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易水春妍
-
2 # 子蘭爵
張愛玲說:“我不太依照別人的標準生活。”
她一生都在為自己而活。雖然每一個選擇都很任性,某些行為甚至讓人感覺不可理喻。但是,這就是真實的張愛玲。這就是她的個性。
她的人生是她想要的極致,極度的自由和自尊。
有人說張愛玲的一生孤獨而悲慘。甚至正如題目中所說,張愛玲去世後一週才被人發現,可以說是孤獨離世。其實她只是是按自己的方式過了一生,包括死亡。
1995年9月8日,洛杉磯。Westwood區一幢白色公寓。房東發現206號的一位中國老婦人死了。
房間裡的日光燈還亮著:各種證件、遺囑都收拾好了,放在門口處,一進來便能看見。
她身著旗袍,穿戴整齊,靜靜地躺在靠牆的行軍床上。
她就是張愛玲。
當她預感大限將至時,便把自己收拾得妥妥當當,然後安安靜靜地躺在行軍床上,閉上眼睛,等著死神來臨。
這就是張愛玲的與眾不同之處,她不是不能尋到親人和朋友的幫助,可是,她就是不願意,她喜歡獨處,喜歡用一種安靜的方式離開這個世界。
所以,你以為的孤獨悽慘,對於她來說其實是一種最好的告別人世的方式。
很多人都覺得張愛玲晚年過得很不如意。
她的住所裡只有一張桌子,一臺電視機,幾本書。沒有什麼裝飾品,牆壁空空如也。
她常穿一次性衣服、拖鞋,只吃方便食品和罐頭食品。她的一生搬了很多次家。
大多數人以為她是因為窮困。其實不是。
晚年的張愛玲雖不富,但也不窮。CROWN出版社每月會給她穩定的版稅。
她死後也留下了大約35萬美元遺產,而當時房租僅僅才500美金一月。
我們看到她“家徒四壁”。她卻認為“身外之物還是丟得不夠徹底。”
至此,你可能才明白,有些人不要那麼多俗物,穿簡單的衣物,吃簡單的食品,只是一種難得的清簡。
當人們在享受優厚的物質生活,被俗物俗事所擾時,她早已脫俗於塵士之外。
至於孤獨,對於她來說,更是沒有的。她的晚年學術論著《紅樓夢魘》便是最好的說明了。
所以,有時候,我們以為的,只是我們所以為的。
-
3 # 候菊蓮
張愛玲是民國才女,著有《傾城之戀》等著作。
張愛玲之所以死後一週才被人發現,主要是因為張愛玲生前頻繁搬家導致的。年青時的張愛玲才情極高。後來嫁給胡蘭成,由於兩入間各種問題,最後離婚。此後張愛玲獨居,也沒孩子。晚年時的張愛玲移居美國。由於她頻繁搬家據說是懷疑家中有什麼小蚊蟲如影隨形跟著她,所以每個住所她都不會住的太長。晚年移居美國後,但朋友也少,加之還頻繁搬家,所以導致她死後一週才被發現。她在國內有個弟弟,但兩人關係淡漠。所以她的好些狀況,其弟也不知。
-
4 # 亦有所思
這個問題還在?
離開人間一週之後才會被發現,和這個人是不是張愛玲無關。
既然按下了鍵盤,就讓小可把她的離去表述得變得淡一些,柔一些,輕一些。畢竟她是我喜歡的作家,儘管錯了時代,錯了姻緣。
從她的作品來看,她是一個驕傲的女人,在尖酸,挑剔,薄情的深處,是一碰即碎的靈魂。彷彿青銅盔甲裡包裹的那一朵花瓣。敏感,脆弱,偏執,活脫脫的一個現實版的林黛玉,卻沒有黛玉那麼幸運。
許多資料都表明,她的晚年際遇並不好,甚至可以用清貧來形容,所以許多朋友都曾表示或暗示可以給予一些幫助或資助,但是她基本上都拒絕了,確切地說是選擇性的拒絕了。
她雖然清貧,但傲骨仍在,所以拒絕別人的施捨,更拒絕這種施捨再被世人利用一次以成就一些燭影斧聲似的新聞或軼事。
她不喜歡!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她把世界隔在了房門的外面,自己在窗前點上一盞香,然後拾起一些陳舊的畫報,或者攤開那一本舊到發典的《紅樓夢》,百無聊懶地打發時光,或許有些體悟,便找來落了一滴淚珠的朵雲箋,閒閒散散地寫出來。
我想《紅樓夢魘》一定是這樣綻放的!
