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Nagen哥哥

    被稱讚千年的《史記》,司馬遷記載是否準確?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1],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2][3][4][5][6][7]。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五帝本紀

    作為《史記》的開篇,五帝本紀翻開了整個中華文明史的篇章。但五帝本紀中所描述的人物存在的年代距離漢朝已經幾千年有餘,他的記錄是否可靠,是否有什麼考證呢?就目前而言,考古學上邊留下來的資料,特別是關於三皇五帝那個時候的資料實在太少了,甚至對夏朝的考證都沒有太多的實質性證據,一直以來這也成為了一個疑難雜症,對於太史公的這一篇鉅著來說,恐怕開頭就留下了太多的疑問,那麼他的這些記錄是不是準確的呢?可以想見,其實《史記》的準確性一直以來都是在被推翻的,不妨看看下邊的這些緣由。

    一 :司馬遷在整理《史記》當中,依靠的主要是收集傳說

    我們知道歷史上項羽是在烏江自刎的,這是太史公準確記錄下來的事情,但是現在的考證卻表明,這一古戰場似乎並不存在,項羽死喪身之地也許另有他所。但不算這件事,還有一件事就更加對《史記》提出了疑問,這是在晉朝時候,有一個盜墓賊挖到了戰國時候的墓地,而後當地官員發現了這片墓地,從其中找到了一些竹簡,這些竹簡被稱為《竹書紀年》。

    這本在戰國時候寫的書上卻說堯舜之間並非禪讓,而是舜逼迫了堯,而關於伊尹也說伊尹是與新王爭奪帝位,後來被殺。這一切都不同於司馬遷筆下的溫馨場面,實在是存在許多的費解。不過卻也很好解釋,因為司馬遷在寫就自己這本史書的時候,往往都是實地走訪,去那些傳言中打過仗的地方,或者那些古代的名城裡邊,詢問當地的老人來得到資料,最終他選擇合情合理的進行書寫,不過這也不能保證完全的準確性罷了。

    二 :司馬遷寫作《史記》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抒懷,而並非記錄

    在司馬遷給自己的好朋友任安的書信中,他曾經提到自己之所以還沒有去死,而是作為一個廢人忍辱偷生,為的就是像前輩們當中那些受過苦難的人一樣,來整理寫成這一本書,可是這本書裡邊卻也夾雜了太多司馬遷個人的感情,就如同他對黃老學說非常推崇,也很重視實權,他選擇了把劉盈的本紀歸入高太后本紀當中,而不是給這個沒有實權的皇帝再寫一個本紀,這自然也不是為了方便記錄,而是他認為的事實如此。

    他大大地擴充套件了史書的記錄範圍,讓商人,刺客,任俠都有自己的歸屬地,這也不是因為這些人值得流傳,而是他喜歡這些人,就像他把伯夷叔齊兩兄弟算在列傳第一一樣,這也是為了達到表彰這類人的功效,可是往往這麼做就不是記錄歷史,而是在創造歷史了,也就是因為他這樣的筆法,讓歷史人物雖然很大程度變成了飽滿的活人,也太過個性化,處處充滿了司馬遷自己對這些人的褒貶。

    三 :司馬遷的《史記》算是《離騷》的後續,卻並非是《春秋》的後續

    同為歷史的記錄者,班固的地位顯然沒有司馬遷高,可是《漢書》作為班家人共同努力的結果卻相對《史記》要更嚴謹一些,在歷史上,《史記》可以算入文學作品,可以和《離騷》一樣相較高低,但班固就不能,因為班固只記錄歷史,不加以修飾,就算很無聊,他也願意寫下來。

    對於司馬遷這樣就不行,後者習慣於繁簡得當,其雖然也便於被人閱讀,卻可能錯失了許多別的故事,就像在司馬遷的筆下,幾乎每個人都具有戲劇化的特點一樣,在看史記的時候,往往還存在著一種彷彿小說一般的衝突,有的是歷史的原貌,有的則有司馬遷故意的安排,而司馬遷做歷史的目的,也不是在於記錄,而是在於向後人宣揚一種他所認同的古代人的文化,為的是方便讓人仰慕那些英雄人物,自然就可能失真。

  • 2 # 哈爾濱森

    史記也只是一個參考而已,誰能保證他完全的公正性?歌德頌功都是當權者,喜歡聽的詞彙。你有膽量,說真話,但未必能發出來。對錯,我只相信有公論,大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好壞對錯,還是留給後者評說。我相信真正的歷史還是人民群眾說的算。

