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馬快跑國際早教

    中華飲食博大精深,美食遍地,調味品也和烹飪方式一樣多種多樣。寶寶的味覺尚在發育中,當然不能和成人一樣麻辣鮮香樣樣都來。但是如果一直吃不加任何調味品的食物,寶寶恐怕會對吃飯失去興趣~長久下去,無法攝入足夠種類的食物,也會導致營養失衡,發育不良等問題。

    寶寶的輔食中到底要不要加鹽?多大的寶寶才可以開始吃調味品?

    鹽,可以說是所有調味品的鼻祖,只要少少一點點,就可以讓食物變得更“有味”。

    但是中國存在一個問題:普遍人均鹽攝入超標。這導致中國的高血壓的發病率一直居高不下。

    從小養成寶寶飲食清淡的習慣,對寶寶成年後預防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是很有有幫助的。所以建議家長們這樣給寶寶們吃鹽:

    1、一歲以下的寶寶不用吃鹽:這個年齡階段的寶寶每天所需要的鈉很少,完全可以從奶和輔食中獲得。

    家長們也不用擔心寶寶們因為輔食沒有味道而不吃,因為小寶寶的味覺的很靈敏的,剛開始吃輔食的寶寶更要讓他先更多的感受食物的原味。相反的,如果這個時間段就給寶寶吃鹽,那麼後面他的口味會越來越重,對身體無益。

    2、一歲以上的寶寶可以適當吃一點鹽,但是一定要少,兩歲以下的孩子,最好每天吃鹽不要超過2克。

    即使是孩子滿了兩歲,每天吃鹽也應控制在4克以內。因為人體對鈉的需求並不高,而且很多的食物以及其他的調味料裡面都含有鈉,一不小心就會超標很多。

    如果孩子是和大人一起進餐,那麼家長在烹飪飯菜的時候要注意留一兩個清淡少鹽的菜給孩子。

    除此之外,寶寶平時吃的麵條、零食等,都應注意看一下包裝上的鈉含量。避免在正餐之外,讓孩子攝入了過多的鈉。

    糖可以快速的給人體提供熱量,但在人類漫長的求生存求進化的道路中,是很稀少且很難獲得的一種食物。大概正因為如此,人的基因裡面有對糖的天然需求和偏愛。

    最典型的體現就是,小孩子幾乎沒有哪個不愛吃甜食的。——這是刻在基因裡的天性。

    但是對家長來說,孩子愛吃糖,可是個頭疼的事兒。擔心寶寶長蛀牙,擔心孩子發胖——這些擔心都是對的。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限制遊離糖的攝入量,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都應把遊離糖攝入量降至每天攝入總能量的 10% 以下。

    而所謂“遊離糖”,其實可以籠統的理解為果汁、蜂蜜、飲料、零食及其他食品新增劑裡的糖。這種糖,每天必須要控制攝入量在25克以下,最好是控制在12.5克以下!

    這看似寬鬆的標準,其實很多孩子都沒有達到。因為市面上的各種飲料,哪怕標榜了“兒童飲品”的飲料,每100ML裡的含糖量都在10克以上。

    因此,為了孩子的健康著想,家長應該才一開始就控制孩子的糖攝入量,不要過早的給孩子吃味道過甜的食物。在孩子想吃甜食的時候,儘量給孩子吃水果。

    醬油

    醬油,也是中國家庭必備的調味品。

    【兒童醬油】的頭銜卻可能給家長一個“這個醬油可以給寶寶吃,很安全”的錯覺,於是在“放心用”的過程中,往往就導致寶寶攝入了過多的鈉!

    沒錯,我們又回到“鈉”(鹽)上來了。其實華人愛吃醬油,也是導致華人鈉攝入過高的主要原因,紅燒醬滷,都是烤醬油,可是醬油中的鈉含量是很高的,通常每 5 mL 醬油含有 1 g 鹽。

