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機其實就是使用電子管的功放,音質明顯優於電晶體功放,如果你喜歡欣賞純音樂,那麼就選擇膽機,聽起來比較柔和。石機就是使用電晶體的功放,聽起來高頻、中高頻有偏多感覺,低頻感覺偏少,電晶體功放聽起來聲音較硬,特別是低頻聲不夠柔和,而高頻聲又顯得尖刺、發燥,聽起來有時感到高頻段存在著交越畸變。當頻率增高而音量又很大時,這些現象就更加明顯。但電晶體功放的動態大、速度快,特別適宜於表現動態大一些的音樂。至於表現 槍炮和雷電聲當然更優於電子管功放了。
作為一個一個耳機發燒友,這個問題可能不算是問題。然而對萌新來說,這可難倒了, 這種有點像RGB風格的放大器與市面上普通的放大器有什麼區別?這些像電燈泡一樣的管子插上去真的能改善或者提升音質嘛?
凱音 HA-300膽機
嗯!沒錯,這就是提升音質用的,是很多燒友口中的膽機。只不過不像現在的耳放核心部件電晶體運放體積都更加的小巧,都是直接焊接在電路的PCB板上了,置放在金屬殼裡面,而相對更加古老的電子管這一類的產品,因為體積的原因大都是外露出來的。
猛禽膽機
也許因為年齡差異,很多人都沒有見過電子管,對這個像燈泡一樣的東西,不知曉是幹什麼的?其實它是一種早期的電訊號放大器,以前使用在發報機、收音機、電視機等電子產品中。
(當然就在一些軍事領域,譬如俄羅斯的部分戰機裡面也依然使用,比如著名的6922這個型號的電子管就曾經在米格29當中應用),它的作用與現在的電晶體運放一樣,都是將訊號進行放大,或者在電源部分進行整流。
電子管和電晶體有哪些區別呢?(膽機與石機)1、外觀上的差異:
在外形上,電子管有一層玻璃罩,為電字元件提供了真空的環境,所以在通電的時候如同小燈泡一樣發光發熱;而電晶體則不然,而電晶體則看起來比較簡單,是由半導體制作而成的,電晶體利用電訊號來控制自身的開合。
2、工作原理上:
在功能上,電子管和電晶體也有著巨大的差別,電子管的功能主要是擴大音響裝置的功率,是一種訊號放大器,功能比較單一;而電晶體則是一種多功能的電子器件,能夠集整流、訊號調製、擴大功率、穩定電壓為一體,功能齊全。
電子管放大器是在高電壓、低電流狀態下工作。末極功放管的屏極電壓可達到400-500V甚至上千伏,而流過電子管的電流僅幾十毫安至幾百毫安。輸入動態範圍大,轉換速率快。
凱音 HA-300
電晶體放大器是在低電壓大電流下工作,功放級的工作電壓在幾十伏之內,而電流達幾安或數十安。電路設計上多采用直耦式(OCL、BTL等)無輸出 變壓器 電路,輸出功率可以做得很大,可達數百瓦,各項電效能都做得很高。
魯迪斯特Rudistor RP030 晶體機
3、使用壽命上的差異:
電子管會隨著反覆使用,某些技術指標明顯下降,會出現慢性漏氣、等燈絲老化的情況。而電晶體及積體電路的壽命是電子管的100-1000倍,電晶體使用時不需要預熱,一開機就能工作,體積比較小,耐衝擊,耐震動。而電子股在使用時需要預熱,而且整機來說相對體積笨重。
4、類比一下:
就像燃油車和電動車的區別,膽機像燃油車,石機像電動車。雖然這兩者聲音風格不同(工作原理不同),但都是可以透過工程師調出來的(明顯的加速推背感),只不過不同的方法,實現的難易程度不同罷了(獲得推背感要花費的價錢)。
總之:電子管放大器大多是採用分立元件、手工搭線、焊接,效率低,成本高。而晶體放大器多是採用電晶體和積體電路相結合方式,廣泛使用印刷電路板,效率高,焊接質量穩定,電效能指標高。
凱音 HA-1A MK2 膽機 結構圖
雖然電子管在製造與電器指標上與現在的電晶體比起來有些陳舊,但後來人們發現,電子管在音樂處理上有著獨特的魅力,聲音柔美耐聽,音質明顯優於電晶體功放,因此廣受HiFi發燒友的青睞,膽管功放又得以快速發展,一些歐美老牌的電子管廠依舊興盛不衰,而某些已經停產的稀有電子管也因此身價不菲。