  • 3 # 荷蘆塘

    巜史記》這部非凡的史學傑作,得到後人大加欣賞和讚美,後人稱譽他是”史家之絕唱,無韻的離騷!”這部鉅著,乃是司遷用生命和人格寫成的。他在《卷一五帝本紀第一》有人提到堯的兒子丹朱能否繼承帝位?堯曰:”籲!頑兇,不用。”有人提到共工和鯀,堯皆不許。有人提到虞舜,堯曰:”然,朕聞之,其何如?”有人答曰:“盲者子,父頑,母囂,弟傲,能和以孝,治,不至奸”。堯曰:”吾其試哉”,於是堯妻之二女,觀其德於二女。舜飭下二女於媯汭,如婦禮。堯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五典能從。乃遍入百官,百官時序。賓於四門,四門穆穆,諸侯遠方賓客皆敬,堯使舜入山林川澤,暴風雷雨,舜行不迷。堯以為聖,召舜曰:”女謀事至而言可績,三年矣。女登帝位”。舜讓於德不懌。

    正月上日舜受終於文祖。堯為了選接班人把女兒許給舜,考查了三年,認為各方無誤,才放心把帝位傳給舜,而不傳給他兒子丹朱,好象是與倫理不合,但後人卻讚頌堯的仁德,不偏私,以大局為重。

  • 4 # 歷史大解迷

    話不多說,上內容!

    一、完璧歸趙

    趙王得到一塊和氏璧,秦王知道後願意用秦國換取和氏璧。秦昭王是誰?怎麼可能會用十五城換一塊“石頭”呢。秦昭王心懷天下,有著一統天下的決心,在任期間長平之戰大破趙軍、滅東周,奠定了大一統基礎,怎麼可能會為了一塊和氏璧而丟掉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呢?這非常不符合他的“人設”。

    其次,連藺相如自己都說了:“秦強而趙弱,不可不許”。意思就是說秦國太強大了,不可以不答應。藺相如自己都說了不給和氏璧,秦國可能會強取豪奪。在那個時候,秦國強大是一個公認的事實,秦王喜歡和氏璧,大可以百萬秦軍挺進趙國,一舉拿下,到時候要什麼沒有。反正秦國國力強盛,也不是不可以,就算受到其他國家的譴責那又怎樣?秦朝欺負其他國家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了,為什麼還要在這件事情上注意國家形象呢?除非秦王不是特別喜歡和氏璧,可是《史記》上卻是這樣記載的:秦王恐其破壁,乃辭謝固請,召有司案圖。秦王害怕和氏璧被摔壞,竟然真的願意拿十五城交換。明明可以用戰爭解決的問題以此還可以得到更多利益的事情,為什麼還要做把十五城親自送到他國手上這樣得不償失的事情。真是人間迷惑!

    最後,當藺相如偷偷派人把和氏璧送回趙國,秦王知道後居然不是勃然大怒,也不是一氣之下將藺相如拉下去斬了,而是平淡的說道:“今殺相如,終不能得壁也,而絕秦趙之歡,不如因而厚之,使歸趙王豈以一壁之故欺秦邪”。一夜之間秦王氏璧也不要了,脾氣也變好了,就這麼把欺騙他的藺相如給放了。真是人間迷惑!

    二、澠池之會

    公元前279年,秦國攻打趙國,攻佔了石城。秦王在攻打了趙國後,接著又派人通知趙王在澠池進行友好的會談。秦王讓趙王彈琴,趙王彈了,秦王又讓史官記載:“某年月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藺相如看到這,坐不住了,忍不了了,士可殺不可辱。在秦王的地盤上囂張道:“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意思就是說,五步之內,我的血會濺到你的身上,具體該怎麼做,你明白的,你看著辦的。拜託呀,大哥,在你面前的是秦王,是殺人不眨眼,攻打你國家,連你趙王都不放在眼裡的人,會被你一個小小的臣子威脅到嗎?趙王都還沒發話,藺相如怎麼敢說話?真是人間迷惑!

    最後:“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於趙。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這句話的意思是:一直到酒宴結束,秦王始終也未能壓倒趙國。趙國也在此期間部署了大批軍隊來防備秦國,秦國不敢輕舉妄動。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在酒宴之前,秦國是以絕對性壓倒趙國的,但是在酒宴結束後就不一定了,因為在這個期間,趙國調遣了大批軍隊來保護趙王。那秦王呢?為什麼不在酒宴剛開始時就捉拿趙王,俗話說“擒賊先擒王”,這麼好的機會,秦王為什麼不趁機幹掉趙王,還非要給趙王準備軍隊集結的時間來對抗自己。真是人間迷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買二十多萬的車,買二十多萬的寶馬和其他車哪個好?區別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