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一滴水中有7彩

    說來話長。

    眾所周知,儒家思想自西漢起成為主流思想,或者說是居於統治地位的思想。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而“孝悌”又是仁的根本。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這句話的意思是:有子說:“孝順父母,順從兄長,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人的根本啊!”“孝”,尊重孝敬服從父母;“悌”,要尊重服從兄長。儒家的倫理秩序分明,不許逾越。

    《論語》中對“孝”的具體做法還有不少的言論。如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意思是子夏問什麼是孝,孔子:難的是對父母要和顏悅色。只是有事情子女去做,有酒飯給父兄吃這樣就可以算是孝了嗎?(《論語·為政》)再如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論語·為政》)意思是:子游問什麼是孝。孔子說:“現在所謂的孝,是指能夠贍養父母,就連狗與馬都能得到飼養,如果不能尊敬父母的話,那麼贍養父母和飼養狗馬還有什麼區別呢?不一一列舉。

    在這些言論中有兩則特別值得關注。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論語·為政》)意思是:孟懿子問什麼是孝道。孔子說:“孝就是不要違背禮。”一日,樊遲為孔子駕車,孔子告訴他:“孟孫問我孝道,我回答他說不要違背禮。”樊遲說:“這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父母活著的時候,要按禮侍奉他們;父母去世後,要按禮埋葬他們,祭祀他們。”這裡提到了如何對待去世的父母的問題。古人強調視死如生,那對待去世的父母依然以禮侍奉。

    第二則是: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論語·學而》)意思:謹慎地對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遠的祖先,百姓的道德風尚就會日趨醇厚了。這裡不僅提到如何對待父母,還提到了遠祖,那樣一樣要以禮相對。

    因此,在封建社會非常重視孝,一個不孝的人,是無法在社會上立足的。下至庶人,上至皇帝。漢朝推薦人才就有“舉孝廉”一項。其中的“孝”,自然指孝道了,可見古人對孝的重視。舉孝廉,也是從國家的角度倡導人們要孝敬父母、祖先。

    看過《漢武大帝》連續劇的人可能有這樣的印象,漢武帝的母親在民間曾結過一次婚,並留下一個女兒。如果從今天的觀點來看,這顯然不成體統,至少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戴安娜王妃遭遇車禍,至今還有輿論認為是皇室故意製造的,就是不能容忍未來國王的母親另嫁他人。而“以孝治天下”的漢武帝親自去尋找姐姐,並接到母后的身邊,為此差點誤了朝會。武帝是劉徹的諡號,完整的說法是孝武皇帝。

    也是在漢代,為了弘揚孝道,對於父母去世的官員,特意允許他們請假回鄉守喪,稱為“丁憂”,假期很長,可以長達三年。一直至滿清,都是如此。

    看過李密《陳情表》的人,往往會被文中李密和祖母劉氏的深厚祖孫情所打動。李密作為亡國之人,晉武帝屢詔不至,“辭不赴命”,“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於星火”。即便如此,李密也沒有赴任,而是上了這份《陳情表》,細緻陳述了不能應命的理由:祖孫兩人自小相依為命,“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而現在“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所以他不能離開。看到《陳情表》後,晉武帝不僅沒有怪罪,反而很受感動,特賞賜給李密奴婢二人,並命郡縣按時給其祖母供養。

    正是基於“孝”的思想,華人歷來安土重遷。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論語·里仁》)意思是父母在世,不出遠門,如果不得已要出遠門,也必須有一定的去處。孔子之去齊,接淅而行;去魯,曰:“遲遲吾行也。”意思是孔子離開齊國的時候,把淘完的米撈出來,來不及把它做熟就出發了——這是離開別國的態度;離開魯國的時候說:“我們慢慢地走吧”——這是離開祖國的態度。這裡雖是上升到國家的高度,從中也可見一斑。

    唐代王建在《水夫謠》中寫道:“一間茅屋何所值,父母之鄉去不得。”注意這裡“去”是“離開”意,與今天的“去”的意思正好相反。所以古人,即便是哪些在外高官厚祿的人,也往往告老懷鄉。因此,在封建社會,即便在外高官厚祿的人,往往也是告老還鄉,即便是死在外地,通常也是要求其子女扶柩回鄉安葬。死後,歸葬父母身邊,也是一種孝啊!

