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7
回覆列表
  • 1 # 無知先生

    離思五首·其四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不知道提問者所說的此詩為送別詩的說法從何而來。

    但我們很明顯地能夠感受到,這首詩分明是一首感懷詩!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經歷過無比深廣的滄海的人,別處的水再難以吸引他;除了雲蒸霞蔚的巫山之雲,別處的雲都黯然失色。

    詩人以滄海之水和巫山之雲隱喻愛情之深廣篤厚,見過大海、巫山,別處的水和雲就難以看上眼了,除了詩人所念、鍾愛的女子,再也沒有能使他動情的女子了。

    這首詩採用比喻的手法,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主人公對已經失去的心上人的深深思念。

    此詩是詩人為悼念亡妻韋叢而作,韋叢出身高門,美麗賢慧,二十七歲早逝後,詩人曾表示誓不再娶。(《遣悲懷·之三》)

    前句典出《孟子·盡心上》“觀於海者難為水”;

    後句典出宋玉《高唐賦序》“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

    後人引用這兩句詩,多喻指對愛情的忠誠,說明非伊莫屬、愛不另與。

  • 2 # 閒看秋風999

    歷代文學批評人都一致認為這首詩是元稹懷念亡妻而作,是一首悼亡,或者感懷詩。這麼說是送別呢?送誰呢?

    頭兩句是千古名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這兩句化用了《孟子·盡心》篇“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的句子。

    意思差不多,不過修辭不一樣。《孟子》是明喻,以“觀於海”比喻“遊於聖人之門”,喻意顯明;這元稹詩中兩句則是暗喻。

    “滄海”、“巫山”,是世間至大至美的形象,用來比喻妻子,從字面上看是說經歷過“滄海”、“巫山”,對別處的水和雲就難以看上眼了。

    元稹的奧妙就在於用滄海之水和巫山之雲來隱喻愛妻,言外之意就是,家有此女,再沒有能使自己動情的女子了。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寫的是詩人在外走南闖北,也見過美女無數,但是 “懶回顧”三個字,呼應了“滄海”和“巫山”。

    除了妻子,沒有人能夠讓他動心。

    “半緣君”,除了潛心修佛,不近女色以外,一生一世有妻子一人足矣,哪裡還要什麼紅顏知己。

  • 3 # Adans65

    其實題主所說有誤,這首詩準確說是一首離別詩,和離思五首詩名相符。關於這首詩是寫給誰的,一直眾說紛紜,但亦以元稹寫給妻子韋叢的悼亡詩為主流。對此本人有一些不同的看法。首先單把這一首其四從離思五首中摘出來作為悼亡詩,其於同為悼亡詩的《遣悲懷三首》文筆情懷大不相符,清人秦朝釺《消寒詩話》中亦云:元微之有絕句‘曾經滄海難為水’,或以為風情詩,或以為悼亡詩。夫風情固傷雅道,悼亡而曰‘半緣君’,亦可見其性情之薄也。然“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又豈是一個負心薄倖之人寫的出來的?且再看《離思五首》中“環釵漫篸綠絲從”“水晶簾下看梳頭”“紅羅著壓逐時新”吉了花紗嫩鞠塵只諸般應用之物,與品“貧賤夫妻百事哀”一語更是格格不入,大相徑庭。所以悼亡一說,多有牽強,且與詩名亦不符。那這離別之詩又是寫給誰的呢?先看一首同是元稹的《所思二首》: 庾亮樓中初見時,武昌春柳似腰肢。 相識相逢還如夢,為云為雨今不知。 鄂渚濛濛煙雨微,女郎魂逐暮雲歸。 只應長在漢陽渡,化作鴛鴦一隻飛。 元稹在漢陽渡口的感懷,另一隻鴛鴦是誰哪?這與巫山雲很近的啊,於是就想起今人看來比較模糊的一段姐弟戀。唐元和四年三月,元稹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出使地方,在梓州與薛濤相見,議詩論政,互相吸引,情誼漸深,到了什麼程度哪?其實元稹之詩不乏李較書,裴較書,張較書,可見其公事與較書關係較密切。而薛濤亦為較書,且其舉薦之人韋皋與元稹妻家均為京兆韋氏,這裡面元稹的作用有多少就不得而知了。但從薛濤助元稹參東川節度使,可見過從甚密,薦其為較書恐亦有長帶身邊之意。無奈因事或罪,勞雁紛飛,鴛鴦離散,臨別前元微之詩以明志,種種過往,寫作“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的臨別寄語,而薛濤亦是決絕,你元稹不是半緣修道半緣君嗎,我也去休道去,這樣你整個都是我的了吧。 最後兩首元稹與薛濤的和詩,仔細體會,別有一番滋味。 《寄贈薛濤》 錦江滑膩蛾眉秀,幻出文君與薛濤。 言語巧偷鸚鵡舌,文章分得鳳凰毛。 紛紛辭客多停筆,個個公卿欲夢刀。 別後相思隔煙水,菖蒲花發五雲高。 《寄舊詩與元微之》 詩篇調態人皆有,細膩風光我獨知。 月夜詠花憐暗澹,雨朝題柳為欹垂。 長教碧玉藏深處,總向紅箋寫自隨。 老大不能收拾得,與君閒似好男兒。

  • 4 # 詩詞例話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遣悲懷》

    說這是送別詩顯然錯了,這是首悼亡詩,是元稹悼念妻子韋叢的。這是一系列,一共五首,這是其四。《離思五首》在我看來,就是“思離”,也就是思念逝去的妻子。悼亡詩有很多名篇,除了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以外,我最喜歡的也就是這篇了。元稹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所以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唐代 · 元稹《離思五首·其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這句話不知道被那些失戀或者有故事的人用了多少次,也正是因為元稹的這句話道出了真情實感,所以不愧成長名句。這句話其實是從《孟子·盡心》之中的一句話演變而來。

    滄海深且廣闊,別處的水相比一下就不能稱之為水。巫山有朝雲峰,美景絢麗,其他地方的雲就黯然失色了。詩人以“滄海”、“巫山”這倆美景舉例,意在說明他鐘情於此二景,無意其他的景色。用來隱喻他們夫妻之間的感情是世間無與倫比的,有了自己的妻子,人群中其他的女人便不屑一顧,沒有能夠叫他動情的人了。

    在這首詩中,不見作者對他們夫妻之間的事情有多少描述,如果感興趣我建議大家去讀一讀元稹的《遣悲懷》。同樣,這也是一系列,一共三首,在那三首詩中元稹對他們夫妻之間的感情有些詳細生動的描述。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我閒庭信步經過“花叢”都懶得回顧,這花叢是真花還是女人堆?反正都一樣,這裡的“懶”字用的真好,我以前寫過一首詩也喜歡用“懶”字,透著看開一切的懂得人生處世的大智。這裡寫作者對女色已無眷戀之心。為什麼懶得去看呢,緊接著作者給出了答案,“半緣修道半緣君”。一半原因是因為我修道了,一半是因為你啊。在白居易《和答詩十首》中對元稹有這樣的描述“身委《逍遙篇》,心付《頭陀經》”從這兩本書可以看出,元稹尊佛奉道啊。看書也好,唸佛也罷,對元稹來說,都難以寄託心失所愛的痛苦。

    通讀全篇,言情卻不俗,瑰麗而不豔,悲壯又不低沉,在悼亡詩中可以稱得上是絕佳的作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平原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