所以仍有很多發燒友,為了追求膽味,更溫暖的聲音,追求更自然的聲音而選擇了膽機。現在的旗艦級、或者頂級“天花板”,像大奧二,都在使用了電子管耳放驅動旗艦耳機,獲得完美音質。
森海塞爾 HE-1 大奧二 (膽機耳放)
雖然陳舊,但依然發光發熱
雖然電子管相比電晶體,是一款比較陳舊的東西,但很多人,特別一些極有經驗的老燒都對其趨之若鶩,其實都是因為追求那份“膽味”,但對於“膽味”到底是什麼?其實從電氣指標上來說本質就是一種諧波失真帶來的感受。簡單來說,就是“膽機”出來的聲音會更討耳一些,聲音更自然寬鬆一些,色彩更飽滿一點,相對於電晶體機雖沒有那麼犀利,但色彩就如同人眼所見,自然,原汁原味。
Tips:因為工作原理的關係,電子管在電訊號放大的時候,會產生偶次諧波失真。 這種失真,類似於我們音樂廳裡面的一種反射聲,這種偶次的諧波多,會讓人好像聲音密度高,有味道,其實我們以前的喇叭或老的磁帶機,諧波也是很多的。適當的偶次諧波失真可以帶來很多燒友口中的“膽味”
正弦波-諧波失真
1、儲備功率與過載失真,電子管更小
一般來說,耳放的動態範圍應基本做到120dB,這樣才能滿足聲響從輕微到高潮頂峰的需要,輸出的聲音不會被削波,所以要有足夠的儲備功率。
如果音訊電壓的動態範圍為3:1,因功率與電壓平方成正比,所以其功率動態範圍即為9:1。也就是說功率為90W的功放,要達到高保真放音只能開到10W。
Woo WA22 膽機
因此,電晶體放大器需要有很大的儲備功率,才不會出現過載失真,一旦過載,其失真幾乎成垂直線上升,嚴重時能損壞電晶體。而電子管放大器抗過載能力遠比電晶體放大器強。
如發生過載,其音樂訊號巔峰只是變得比正常波形滑,聲音聽不出有多大程度的變壞。而對電晶體放大器來說,此時將出現削波,音質明顯變壞。
神燈 膽機
2、電子管的音質聽感明顯優於電晶體
上文提到的以及一些燒友中口傳但未提到的種種原因,電晶體功放聽起來高頻、中高頻有偏多感覺,低頻感覺偏少,電晶體功放聽起來聲音較硬,特別是低頻聲不夠柔和,而高頻聲又顯得尖刺、發燥,聽起來有時感到高頻段存在著交越畸變。當頻率增高而音量又很大時,這些現象就更加明顯。
但電晶體的動態大、速度快,特別適宜於表現動態大一些的音樂,像至於表現槍炮和鼓聲、銅管樂器更優於電子管了。電子管的音質總的來說是柔和動聽,具體一點說,電子管低頻聲柔而清晰,高頻聲纖細雨而自然,當然表現人聲是其強項,也因此更有味道。
TA-10 膽機 + 和絃 QUTEST 解碼
現在有種前膽後石機,又有什麼不同呢?(電子管、電晶體混合)
筆者在諮詢了專業人士之後,總結了以下幾點供大家參考:
1、膽機特點是:聲音甜美柔和,溫暖耐聽,音樂感好,氛圍好;其缺點是對高頻的瞬態響應、解析力不如電晶體功放,聽一些交響樂之類的歌曲尤為明顯。
2、石機特點是:動態大、速度快,解析力高,推動力強,特別適宜於表現動態大一些的音樂;其缺點低頻聲不夠柔和,而高頻聲又顯得尖刺、發燥。
3、膽石結合是:將這兩種功放電路的優點結合起來,達到理想的音樂效果,相比純膽機,膽味沒那麼濃,但是解析力,瞬態響應速度比純膽機好不少。
膽機其實就是使用電子管的功放,音質明顯優於電晶體功放,如果你喜歡欣賞純音樂,那麼就選擇膽機,聽起來比較柔和。石機就是使用電晶體的功放,聽起來高頻、中高頻有偏多感覺,低頻感覺偏少,電晶體功放聽起來聲音較硬,特別是低頻聲不夠柔和,而高頻聲又顯得尖刺、發燥,聽起來有時感到高頻段存在著交越畸變。當頻率增高而音量又很大時,這些現象就更加明顯。但電晶體功放的動態大、速度快,特別適宜於表現動態大一些的音樂。至於表現 槍炮和雷電聲當然更優於電子管功放了。
作為一個一個耳機發燒友,這個問題可能不算是問題。然而對萌新來說,這可難倒了, 這種有點像RGB風格的放大器與市面上普通的放大器有什麼區別?這些像電燈泡一樣的管子插上去真的能改善或者提升音質嘛?