她靜靜地等待那一天的到來,她一定有了所有的心理準備,或許在煮紅茶的時候,或許在縫衣服的時候,或許在看到蝴蝶的夢裡,所以那些日子她一直穿著自己最鍾愛的赫紅色旗袍。
哪裡會有那麼巧?
世人從來沒有想過聽她的解釋,所以她也不需要解釋給世人聽。
她懶得解釋!
所以,一走了之!
回覆列表
生命是一襲華麗的袍子,上面爬滿了蝨子。張愛玲在她的文章《天才夢》裡如是說。對於張愛玲的一生來說,誠如斯言。
首先她的家庭便是如此:顯赫的貴族身世,確實華麗而風光,但華麗風光的表相抵抗不了蝨子的齧咬:父親花天酒地、嫖妓、養姨太太、抽大煙、賭錢,母親氣憤傷心之下一走了之,遠渡重洋,幾年後回來,便是爭吵然後離異。母親走了,同樣吸大煙的繼母進門了。家裡的戰火同松瀘戰場上的戰火同樣猛烈。17歲那年,因擅自在生母家住了幾天,張愛玲受到了繼母的責罵與父親的毒打:"我覺得,我的頭偏到這邊,又偏到那邊,無數次,耳朵也震聾了,我坐在地下了,躺在地下了,他還抓著的頭髮一陣踢。"隨後,便遭到了父親的禁錮,得了嚴重的痢疾,也不給請醫生不給買藥,差點死掉。半年後,張愛玲終於逃離了父親的家,生活並不寬裕的母親收留了她。然而錢的問題卻消磨掉了母女間的感情。張愛玲後來寫道:在她的窘境中,三天兩天伸手向她拿錢,為她的脾氣磨難,著為自己的忘恩負義磨難著,那些瑣碎的難堪,一點一點毀了我的愛。母親讓她在讀書還是結婚中作出選擇,張愛玲選擇了讀書。但母親在遊歷和女兒學業之間選擇了自己的遊學,並因此斷掉了張愛玲的學費。在香港大學,張愛玲奮發圖強,每名功課都名列前茅,一位叫佛朗士的教授私人獎勵了她800港幣作為獎學金,母親來香港看望張愛玲的時候聽說了這筆獎學金,竟然懷疑教授與女兒有染,並把這筆錢輸在了麻將桌上,母女的關係自此走到了盡頭。
再看看她那爬滿蝨子的愛情之袍:二十三歲那年,從未談過戀愛的張愛玲遇到了年長她十四歲的漢奸文人胡蘭成,自此墜入這位情場老手的溫柔鄉不能自拔——"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但她的心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然而這樣的塵埃裡之花只是張愛玲的幻覺,真實的卻是一隻只嗜血的蝨子:婚後胡蘭成一次又一次的出軌,一次又一次的拋棄,一次又一次的欺騙,一次又一次的利用……終於塵埃裡的花凋謝了,只剩了一顆被蝨子咬得千瘡百孔的心。
那麼她那引以為豪的事業呢?中年後遠走美國,一開始她是自信的,以為以自己驚人的才華自然也可以象林語堂一樣在異國他鄉闖出一片天地。然而現實卻給了她狠狠一擊:一部部作品寫出來,一部部被出版商所拒,甚至生活都難以為繼,絕望之中,這個曾是上海灘最有名的女作家只能靠給香港的電影公司寫劇本勉強維持生計。
父母是靠不住的,愛人是靠不住的,事業,同樣也沒給過她安全感。一隻只蝨子吸走了她身上溫暖的熱血,給她的血管注入了沁人心脾的寒意,讓她的性情越來越涼薄,對人越來越冷淡。最後二十年,她的心理呈現出一種病態來,不停地搬家,不停地丟棄。在各旅館輾轉流離的過程中,書信丟了,財物丟了,手稿丟了,當然朋友也丟了……
終於 ,1995年9月8日,張愛玲孤單地走了,屍體七天後才被人發現,身上只蓋有一條薄薄的毯子,屋裡沒有傢俱,沒有床,她就躺在地板上。
一個驚世駭俗的天才就這樣寂寞的離去,也許只有到了這一刻,她才擺脫掉煩人的蝨子的齧咬吧。
"笑,全世界與你一起笑;哭,你便獨自哭。”她在《花凋》裡這樣寫道,多麼痛徹的領悟,也許在那時,她便已預知了自己的結局吧——風光無限時與世界一起笑過,孤寂落寞時便獨自離去。
多少人的人生,何嘗又不是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