    因此,和吃鹽一樣,1 歲以內的孩子不能吃醬油,1 歲以後的孩子如果要吃醬油,就要減少鹽的攝入。

    味精

    味精,化學名稱叫穀氨酸鈉,沒錯,它也有鈉。所以,同樣不要給1歲以下的孩子吃味精哦,1歲以上的孩子如果要吃味精,就要減少鹽和醬油的攝入。

    雞精

    雞精的主要成分就是味精,在味精的基礎上,它還加了肉類提取物、糖和一些其它香料。

    雞精的成分比較複雜,根據價格的不同,事實上成分的區別也比較大,說實話不好控制。因此,建議家長們就不要給孩子吃雞精了。

    看到這裡,家長們大概發現了,調味料這種東西確實是要少量攝入為好。如果想要給孩子口味更豐富的食物,可以嘗試自制一些蝦粉、雞肉鬆,來代替味精和雞精哦~

  • 2 # 孕產育兒專家嚴之彥

    一歲內的寶寶吃天然原味的食物,無需加任何調味品,一歲後可以每天吃相當於一克鹽的鹹味,其他食物還是以天然為主,不要加味精,胡椒,太多的糖類等調味,包括蜂蜜。

  • 3 # 墨非媽

    大自然賜予我們的食物都是簡單又美味的,只是我們大人從小就在鹽和調味品的食物中長大,所以味覺已經變了。寶寶剛剛來到這個世界,除了奶還沒有嘗過其他味道,每一種食物的原始味道對於他們來說都是十分豐富的。

    不要給1歲內的嬰兒食物中加鹽,儘量保持輔食的原味。很多食物中都含有鈉,只要正常餵養,寶寶是不會缺鈉的。超過一歲的寶寶可以新增少量鹽,但是如果本身進食良好,也沒有必要刻意在飲食中額外加鹽。

    多吃鹽會導致食入過多的鈉,為身體留下健康隱患,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大多數成年人超過每人每天2克的建議最大食鹽攝入量,因此導致每年有165萬人死於心臟疾病。

    也不要給1歲前的嬰兒食物中加糖,因為加糖會增加寶寶齲齒風險,不利於口腔護理。如果寶寶喜歡甜味食物,也應該是利用水果或蔬菜的自然甜味來為寶寶的輔食調味。

    寶寶對食物味道非常敏感,建議不要用筷子蘸取成人的飯菜給寶寶嘗試,因為這種做法可能會導致寶寶對原本不加鹽的食物產生排斥。

  • 4 # 菁媽育兒

    小嬰兒是寶寶,一歲到三歲的幼兒也是寶寶,三歲到六歲的學齡前兒童也是寶寶,甚至上了小學還是寶寶。不同年齡的寶寶的特點不一樣。

    可不可以加,要加多少。主要看這個寶寶大概是多大,如果一歲以內的小寶寶那麼不建議加入鹽,糖,醬油的調味品。

    先說鹽就是氯化鈉,主要補鈉。因為孩子在一歲之前,他每天需要鈉大概是0.5克,這麼點鈉從母乳從米粉從天然的菜,肉中都己經夠了,你沒聽錯天然的青菜,魚,肉,蛋,奶中都含有鈉。所以一歲前不建議加鹽。

    而六個月前不加糖,六個月後如果給孩子做的番茄比較酸的話可以少量加點糖。

    而市面上很多醬油都是兒童醬油,也並不一定合適嬰兒。一歲前不建議。

    而一歲以上的幼兒鹽建設每天2克,糖也要少量,加了鹽的就不要再了加醬油。

  • 5 # 享育

    每位寶媽都想給寶寶做好吃、可口的輔食,但是嬰幼兒胃腸功能尚不完善,輔食的鹹淡、易消化程度都有很多講究。今天在這裡和大家介紹下,寶寶吃的食物能否放入調味劑,以及新增調味劑的注意事項。

    1、鹽

    一般情況下,一歲以內的寶寶吃的食物裡不要放鹽。嬰幼兒的腎臟比較嬌弱,寶寶攝取大量食鹽,會加重腎臟負擔,影響腎臟正常發育。

    2、糖

    寶寶吃的輔食中不能放糖,米湯、紅薯泥、新鮮的蔬菜水果泥等輔食中的含糖量能滿足寶寶的日常需求,不需要額外加入食用蔗糖。含糖量過高的輔食,既傷害寶寶牙齒,還會影響寶寶的味覺發育。

    3、醬油

    一般情況下,一歲以內的寶寶的輔食裡,不要加醬油。醬油中含鹽量較多,且加入量也不好控制。

    4、食用油

    一般情況下,10個月的寶寶可以吃帶食用油的輔食,但是要注意食用油的含量,每天10-15克即可,不要太多。

  • 6 # 實用小技巧

    看年齡段吧,現在都是吃低鈉鹽啊。新增輔食可以稍微加一點。寶寶腎臟發育不全,太鹹有負擔,但一點都不加,寶寶才不愛吃呢,雖說健康重要,但可以控制新增量的。三歲後可以跟家長吃一樣味道的菜了。三歲內的就淡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國大使鄙視特朗普的密信,怎麼會洩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