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講理

    就算是清官也未必是好官

    毓賢此人獲得罵名並不像清朝的其他官吏因為貪汙,而是因為誤國。實際上此人的所作所為是非常值得商榷的。在《老殘遊記》裡面,他是作為“清官自以為是,危害比貪官嚴重”的代表存在的。

    第一,毓賢是酷吏,殘酷鎮壓人民

    他在曹州任知府的時候,殘酷對待人民,被世人稱為“屠戶”,對普通民眾大肆逮捕,濫用酷刑,甚至就連偷東西這樣的小罪過,也被懲罰致死,他在曹州當知府的時候據說有2000多人,因為偷東西被殺死。貪官要錢,而他卻要命。這樣的酷吏,當然比貪官危害大多了。

    第二,毓賢濫用民粹,極端排外

    義和團起源於山東,而毓賢在山東當官多年,深知山東的民風。當義和團興起的時候,他發現義和團危害沒有帝國主義大,便動了利用義和團來抵制外國的念頭。他縱容拳民,燒教堂,殺教士和教民。1900年7月9日,他甚至騙全省的教士集中到一起,將他們全部殺死,合計有46人。當然我們不是說帝國主義就不該打擊,但是像他這樣的做法實在是聞所未聞而且駭人聽聞。這也是李鴻章說他誤國誤民的主要原因。

    貪官肯定不是好人,但是清官就是好人嗎?這也未必。像毓賢這樣除了不貪錢,其他壞事做盡,個人感覺他還不如當個啥也不幹的貪官呢。
  • 2 # 子由拍案驚奇

    清光緒十五年,這一年,有些普天同慶的意思,因為正值光緒皇帝大婚。

    與此同時,山東曹州新上任一位知府大人,這位新上任的知府大人叫毓賢,字佐臣,內務府漢軍正黃旗人。

    毓賢一到曹州,很快就乾的風生水起,在他任職也就3個月時間左右,竟然下令殺了2000餘人。當時知府衙門門前,都是站籠,裡面的人被折磨的奄奄一息,鮮血淋漓。

    當時有一個文人路過曹州,見到這血腥的治民手段,感到震撼,夜裡寫到牆壁上一首詩;

    “得失淪肌髓,因之急事功,冤埋城闕暗,血染頂珠紅,處處鵂鶹雨,山山虎豹風,殺民如殺賊,太守是元戎。”

    一方面宣稱治亂世用重典,再則自恃清廉,毓賢在曹州知府任上幹了4年時間,擅用殺戮,酷刑重法治民,竟然得到上司的賞識,一路幹到山東、湖南的布政使,江寧將軍,山東、山西巡撫。

    毓賢最初對於自己山東轄區內的拳、壇、大刀會等組織是排斥,並血腥鎮壓的。但是,在感覺到西方教會勢力的疾速發展,華人入教之後精神面貌與清廷的臣子庶民大不相同之後,毓賢先是擔心這股勢力的不斷壯大和變化,繼而用仇恨的心裡對待這些事情,這樣的話,他對於拳民的習武演練,抱團發展,開始包容、默許,最後把這些民間勢力直接招攬到自己的旗下。

    而在教會與拳民發生爭執之時,毓賢大力袒護,其轄區內拳民襲擊教堂,攻擊教民等不斷髮生,毓賢一般都是剿撫並用,山東義和團勢力逐漸旺盛、蔓延。

    矛盾集中到毓賢身上,在洋人不斷地向清政府告狀、警告之下,毓賢被調離山東,改派袁世凱任山東巡撫。

    毓賢在京城期間,很多王公大臣欽佩其為官清廉,治理地方手段老辣,向其討教義和團的究竟,甚至在覲見慈禧太后的時候,毓賢也說拳民可用。

    轉過年來,風聲過去了,毓賢又被派到山西做巡撫,這個人一到山西,故伎重來,所作所為,較比在山東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親自動手,殺死天主教山西北境教區正主教艾世傑,山西全境殺害外國傳教士191人,中國教民及其家屬近萬人,教堂、教會醫院被焚燬多所,這下西方駐華公使人人盡知清國毓賢是個屠夫。

    毓賢殺的痛快了,可是,八國聯軍很快就殺進北京城了啊,賠款、道歉,這些不是全部,洋人們拿出一張詳細的名單,上列142人,要求必須處以極刑!毓賢大名,赫然在列。

    慈禧太后何嘗願意殺掉毓賢?可是,一手經辦和議的李鴻章等人恨透了毓賢,認為正是毓賢勾連義和團,把朝廷引向死衚衕,以至於釀成大禍!所以,李鴻章斷然不會為其轉圜,不會救他。就這樣,毓賢人雖然已經奔往蘭州,但處死他的詔命就飛馳一路奔向西北。

    毓賢最後還算沒亂了陣腳,他該吃吃,該喝喝,接到處死的文書之後,毓賢一聲長嘆,寫下了自輓聯;

