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這十六個字出自古文《尚書·大禹謨》,又名中華心法,源於堯舜禹禪讓的故事。當堯把帝位傳給舜以及舜把帝位傳給禹的時候,所託付的是天下與百姓的重任,是華夏文明的火種;而諄諄囑咐代代相傳的便是以"心"為主題的這十六個漢字。
14
回覆列表
  • 1 # 山語間雲

    以上所引的十六字,出自《尚書·大禹謨》。在《尚書》原文裡,傳說中的帝王舜對受命治理洪水並即將繼承君位的禹作了諄諄的告誡:帝曰:“來,禹,降(一本作‘洚’)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賢……予懋乃德,嘉乃丕績。天之歷數在汝躬,汝終陟元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段話的大意是,舜帝說:“來,禹,洪水之災警示我們,你能信守承諾,成功地平治了水患,你確實是個賢才……我褒揚你的德行,讚美你的功勳。現在天命降臨到你的身上,你終於可以登上君主的大位了。但你必須瞭解,人心是變動不安的,天道是幽微難明的,要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必須精誠專一,始終不渝地實行中正之道。”以上是十六字心經的來源及註解。我的理解是舜傳位於禹時,告誡禹時同時也告誡皋陶,益等,為何?在舜與禹談傳位時,皋陶,益在場,禹也推薦皋陶接位,但舜堅持傳位於禹。禹治水有功,深得民心。禹也是持民心之力,競爭帝位。以皋陶為代表的貴族,是正統的天道派。皋陶代表這些貴族,也有競爭帝位的勢力。舜告誡禹,民心固然重要,僅憑民心執掌天下是危險的。天道難測,要仔細觀察其細微變化。以利安民收取民心見效快,但負面影響也大,一旦利失容易引發危機。以道化人需持之以恆,潤物細無聲,雖見效慢,但效果持久。利與道兩者都要認真對待,不可偏廢一方,維持兩者的平衡。後面的伐苗證明了以利導之以道化之的正確性,武力征伐並非萬能。

  • 2 # 小茗文化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我認為出自《尚書·大禹謨》。在《尚書》原文裡,傳說中的帝王舜對受命治理洪水並即將繼承君位的禹作了諄諄的告誡:帝曰:“來,禹,降(一本作‘洚’)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賢……予懋乃德,嘉乃丕績。

    天之歷數在汝躬,汝終陟元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段話的大意是,舜帝說:“來,禹,洪水之災警示我們,你能信守承諾,成功地平治了水患,你確實是個賢才……我褒揚你的德行,讚美你的功勳。

    現在天命降臨到你的身上,你終於可以登上君主的大位了。但你必須瞭解,人心是變動不安的,天道是幽微難明的,要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必須精誠專一,始終不渝地實行中正之道。

    禹治水有功,深得民心。禹也是持民心之力,競爭帝位。以皋陶為代表的貴族,是正統的天道派。皋陶代表這些貴族,也有競爭帝位的勢力。舜告誡禹,民心固然重要,僅憑民心執掌天下是危險的。天道難測,要仔細觀察其細微變化。以利安民收取民心見效快,但負面影響也大,一旦利失容易引發危機。

  • 3 # 豹眼看歷史

    這十六個字就是傳說中儒學乃至整個中國文化傳統裡著名的“十六字心經。”

    據傳,這十六個字源於堯舜禹禪讓的故事。當堯把帝位傳給舜時,將“允執厥中”四字傳授給舜;舜把帝位傳給禹時,又在此四字的前面加了“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十二個字。《尚書•虞書•大禹謨》有這十六個字的記載。

    戰國時期的子思以“十六字”為核心,總結前人的經驗,撰寫了《中庸》,形成了《中庸》的核心思想。

    這十六個字的意思是說:人心是危險難測的,道心是幽微難明的,只有自己一心一意,精誠懇切的秉行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國家。

    《荀子•解蔽篇》中也有類似的引注,稱:“《道德經》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幾,惟明君子而後能知之。”

    當堯把帝位傳給舜以及舜把帝位傳給禹的時候,所託付的是天下和百姓的重任,是華夏文明的火種,而諄諄囑咐代代相傳的便是以“心”為主題的這“十六字”。可見其中寓意深刻,意義非凡!

