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吹牛88

    曹操無疑是明主,什麼寧願我負天下人,天下人不能負我,那都是抹黑曹操的文人所為,抬高劉備罷了,曹操歷史上真君子,偽小人。從關羽就能看到,曹操起兵之前認識陳宮,知道陳宮的本領,陳宮也知曹操是明公。曹操殺呂伯奢一家,也是那些文人傑作,打擊和抹黑曹操,之所以陳宮不願和曹操走到一起,是因為士族和當時的情況,漢統一天下,他作為漢臣,而曹操理念是鎮服天下,沒想過改朝換代,曹操說他死後,墓碑上有:故鎮西將軍曹操之墓足矣。而陳宮是士族,忠君愛國早根深蒂固,想挽救大漢。選擇呂布為主,因為呂布無謀,陳宮借雞下蛋罷了。就是郭嘉死前向曹操諫言,兩袁和公孫度之間火拼前,叫曹操緩前進,說人心向漢不向曹。說明陳宮和審配,詛授等名士一樣。包括曹操第一謀士荀彧也是。曹操和陳宮在逃路上時,曹操說給陳宮聽,士族不為我所用,我必殺之以除後患。陳宮理念是士,農,工,商為主。士人治理天下。所以他倆分道揚鑣了。

  • 2 # 三十年的老果農

    《三國演義》中,曹操刺殺董卓不成,連夜東逃,被中牟縣令陳宮所拿。陳宮見曹操是個英雄,私放曹操跟隨著一起欲圖大事!路過成皋在曹父故交呂伯奢家暫宿,因誤會錯殺了呂伯奢家人,逃出呂家,路遇買酒而回的呂伯奢,才知誤殺了人,曹操不自責卻索性連呂伯奢一塊兒殺了!並說出了那句著名的話:“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陳宮鄙視曹操是個無義之人,離曹操而去!

    然而,懂點地理知識的人,就會發現不可能是真實的!曹操從洛陽逃出,逃往陳留(有說陳留在今開封附近,有說陳留在商丘)逃到中牟(今鄭州以東臨接開封)被陳宮捉住的,陳宮放了曹操後,應該繼續東逃,他們卻到成皋(今滎陽市在鄭州西)殺了呂伯奢一家。難道就是為了讓陳宮知道曹操無義又返回殺人?明顯清理不通!

    那麼,陳宮為什麼要離開曹操而投呂布呢?《三國志,武帝紀》記載:“卓表太祖為驍騎校尉,欲與計事。太祖乃變易姓名,間行東歸”魏書曰:“太祖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故里。從數騎過故人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手刃擊殺數人”世語曰:“中牟疑是亡人,見拘於縣。唯功曹心知是太祖,以世方亂,不宜拘天下雄稱,因白令(假裝不認識)釋之”這些歷史記載都沒有陳宮什麼事!陳宮是什麼時候跟隨曹操,又是什麼時候背離曹操的呢?

    曹操自洛陽逃回陳留,散盡家財,招兵買馬,討伐董卓。漢獻帝初平元年董卓死!漢獻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曹操因剿黃巾有功,袁紹表為東郡太守,陳宮投曹。初平三年(192年)袞州刺史劉岱被黃巾軍斬殺,陳宮建議曹操自任袞州牧被曹操重用!初平四年(193年),徐州牧陶謙率兵攻打袞州任城,曹操率軍迎敵,期間操父嵩投奔曹操,半道被陶謙所拿並殺害,曹操大怒攻打徐州,所過大肆殺戮,“雞犬亦盡,墟邑無復行人”,時任東郡守備的陳宮大為不滿。興平元年(194年)曹操再徵徐州時,陳宮勸說陳留太守張邈“今雄傑並起,天下分崩,君以千里之觿,當四戰之地撫劍顧眄,亦足以為人豪,而反制於人,不以鄙乎!今州軍東征,其處空虛,呂布壯士,善戰無前,若權迎之,共牧袞州,觀天下形勢,俟時事之變通,此亦縱橫之一時也”(三國志呂布傳)意思是,現在天下已亂,群雄並起,我們有兵力又有這麼大地盤,還處在戰略要地,也算是英雄了,為何要受制於人?今曹操又領兵在外,袞州兵力空虛,呂布英勇無比,暫且迎布,共牧袞州,靜待形勢變化,就可稱霸一方了。在加上曹操聽信讒言,誅殺邊讓等名士,使張邈心有餘悸。陳宮隨與張邈、張邈弟張超、中郎將許汜、王楷等人叛操,迎呂布為袞州牧。

    歷史上有很多人認為,陳宮之所以背操,一是曹操殺了他的朋友邊讓(私仇)。二是曹操徵徐州時殘殺無辜(公義)。以我看其實不然!陳宮其人自視甚高,不甘久居人下。他勸張邈反操的話,其實就是他的心裡話!想處戰略要地,借呂布以抗操,待時局有變,雄霸天下!這可能才是他背叛曹操的真實原因!

