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適情雅趣

    隱隱有一種感覺,文在寅這次向南韓民眾發錢,恐怕對於即將到來的議會選舉會起到反作用。

    南韓是發達國家,人均收入2019年達到了3.1萬美元,對4人戶的補助100萬韓元,每人相當於1450元人民幣,這對南韓民眾來講,起不到感激作用,相反,很可能會產生另外一種印象,南韓在經濟不好的情況下“收買”民眾。

    本來,文在寅政府在這次疫情當中,得到了民眾的好感和認可,支援率上升到了52.7%,不過給人的感覺似乎僅限於抗擊疫情。如果對全盤工作滿意的話,那麼文在寅的支援率應該大幅上升,至少在60%以上,因為在2018年下半年南韓沒有公佈經濟資料之前,文在寅的支援率最低在60%以上,這就說明南韓民眾有相當一部分對文在寅執政下的經濟仍然不買帳。黃教安雖然支援率是44%,畢竟是在野黨,但是這個支援率比疫情之前的文在寅要高。

    3月27日,文在寅總統和丁世均總理帶頭掀起了一場“降薪運動”,南韓各級政府都降薪30%。表面看,從總統總理到地方各級官員似乎帶頭度過難關,樹立政府的形象來贏得民眾好感,但這裡突顯了一個問題,南韓的經濟形勢十分緊張。30日文在寅宣佈給7層以上家庭補助,從金額上來看,進一步驗證了這一事實。

    4月15日南韓議會選舉,這對於執政黨共同民主黨和在野黨未來統合黨都是至關重要的,誰獲勝,誰將贏得2022年總統大選。但在此時宣佈發錢,其目的十分露骨,或許倒增加了民眾的反感。民眾要看長遠經濟形勢和就業率以及文在寅的承諾,這種發錢的作法並不代表南韓在文在寅的帶領下就能走出經濟困境。

    3月25日,經過數日批評文在寅政府經濟政策的黃教安,在臉書上發表題為《經濟不是活動》的文章,稱南韓經濟陷入了無法挽回的觸礁危機。同時,黃教安對京畿道向每個市民發放10萬韓元說,地方自治團體像舉行贈品活動一樣,向人們提供10萬韓元的善心行政對南韓經濟和國民的生活帶來什麼實質性幫助?經濟不是活動。

    黃教安所稱的“活動”有很深的意義,估計對文在寅發錢的舉動,黃教安仍然會以此進行批評。

    4月15日南韓議會選舉將要拉開,本來可以取勝的執政黨,由於文在寅的發錢,變得撲朔迷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社交恐懼症不敢見人,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