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鏡頭iread我讀

    只能說你想多了!

    1、35歲求職者與90後、00後

    (1)從年齡上,大了不少,即使不倚老賣老,也必急著考慮與他們相處的問題;

    (2)從經歷和經驗上,35歲有自己的優勢,包括與人相處的經驗,90後、00後並不是洪水猛獸;

    (3)35歲,一般都是相對資深的職場人,或者有職位、或者有資歷、或者有資源,說的俗一點,你怕什麼?

    2、基本功——摸清情況

    (1)企業和企業不同,行業特點、人員結構、企業文化各異,瞭解差別才能針對性入手,35歲,察言觀色,見微知著的基本功至少已經非常熟練了;

    (2)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特點和文化,剛進入的人能做的就是觀察和適應,如林黛玉進賈府一樣,小心翼翼的觀察和了解,有個大概的圖景,心中有數;

    (3)開始的階段,不瞭解、不會相處的時候,保持距離,見面微笑即可。

    3、90後、00後被妖魔化

    (2)年齡達到了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標準,進入職場,他們必須有能夠為自己的言行負責,相信他們、尊重他們,很好相處。

    擔心無法相處,是因為從潛意識裡受到了網路偏激諮詢的影響,把他們當成了跟自己完全不同的人,千變萬變,人性不變!

    (3)他們之所以被貼上標籤其實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也是社會進步的表現。想想曾經50後、60後對70後、80後的評價,世風日下的論調從來都沒有停止過,但是社會一直都在發展和進步。

    我們,都曾經被貼過標籤,然後走向成長和成熟,然後重複昨天的故事,把標籤貼給新的一代。

    (4)他們所表現出來的叛逆,作為對舊的方式、局面、習俗的抗爭,其實正是對不完美修正的開始,年紀大的人適應了、習慣了,對很多的東西熟視無睹、充耳不聞,他們用黑白分明的眼睛看五彩繽紛的世界,沒有習慣、沒有設限,只想按照自己的想法改變而已,不是妖魔鬼怪,不是洪水猛獸,而只是想變得更好。

    4、職場,工作優先於人際

    (1)職場是以工作為紐帶的,包括人際也是基於工作關係的,工作幹不好,人際處不好,退一萬步,即使大家都說你好,老闆白養個人,心裡不爽,早晚會讓你走人;

    (2)工作上,35歲與90後、00後市同事關係,甚至會有配合關係,就事論事的共同完成工作,這是最優選擇。年輕人思維活躍、心直口快的特點會促進工作的完成;

    (3)除了同事關係和配合之外,因為不同年齡層次,各有特點,如果想要深入的瞭解年輕人,可以觀察、瞭解,或者主動溝通,主動融入他們的世界,保持自己的心理年齡,並且與世界的年輕同步。

    當然,礙於什麼面子、身份要保持高冷也沒關係。

    相處的前提就是幹好工作,尊重是基礎,其他的都是個人選擇,做好基本的人際就好,比如微笑、比如坦誠,不要兩面三刀就好,距離產生美,不過,零距離也是距離,拒人千里也是距離,自己把握,心底無私天地寬哦。

  • 2 # 磊磊談職場

    做為一名35歲求職者,進入企業如何與90後、00後的同事相處?

    很明顯樓主擔心自己35歲的年齡,跟90後和00後這群年輕人在工作中會有代溝。

    如果是在工作中,你完全不用擔心跟他們的溝通。

    首先,在年齡上看,35歲可以說時標準的85後,跟90後和00後差距不是很大,產生代溝較小,他們經歷的你都有過,溝通基本沒啥問題。

    其次,公司本身是有自己的文化、制度和工作流程,能留在公司的不一定是最聰明的,但一定是最適應公司環境的,所以如果你能留下來,說明你們的價值觀屬性相符,溝通也不會有代溝。

    最後,我們不能把他們妖魔化,我的團隊中70%都是90後,他們努力,上進,有責任心,抗壓能力也很強,而且情商都還挺高(感覺比我們那個時候會聊天),根本不用擔心溝通的事情。

    我們只需要平常心態對待就可以,千萬不要帶上有色眼睛,被一些不實的觀點給誤導。

    最後的最後,是我個人這幾年帶90後團隊時,做過的一些團隊溝通的經營。

    一是要了解他們,做到知彼知己

    瞭解他們一個是在工作上的,你要了解每個人的工作特點、優勢、預期產出和對未來的期望。

    一個是他生活方面的個人性格和喜好。

    還有一個是,你要知道他們對你的期望時什麼(希望你做的事情和產出的結果)。

    二是要建立溝通機制

    溝通機制分為兩類,一類是正式場合固定格式的溝通;一類是非正式場合的非固定格式的溝通。

    先說第一類,正式場合溝通,包含了月會、週會和日會的工作會議和專案的工作彙報,一般溝通時間、格式、渠道等相對要求固定。

    這個最容易,以日會為例,每天早上各個店鋪小組成員每人都會說三件事:

    昨天做了什麼?

