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晴川之戀
-
2 # 啊柒啊
那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是因為房子太高了不好蓋?還是因為會遮擋Sunny?亦或是萬一停電或者電梯壞了不好進出?我們外行人一拍腦袋想出這些原因,看起來都似乎有點道理,但是其實真正的原因都不是這些。
這麼建造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消防,根據中國《建築設計防火規範》中的規定。建築物高度大於100米需要專門設定避難間,一般的住宅單層高度都在3米左右。所以100米的高度最多隻能設計33層。加上不少住宅會有首層挑高以及頂層的裝置間,所以基本上32層就到100米了。繼續往上建造就需要專門設定一個避難層。
這部分的面積會計入容積率,也會計入每一戶的公攤面積,所以無論是對開發商還是住戶都不太經濟。這就造成了很少有住宅會超過32層。
那12層跟19層也比較少見的原因又是怎麼回事呢?
這同樣是因為消防的原因,當建築高度超過33米,就要設定專門的消防電梯。以及其他一系列更高的消防要求,建築高度超過54米的住宅,每個單元每層要設定2個安全出口以及更多的消防要求。這對開發商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所以一般開發商都會選擇11層和18層建築,畢竟,對他們來說開發成本以省錢為主。
當然也會有不少朋友說,我家就住在19層啊?
我家住在34層也沒有看到有專門的避難間啊?
那麼可能是因為你住的那個房子單層高度是2.8米的。亦或是這個樓建的比較早。當時還沒有這麼多消防要求
-
3 # 新發隨想
下面回答看是否滿意?
現代社會的最常見的建築就是超高建築了。可以說,人類對高層建築有著非同一般的愛好,總想著打破原有建築紀錄。但是,對於住宅樓,基本上沒有太高的,一般都會在32層左右,為什麼會這樣呢?為什麼住宅樓不會超過32層?超過會怎樣?
住宅樓不會太高,是因為超高住宅樓地修建,是有著明確的規定。因為樓層太高,一旦發現火災等安全事故,要救援的話就會很困難。一旦是中間樓層失火,就會把高層的人困在那裡,就會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因此,國家規定,凡是超過100米的高層建築,都必須有一個避難層。這個避難層就是為了防止在出現意外情況時,高樓層的住戶能夠在這裡暫時避難,等到救援。同時,高樓層的住戶集中在這個避難層,也會方便救援,為救援節約時間。
在寸土寸金的情況下,如果要開闢出這麼一個避難間,就會增加開發商的成本。所以,開發商在拿到土地後,會對土地的容積率做一個估算,如果樓層過高,就要多設立幾個避難間,而這個避難間最後是要攤入公攤成本的,對於住戶和開發商來說,都是不小的負擔。所以,在建住宅時,許多開發商為了避免多修避難間,都會把樓層控制在100米以內,也就是32層左右。這樣,對於開發商和住戶來說,都減少了支出。
對於一些超過了32層的樓房來說,也沒有設立避難間,這又是為什麼呢?原因在於樓層的空間可能不足3米,這樣,高於32層但只要沒有達到40層的高樓,也沒有超過100米,按照國家的規定,也就沒有必要去設立避難間了。沒有設立避難間的高層樓房安全嗎?一般來說,還是比較安全的,因為高度沒有達到100米,在出現危險時,會很容易通知到住戶的,而且住戶撤離時,也比較方便。雖然沒有避難間,但高層樓房都設有專門的避難通道。也就是有多個消防出口。這樣,一旦高樓出現了什麼狀況,住戶可以快速透過這些通道離開大樓。
正是因為有如此的規定,開發商才在設計樓房高度時,會刻意要求樓房的高度不要超過100米,這樣一來,就減少了成本支出,也不會因為安全不過關而通不過國家的驗收
-
4 # 一個貪玩的中年大叔
主要還是消防規定。超過100米高度的建築算超高層。消防安全危險明顯加大,另外開發商也會在這方面的投入加大,增大成本。