凱音 HA-300膽機
嗯!沒錯,這就是提升音質用的,是很多燒友口中的膽機。只不過不像現在的耳放核心部件電晶體運放體積都更加的小巧,都是直接焊接在電路的PCB板上了,置放在金屬殼裡面,而相對更加古老的電子管這一類的產品,因為體積的原因大都是外露出來的。
猛禽膽機
也許因為年齡差異,很多人都沒有見過電子管,對這個像燈泡一樣的東西,不知曉是幹什麼的?其實它是一種早期的電訊號放大器,以前使用在發報機、收音機、電視機等電子產品中。
(當然就在一些軍事領域,譬如俄羅斯的部分戰機裡面也依然使用,比如著名的6922這個型號的電子管就曾經在米格29當中應用),它的作用與現在的電晶體運放一樣,都是將訊號進行放大,或者在電源部分進行整流。
電子管和電晶體有哪些區別呢?(膽機與石機)1、外觀上的差異:
在外形上,電子管有一層玻璃罩,為電字元件提供了真空的環境,所以在通電的時候如同小燈泡一樣發光發熱;而電晶體則不然,而電晶體則看起來比較簡單,是由半導體制作而成的,電晶體利用電訊號來控制自身的開合。
2、工作原理上:
在功能上,電子管和電晶體也有著巨大的差別,電子管的功能主要是擴大音響裝置的功率,是一種訊號放大器,功能比較單一;而電晶體則是一種多功能的電子器件,能夠集整流、訊號調製、擴大功率、穩定電壓為一體,功能齊全。
電子管放大器是在高電壓、低電流狀態下工作。末極功放管的屏極電壓可達到400-500V甚至上千伏,而流過電子管的電流僅幾十毫安至幾百毫安。輸入動態範圍大,轉換速率快。
凱音 HA-300
電晶體放大器是在低電壓大電流下工作,功放級的工作電壓在幾十伏之內,而電流達幾安或數十安。電路設計上多采用直耦式(OCL、BTL等)無輸出 變壓器 電路,輸出功率可以做得很大,可達數百瓦,各項電效能都做得很高。
魯迪斯特Rudistor RP030 晶體機
3、使用壽命上的差異:
電子管會隨著反覆使用,某些技術指標明顯下降,會出現慢性漏氣、等燈絲老化的情況。而電晶體及積體電路的壽命是電子管的100-1000倍,電晶體使用時不需要預熱,一開機就能工作,體積比較小,耐衝擊,耐震動。而電子股在使用時需要預熱,而且整機來說相對體積笨重。
魯迪斯特Rudistor RP030 晶體機
4、類比一下:
就像燃油車和電動車的區別,膽機像燃油車,石機像電動車。雖然這兩者聲音風格不同(工作原理不同),但都是可以透過工程師調出來的(明顯的加速推背感),只不過不同的方法,實現的難易程度不同罷了(獲得推背感要花費的價錢)。
總之:電子管放大器大多是採用分立元件、手工搭線、焊接,效率低,成本高。而晶體放大器多是採用電晶體和積體電路相結合方式,廣泛使用印刷電路板,效率高,焊接質量穩定,電效能指標高。
凱音 HA-1A MK2 膽機 結構圖
雖然電子管在製造與電器指標上與現在的電晶體比起來有些陳舊,但後來人們發現,電子管在音樂處理上有著獨特的魅力,聲音柔美耐聽,音質明顯優於電晶體功放,因此廣受HiFi發燒友的青睞,膽管功放又得以快速發展,一些歐美老牌的電子管廠依舊興盛不衰,而某些已經停產的稀有電子管也因此身價不菲。
