是出於某種偏見和缺乏深入的研究瞭解的囈語。啟功先生把黃金分割率運用到書法中,使得書法藝術的出現求變,書寫時代新風貌,提供了實踐和理論上的依據。啟功先生獲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創造楷書中的一個新的書法面貌——啟功體書法。我們是無需質疑的。
【黃金分割率在書法中的運用可以從大約三個方面進行:一是點畫線條的比例。二是空間的比例。三是結構的比例。如空間處理上一個字內部的空間有疏密輕重關係,疏和密的比例可以按照黃金分割率進行處理,比如《集王聖教序》中的字空間的虛實比例。在就是篆刻中也在使用這種空間分割率來處理計白當黑的比例關係。非常多的。點畫上如橫畫的之間的關係,以及一字之內點畫之間的關係,一行中字與字間的關係都可以使用黃金分割率的。】
比如"十"字橫畫與豎畫之間的伸縮比例。豎畫被橫畫分割的上下比例。橫畫被豎畫分割的比例。在如"中"字的口字在豎畫上的位置。
-
8 # 使用者8884520551575
用黃金分割法的思維練書法是滑天下之大稽。還是喜歡田蘊章書法,過程流暢、基本功紮實。課也講的好,從不故弄玄虛。啟功的字雖有特點,但基本功並不紮實。盛名之下 其實難副。
回覆列表
啟功先生的黃金分割的理論正好我在一段影片上看過老先生的親自講解,感覺還是受益匪淺的。
老先生透過自己的研究,發現漢字寫的好看的話,也符合“黃金分割”的比例(0.618),也就是接近8:13(0.615)的比例,所以老先生將傳統的田字格進行了一定的改變,變成如下圖所示的格子,每條邊分成了8:5:8的比例,這樣就出現了8:13的比例關係。
老先生也對傳統說的“重心”做了一些補充:不應該只有一個重心,而應該有四個控制點(我忘了老先生怎麼說的了,我胡亂用了個控制點,朋友們大概腦補一下),就是圖中的四個點,我們寫字的時候,應該讓重要的筆畫,比如主筆的交點放到四個交點上。或者讓重要的筆畫透過這四個點,以符合黃金分割的比例。(想往裡邊填一個字,水平不過關,不敢寫,還是要朋友們腦補了)
老先生說的是有道理的,字寫的好看確實是要符合黃金分割的關係,這是個審美的普遍原則,並不是不符合這個比例就不好看,而是符合這個比例就更好看。
以我在影片裡邊看到的,兩位田老師對啟功先生是什麼推崇的,絕對沒有任何不敬,他們都是特別虛心的,我們不能因為這個就對田老師持有否定態度。
事分兩面,啟功老先生的這個對格子劃分的辦法是有一定的道理,對於我們提高藝術素養是有好處的,但是實際操作起來,要用這個格子來寫的話,我認為確實有點束手束腳,不夠實用。還是米字格,田字格更好用一些。
個人意見,僅供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