    然而,歷史上對陳宮的定義是“大將、謀士”。但陳宮為將而無勇,為士而少謀!曹操謀士荀彧評價陳宮曰“宮雖有謀而遲”意思是雖然有些謀略卻遲疑不決。黃山評價:“宮謂布不用其言,亦綜平昔所言論耳。至謀使布自以步騎出屯於外,布嘗自將千餘騎出戰而敗矣。其言豈可用乎?”就連把陳宮塑造成正義化身的羅貫中也說:陳宮“不識游魚不識龍,要誅玄德拒曹公”!一些歷史書籍裡有“濮陽大火”和兵敗被捕曹操惜才不忍殺宮的記載,也都是“據說”“有言”等無可考的傳說!在《三國志,呂布傳》中的記載只是:(曹操)“於是縊殺布。布與宮、順等皆梟首送許,然後葬之。”所以,自視太高,才不以濟。才是陳宮背離曹操,走向悲劇人生的主因!

  • 3 # 看遍山川

    “捉放曹”卻有此事,但是和陳宮沒有半毛錢關係,捉住曹操的是中牟縣亭長,後來是縣裡的一名功曹勸說縣令把曹操給放了。陳宮沒有和曹操同行,那位縣令也不是陳宮,殺呂伯奢是在中牟被捕之前,羅貫中那麼寫是為了讓人記住曹操的名言“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陳宮本來是曹操的鐵粉,在曹操發家之前就投靠了他,雖然曹操集團“經營兗州,鞏固根本”的戰略是荀彧提出來的,但兗州這塊香饃饃還是陳宮替曹操賺回來的。當初陳宮先下手為強趁兗牧劉岱戰死就一個人來到兗州,憑藉三寸不爛之舌遊說兗州高層,才使得兗州落入了曹操的口袋。

    而陳宮後來對曹操咬牙切齒,就是相處之後對於曹操的許多做法感到和主子三觀不合。

    首先是曹操因為自己父親在徐州地界被殺率軍南下報復而任意屠殺無辜,為了洩私憤數十萬百姓遭殃,一時間曹操惡名遠揚,性格剛烈又清高的陳宮就覺得自己是為虎作倀。其次曹操擅殺兗州名士邊讓,就因為邊讓對曹操有怨言,曹操就宰了邊讓全家,這讓兗州計程車大夫“皆恐懼”。邊讓的死讓曹操在兗州士族裡人設崩塌,陳宮越來越無法忍受曹操的跋扈蠻橫。

    陳宮也有心計,表面上還繼續吃著曹家的飯,暗中聯絡新買家接手兗州背叛曹操,他看中的是人中呂布。從此陳宮和曹操一刀兩斷,輔佐呂布對抗曹操,只是最終呂布爛泥扶不上牆,兩人兵敗被殺。

  • 4 # 文史長廊

    陳宮離開曹操並不能說背叛,只能說他們的政治理念不和而導致分道揚鑣。殺呂伯奢而離開只是他們感情破裂的落腳點,但真正隱患是性格,反過來說,如果沒有這次事件,以後的事情也定會使呂伯奢離他而去。曹操刺殺董卓不成,單槍匹馬逃到一縣,縣令剛好是陳宮。陳宮素來是仁義之人,廣交天下豪傑,聞曹操行刺失敗,替曹操感到惋惜,又對他充滿敬意。初次認識,陳宮對曹操還是比較喜歡的,因為看中曹操敢於為江山社稷獻身認可,佩服他的勇氣。

    聞曹操的志向,願回故里,發兵矯佋,討伐董卓。由此看出曹操是個有志向、有追求的人。陳宮其實也胸懷大志,也想在亂世中參與一把,只不過陳宮一隻把自己定位成謀士,多年來只是廣交義士,並沒有做實質性動作。沒有遇到曹操之前,只把這件事看做一個追求,遇到曹操後如導火線一般一點即燃,即點燃了陳宮心中的英雄夢。所以他願意跟隨曹操討伐董卓,實現追求。但此時他遇到曹操只有一天,終歸是不瞭解曹操。陳宮在膽略上、在志向上非常看好曹操,但卻有一顆隱藏的定時炸彈――性格。

    遇到呂伯奢,呂伯奢並沒有嫌棄他們是逃犯,好酒好肉招待他們。夜聞磨刀聲,曹操以為呂伯奢家人要殺他們,曹操和陳宮殺死了呂伯奢的家人。卻知道是誤殺。陳宮是仁義之人,本身對於這件事腸子都悔青了,後來又看到曹操把呂伯奢殺死了,做了個殺人滅口。陳宮認識到:自己所跟隨的人就是一隻“老虎”,說不定哪天就暴怒了。

    真正讓陳宮下定決心離開曹操是因為他那句: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即表現我可以對不起大家,但大家不可以對不起我,這句充分展現了曹操利己主義。這與陳宮的追求截然不同,陳宮知道認這個人為主公,非但自己過意不去,日後必然有分歧,也不會重用自己,所以離開要趁早。但離開實質原因並不是曹操殺呂伯奢一家,這件事只是恰好發生在了起兵之前,致使陳宮提前離去。沒有這件事,日後會有更多事情也會使陳宮死心。所以說他們理念不同,註定各走各的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賊王》大蛇是真的弱還是隱藏實力考驗狂四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