    作為《中庸》的核心思想,不僅僅是帝王,國家的管理者遵奉的至典法寶,也是儒家思想提倡的慎獨自修的方便之法。就是當人心變得危險難測時,道心變得微乎其微時,就要加強個人自身品德的修行,以一種順應天道絕對無爭的心態去處理人世間的各種關係,去處理與天地君師親友的關係,更好的讓生活多一點融洽的快樂,少一點對立的傷害。

    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方可治國平天下。

    只要人人多一點愛,少一點傷害,多一點奉獻,少一點貪婪,這個世界就會有美好的明天。

  • 4 # 範鯉學社

    這十六個字,號稱中國最古老的心傳治國方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jué中”,據說是源於堯舜禹禪讓的故事,最早記載於《尚書》。

    精者,砥礪也,一者,貫通也。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判斷下,如何因勢利導去做呢?就是後面這句“惟精惟一”,精專用功,一以貫之,做到什麼份上呢?“允執闕中”,致其中和,執行中正之道,達到至善。達到惟精惟一的功夫,那就是至善了,已是爐火純青的境界。

    大致的意思是說,人心難測,道心微妙,所以,行事貴在求精專一,治世貴在遵守中道。

    惟精惟一在儒家思想裡佔據極其重要的地位,也是心學最高智慧的思想源泉之一。陽明先生更是把這十六字作為“心學之源”,可見其重視程度。

    在給陸九淵的《象山文集序》中,陽明先生說:聖人之學,心學也。堯、舜、禹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此心學之源也。中也者,道心之謂也;道心精一之謂仁,所謂中也。孔孟之學,惟務求仁,蓋精一之傳也。

    中是道心(也就是本心、天理),道心達到精一就是仁,孔孟之學,核心是求仁,因此精一和它是一脈相承的。

    後來陽明先生又在《重修山陰縣學記》闡述道:惟一者,一於道心也。惟精者,慮道心之不一,而或二之以人心也。道無不中,一於道心而不息,是謂“允執厥中”矣。一於道心,則存之無不中,而發之無不和。……是謂中節之和,天下之達道也。放四海而皆準,亙古今而不窮。

    意思是說,惟一就是一心一意地追隨“道心”。而“惟精”就是去除“人心”之中不符合“道心”的私慾,或者找到區別於人心私慾之外的東西。只要符合道心,則自然達到中正的境界,放之四海而皆準。

    明朝抗倭能臣胡宗憲曾在《陽明全集》重刊後作序說:予惟千聖一心,萬古一道,惟心一,故道一;道一,故學亦一。……夫道心即中也,精一者允執之功,而精又一之功也。惟精故一,惟一故中,此萬世心學之源,蓋蔑以復加矣。

    大意是:自古聖賢之心是相通的,都遵循一個天道,所以思想也是統一的,道心中正,精是一的功夫,精一遵循中道的功夫,精一即是中了,這是萬世心學的源泉啊,沒有比這個更好的了。

    大凡成就至高者,大都遵循中道思想,要想普及你的思想,就必需要讓自己的思想讓千千萬萬的人統一接受,人人均有本心,只有致自己的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人人,事事物物人人才能認可你的思想,而“惟精惟一”是其中最有效的路徑。

    人生不過百年,而真正能夠專研一個方向,也只不過只有幾十年的時間,只有精專一個符合社會發展趨勢的領域,才有可能取得更高的成就,職業如此,事業如此,創業尤其如此。那些過個一二年就跳一次槽換一個崗位的人,可能短時間看起來職位薪資有進步,但放到幾十年的人生長河來說,很可能是原地轉圈。

    《陽明心學系統思想架構●一核三觀四規四教十六法門》,迄今為止最為全面、精煉的陽明心學思想架構解讀,27節課全面闡述陽明心學體系,一核三觀四規四教十六法門,由淺入深,由架構到核心,由心悟、體悟到證悟,由本體、主體到客體,知行合一,打通思想任督二脈,練就一顆強大的心,助力事業和職場的垂直攀登。

  • 5 # 歸藏易數硃紅兵5331

    堯把女兒都交給了舜。後期也和舜生活在一起。

    他最擔心的是統治不穩。

    這些話是告誡舜防人之心不可無。

    對於當時公有制度下,以賢德為主考察人的時代不應該有這樣不和諧的聲音。特別是兩任領導者的權利交接之時。

    我對這句話的真實性更確信了。

    因為禹就是和舜意見不統一,產生了決裂。並把舜趕走。

    可以看看我其他的回答!

  • 6 # 148942766

    人的私慾很危險 天理又很細微

    天理和私慾經常混在一起 都是出致於心

    要在心底把天理找出來,一直守住她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元素週期表每個元素的讀音……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