    第一聯雲:“臣死國,妻妾死臣,夫復奚疑,最難老母九旬,稚女十齡,未免凋傷慈孝治;我殺人,夷狄殺我,亦有何憾。所愧奉君廿載,歷官三省,空嗟辜負聖明恩。”

    第二聯雲:“臣罪當誅,臣志無他,念小子生死光明不似冤沉三字獄;君恩我負,君憂誰解,願諸公老成謀國,切須早慰兩宮心。”

    到了刑場,毓賢靜靜聽著宣讀諭旨,然後,跪下叩頭謝恩,站起來的毓賢笑著問幾個候著的劊子手,“今天誰伺候我呀?”確定之後,吩咐家人,給劊子手一個金鐲子,然後,引頸就戮。

    那麼,“被譽為“清官”的毓賢,為何被李鴻章痛罵“誤國至此”?”

    毓賢為人嚴謹,為官不貪墨,不要錢,不好色,對清政府也是始終如一的忠心不改。可是,毓賢就像他所忠心的清政府一樣,有著固執、顢頇、妄自尊大的愚昧,他把殘酷的治民理念歸結為對朝廷的忠心,把對西洋宗教、文化的仇視當做忠心可鑑。

    對內靠血腥殺戮來鎮壓百姓,對外仍然想透過利用義和團的一擁而上,人多勢眾來對付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和工業文明。

    這就造就了他自己的悲劇性命運,也連帶嚴重影響了他所維持的清王朝的社會存在基礎,毓賢身死,清政府也漸趨於末路了。

  • 3 # 回眸滿清

    首先來說,李鴻章死前痛罵毓賢“誤國至此”的典故現在越來越受到質疑,為嘛?第一,李中堂死前家裡4000萬銀子的家產還沒來得及分呢,他哪還能顧及到毓賢?第二,李鴻章去世時,已經是簽訂了《辛丑條約》後的第二年,毓賢早已被處決,該被淡忘了。有這一說,只是為了顯然李鴻章的“愛國之心”和“嫉惡如仇”罷了

    那毓賢真的“誤國”嗎?咱們先來看看他的經歷:

    毓賢在官場聲名大噪是任曹州知府期間,為了平息當地“亂民”,他曾在三個月內殺了1500人,平均每月500,再平均下來,每天都是15人以上,而且還發明瞭不少酷刑,所以,得到“屠戶”的稱呼

    雖然被譽為滿清後期的“酷吏”,但是,毓賢並無貪汙腐敗的行為,而且潔身自好,在滿、漢兩黨爭權奪利中始終保持中立,並不選邊站,他認為只要“盡忠”就能得到朝廷的認可,直到他被滿、漢兩黨同時彈劾、被袁世凱取代山東巡撫之後,他的觀念開始發生了轉變

    當時山東義和拳和洋人教會之間頻頻發生衝突,毓賢的前任李秉衡、張汝梅先後被撤。毓賢上任後,一改“屠戶”作風,開始袒護義和拳,並不斷向朝廷諫言“整編義和拳”。可是,偏偏出了個不懂事的義和拳首領朱紅燈,在這個關頭又興風作浪,雖然最終被毓賢平息,但是,毓賢卻遭到朝堂所有官員的彈劾

    親近洋人的“漢黨”指責他“剿匪不力”,對洋人構成威脅;而抵制洋人的“滿黨”卻批評他“剿匪過嚴”,騷擾了百姓。毓賢大人“裡外不是人”!不“選邊站”的策略看似高明,但是,當他出事時“牆倒眾人推”,連一個保他的人都沒。如果不是慈禧念及他的忠心,召他進京述職,他可能真就是“萬劫不復”了

    被革職後的毓賢到了京城迅速投靠了仇視洋人的端王,更是向端王推薦義和拳。當時端王覬覦王位,他兒子已經被立為“阿哥”,所以,他急於除去或者廢去光緒,只可惜,在“漢黨”和洋人公使的干涉下屢屢受挫,在得到毓賢的建議後,他迅速產生了一個利用義和拳制約慈禧的計劃,這也就是為什麼山東義和拳逐漸平息,而直隸義和拳卻迅速崛起的原因

    之後義和拳越鬧越大,最終失控,導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以及《辛丑條約》的簽訂,由於條約中的賠償額連本帶息達到9.82億之多,所以,才有了李鴻章死前痛罵毓賢“誤國”的傳言

    可是,這些錯真的能都歸咎在毓賢頭上嗎?即使沒有毓賢,列強對滿清的分割也不會停止;即使沒有毓賢,甲午戰爭後湧入國內的傳教士依然會引起百姓的不滿;即使沒有毓賢,滿清被顛覆的命運依然已成定局。而毓賢也僅僅是希望朝廷能利用義和拳“扶清滅洋”而已,他最多是加速了大清滅亡的節奏,但有他沒他,都改變不了這個結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讓三輪上路農民怎麼出門為什麼還讓廠家出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