    今天要做什麼?

    需要什麼資源協助?

    就這麼簡單的溝通(看不到代溝吧)。

    另一類是非正式場合溝通,這個沒有固定時間、格式、渠道和要求,大家除了工作隨意吐槽,這也是我認為最難最有意思的溝通,但溝通效果最佳,不僅能讓團隊相互團結,還能充滿活力。

    三是要放下身段,謙虛學習

    90後、00後都是電子時代的原住民,他們做事情更加靈活,獲取資訊通道更加多元化,學習能力也很強,還是未來消費趨勢的代表,這些都是他們的優勢。

    我們雖然有很豐富的閱歷和經驗,但面對未來,我們仍要靜下心來學習成長。

    要相信,沒有老的年齡,只有老的思想!

    如果能放下身段,虛心向他們請教學習,做到相互亦師亦友的朋友,相信你們的溝通絕對不會有代差。

    我是職場管理筆記,優質職場領域創造者,如果喜歡我的回答,敬請關注!

  • 3 # 劉一陽

    首先明確一點,求職者應聘成功後,均稱為普通員工。

    普通員工從公司層面來看是一視同仁的,不會有年齡之分。

    員工在公司活動主要看兩點:顯效能力和隱效能力。

    1.顯效能力:技術,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如果您和90後、00後一樣,或者還不如,請自覺請教學習。

    如果您確實比他們高出一截,要謙虛,謹慎,緩緩釋放你的能力,盡力幫助年輕人處理問題。

    切不可驕傲自大。

    總結:行就幫助別人,不行就跟著別人學。

    2.隱形能力:溝通,協調,人品等。

    這個不是在企業一時半會可測出的,

    很有可能您技能強卻被90後、00後領導,

    建議多做觀察,切不可覺得技能不如你的年輕人,所有方面都不如你。

    做出不配合,言語衝撞的非職業化事件。

  • 4 # 安小主的額娘

    這是個很有心得的問題,也是我現在所處的職場環境的真實寫照。我周邊的同事基本都是92、93年的,海歸應屆生或者是本科畢業工作五年內的。他們總體給我的一個印象:年輕有活力,勤奮而有小個性。作為一個35歲的八零後,如果是他們的直屬領導,還真得講求點工作的方式方法,“正面鼓勵”多於“嚴加管教”,可能更有利於促進有效溝通和工作結果的達成。舉個例子,剛開始我是分配工作,過程中隨時問進度,結果我自己都催的著急了,這九零後孩子依舊我行我素。。。後來我索性過程不理,把握結果,反倒能好一些;如果不是領導,只是作為平級的同事,那麼保持一定距離的同時做一些非“前輩”的探討,可能會利於關係的融洽。總之,在這些九零後面前,不要倚老賣老,總以過來人的身份巴拉巴拉的佈道,會讓這些九零後更樂於接受你。

  • 5 # 11號線小錢

    首先你這種情況在網際網路公司會比較常見,3年前我入職過一家網際網路公司,我作為89年的其實還沒到30歲,但是在公司裡面也算是年長者了,公司裡面大部分人還是集中在93後。其實題主的問題可以概括為:如何與比自己年紀小很多的同事相處。

    我說說自己在真是職場環境中的心得:

    第一:心態好。在工作中不要因為年齡原因而給自己造成困擾,無論是年長年幼,總歸都有自己的優劣勢,不能因為你年長就應該什麼都比他們知道的多,所以心態上一定要放平和,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礙於面子。尤其當你面對你一個比你年紀小很多的領導,更應該要有這種心態。

    第二:想學會找共同話題。作為80後和90後甚至00後,在興趣愛好上差別會非常大,如果想要與他們相處融洽,除了工作之外,在平時的生活中也要有共同語言,否則一個飯局上可能他們相談甚歡而你只能盯著手機。

    找共同話題其實不難,多關注下大家在平時聊什麼,然後自己業餘時間去學習,比如大家喜歡玩吃雞遊戲,你也可以學習後根大家一起玩,比如大家經常去KTV,你也可以跟大家一起去唱歌去喝酒,這樣關係也會因為時間和興趣變得更好。對於工作上的幫助也會更大。

    第三:多幫助別人。無論如何如果我們比別的同事年紀大,至少職場經驗會更豐富一點。在平時工作中如果其他同事有什麼職場困惑,我們也可以跟他們多交交心,給一些建議幫助他們更好的融入社會和生活。

    總結起來就12個字:做好自己,參與集體,幫助他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9馬自達昂克賽拉還值得入手嗎?新款買不起太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