    在現代,許世友將軍就是在得到允許後,葬在家鄉,以了卻對母親的孝敬之心。

    那麼,說這麼多,和清明回鄉祭祖有什麼關聯呢?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的四大節日之一,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都有自身久遠的源起。清明節源於上古時代的春祭活動,春秋二祭,在發展過程中逐漸演變為祭祀祖先的重要節日。據說在唐玄宗時期清明節就在國家層面上成為法定的假期,“在宋元時期形成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將寒食的禁火冷食風俗與上巳郊遊等習俗活動相融合定型的傳統節日”。(百度百科)

    祭祀祖先是清明節的主要功能,祖先在哪裡?祖先在家鄉。那麼,清明節祭祖,也就要回家鄉了。家鄉是一個人生命之根所在,是一個人血脈的源起。那裡有祖先的足跡,也是祖先的安息所在。

    此外,回鄉祭祖經過千年的沿襲,已經成為一種傳統行為,成為中華文化中的一分子。

  • 2 # 讀書人說

    清明節本來只是一個農事曆法範疇的節氣而已,沒有其他具體的文化意義。

    其成為節日,主要因為與寒食節、上巳節相距甚近,為了方便,往往把三天連起來舉行節日活動,唐代時寒食與清明合併在一起算。清明祭祖主要是因與清明節相近的的寒食節、上巳節,寒食、上巳傳統文化活動豐厚,三相結合,便成了一個重要的節日。

    宋代官方規定清明節這一天全國各地均須祭掃陵墓,表示對亡靈的悼念,而這恰巧是寒食節原本有的習俗,而清明節親水、戴柳圈等,則是上巳節原有的習俗。

    在古代,清明還不如寒食節重要。寒食節是春秋時期晉文公為了紀念舊臣介之推而設立的紀念日,下令在介之推死難忌日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吃已備好的熟食、冷食,並由此流傳後世成寒食節,故有此名。由於日期接近,宋代之後,寒食的習俗有若干以變形的方式傳承下來了,並保存於清明節中。起初,清明節祭祖多為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後來,寒食節的習俗因清明節所處的節令固定下來,並添加了踏青、盪鞦韆等大眾活動的內容。

  • 3 # v若水v

    祭祀,最初起源於靈魂觀念引發的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在生活沒有保障的原始社會,人們幻想得到自己想獲取的物件的支援。圖騰崇拜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產生的。

    另外,艱難生活中共同患難的血緣親情也使人們相信,祖先的靈魂是會保佑子孫後代,正是在這種心理的驅使下,祭祀就理所當然地成為了人們通神的主要手段。

    最重要的是,恭恭敬敬的祭祀過程,既是對老輩人的思念,是孝心的體現!中國傳統文化一直主張厚德載物,主張忠厚傳家!充滿孝心的家庭肯定會更加和諧而興旺!

    祭祀是外在的形式,起作用的在於人的內心和德行,這才是關鍵!

    大多人都是迷信和盲目,不明所以!比如,傳統文化是善惡有報,提倡忠厚傳家,早在《易經》上就有厚德載物說法,多少人遵從呢?如果說他是唯物主義吧,也不是。唯物主義認為人死燈滅!幹嘛要修大墳子?!沒必要嘛!更有一些老闆一邊貢著神佛,一邊刻扣工人工資,不知道幹嘛好了。

    中國傳統文化中簡直處處是智慧,這是祖先的智慧和慈悲,他們唯恐我們誤入岐途,光明大道不走沒辦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月三美食節該做什麼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