比如大於建築高度大於100米,就得設定避難層,等等一系列的規定。符合條件能縮減的相鄰建築之間的防火間距也不能縮減。相當於樓間距擴大,開發商的土地可是真金白銀買來的,能多建樓,絕對不少建。建築內部的各種消防設施也會比不大於100米的建築明顯提高。成本也顯著增加。
現在城市消防裝置水平層次不齊,消防雲梯車也不一定能達到那麼高的樓層消防救援任務要。如果,城市消防都沒有配備那麼高的雲梯車,估計審批也不一定能過。
簡單算3米一層,33層,99米。根據建築設計規範,住宅樓地下一層不超規定高度,房頂裝置房的高度如果符合規定是可以不算高度的。但現在地下一般都兩層了,地上在超32層,基本就超過100米了。
-
5 # 最美江南岸
那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是因為房子太高了不好蓋?還是因為會遮擋Sunny?亦或是萬一停電或者電梯壞了不好進出?我們外行人一拍腦袋想出這些原因,看起來都似乎有點道理,但是其實真正的原因都不是這些。
這麼建造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消防,根據中國《建築設計防火規範》中的規定。建築物高度大於100米需要專門設定避難間,一般的住宅單層高度都在3米左右。所以100米的高度最多隻能設計33層。加上不少住宅會有首層挑高以及頂層的裝置間,所以基本上32層就到100米了。繼續往上建造就需要專門設定一個避難層。
這部分的面積會計入容積率,也會計入每一戶的公攤面積,所以無論是對開發商還是住戶都不太經濟。這就造成了很少有住宅會超過32層。
那12層跟19層也比較少見的原因又是怎麼回事呢
在中國的《建築設計防火規範》GB 50016-2014中,5.5.31條中有這樣的規定:建築高度大於100m的住宅建築應設定避難層,避難層的設定應符合本規範第5.5.23條有關避難層的要求。
也就是說一旦發生火災,可以跑去躲避等待安全營救的空間。需要說明的是,避難層(間)對通風、防火材料等的要求極高,而且算作一個公共空間。這部分面積是要計入容積率,也要記入每戶的公攤,無論是對於開發商還是住戶來說並不經濟。
一般的住宅,層高大約都在3m左右,100m的高度,最多能設計33層。但是大多數高層住宅會有首層的挑高,以及頂層的裝置房等,一般32層也就有差不多100m了。
可能有人會為什麼我家的房子就是34層,而且沒有避難間?因為有些房子設計層高只有2.8m,所以樓層自然就多了。
-
6 # 冰凍藍莓
房子很少超過32層的重要原因是介於成本的考慮。我們都知道,住宅房一層差不多高3米左右,而在中國的《建築設計防火規範》GB50016-2014中,5.5.23條和5.5.23中均有這樣提到:建築高度大於100米的住宅建築應設定避難層。但是避難間的要求很高,會使開發商的成本大大提高,而且還是強制性條條紋,所以一般都不會超過一百米。
通常情況下,一樓比其他樓層高,以及頂層還有裝置房等。所以算下來32層的建築也差不多接近100米了,其中,超過32層的住宅,就需要專門設避難間,而且避難間的面積是要計入容積率(容積率是使用面積與建築面積之比),也要記入每戶的公攤,所以無論是對於開發商還是住戶來說並不經濟,後期也不好銷售。
回覆列表
在中國的《建築設計防火規範》GB 50016-2014中,5.5.31條中有這樣的規定:建築高度大於100m的住宅建築應設定避難層,避難層的設定應符合本規範第5.5.23條有關避難層的要求。
也就是說一旦發生火災,可以跑去躲避等待安全營救的空間。需要說明的是,避難層(間)對通風、防火材料等的要求極高,而且算作一個公共空間。這部分面積是要計入容積率,也要記入每戶的公攤,無論是對於開發商還是住戶來說並不經濟。
一般的住宅,層高大約都在3m左右,100m的高度,最多能設計33層。但是大多數高層住宅會有首層的挑高,以及頂層的裝置房等,一般32層也就有差不多100m了。
可能有人會為什麼我家的房子就是34層,而且沒有避難間?因為有些房子設計層高只有2.8m,所以樓層自然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