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華山屬於北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同時具有高山小氣候特點。年平均氣溫13.4℃,年平均降水量2437.5毫米。陰雨天氣多,日照時間比山下短。
九華山春來遲,秋偏早,夏短冬長。而且海拔越高,這種四季變化的規律就越明顯。九華山冬季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為0℃左右,冰凍時間長。
春季,春雨瀟瀟,雲霧迷漫。雲層一般為90米至400米,如果雲層厚度在1000米左右,在天台就可以看到雲海。九華山無風時間很少。風速大於17米/秒的大風年年都有。
以5月份出現大風最多,年均19.4天。九華山還經常出現規模較小的地方性的山谷風,一年四季,特別是秋、冬兩季。
九華山(Jiuhua Mountain),古稱陵陽山、九子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於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境內,素有“東南第一山”之稱,傳說因唐朝李白《望九華贈青陽韋仲堪》詩:“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而更名為“九華山”。
九華山為皖南三大山系之一,主體是由花崗岩巖體組成的強烈斷隆帶。其邊緣地區除部分為沉積岩外,大都是由花崗閃長巖組成的褶皺斷塊輕度隆起帶。九華山地處北亞熱帶,不僅受到溼潤季風的影響,而且受到山區海拔高度、地形地勢的制約,所以具有溫和、溼潤、陰涼等山區氣候特點。
九華山北俯長江,南望黃山,東臨太平湖,西接池陽,綿亙一百餘公里,主要有九十九峰,最高的十王峰海拔1342米。九華山區域總面積約120平方公里,大致呈南-北走向,介於東經117°43′-118°80′,北緯30°24′-30°40′之間。
九華山自山麓至天台峰,名剎古寺林立,文物古蹟眾多,尚存化城寺、月身寶殿、慧居寺、百歲宮等古剎78座,佛像1500餘尊,藏有明萬曆皇帝頒賜的聖旨、藏經及其它玉印、法器等文物1300餘件。
2006年,以九華山為主體的九華山風景名勝區被評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7年,九華山風景區獲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2009年,九華山獲評為國家地質公園。
九華山屬於北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同時具有高山小氣候特點。年平均氣溫13.4℃,年平均降水量2437.5毫米。陰雨天氣多,日照時間比山下短。
九華山春來遲,秋偏早,夏短冬長。而且海拔越高,這種四季變化的規律就越明顯。九華山冬季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為0℃左右,冰凍時間長。
春季,春雨瀟瀟,雲霧迷漫。雲層一般為90米至400米,如果雲層厚度在1000米左右,在天台就可以看到雲海。九華山無風時間很少。風速大於17米/秒的大風年年都有。
以5月份出現大風最多,年均19.4天。九華山還經常出現規模較小的地方性的山谷風,一年四季,特別是秋、冬兩季。
九華山(Jiuhua Mountain),古稱陵陽山、九子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於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境內,素有“東南第一山”之稱,傳說因唐朝李白《望九華贈青陽韋仲堪》詩:“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而更名為“九華山”。
九華山為皖南三大山系之一,主體是由花崗岩巖體組成的強烈斷隆帶。其邊緣地區除部分為沉積岩外,大都是由花崗閃長巖組成的褶皺斷塊輕度隆起帶。九華山地處北亞熱帶,不僅受到溼潤季風的影響,而且受到山區海拔高度、地形地勢的制約,所以具有溫和、溼潤、陰涼等山區氣候特點。
九華山北俯長江,南望黃山,東臨太平湖,西接池陽,綿亙一百餘公里,主要有九十九峰,最高的十王峰海拔1342米。九華山區域總面積約120平方公里,大致呈南-北走向,介於東經117°43′-118°80′,北緯30°24′-30°40′之間。
九華山自山麓至天台峰,名剎古寺林立,文物古蹟眾多,尚存化城寺、月身寶殿、慧居寺、百歲宮等古剎78座,佛像1500餘尊,藏有明萬曆皇帝頒賜的聖旨、藏經及其它玉印、法器等文物1300餘件。
2006年,以九華山為主體的九華山風景名勝區被評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7年,九華山風景區獲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2009年,九華山獲評為國家地質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