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家孩子今年上二年級,在家寫作業老是拖拖拉拉,磨磨蹭蹭的,不是喝水就是上廁所,要不就是吃東西,在廁所能待20分鐘不出來,學校老師也一直反應這個問題,我們用過鼓勵陪伴寫作業,著急了也打過孩子,可是隻要你不在孩子身邊陪他寫作業,他肯定在書桌上邊玩兒,哪位大神有錦囊妙計?懇請賜教!
5
回覆列表
  • 1 # 久明教你管孩子

    久明老師在孩子培育說明書中著重強調了關於孩子拖拉的問題。

    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拖拉,面對孩子的拖拉也是焦頭爛額,那麼具體怎麼做才能改善孩子拖拉的問題呢?

    久明老師的解決方案是:

    原因分析:這個階段的孩子對周圍事物的關注點以及好壞評價的出發點都是首先看能否滿足自身的需要。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家長那麼多千叮嚀萬囑咐的話都變成徒勞。因為那些事是家長看重的,並不是孩子最優先所能想到的。

    既然對自己不重要、不是自己特別需要的,做起來當然不情願,行動上也就能拖一會是一會,但初期一般不會出大格,只是比家長理想的預期慢點,但讓拖拉成為嚴重問題或固定習慣的催化劑,卻是家長普遍採用的糟糕做法:催促!

    因為催促的背後一定有一個急性子的媽媽或者爸爸,並且這樣的父母有著強烈的道德感和責任感,表現出來的就是高期望和強控制,不斷“督促”和“強制”孩子完成既定目標的後果是:讓孩子內心無助,情緒不愉快,無法獲得主觀滿足感,只能體驗“脫罪”感,會覺得終於把事情做完了。

    久而久之,潛意識就形成了一種隱形對抗語言:“我鬥不過你,但是可以拖,拖,雖然讓你不高興,但我舒服”,也就是拖拉的資訊裡,隱藏有孩子對父母總是“催促”的不滿與報復;

    所以說,家長迴圈往復地“催促”強化了孩子的拖拉行為。

    解決方案:

    第一、先放下焦躁的情緒

    情急之下的家長只會發出催促的指令,這種負面強化和刺激只能引發孩子的抗拒,結果必會讓拖延的程度加劇

    第二、列出你認為不“拖延”的標準

    也就是每做一件事,說孩子拖拉的家長,心中都有一個時間標準,當孩子沒有達到那個標準時,就認定孩子的行為是拖拉。但問題是,家長從來也沒告知那個參考標準具體是怎樣的,給孩子的感覺就是憑感覺。

    所以,拿出紙和筆,逐一寫出孩子在哪些事上拖拉,並標出你認為“不拖拉”的時間標準。

    當然,在告知孩子標準前,你最好挨件事自己掐時間做3遍,比如,你覺得寫作業1個小時足夠了,那就按孩子的每天作業量,連續做3個晚上,體會1個小時的時間是否合理,然後再站在一年級孩子的角度和能力上考慮,在成人認為合理的基礎上應適當給孩子延長多長時間適合。這樣得出的結論,才容易被孩子接受。

    第三、讓孩子愛上你的標準

    做法:只關注孩子做得快的部分

    按上述三點操作,幾次下來,孩子就會認識到原來快一點、有效率地做事比拖拉所帶給自己的好處多多了,繼而為贏得家長更多的認可,會進一步激發內在快的動力,拖拉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工作月薪一萬的工作很多嗎?有多少人已經月薪一萬了?