所以仍有很多發燒友,為了追求膽味,更溫暖的聲音,追求更自然的聲音而選擇了膽機。現在的旗艦級、或者頂級“天花板”,像大奧二,都在使用了電子管耳放驅動旗艦耳機,獲得完美音質。
森海塞爾 HE-1 大奧二 (膽機耳放)
雖然陳舊,但依然發光發熱
雖然電子管相比電晶體,是一款比較陳舊的東西,但很多人,特別一些極有經驗的老燒都對其趨之若鶩,其實都是因為追求那份“膽味”,但對於“膽味”到底是什麼?其實從電氣指標上來說本質就是一種諧波失真帶來的感受。簡單來說,就是“膽機”出來的聲音會更討耳一些,聲音更自然寬鬆一些,色彩更飽滿一點,相對於電晶體機雖沒有那麼犀利,但色彩就如同人眼所見,自然,原汁原味。
Tips:因為工作原理的關係,電子管在電訊號放大的時候,會產生偶次諧波失真。 這種失真,類似於我們音樂廳裡面的一種反射聲,這種偶次的諧波多,會讓人好像聲音密度高,有味道,其實我們以前的喇叭或老的磁帶機,諧波也是很多的。適當的偶次諧波失真可以帶來很多燒友口中的“膽味”
正弦波-諧波失真
1、儲備功率與過載失真,電子管更小
一般來說,耳放的動態範圍應基本做到120dB,這樣才能滿足聲響從輕微到高潮頂峰的需要,輸出的聲音不會被削波,所以要有足夠的儲備功率。
如果音訊電壓的動態範圍為3:1,因功率與電壓平方成正比,所以其功率動態範圍即為9:1。也就是說功率為90W的功放,要達到高保真放音只能開到10W。
Woo WA22 膽機
因此,電晶體放大器需要有很大的儲備功率,才不會出現過載失真,一旦過載,其失真幾乎成垂直線上升,嚴重時能損壞電晶體。而電子管放大器抗過載能力遠比電晶體放大器強。
如發生過載,其音樂訊號巔峰只是變得比正常波形滑,聲音聽不出有多大程度的變壞。而對電晶體放大器來說,此時將出現削波,音質明顯變壞。
神燈 膽機
2、電子管的音質聽感明顯優於電晶體
上文提到的以及一些燒友中口傳但未提到的種種原因,電晶體功放聽起來高頻、中高頻有偏多感覺,低頻感覺偏少,電晶體功放聽起來聲音較硬,特別是低頻聲不夠柔和,而高頻聲又顯得尖刺、發燥,聽起來有時感到高頻段存在著交越畸變。當頻率增高而音量又很大時,這些現象就更加明顯。
但電晶體的動態大、速度快,特別適宜於表現動態大一些的音樂,像至於表現槍炮和鼓聲、銅管樂器更優於電子管了。電子管的音質總的來說是柔和動聽,具體一點說,電子管低頻聲柔而清晰,高頻聲纖細雨而自然,當然表現人聲是其強項,也因此更有味道。
TA-10 膽機 + 和絃 QUTEST 解碼
現在有種前膽後石機,又有什麼不同呢?(電子管、電晶體混合)
筆者在諮詢了專業人士之後,總結了以下幾點供大家參考:
1、膽機特點是:聲音甜美柔和,溫暖耐聽,音樂感好,氛圍好;其缺點是對高頻的瞬態響應、解析力不如電晶體功放,聽一些交響樂之類的歌曲尤為明顯。
2、石機特點是:動態大、速度快,解析力高,推動力強,特別適宜於表現動態大一些的音樂;其缺點低頻聲不夠柔和,而高頻聲又顯得尖刺、發燥。
3、膽石結合是:將這兩種功放電路的優點結合起來,達到理想的音樂效果,相比純膽機,膽味沒那麼濃,但是解析力,瞬態響應速度比純膽機好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